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问问


昨天下午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

这是一个值得很多提琴相关从业者一同去思考的问题,我只能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讲述一些我的看法。

我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

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其说提琴制作师与国外的不同,倒不如先思考整个提琴行业,整个提琴市场和国外具体的差距出现在哪里。只能说是不够成熟,但是正在往成熟的路上,并且潜力无穷。

与国外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不提欧美,毕竟他们是西方国家,他们的提琴市场已经非常的成熟,并且稳固,正在发展甚至说是起步过程中的中国市场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咱们离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和韩国的距离也是差得也不是一星半点。在义大利北部各大提琴工作室,经常有日本的提琴商人,提琴猎头往来,他们将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提琴源源不断地带回自己的国家。在当今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制琴学校中,永远不乏韩国同学的身影,在我就读的克雷莫纳制琴学校里,韩国同学基本上占四成,比例要高于义大利本地人。在各个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永远有很多韩国选手参战,他们水平有高有低,但永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市场要成熟许多。大家都选择用常规的手段,用正常的渠道去竞争属于自己的市场。

咱们一定要正视这样的差距,保持理智,不要沉浸在「中国提琴已经是世界上最棒的提琴」这样的幻想中。中国提琴正在朝著世界之颠前进,但是需要很长的路走。咱们中国当然有很多非常优秀的提琴制作师,并且分布在各个年龄段,他们每个人的作品去和外国琴去比都不落下风,有的人已成大师,有的人正在国际舞台披荆斩棘,有的人还在为生活奔波,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

但是还不够,因为骗子忽悠的数量更多,他们挣钱的方式和坐在工作台前拿著圆铲雕琴头的制琴师完全不同,要快很多,以琴卖出去,钱装进口袋为最终目的,拿著工厂琴去参加国际比赛,为了得奖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也以「大师」自居,更有甚者将自己包装成一位义大利制琴师,却连一句义大利语也讲不出来,这便也也算是凭本事吃饭了,毕竟常人脸皮达不到那么厚。难道就说国外没有骗子了嘛?肯定也有,但是从比例上来讲确实要少很多,而且大部分国外骗子如果没有亚洲市场,基本上也是可以卸甲归田了。

令人欣喜的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消费者的提琴知识普及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做,市场透明度也越来越好,这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骗子会逐渐没有饭吃,用嘴做琴的人,他们的路会越来越难走。我认为这种对于知识的普及,是提琴从业者的社会责任,不能靠著几位制琴师,音乐学院或者制琴师协会,他们也只是起到一些引导作用。保护好整个行业良性发展还是需要行业中每一个人都去努力才行。

从微观角度来讲了,那就是制琴师和国外的差距在哪里了。

首先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制琴师,必须不断的去学习已然被所有人认可的优秀的作品,去看,演奏,拿在手中,总之就是去不断接触。这样肯定会对自己的制琴水平有显著的提升。

但是学习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这是我发现的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我不太能理解。有幸在学生时代,在中国第三届和第四届提琴制作比赛组委会帮忙,基本上每一支琴都有过手,在2018年也去看过被誉为制琴届奥运会的义大利三年赛,两地的比赛都吸引了极为优秀的提琴制作师参赛,评比规则也几乎是一模一样,但是我发现两地参加比赛的作品风格确实有著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中国的比赛中,大家的参赛作品工艺上几乎都没得挑,蜂针又细又尖,倒边锋利无比,音孔都好比是激光切割,漆面光洁如镜,但在风格这个评分项,得高分的制琴师数量却不多,放眼望去,说是千篇一律有点过分吧,但也算是大致相似了。反观义大利的比赛,有几支琴我甚至没有看到作者名牌就已经猜出了出自哪位制琴师之手,若是看到几支相似的提琴,必然是他们的作者的师承关系比较相似的原因。对这件事情我还没有过多的判断能力,所以也不发表过多的意见,但是作为一个制琴师,一个以艺术为基础的行业,必然要承认艺术的唯一性,在自己的作品中正视自己心中对于美的理解。学派或者出身地的概念固然要有,但并不能成为制作过程中内心的束缚,是,三五百年前的制琴是有学派和地区的划分,但那是三五百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人还坐马车,还飞鸽传书,对于整个世界认知极限很小。

其次,提琴作为乐器,声音永远重要。制琴师脑海中一定要对优美的音乐有一些自己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听几年古典音乐就能建立起来的,这和整个成长环境,古典音乐的普及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在义大利的街头艺人中,都有一些水平卓越的演奏者。在小镇子的音乐厅,经常上演高水平的音乐会,票价和吃一顿路边摊是一样的,音乐会中使用的乐器不是Strad就是Guarneri 。从小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制琴师,他脑袋中完美乐器的声音,能不好吗?我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离学校不远的复兴门地下通道里,经常有一位流浪的街头艺人,也可以说是乞讨,他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见过他吹萨克斯,拉二胡,有的时候还会一展歌喉,但是他所有的音乐,都可以用上气不接下气来形容,令人窒息。即使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制琴师,都开始有这种意识,演奏水平上乘的制作师也不计其数,但还是我刚才的观点,还不够,如果每一位制作师都对演奏,对音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中国提琴届时便会更上一层楼。

说了很多个人对于中外提琴制作差距的看法,如有不妥,欢迎各位大佬,前辈,多多指正,谢谢。


国内的制作师水平有高有低,国外制作师也是。如果提这个问题的人,脑子里已经定位国内制琴师无论如何都不如国外制琴师,那么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所以这个问题如果改成「国内一线制琴师,和国际顶尖高手有多少差距?」这样比较合理。因为顶尖尖的那几位确实很牛逼!如如果国内一线制琴师和国际一线制琴师都打80分的话,那么顶尖高手也许可以打到200分!


