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可能是習慣了,每次都要抱著才能睡覺,每次一放下去就醒了,白天到是可以,可是到了晚上,真的太難了,該怎麼辦哇?


當你不想抱睡的時候,請先規律作息打通作息,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具體如何打通作息可以參考我的其他回答或者專欄!

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快速見效法

根據孩子的時間表,在他快要入睡時間點之前10分鐘減少過度刺激逗弄,將他放到牀上,讓他的情緒趨於平靜,抓住睡眠時機,嘗試介入白噪音、安撫奶嘴、安撫巾、拍拍等方式,堅持用這些方式去哄睡!即使孩子半小時就醒來,亦堅持如此接覺。方法無他,就是「咬牙堅持」。

頭三天你可能會發現可能拍拍30分鐘孩子都不能入睡,或者接覺接了30分鐘纔再次哄睡,結果孩子睡了5分鐘就到了喫奶的點有餓醒了要喫奶。這些都是太常見的頭3天的情況。但是你會發現,慢慢的,孩子需要拍哄時長越來越短,30分鐘、20分鐘、10分鐘、5分鐘......直到後來可以省去他人拍拍,自主入睡,你就知道你之前的「咬牙堅持」多麼划算。

沒錯,你需要一塊表在旁邊,你會發現,當孩子哭的時候,時間會變得好漫長,感覺孩子好像哭了10分鐘,一看錶才2分鐘,「度日如年,度秒如分」最能形容此時心裡的壓力,但是新的習慣養成就是如此,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扔掉之前的舒適區,來到新的環境,適應並愛上新的環境,這必然需要時間。還好,寶寶們記憶力都比較差,對於舊的習慣很快就能忘掉,適應力也比大人強大,喜新厭舊是孩子們共有的特性。當你「咬牙堅持」準備苦戰10天的時候,卻驚喜的發現孩子竟然只需要3天!

這裡要強調的是:從頭到尾都沒建議你用「哭聲免疫法」!!孩子哭了也並沒有讓你放任不管!!!孩子哭了,你需要做的是判斷分析原因,尤其在入睡階段用除了餵奶抱哄的其他安撫方式去做到轉移孩子注意力、情緒平撫。人總是有惰性的,為了不思考可以做任何事,塞奶堵住孩子的嘴、抱起來搖晃走動甚至深蹲,解決掉這單次哭鬧,這是最簡單粗暴不需要經過思考判斷的方式,短期內是有效,但是長期呢?你希望孩子這樣到多大?你能堅持這樣做並且保持不疲憊焦慮到多久?難道你希望每次一到睡覺時間就如同上戰場,哭哭啼啼大戰幾百回合?現在咬牙堅持就是為了讓孩子儘早自主入睡,並且保證睡眠時長和質量,當孩子能自主入睡時,你會發現不僅入睡變得輕鬆自在,孩子全天情緒都很棒,孩子也不會每次睡前都哭哭啼啼,而媽媽纔可以做到不焦慮休息好。

第二種:循序漸進法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極其感性敏感的媽媽,對哭聲的接受程度非常低,孩子規律作息不穩定,月齡較小,那麼我建議你使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使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需要你有極好的耐心,見效的時間勢必拉長很多,但這些都照顧了你的情感接受能力。

程度比較重的抱睡是不僅要抱還要邊走邊晃,更有甚者還有人建議深蹲法,即抱著孩子做深蹲(真的不知道發明這種方法的人是和媽媽孩子有多大的仇,是有多想禁止孩子哭,禁止孩子在牀上好好睡個覺?)使用這種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急功近利的掩埋住問題,讓問題有生根發芽的時間,等你的問題長成一朵「食人花」,你再想剷除,難度可比現在大多了!
  • 第一步,減少你抱著孩子的同時其他動作的幅度和頻率!深蹲的別再蹲了,最多走兩步就算了。相信我你要是讓孩子依賴上深蹲,等孩子慢慢重了,早晚有你承受不住的一天,到時候改起來難度更大,孩子哭的音量更大,哭的時長也更長。
  • 第二步,過2天,連走也不要走了,只靜靜的抱著此時,引入其他新手段:輕拍、白噪音、安撫奶嘴、安撫巾等,給孩子2天時間將新的手法與睡眠建立聯繫。這時也可以在抱得時候隔一層被子,放下的時候動靜稍小。
  • 第三步,減少抱的時間,不要等孩子完全睡熟才放下,在孩子情緒平穩迷糊時放下。放下的同時繼續拍拍、白噪音、安撫物。這一步可能要反覆嘗試多次,頭一天估計會以次次失敗告終,到了第二第三天,可能會出現一兩次成功,堅持一週,基本就可以做到在孩子正式入睡之前放在牀上。(如果沒有達到,考慮你是否在過程中妥協太多,太心軟?)將孩子放牀上時可以注意先把孩子屁股放下,後放頭。
  • 第四步,徹底不抱,直接拍哄,配合白噪音和安撫物。如果孩子哼哼唧唧小哭不用抱起,只需繼續堅持拍哄即可。如果孩子情緒失控爆哭,需要立馬抱起安撫情緒,在他情緒穩定後放回到牀上(即抱起放下法)。記住,你的抱只用在孩子情緒失控,需要安撫情緒而已。孩子睡覺還是要在牀上睡!

