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是不能過分提高攤位價格,有哪些你覺得好的例子?


自發形成的露天市場是最好的菜市場。

為什麼?

  1. 自發形成,說明瞭周邊有足夠的居民數量,有對蔬菜、肉、蛋、水產的需求。
  2. 菜販子的會根據不同季節和居民數量自動調節供應數量。
  3. 菜市場也將其他生活需求不斷豐富。類似修鞋、理髮、織補、花卉等。
  4. 由於自發形成,最初的菜市場一般佔道經營,成本很低,不需要建築成本。只需要解決經營後的垃圾清運。
  5. 這樣的菜市場的形成其實就是建築調研、設計、建設的同樣流程,自發的形成到慢慢發展也經歷了上述的過程,而且是由需求決定的市場。
  6. 很遺憾現在很多城市基本上取消了這樣的菜市場,因為影響了市容市貌,其實做好了倒是非常便民。很多國外的鄉村市場都是這樣經營的。菜很新鮮,賣完菜清掃的很乾凈。
  7. 現在有些城市保留的一些夜市是這種模式,有的管理的好,經營的很好。
  8. 瀋陽有個鐵西的燒烤夜市,杭州南宋御街旁有個夜市就這樣經營。南宋御街的夜市給每個攤位提供了水電,不是臨時的,是在道路旁做了供水供電的裝置,白天可以鎖閉,很人性化。

以下是上海永年菜市場的改造項目:

永年路,是上海的一條老馬路。永年菜場,是上海的一座老菜場。鄰裏之間的這條路和這座菜場落下了歲月印記,四十年來,他們依舊保持著這種生活節奏。只是今非昔比,對門馬路開始拆遷,一街之隔的菜場,走上了更新之路。但我們要相信,無論拆遷還是改造,無論是103盧灣還是101黃浦,城市的格局在變大,人口在移動,有一點不變的,是從EXPO2010開始的,better city better life.而這也是裸築更新建築事務所接下本案的原因:better city better life.我們始終認為,這句口號不應該只是2010年世博會期間的一句簡單宏大敘事,而更應該是後世博時代,上海「可持續更新」的方方面面。裸築自2016年開業以來,相繼完成了對黃浦一座「老鉚釘廠」米域有光的廠房改造,外灘禮和洋行歷史保護建築的改造更新,長風景畔(現大悅城)商業空間改造升級等項目之後,對「城市更新」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從而希望能夠涉足更具社會性的「民生」項目,以「弱設計」的實踐觀點,來豐滿城市更新的各種尺度經驗。

摘自archdaily


悉尼碼頭上原本有個魚市場,

年久失修。

列位,年久失修對魚市場叫個事兒嗎?你們家門口哪個市場不年久失修?再者說,您那市場有沒有個屋頂都不知道呢,上哪兒失修去?

只能說,

「找藉口」真的是人類最強種族天賦。

不管怎麼說,

人家就是掙著賣鹹魚的錢,

操著蓋歌劇院的心。

俺們要建個叫板悉尼歌劇院的魚市場!

俺們要成為悉尼市的新標誌!因為俺們悉尼人不天天聽歌劇,可俺們悉尼人天天喫魚!

因為外地人來俺們悉尼也不為了聽歌劇,

可來了都要逛魚市場!

那麼,問題來了。

建一個能夠叫板悉尼歌劇院的魚市場共需要幾步?

在悉尼布萊克沃特灣魚市場pk悉尼歌劇院籌建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魚委會)看來,需要四步。

第一步,填一塊海做基地。

第二步,舉辦一個國際競賽。

第三步,在廢紙簍裏選一個方案。

第四步,開工。

說幹就幹。

魚委會首先通過在布萊克沃特灣裏打樁填海獲得新市場的建設基地。

然後就是廣發英雄帖,

舉辦一場國際競賽。

雖然魚委會毫無求生欲,指名道姓要叫板悉尼歌劇院,但見慣奇葩的建築師們卻沒這麼容易衝動——這場international的比賽最終只收到60份作品。

不過無所謂,反正廢紙簍裏也裝不下那麼多方案。

咳咳,我是說分母無所謂,主要是分子的質量高。

魚委會的眼光還是可以的,

他們挑中了最近正紅的丹麥天團

3XN。

3XN對美術館博物館這種地標性公建確實是經驗豐富。

鑒於甲方的雄偉目標,所以上來先把魚市場當美術館來做。

也就是將魚市場裏的各種零散攤位進行整合分組,大致可分為裝卸、加工、零售、餐飲四大功能塊。

為了避免攤主流線和遊客流線互相干擾,採用垂直分區的方法。將裝卸、加工等攤主使用的區域置於首層,而遊客主要在二層的售賣和餐飲區活動。

為了方便首層各個位置的貨物向上運輸,交通核佈置在建築中部,同時起到結構核心筒的作用。

剩下的問題就是怎麼給魚市場設計一個好看的、時尚的、炫酷的、可以叫板悉尼歌劇院的建築造型。

但這個問題在3XN這裡根本不叫事兒。

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答案:

「X」。

這一次,「X」還是必須滴~設計套路也還是熟悉的味道。

X形把矩形平面的邊緣切出四個小區域,這裡可以設置與城市共享的休閑空間,提高建築的公共性。

將東西兩端的區域,設置為可供市民活動的大臺階,同時也是通向建築二層的遊客主入口。

而南北兩邊的區域設計成連接城市道路和海岸的通道。

然後再加上一個波浪形的大屋頂,就大功告成了。

效果圖長這樣:

這個玩意兒到底能不能打過悉尼歌劇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但可以肯定是,

如果真這麼收工了,那魚市場和3XN就都可以關張大吉了。

啥叫魚市場?