不敢说差距,我觉得也不应该算是「差距」,应该算是不同。自己现在也不是制琴师,说白了就是个半吊子门外学徒发烧友罢了。但是有个蛮有意思的现象。上次向博声的孙杰老前辈请教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说的,国内大部分制琴师在拉琴这块儿会比国外应该说是欧美那边同水平的一些制琴师要弱一些。尤其是欧洲很多制琴师都会拉琴拉得还都蛮棒的。比如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Marcello Villa这位。这是直接就能百度到的视频(●—●)虽说能看出来不是专业但是这个柴小协拉得已经比很多人强了。还有就是上次孙杰老师还说,克雷蒙娜提琴制作学校蛮多的学生都是原来学建筑毕业的大学生因为觉得喜欢、再转行做琴的,他们本身就会拉琴,很多拉得还不错。不知道kuiwen大佬怎么觉得哈_(:D)∠)_(迷弟上线) @Kuiwen


关于制琴师怎么样,其实见的琴越多,我越愿意去关注琴本身,去看琴的工艺,材料,装配,去纯粹看琴本身做得怎么样,有什么样的神。抛去任何阶级国别种族出身家庭性别上的歧视或者偏见,单纯去关注琴本身就像交朋友单纯关注人本身一样。

确实应该关注琴怎么样而不是用机械的眼光给制琴师像地图炮一样扣帽子,单纯说不行不行或者行行行,应该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来看,用客观全面的眼光来看。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哈。也有所谓「制琴师」「大师」「制琴懂王」那种,或者其他。这个得另算。

还有就是对声音的理解,知道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声音,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声音,有全面客观的一个认识评价声音的体系。并不是音量大就好,也并不一定是声音细腻就好,声音有很多的风格就像人的性格有很多种类型,要看演奏者或者制琴师对琴的需求,就像各种性格的人,没有说性格内向就一定不好也没有说性格外向就一定好。以及对于琴声音的综合把握,而不是只看一个所谓「音色」。声音包括的东西有很多,振动程度 ,力度,音量,传远,通顺程度圆润程度,琴的灵敏度等等。(一些东西也是要在特定的环境才会有明显感觉的。比如一把琴近距离听音量似乎蛮大,可是稍微走远点就感觉不行,声音传远太差。)而所谓音色只是这些声音要素中的一个点而已。

还是要保持客观理性独立思考冷静分析叭,很多东西就像混总说的,是社会经验的事情而绝对不是关于提琴制作的专业知识的事情,一些人说的话也好,看到的一些说法也好,经不经得起逻辑推敲实践检验呢对叭对叭(?ω&< )不管是盲目吹国外的好的还是盲目觉得国内不行的或者是盲目觉得国内囔啵万的还是觉得国外都是辣鸡的,都不可取。具体就琴论琴来看来分析,关注琴本身。下定论什么的事情咱没那个见识更没那个水平呢(?_ _)?


连做二胡都以使用进口檀木为荣,没自信就是没自信,不要想在没有解释权的小提琴超过洋大人,精神上跪太久,要站起来不容易。

一堆洋破烂翻新就是德国义大利名家琴,搞得国内的木匠何其尴尬。出名的木匠,带著一堆徒子徒孙,不知道枪口对外,只恨流水线上的木匠抢了饭碗,黑人家的东西是木工,没有灵魂,也不看你卖多少,别人卖多少。洋大人跑流水线买白茬琴,回去磨一下刷漆就是艺术品,尴尬不?

都是木匠,还给洋木匠安个大师头衔,搞一堆玄学圈地自萌。

小提琴,现在定价谁不是看花纹不看声音,花纹越好价格越高。全世界的,都不敢搞盲测,2012年法国人唯一一次搞了盲测,斯氏老琴神话破灭,百万漕工差点衣食无著,一堆信徒跳出来挑刺,然后装看不见。蒙上眼拉打分,搞不好胡佳来的徒子徒孙能赢斯特迪瓦。

今年木匠和琴行很惨,疫情影响外贸、咸鱼沟通终端用户。一大批外贸琴转咸鱼,花纹比「独立手工制作」的工作室琴好太多便宜太多。国内的木匠们日子更难过了,纷纷b站开账号拉粉丝充值信仰。

洋大人的琴为什么是「艺术品」?一欧元兑10人民币的时候,一万欧元的琴10万人民币。现在一欧元兑7人民币,一万欧元的琴7万人民币。木匠们文化低,找不到原因,直接跪下去皈依,或者找到原因,假装皈依,好忽悠小白真皈依,自己当中层主教。汇聚1:1的时候怎么办?像LV包、赚石一样走奢侈品路线?哪里有那么多拉琴的?洋人神话破灭了怎么办?自己造神,我看好曹氏提琴(狗头)。

总结:都是木匠,做的木工和漆工,汇率原因造成定位不同,不要给自己加戏。

做二胡的虽然没出息,至少不会说什么欧料国料,还行成了自洽的一捧一踩的理论体系。小提琴木匠,恶心。


琴的世界:当代十二位优秀小提琴制作家(上)?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我就是一个提琴制作师,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提琴制


你猜有多少泰州琴胚出口到了国外的工作室里


差在人们的认知,琴不应该有国籍 只有好琴坏琴,中国制琴师并不比国外的差,相反会更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制琴平均水平最高的国家!


声音的角度 不比国外差 但是艺术的角度 有差距!


一个是赶产量能用就行,一个是做极致好用才行。这种区别无关于技术,只是一个圈子或者是一个地域的人文差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