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非常的不正

1、離陽天子對徐驍那麼好,還有大禿驢,三個好兄弟,關係鐵鐵的;你說徐驍家大業大的,我殺你個老婆怎麼了,對不,又不是要你老子的命;人都說,天地國親師,我就殺你老婆而已,更何況又沒殺死,不還是特別好心她回去了,就差給她專轎接送了;再說說你那小崽子徐鳳年,直接給他安排駙馬爺,贅婿,你個徐大腦袋,懂嗎?你兒子,朕,特別給他封了駙馬,你還不得樂死,你看看其它世子,我屁都不給他們一個的,給你的特權,你還不知足嗎?再說說你那16個弟兄,你看看一個個都是些什麼玩意,有這樣跟領導說話的嗎?還以死相逼?你們是不是整的羈絆還是啥玩意,是不是永遠都是「ibo」,那我還跟你是friend呢,逼死你十幾個人,應該可以吧,你看看,我給你異姓封王,給你獨一柱國,我這給你的恩惠比天都大,古往今來,也只有玄奘能勉強跟你比,你還沒完沒了。

2、徐鳳年帶著北涼阻擋北莽不假,可老子是管理全國的啊,不止你們北涼區區幾十萬的兵要喫飯,南疆、西蜀、東越、廣陵、江南、以至於太安,都要喫飯的啊,你看看,太安城都窮到什麼程度了,往年天天都能喝花酒,現在只能每個月去幾次了,你北涼還舔著臉要錢要米,要臉嗎?再說了,壓縮糧草,這是鞭策你們啊,你想想,這麼艱苦的環境,將士們一定會很努力,很用心打仗的,艱苦環境一定能打勝仗;而且,你看我後來不還偷偷給你們運糧了嘛。你看對你多好,刀子嘴豆腐心,我跟你講,你北涼打贏了,這80%都是領導的英明決策和監督,你北涼還比比歪歪,無恥,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不但不給糧,甚至還要你們上貢,瞧把你們給慣的,不就打個百來萬人嗎,搞得很喫力一樣,我隨便派個膠東王,都能打贏。

綜上所述,北涼真的太不識好歹了,這個小說三觀不行,一天天攛倒造反造反的,這麼好的主子,怎麼能迫害他呢,一定要賭上自己的一輩子和北涼區區幾百萬人的賤命來守護最英明的主子啊。


不知道提問的人從何得出三觀不正這個問題的,個人很喜歡雪中,在我看來,雪中的三觀,不要太正。

徐驍,背黑鍋大王。為離陽戎馬半生,滅大小六國屠七十餘城,回頭馬踏江湖,把離陽江湖徹底踩在徐家馬蹄之下,徐家馬蹄得了個無敵的名頭,也吸引了無數的仇恨,但是最終受益的難道不還是離陽朝廷?然後呢?徐驍背上了人屠這口大黑鍋,一背到底。不錯,徐驍是成為了權傾朝野擁兵自重的異姓王。但是離陽是被徐驍一人脅迫無奈之下封他為異姓王的嗎?肯定不是,大勢而已,離陽西北門戶必須也只能由徐驍來守才能守住。反過來講,如果徐驍真的戀棧權位想做個一方諸侯,那當初早就反了自己做皇帝不行?不錯,事實證明李義山讓徐驍不稱帝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在當初做決定的時候,睿智如趙長陵也要做從龍之臣,決定權完全在徐驍手裡,他若真想稱帝當時就做了,短命王朝難道不是王朝?再說真要反了就百分之百是短命王朝嗎?終究是沒有反心而已,在京城白衣案之後,在妻兒當人質被軟禁丹銅關之後,依然沒有反心,或者說依然沒有反叛。徐驍是離陽臣子不錯,但他也是丈夫和父親,一生摯愛被逼無奈強入陸地劍仙落下病根不得白首,兒子從出生開始就被明裡暗裡刺殺無數,有江湖仇家也有趙勾黑手。徐驍呢?最多也就是跟離陽皇帝情分耗盡,一刀兩斷,不也依然背著罵名為離陽朝廷守住了西北門戶?最多也就是兩不相干,不是反目成仇。換在現在,異位而處有幾個人能做到?