一媽在改抱睡的過程中,選擇了替代方案,即用電動搖籃+安撫奶嘴、子宮牀放在腿上搖晃按住手、摟著在牀上陪睡等方式,營造假裝抱哄的氛圍,等作息打通後,再一點點減少電動搖籃的使用頻率、以及子宮牀在腿上的搖晃幅度。這樣的方法,避免了最頭疼的放下的步驟,也可以參考。改變哄睡方式的過程確實確實很煎熬,但是熬過這一段,把孩子哄睡方式調整過來,你會發現你和孩子一天的心情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寶寶出現需要抱睡、落地醒,如果年齡比較小,不排除與腸道不適因素相關。如果是6月齡以內的寶寶,這一時期寶寶睡眠還沒有形成固定的規律,媽媽平時可以注意觀察寶寶睏倦的信號,當寶寶出現表情倦怠、打哈欠、小手揉眼睛時要及時哄睡,可以把寶寶抱在懷裡或者包好襁褓把寶寶放到小牀上輕拍哄睡。白天寶寶睡覺多為淺睡眠狀態,因此容易出現易醒,不睡大覺的現象,家長應遵循寶寶的自主睡眠規律,不要人為進行幹預。 平時讓寶寶多趴著,多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寶寶腸道不適的情況,鍛煉腰背部的肌肉,也有助於改善寶寶的睡眠。落地醒的情況建議家長可以在寶寶睡著時多抱寶寶一會,寶寶進入深睡眠時,在動作輕柔的把寶寶放下,要先將寶寶的頭放下,然後寶寶的背部小屁股,之後抽出手臂,可以一支手臂放在寶寶身上,讓寶寶感覺還在媽媽的懷中,同時,寶寶睡眠時,家長可以採用襁褓法,輕輕包裹起孩子的四肢,但要注意留出活動空間,可以減少睡眠不安的情況。

發佈於 2020-11-0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睡眠諮詢師Lily睡眠諮詢師Lily嬰幼兒睡眠諮詢 / 微信公眾號 :gooddreambsc

只有抱著才肯睡,一放下就醒俗稱「落地醒」,為什麼放下睡著的寶寶會像放炸彈一樣難呢?我們需要了解嬰幼兒睡眠問題產生的原因。

首先看嬰幼兒睡眠的特點。第一睡眠週期短,且睡眠會跟睡前固定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也就是說寶寶睡覺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睡眠聯想。這個睡眠聯想是建立在不斷重複發生的事情上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每天都抱睡,他就會產生這個睡眠聯想,夜醒後只有還原入睡環境回到媽媽的懷抱,纔能夠重新入睡。其次嬰幼兒淺睡眠佔比高,且比成人的淺睡眠更淺,深淺睡眠交替轉的週期也更短、頻率更高,所以寶寶在睡眠週期的轉換中或者在淺睡眠中本身就很容易醒來,寶寶在短暫覺醒時想睡發現睡眠環境變了,睡不回去就會出現哭鬧的情況。

其次寶寶對抱睡的依賴高才會出現落地醒。如果寶寶入睡就是在牀上睡的,自然就不需要再有放不下落地醒的問題。所以我們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寶寶學會自己睡覺,從而在睡眠週期轉換或者淺睡眠中醒來時自己睡回去。

寶寶為什麼會有睡眠問題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143 播放

如何改善抱睡和落地醒問題?

從規律作息開始,避免過度疲勞入睡。根本上還是需要降低入睡安撫,提高睡眠能力。

1、建立睡眠儀式。睡眠儀式是用行為代替語言告訴寶寶我們要睡覺了,即使是還沒開始哄睡,寶寶就已經犯困了也知道他即將要睡覺了,同時睡前儀式也有助於穩定睡前情緒,這就使得哄睡的難度減輕了一半。

2、規律作息,到點哄睡。合理的安排作息是調整睡眠問題最基礎的工作,不合理的作息本身就會引起睡眠問題。疲勞入睡會導致哄睡難,入睡時間長,小睡短,夜醒,早醒等一系列問題。

不同月齡作息特點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1186 播放

3、落地醒小睡短夜醒頻繁,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要提高寶寶的睡眠能力,降低入睡的安撫級別。

方法一:

我們在取代某一種級別的安撫時,需要用另一個安撫級別差不多又較之偏低的安撫手段去替換,然後逐漸降低安撫。以下視頻可以作為改抱睡的參考。

循序漸進改抱睡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4627 播放

方法二:

直接去除,直接用低安撫或者極少量安撫去取代原來的安撫習慣。這種方法實際就是睡眠訓練了。

睡眠訓練的方法有,溫和去除法,安睡女士挪步法,抱起放下,法伯法,哭聲免疫。(哭聲免疫我們不建議使用,實際諮詢中也沒有用過這個方法,絕大多數的寶寶用溫和的辦法就是可以降低安撫實現自主入睡)

