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贾玲的小品《你好,李焕英》(今年也要出电影了)后想说自己一定要好好陪父母,又想到父母的病痛,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可以选择,你愿意让父母带着病痛与你好好生活,还是让他们结束病痛,好好的去世?

可能有什么问得不严谨的地方,欢迎纠正⊙ω⊙谢谢

想问一下,大家关于这个问题都是这么想的。

每个回答都会点赞,谢谢!(*▽*)


这个问题你问错了,我告诉你该怎么提问。你为了爱的人,是愿意痛苦得活着,还是愿意结束病痛安心去世。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命的权利,按我们的意愿去安排父母生死,听着就不对。


我认为要尊重父母的意愿


痛苦的活着真的不如结束病痛后安心去世,此非有强大的精神支持,不然无论是病人还是亲属都太痛苦了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管你怎么选,都得承受巨大压力。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吧。

如果意识清醒,痛苦可控,那当然以生命为重。人到世间来一趟不容易,能活着,就别轻易去死。

说说我妈的情况,她脑出血,右侧偏瘫,到现在已经整整15年。现在右手已经完全废掉,右腿还稍微能动。语言中枢受了影响,说话口齿不清,有时候要靠猜,才能明白她在说什么。

但她的意识是清醒的,家人都认识,也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有熟人来看她,她也能和别人有说有笑。

像她这种情况,虽然生活不能自理,右侧肢体经常疼的她掉眼泪,但毕竟来说,还有一定的生活质量,还能和大家交流,还有笑的时候。

所以,我会尽我所能,让她活久一点,我也会更加珍惜她余生的日子。

如果换一种情况,人没有自主意识了,比如说老年痴呆(我爸就是这种病去世的),没有一点生活质量,已经不是正常人了,还得承受巨大痛苦,这样坚持,还有意义吗?

人不能像被饲养的动物那样活着,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会选择结束这一切。


我母亲64岁脑出血偏瘫卧床,得病前的她非常要强,退休后还在返聘上班,直到发病那天早上才停止上班。后来也说过,让我爸给她买药算了,我们都没当回事,我们都是很传统的人家,也都很爱妈妈,尽心尽力的照顾了八年,中间也120住院了好几次,各种病,每次住院护士都夸我们,病人卧床一点褥疮都没有,而且收拾的干干净净,勤换洗,没异味,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即使是重病人,也想让她尽量活的有尊严,不要被歧视。其实怎么做,还是分人,分环境,母亲得病前很要强,风风火火的,很爽朗,得病后变得温柔多了,也不爱生气发火,看看戏,追电视剧,小品相声,甚至沈腾马丽的小品,她都会抢词了。如果她得病后还是很强势,很痛苦,那也许走了对她是解脱,精神被病痛压垮了,走是种选择,如果还能有尊严的活着,也挺好的,毕竟活着才能吃吃喝喝,看花花草草,看蓝天白云。我们的国情,教育,子女很难做到主动送走病痛的父母。除非子女也痛苦,大家一块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