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原因被關在家,很多東西想喫都喫不到比如各種火鍋串串

還有各種小喫

還有酸菜魚羊肉龍蝦燒烤

可惜現在什麼都喫不到了,只能看著微博朋友圈裡以前發的照片解解饞了


武漢

曹祥泰綠豆糕

第一次喫覺得驚為天糕

從此年年惦念它

只有端午節出售,排隊的大多是爹爹婆婆們(不知道是不是從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排在這裡了 那就是經久不衰的網紅店了吧)

豬油很香,油潤但不膩味

偏甜,甜出了味覺,甜到了心裡,掌握的剛剛好

店家很傲嬌,也算是一層滋味了

我曾捧著於我而言是珍饈的那麼幾塊綠豆糕向別人推薦,回應兩端極化

愛的人愛的不可自拔,不喜歡的人眉頭也是皺出天際了,請謹慎嘗試吧!

但是還是安利!超好喫的!


在寶雞喫的豆花泡饃

可能是因為我不喜歡豆製品吧……豆花泡饃和我的心理預期還是有那麼點差距的

我家樓下的油潑面

樓下的那一碗麪永遠是最好喫的

我一個陝西人,第一次喫潮汕牛肉鍋竟然喫上癮了

三原的老黃家也不錯啊

用烤箱嘗試了一下烤雞翅烤雞胸烤茄子,雖然不上相,但是意外的好喫!

在武功的旗花面和辣子面也是不錯的。碗不大,一份六碗對於正常飯量的人來說剛好。辣子面酸酸辣辣的湯賊好喝!


辣條!不是現在衛龍這種。也不知道是記憶出問題了,還是因為絕版了,一直在找,沒有找到。

想刊登一則《尋辣條啟示》

小時候媽媽不讓我喫辣條,我只能看著別的小朋友喫。小學一年級,老師給我分了一個高高瘦瘦的同桌,他上課偷偷喫辣條,我對他說,你再喫我就告訴老師了。他想了想,撕下一小條給我,天吶,我的味蕾炸了。然後我替他保守祕密

這個辣條,像一張草紙,淺黃色,一層一層地疊著,好像是五毛錢一張。上面有辣椒麪一樣粉末,沒有太多油,不像市面上那些辣條,就……很乾。

同樣記憶深刻的是,賣辣條的大爺的攤位,是一個垃圾中轉站的前面。

這辣條,絕對夠味


小時候在老家縣城,校門口賣的燒麥、酸菜餅,街邊賣的牛肉丸、茶葉蛋,路上賣的油餅,這種好像到處都有的美食,味道可真的不一樣。現在再回去有錢都買不到的味道了,只能留在回憶裏!


最讓我難忘的美食,是我和男朋友第一次旅行到廈門,就大概現在這個月份,在鼓浪嶼喫到的小喫,鴨捲兒~ 感覺和北京的烤鴨類似,但是味道不一樣,很好喫~ 因為我和男朋友第一次到沿海城市,有點撐受不住濃濃的海鮮氣息,所以這個小喫是對我們來說超級美味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