看了下回答,竟然看到了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這樣的屁話,真是笑了,YY自己當皇帝上癮了吧?再給你配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唄?徐驍不把妻兒人頭獻給離陽就是不忠?那乾脆徐家軍就地解散得了,徐驍解甲歸田唄?拿著「愚忠」這樣的歷史糟粕在這分析三觀不正?這是從奴隸社會穿越過來的吧?

想說的還有很多,有空再寫吧。歡迎擡槓,槓精滾蛋。


這位兄臺我實在槓不動了,徐驍起兵多久都不知道,還給我寫了個自以為是的論據說說了徐鳳年小時候,說明起兵時間不長???你是從那句話知道他是生了徐鳳年才開始打仗的?雲讀者在這說三觀不正,我真是還以為他就是觀點不同,結果發現壓根就是個腦子不太好使的人,跟我說三觀不正?我覺得不是雪中三觀不正,是你三觀不正

以下原回答

瀉藥

先說觀點,相反,我覺得挺正的。

看事情,咱們要看內核,他想表達什麼,全書分很多部分,從江湖,廟堂,時代,沙場,你可以分別看看他想表達什麼。

江湖上他寫了很多處在風口浪尖的風流人物,也寫了一些底層的小人物,無非寫這個江湖有每個人有自己所求,有求得有求不得,就是恰似這個社會,有人功成名就,有人底層掙扎只求他日揚名,告訴我們各有各的活法。

寫廟堂,徐家父子為中原守國門,確實功高震主,雄踞一方,但是離陽不知道麼,徐驍會反麼,不在於你有沒有這個心,而是在於你有沒有這樣的能力,你有,我就不放心,反過來說,我為國拼殺二十年,戰功滔天,我囂張一些怎麼了,何況,我沒有功成名就的時候,你們的所作所為,我只是還給你們而已,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徐驍已經夠把人當人了,還要如何,廟堂上各有各的謀劃,有謀國的各位風流謀士,有謀天下的袞袞諸公,就算是李功德都有臣心如水的時候,就是想告訴我們,廟堂上做事,都有自己所圖,求名求利,為國為民終究還是看人。

寫時代,這個時代就是如此,你不能指望有人給你提出一個什麼現在的思想,那個時代就是君君臣臣,就是個封建社會,但是就是這樣,也是有人味的,有人就是覺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有人認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荀平就是公開沒有為帝王謀,而被百姓烹食。每個時代都有一些能跳出君臣框架的讀書人,也有跳不出來的,也有能看明白卻不說的聰明人,告訴我們每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人,知道別人的好。

寫沙場,絕處仍提刀,馬革裹屍還,軍人就有軍人的職責,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密雲山口的豪賭,被稱為什麼春秋之後的騎戰第一,徐鳳年說的對啊,我們不能想著面對北莽百萬鐵騎就要去想怎樣能輸的不那麼難看,而是要想著怎麼去贏,哪怕被罵了二十年北涼蠻子,一樣為這些個王八蛋舍了性命,告訴我們,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說真的,小說但凡想要格局大,你就要有一個能提現大義所在的時候,比如一些小說到最後抵禦外界天魔,各種牛鬼蛇神,一樣是為了保家衛國,一樣有人前僕後繼,但是說真的,你很難找到徐鳳年這樣的人,有情有義的小說主角遍地都是,為了父母去日夜修鍊的小說也都能看到,可是你真的覺得那些小說寫的有雪刀這麼真摯麼,徐鳳年為了白衣案,恨不得做夢都在練刀,在北莽終於躋身一品金剛笑的何等快意,就是為了親手殺了那些忘恩負義的王八蛋,以前總不叫徐驍爹,總也以為是他爹有雄甲天下的三十萬邊軍,缺沒有給她媽報仇,他就不配當這個爹,可是越長大就越覺得,徐驍為人父又為人主的苦楚,我覺得這是讓我最心酸的地方,他去欽天監給他娘報了仇,把臉埋在那藩王蟒袍裏的時候,是在想什麼,是想他娘就是因為這些人早早去世的大仇得報,還是想他爹,你沒敢去做的事今天兒子替你做了,還是都有。

趙家朝廷對不起北涼,哪怕中原人人那我北涼,可是我一樣能為天下百姓性命不在乎,仍然保護你們。這樣把人生命權放在第一位的主旨,你怎麼能說它三觀不正呢?


