用過kindle5,卡屏王,現在用ipad看書,從操作體驗講,觸屏翻頁在翻頁鍵面前就是戰五渣,但越來越多的閱讀器都沒有翻頁鍵了,使用體驗也很差,加個翻頁鍵會很難嗎?


同感,這兩天找實體翻頁的機器快瘋了,很想看看除了oasis以外還有沒有別的選擇,估計大概率最終要選擇oasis了。

週五坐火車的時候Voyage丟了,很傷心。

當時之所以選擇voyage而不是958,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機身兩側帶有翻頁鍵,但是到手了以後發現手感欠佳,兩邊過於狹窄導致單手很難完成握持加翻頁的操作,且翻頁的回饋做的並不完美,用起來很難受。

我每天的閱讀時間大概在2~3小時,觸屏確實容易累,用手機都是用側邊鍵的。像我這樣會長時間閱讀的重度用戶,對於實體鍵的訴求簡直不要太強。猜測目前之所以難覓這種機器,反而最高端的oasis上有。

大概率是如同前面答主說的,最多的電子書購買人羣並不是重度閱讀人羣,因此翻頁鍵不是剛需,省去了翻頁鍵可以大大減少機械結構的磨損,降低售後成本,同時在高端機上面保留了唯一的一款產品,滿足重度閱讀用戶來使用。本身剛需人羣少,oasis的受眾人羣也少,完美匹配。至於重度閱讀用戶又囊中羞澀的,就抱歉了,還是出門左轉paperwhite吧,用老羅的話來說就是,又不是不能用。

以上


加一個按鍵,不是難不難的問題,是專註閱讀器閱讀體驗的消費者,並不是購買閱讀設備的消費主力,而且是一個十分小眾的羣體。而購買閱讀設備的大部分消費者,是不會關注有沒有按鍵的。

購買閱讀設備的人大概分為三類,一類是受到廣告之類的影響,購買後使用頻率比較低的消費者,這纔是消費主力,他們是不會關注有沒有按鍵的,而且物理按鍵也和現代的數碼產品設計理念相悖,顏值這塊就輸了。

第二類是關注閱讀的消費者,這類人購買後使用頻率就很高,真正的物盡其用的消費者,對他們來說,設備的功能不是關鍵,閱讀的內容才最重要,即使出了新的機器,我相信他們也不會購買。

第三類就是購買閱讀器後,使用頻率也很高,但額外的也會關注閱讀體驗的消費者,大概樓主也屬於這類,這類人就很在意閱讀的設備,但其實這類人很小眾,因為閱讀不同於遊戲,交互沒有那麼重要。對比遊戲玩家,遊戲玩家對設備就很挑剔,手柄,屏幕等等,這些都是遊戲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於閱讀設備,閱讀的體驗最重要的是屏幕和內容,交互的話好像就翻頁是最重要的了,或許還有放大,搜索之類的這些就不管了,翻頁在觸摸可以完成的條件下,對閱讀體驗的影響其實是比較小的。當然從體驗上講,這個按鍵還真的可以提升很多閱讀體驗,kindle oasis還有國產的幾個電紙書,也還是有實體按鍵的,而且手機看書音量鍵也是可以翻頁的,也可見這種需求是真的有用,但核心的競爭的地方並不在這,屏幕纔是,而且交互習慣這個東西呢,也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可以參考手機按鍵的消失…而且我覺得電腦啥的有天也會去掉物理鍵盤…雖然人體工學,效率繞不來,但人就是一個可以慢慢適應的生物……


剃刀原則

如無必須,勿增實體


我用的kindle只有一個電源鍵,也許您之前用的款式有翻頁鍵,個人拙見kindle的初衷就是接近實體書的閱讀體驗,看家本領水墨屏,而且在翻頁的時候用大拇指滑動就好很隨意無需夠到固定的翻頁鍵,只要是按鍵就一定會有按鍵老化問題影響閱讀體驗(因為一旦失靈就無法翻頁)再就是發展趨勢的問題,手機都往盡量減少按鍵方面發展,kindle跟個潮流也無可厚非,但是個人有個人的習慣,好的公司應該生產出更多好產品以適應不同顧客的需求。


手機抄蘋果,電紙書當然抄kindle了。國內廠家做事也要長腦子呀


別人怎麼想的我不知道。自從按壞過兩個電子辭典以後,我都挑實體按鍵少的東西買。


屏幕操作很方便,另外實體按鍵有使用壽命,所以越少的實體按鍵維修越少。


現在講究的屏佔比越大越好,再加上實體按鍵有使用壽命,為減小生產成本和維修成本,廠商就慢慢取消了實體翻頁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