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天然鑽石和人造鑽石的價格差距有多大?

希望額外討論

天然鑽石的市場在人造鑽石衝擊下,市場策略有什麼變化?鑽石市場規模是否萎縮的?


站在上游市場。

目前並沒有看到鑽石降價。

甚至很多三十分

還漲價了

對於人造鑽石價格不太瞭解。

不做評論。


最近數據統計:同級別相差45%-55%

Lightbox:$800/ct

未來不可知。


作為從業人員 答一波

一共三個問題下面一一解答

第一個問題 價格差距有多大

現在同參數的培育鑽石是天然鑽石的 4分之一到5分之一這樣

價格差距還是挺大的

第二個問題 市場有什麼變化

在一克拉及以下培育鑽石會增大市場佔比,價格決定優勢

會有更多的國際品牌商或門店像戴比爾斯一樣推出培育鑽系列產品。

開拓新產品線走進培育鑽石市場。

第三個問題 天然鑽石是否會萎縮

在一定程度上天然鑽石市場份額會減少 ,但是同樣也會用培育鑽石系列的產品把市場找回來。

經銷商都是同一幫人,畢竟賣天然鑽和培育鑽一樣賺錢。

對於天然彩鑽或大克拉收藏級不會產生影響。

收藏級和消費級本身也是兩個市場,在消費市場肯定性價比會佔優勢,在收藏市場稀缺性為優勢。

PS:個人是培育鑽石生產從業者,對培育鑽和天然鑽行業或渠道都比較瞭解。

如果對回答有問題或購買鑽石時對鑽石證書有任何疑問和不解

歡迎評論或私信,或邀請我來回答。


以1克拉為例,培育頂級裸鑽批發價在7千到八千,是天然的同級別的6分之一到7分之一。鑽石越小的話比例越小,一般在三分之一左右。天然鑽是越大越貴,培育鑽是越大越便宜。


天然中越是價格昂貴的同樣級別的實驗室培育鑽就差距越大,天然中價格越低的差距就越小,例如碎鑽,差距小的不到一倍。


同樣4c下比較,大概相差約十倍。

嚴謹一點,人造的是沒有天然的對應物。所以不能說是人造的,是合成的。市場用語:培育。

1952年合成鑽石誕生。

1970年首例寶石級別的鑽石誕生。

2015年,首批的合成鑽石通過香港流入中國市場。質量在30分之內。

2017年,合成鑽石公開進入市場,開始有品牌商家推出合成鑽石。

2018年,9月,鑽石界的大佬——戴比爾,宣告開始售賣合成鑽石。

2019年5月。中國豫西集團宣佈可以大批量供應合成鑽石。

從過去的一年來看,天然鑽石的市場確實有萎縮,合成鑽石確實影響到了鑽石市場規模,以及天然鑽石的價格。另一方面是受國內經濟的影響。但質量大的、顏色、凈度好的天然鑽石,並沒有降價。價格依舊堅挺。

天然鑽石,具有不可再生性是無法替代的。

專業的行業內人員:會把合成的所有寶石都定義為裝飾品,非珠寶。

也把合成寶石的供應商稱之為攪局者。

互聯網時代到來,知識的普及會更加便捷。但到達每一個的速度不一樣(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

每個時代都會經歷洗牌。

往後的市場是一個天然和合成並存的時代,但合成永遠無法取代天然寶石


天然鑽石現在為了抵制培育鑽石/人造鑽石的影響,都開始在宣傳「真如此鑽」這種只有天然鑽石才能表達愛情的長久這種思想了。

但是從很多消費者角度講,明明能節約60%的價格買到品質更好的東西,幹嘛要為一個故事而支付那麼高的溢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