全書的劇情我沒看完,所以主線的三觀什麼造反啥的我也不做評判,反正那個年代本來就是成王敗寇。可能我的切入點和大家都不太一樣...大家看書的時候都會代入主角,我確喜歡代入一些普通角色。討厭主角是從一個很小的情節,就是一個秀才為了泡妞說男人是泥做的,見了就濁,然後主角遂讓惡僕把這個秀才當著女子的面丟到糞坑去。聽到這裡我真的是無語...這不就是霸凌嗎?整個就一個街頭惡霸啊,人家自個倆說些調情無理的話礙著你什麼事啦?跟你又沒關係便要把別人丟進糞坑?人家還是個探花,以後怎麼有臉面在朝為官?又怎麼有臉面在出現在心愛的女子面前?雖然作者後面把這個女子編成刺客,但是還是讓我覺得厭惡,有權有人就可以隨意踐踏別人的尊嚴,你在乎的人是人,不在乎的那些人就是草芥或者是牲口麼?我只是個普通人,所以我在書裏也是把自己當普通人。這個情節讓我很容易聯想到校園霸凌,我拳頭硬就可以隨便欺侮你,看你不順眼就羞辱你,哪管你事後會被同學指指點點,會對你造成多大的傷害。其次就是他的那個發小,不記得什麼名字了,喜歡把人放進籠子看人和野獸搏鬥,我不知道這些是什麼樣的人,可能是死囚,也可能是討厭的人,但是就算這種人再優秀,別的地方再仗義,正常人會和這種人做朋友嗎?我身邊如果有這樣的人我是不敢的,沒什麼大道理,只是覺得這麼踐踏自己的同類這種人過於變態,讓人憎惡,而且這人還是個戀童癖。然後是他的那個義兄,褚什麼的那個胖子,沒有奶水就要把別人奶子割掉???生活中變態是有,但是為啥這幫變態要在主角的身邊呢?只要有能力幹啥壞事多麼變態都能被接受麼?身為上位者對自己的鷹犬絲毫不加約束,真的不知道作者想表達啥,就為了把每個人的形象寫生動嗎?理解不了,那些說三觀正的,我想知道假如有天你被丟進籠子和野獸搏鬥,你的兒子被人抓去做孌童,你的老婆被人割去雙乳,你是不是毫無怨言,只怪自己沒本事呢?!實在不知道作者寫這種人在主角的陣營裏是怎麼想的。

我沒看過本書,是從喜馬拉雅上聽的書,因為名氣比較大,所以才會去聽,只聽到了30集,後面是實在聽不下去了,實在是有點失望,yy爽文的痕跡太過明顯,反正主角就是背景無敵,天資無敵,各種高手覥著臉來傳功,教武,而且太過拖沓,感覺就是流水文一樣,想一出是一出,沒有原因也沒有緣由,反正就是發生了。

我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弱肉強食我可以接受,但是這本書裡面的一些情節真的讓我討厭,可能真的不合適我,已經棄了


確實三觀不正,從最開始主角小時候在皇帝駕崩時大排歌舞,然後他父親不捨得罰他卻把無辜的歌伎舞女全部殺光就可見一斑,如果你說是時代給與的貴族特權,以那個時代來說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你不能做著逾矩的事說自己沒有謀反的心,北涼說白了已經是個國中國了,手握軍權左右朝堂,功高震主不知收斂,為什麼作者一開始就站在徐家的立場訴說他人的不公,主角一開始就玩的幼女養成計劃,動不動就摸摸身邊人的臀部胸脯,看人家不爽就把人打翻在地再拖去茅坑羞辱他人,身邊人發小李翰林,狗腿子褚祿山,以及徐曉早年馬踏江湖,各門派武庫典籍全部私藏,您來告訴我這是三觀正,整部書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徐家父子的造反史 以下是我從書中前幾張摘錄下來的 咱們再細看看

第二章白狐兒臉

世子殿下氣喘如牛,指了指外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北涼王徐驍,「驢草的,今天先放過你,你給老子等著。」

徐驍也不惱怒,樂呵呵道:「好好好,爹等著就是,一定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讓你出一口惡氣。」

(借用一句兄弟說的話 開局就噴爹讓我們這種有爹的人感覺不正常,在我們山東過年的時候都是向自己的父母行跪拜大禮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實在想像不出一個做人家兒子的指著 自己的 親生的 父親罵「驢草的」是怎樣一種情景,尤其文中還用了指了指三個字,特意點明是指著鼻子罵的,指著自己的父親罵您覺著是三觀正?)