就是賣魚的自由市場。

精髓是亂糟糟髒兮兮,

靈魂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自由來去、自由生長、自由秩序。

各種吆喝叫賣,各種討價還價。混亂、喧囂、鮮活、俗不可耐但充滿希望。

你現在整整齊齊分門別類的放在精緻的房子裏,這不是魚市場——

這是商場!

Shopping mall!

那麼問題來了,

怎樣才能在外觀炫酷的精緻商場裏搞出一個有魚市場自由靈魂的空間?

商場要分區,市場要自由,

但我們要的是

自!由!分!區!

也就是說既能適應魚市場的攤位化經營模式,自由組合擴張;又有百貨商場的井然秩序,功能複合。

世界上存在這種模式的東西嗎?

當然存在,比如說圍棋。

反映到建築空間中,

就是網格+模塊。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得到把攤位模塊化的方法,但百貨商場和自由市場的空間本質區別並不在經營空間(百貨商場裏也是一個個的獨立鋪面),而是在公共空間!

商場的公開空間是集中大空間,而市場的公共空間是融合在攤位裏的。

劃重點:

在這個設計裏,我們首先要模塊化的就是公共活動空間。

包括休閑空間:

以及餐飲空間:

然後纔是攤位空間的模塊化。

為了滿足不同規模的需求,攤位模塊要可以進行再細分。

除了疏散樓梯,

其他局部豎向交通也被整合在模塊裏。

設計好模塊後,是不是就可以交給甲方自由組合了呢?

錯!

永遠不要指望甲方做任何事!

永遠!!

模塊化最多隻能簡化甲方對設計的理解過程,絕對不會簡化你自己的設計過程。

設計好模塊之後,建築師還要繼續進行排列組合。

一個基本的理想單元可以使顧客在這裡完成購買、食用、休息、觀景等所有活動:

基本單元裏的每一種功能都可以替換成其他模塊,所以單元可以有多種形式。

當然,這些也全部需要你來完成。

基本單元又可以自由組合成各種組團模式——當然,還是你的事兒。

小組團的形式就如同俄羅斯方塊,通過內部道路的劃分在一層和二層形成的幾個大分區。

給大分區加頂對下部功能進行空間限定,同時創造出可以欣賞海景的景觀平臺。

在遠離海岸一側的攤位上部加設局部三層,設置烹飪教學、管理辦公等集中空間。

空間的不同高度也對建築造型產生影響,成為波浪形屋頂的起伏邏輯。

同時對屋頂也進行網格劃分,以對應下面魚市場的功能細分,並在不同功能塊的上部配置不同的屋頂。

例如攤位和餐飲區上方設置格柵以遮陽,遊客休閑區上方直接露天採光。

碎化了的大波浪不太美麗了,不如再設計個「X」肌理。

而且還能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收集雨水,你說我的」X」厲害不厲害?

至此,這纔是由3XN設計的

悉尼魚市場中標方案。

現已開工建設,計劃2020年完工正式叫板悉尼歌劇院!

再看一遍完整的過程:

這哪兒是魚市場啊,

明明就是尼古拉斯·鈕祜祿·魚市場嘛~全身都是滿滿的貴氣與心機。

所以,同學們,不要再吐槽甲方沒追求了好嗎?是我等活不過兩集的凡人根本理解不了王者的劇本。


以上內容節選於我們工作室的文章:《真·史上最牛魚市場,在線叫板悉尼歌劇院!!》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在公眾號:非標準建築工作室中瞭解更多內容。


對買菜人來說,菜品乾淨、新鮮、便宜是最重要的。

對商戶來說,賺更多的錢是最重要的。

對菜市場運營方來說,收更多的租是最重要的。

對不進菜市場不買菜的眾人來說,沒所謂。

唯獨沒人關注菜市場裏飽受詬病的環境和衛生。

那優秀的菜市場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環境、菜品、還是價格?

設計師們都富有人為關懷,認為提升菜市場裏的衛生和環境狀況迫在眉睫。

但因此帶來的成本影響,卻很少去關注。

畢竟菜市場是買菜的,不是拍照的。

來源於地產設計幫公眾號:菜市場是買菜的,不是拍照的。


好的設計師纔不會問類似的問題

更加不會問會不會抬高攤位價格

你這麼問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改造攤位,變得所謂的具有設計感和美?

得了吧!

設計根本就不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要解決問題

菜市場的問題是什麼?請問你思考過麼?

哪些問題是適合建築設計師去解決的?會不會越俎代庖?會不會自作多情?


多去買買菜。

不是開玩笑。不過不是去砍價聽吆喝。是去觀察。

觀察的越仔細,考慮的越全面,就離一個優秀的菜市場不遠了。

最後,不要把菜市場建的離居民區太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