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回答我老家及我生活這片區域的情況,畢竟南方因為地理原因,西南,東南,兩廣,江浙差距太大。

我是四川的,從小喫飯沒人會問你主食喫什麼, 當年在北方被問到了還覺得很詫異,畢竟從小的觀念主食只有一個,那就是米飯。所以我們一年四季都主要以米飯為主。面,湯圓,餃子,饅頭一類的食物,從來算不上正餐。當然非正餐跟喫不喫飽沒關係,也沒人在乎喫飯必須要主食。只不過相對我們對米飯需求更大。

所以你過節真要找一個我們很大概率會喫的東西,應該是米飯。

我大概仔細想了一下十多二十年前的情況,傳統節日的傳統事物,春節一般是臘肉,香腸;元宵節大概纔是湯圓;清明節是清明粑;端午是糉子;中秋是月餅;冬至是羊肉。另外我們沒有小年的說法,我也是去了北方之後才聽說小年。

所以你說南方喫湯圓的說法不成立,何況湯圓一般也是在節日裏放著晚上當宵夜喫。另外社會發展了,管哪天喫什麼,我今年冬至就喫的餃子。原因是羊肉太貴了 。

至於你說的北方是個節日就喫餃子的說法,至少我確實遇到很多華北地區的朋友們有這個傳統,當然傳統也不一定要遵守。


習俗這種東西誰說的清,無非有人帶頭,就逐漸傳播開了唄,有時候還會傳偏了就會產生些稀奇古怪的特色。

而且我看不少人也現身說法了,南方不少地區也是不喫湯圓的,北方人也不是都喫餃子(至少我不喜歡喫)。

另外我老家估計是受大運河影響,南北都有,在我們那裡餃子湯圓都喫,不過還是餃子應用面更廣。


有句話是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對吧?是這麼說的吧?哈哈哈~

我是北方人,我沒在南方過過節,但是我也知道南方人不是每個節日都喫湯圓,而且人家還有過節根本不喫湯圓的地方。有的喫餈粑,有的喝羊湯,有的包肉糉,還有打邊爐等等。

北方也是,春節是餃子配一桌別的菜,正月十五是煮湯圓炸元宵,二月二我們這是喫煎餅,再往後還有春餅,糉子,月餅,還有個什麼農曆日子一定要喫麵條(不是生日哈!)……

所以,這個問題不存在,所以沒有為什麼!


不是的,我們南方人也並不是無論什麼節日都喫湯圓。估計北方的同胞也是一樣的,至少不是所有人都是過個節就必喫餃子(評論區裏有一位親告訴我北方確實是隻要過節就喫餃子)。

別人我不清楚,我是老普洱人,只有冬至、元宵喫湯圓。但是我的幾個舍友來自滇北,她們就完全不過冬至節,也沒有冬至喫湯圓的習慣。

而且我家也包餃子的,只是逢年過節時不會特意去做而已,而且一般用的是鮮筍豬肉餡兒或者韭菜豬肉餡兒。但是我舍友她們家裡就完全沒有包餃子的習慣,也不喜歡喫。

當然即使是過節,我家的主食還是飯菜。只是過年會多蒸點年糕,或者米糕;清明時會做點青團或者火草粑粑;然後端午自然是喫藥膳、包糉子,我們的糉子有甜有鹹,也有灰水糉(就是不帶餡兒那種);而中秋當然是喫月餅和蕎餅,僅此而已。

當然,湯圓和餃子平時也能喫得到的,只不過畢竟是在普洱,所以米幹、米線更多而已。不過我們家鄉的小喫裏,還是花生湯/豆湯米幹、普洱細米線和豆沫湯圓比較出名。

註:米幹是和卷粉或者河粉類似的一種食品。


誰說南方是個節就喫湯圓的。。。南方喫湯圓的節只有一個:元宵節。最近幾年廣告裏到了冬至也要做湯圓廣告,我也不太懂為啥,但是我印象裏冬至沒有喫湯圓的習俗的。

這個真的是習俗問題,但是好像不能說是節日習俗的差異,我的理解更大的是飲食習俗的差異。我們家這邊(家裡主要是上海,寧波,南京這塊的),餃子不屬於日常食品,然後相對比較日常的是餛飩和麪,所以餃子基本就是買速凍的放在冰箱裏,偶爾解決一頓飯用的。然後近10年吧,那些東北菜館啊,餃子館啊陸陸續續的有開,加上外賣崛起,所以偶爾有人會點新鮮的餃子,算是換口味用的。

然後我所知道的,我們這邊的節日習俗:

春節:春捲

元宵節:湯圓

清明節:青團

端午節:糉子

中秋節:月餅,鴨子,芋艿

冬至:大概是湯圓吧,小時候沒印象冬至要喫什麼,現在冬至實際我們周圍也沒人喫湯圓。。。

還有什麼節日來著。。。大致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