第九章

徐脂虎一把摟過徐鳳年,把他的腦袋按在整個江南道男人都垂涎的豐滿胸脯上,哼哼道:「不是孩子了,也可以跟姐一起睡,今晚你別想逃。」

(寫這麼一段,咱也不知道作者想表達啥,姐弟情深?還專門帶一個有畫面的特寫描述?這是三觀正?)

第十一章

她言語不多,都是男子在說話,「樊妹妹,你們女子都是水做的骨肉,其餘男子皆是泥做的骨肉,所以我見了女子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樊妹妹,何時你才答應給我喫你嘴上的胭脂?」

徐鳳年一聽就惱了,驢草的棺材鬼,二話不說加快步子,一腳踹在那公子哥屁股上,是個身體孱弱的主,一下子就前撲倒地。

徐鳳年跟上去就是一頓猛踩,那位少爺來不及叫嚷,就被徐鳳年一蹬腿瞪在嘴上,極秀美的臉龐頓時鮮血夾雜著塵土,徐鳳年腳上動作不停,嘿嘿笑道:「不是覺得泥做的骨肉污穢不堪嗎,你自己不一樣是泥做的?咋不去上吊?還他娘喫女人的胭脂,喫屎要不要?!」

(人家年輕男女處個對象說句情話關你什麼事?這不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橫行鄉裏的寫照!!!這是三觀正?)

第41章

徐鳳年十四歲那年,先皇出奇暴斃,朝野上下哀悼期間,世子殿下竟然在黃鶴樓下大歌大舞了一場,整個北涼都給驚嚇得傻眼,大柱國一身塵土趕回王府就要杖打這個混帳兒子,最後還是沒捨得下手, 只是把樂坊兩百餘人全部拖出去斬首示眾。 那時新登基的當今天子展現出寬厚一面,只是口頭訓斥了幾句,以徐鳳年年少無知為由,壓下了滿朝文武和天下士子的非議,才三年後,便又有將那頑劣北涼世子招為乘龍快婿的意圖,全天下更是嘩然不解。

(您瞧瞧咋寫的 「只是把樂坊兩百餘人全部拖出去斬首示眾」,然後在全文中到處穿插暗示人人都愛戴徐曉想讓徐曉接替皇位,徐曉愛民如子,一邊寫著隨意濫殺無辜,一邊又寫著深受百姓愛戴,原來大家都是傻子啊?)

凡此種種咱就不一一列舉了,恕在下只是一個普通人,讀書的時候也只是把自己代入到書中最平凡的人物上面,實在無法代入到你們認為的如救世主般的徐鳳年的角色上,虎軀一震八方來拜,你們認為三觀正就三觀正吧,也不多做爭辯了,但這書的情節真的很讓我們這種有爹的人討厭。

還有背景設定也是牛逼,北涼王是他爹,刀甲是他外公,鄧太阿是他舅,呂祖轉世的洪洗象是他姐夫,吳家劍冢的家主是他孃的姥爺,他自己是真武轉世、前秦皇帝轉世、觀音宗前代宗主轉世,呼延大觀前世是他的護衛,洛陽是他前世老婆,公主墳小念頭是他前世情人,小泥人是他前世老婆,詹太平靜是他前世的徒弟,趙鑄是他拜把子的兄弟,李淳罡是他師傅,黃劍九是他僕人,天生龍象的徐龍象是他弟弟。至於什麼呵呵姑娘,曹官子,徐偃兵,還有那個紅衣怪物等等我都不興提了,這還不叫爽文?小說裏幾乎所有厲害的人物都和徐鳳年沾親帶故要不就和他前世沾親帶故...多明顯的爽文設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