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有一個精美的本子,在上面寫自己喜歡的歌喜歡的詩詞,然後再給比我低兩個年級的好朋友,就這樣子互換了幾年,本子 都被寫滿啦~後面畢業,本子放在了家裡的柜子里,我們也不以這種形式互換本子和心事,但是那種感覺卻依舊很特別,信件的實感微信無法代替


3年吧。記得三年前生日禮物有收到手寫明信片。最近都是我自己輸出寫郵件。


首先得看信件的涵蓋範圍多大,然後就要看手寫的比重佔多少。

如果說,合同書也屬於信件的話,簽個名就算手寫的話。我今天還寄出去了好幾份。

而一般意義上的,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紙上,然後送給對方的信件。

我將近二十年沒有寫了。

精確一點,十七年了。

最後一次給家裡寫信是在非典前。2003年春天。

其實在那之前,我就不怎麼寫信了,因為電話普及了。

雖然我常年漂泊,沒有電話。(那時候手機還沒有普及,我沒有手機。)但是到處都有公用電話。

非典期間因為隔離,我有一個多月沒有跟家裡聯繫。等到後來稍微鬆動了一些,第一時間買了手機。

此後就再也沒有寫過書信了。

當然,明信片不算,我到哪兒都喜歡逛逛書店,看到好看的明信片會寄幾張。算是文藝青年的病吧。

我也是很念舊的人,總會懷念一些過去的生活方式。把話寫在紙上然後傳遞給對方。就是其中的一種。

所以至今我還保留著所有我收到的書信,大約一尺來厚吧。

我至少會十種不同折信方式。在書信的年代,寄出一封對方不會拆開的信可是一件最酷的事兒。

也有遺憾,那就是我的字寫的實在是不堪入目。

一個時代終究是要落幕的。從固定電話到手機,再到網路。從語音到圖片到視頻通話,再到現在的短視頻。通信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懷念終將只是懷念。


好久好久了,好像是從初中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收到紙質信件。


從出生到現在十九歲的人生從來沒收到過手寫的信件。小時候好像收到過新年賀卡,嘻嘻嘻。日新月累,進入互聯網時代,手寫信件越來越少見。好像做這種事的只有那些慢生活的,願意陶冶情操的人了吧。像我們這樣新一代的青年更是體會不到七八十年代信件交流的樣子了。


有一段時間我倒是挺想寫的,還買了一大堆信封和郵票。但是最後我也不知道該寫什麼。畢竟我感覺要說的話全在微信或者QQ上說完了。

也是因為我寫了,我朋友都不回我信。我就覺得沒啥意思,後來也不寫了。

再後來就隨禮的時候消耗一點信紙信封。至今沒用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