具體的方案選擇需要針對不同性格的家長和寶寶需要區分對待。

全解所有教會寶寶自主入睡的方法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4540 播放

任何方法都需要堅持,需要媽媽的堅持,當然我們在改變習慣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不會立刻適應。偶爾有哭鬧也是正常的,畢竟你改掉孩子的睡眠習慣會讓他很不爽,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待在舒適區,寶寶用哭聲來反抗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在執行的時候需要準備好上述的三個要點1 固化睡眠儀式2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過度疲勞。

更多乾貨點擊:

寶寶睡眠基礎知識全知道?

mp.weixin.qq.com圖標

安睡羣眠諮詢:gooddreambsc100

更多好睡技巧請關注口碑用心並行的嬰幼兒睡眠諮詢:gooddreambsc


只有抱著才肯睡,一放下就醒俗稱「落地醒」,為什麼放下睡著的寶寶會像放炸彈一樣難呢?我們需要了解嬰幼兒睡眠問題產生的原因。

首先看嬰幼兒睡眠的特點。第一睡眠週期短,且睡眠會跟睡前固定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也就是說寶寶睡覺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睡眠聯想。這個睡眠聯想是建立在不斷重複發生的事情上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每天都抱睡,他就會產生這個睡眠聯想,夜醒後只有還原入睡環境回到媽媽的懷抱,纔能夠重新入睡。其次嬰幼兒淺睡眠佔比高,且比成人的淺睡眠更淺,深淺睡眠交替轉的週期也更短、頻率更高,所以寶寶在睡眠週期的轉換中或者在淺睡眠中本身就很容易醒來,寶寶在短暫覺醒時想睡發現睡眠環境變了,睡不回去就會出現哭鬧的情況。

其次寶寶對抱睡的依賴高才會出現落地醒。如果寶寶入睡就是在牀上睡的,自然就不需要再有放不下落地醒的問題。所以我們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讓寶寶學會自己睡覺,從而在睡眠週期轉換或者淺睡眠中醒來時自己睡回去。

寶寶為什麼會有睡眠問題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143 播放

如何改善抱睡和落地醒問題?

從規律作息開始,避免過度疲勞入睡。根本上還是需要降低入睡安撫,提高睡眠能力。

1、建立睡眠儀式。睡眠儀式是用行為代替語言告訴寶寶我們要睡覺了,即使是還沒開始哄睡,寶寶就已經犯困了也知道他即將要睡覺了,同時睡前儀式也有助於穩定睡前情緒,這就使得哄睡的難度減輕了一半。

2、規律作息,到點哄睡。合理的安排作息是調整睡眠問題最基礎的工作,不合理的作息本身就會引起睡眠問題。疲勞入睡會導致哄睡難,入睡時間長,小睡短,夜醒,早醒等一系列問題。

不同月齡作息特點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1186 播放

3、落地醒小睡短夜醒頻繁,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要提高寶寶的睡眠能力,降低入睡的安撫級別。

方法一:

我們在取代某一種級別的安撫時,需要用另一個安撫級別差不多又較之偏低的安撫手段去替換,然後逐漸降低安撫。以下視頻可以作為改抱睡的參考。

循序漸進改抱睡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4627 播放

方法二:

直接去除,直接用低安撫或者極少量安撫去取代原來的安撫習慣。這種方法實際就是睡眠訓練了。

睡眠訓練的方法有,溫和去除法,安睡女士挪步法,抱起放下,法伯法,哭聲免疫。(哭聲免疫我們不建議使用,實際諮詢中也沒有用過這個方法,絕大多數的寶寶用溫和的辦法就是可以降低安撫實現自主入睡)

具體的方案選擇需要針對不同性格的家長和寶寶需要區分對待。

全解所有教會寶寶自主入睡的方法睡眠諮詢師Lily的視頻 · 4540 播放

任何方法都需要堅持,需要媽媽的堅持,當然我們在改變習慣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不會立刻適應。偶爾有哭鬧也是正常的,畢竟你改掉孩子的睡眠習慣會讓他很不爽,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待在舒適區,寶寶用哭聲來反抗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在執行的時候需要準備好上述的三個要點1 固化睡眠儀式2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過度疲勞。

更多乾貨點擊:

寶寶睡眠基礎知識全知道?

mp.weixin.qq.com圖標

安睡羣眠諮詢:gooddreambsc100

更多好睡技巧請關注口碑用心並行的嬰幼兒睡眠諮詢:gooddreambsc


6個月以前,驚跳反射還未完全消失,出現「落地醒」非常正常。抱睡不僅正當、合理,而且有益嬰兒身心發育。

熬過這幾個月就好了。媽媽抱不動就讓家人抱,一個人抱不動就多幾個人換著抱。

真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做法,是尊重自然法則和生物規律,優先考慮嬰兒的發育而非馴化嬰兒服務大人的需求。


作為一個人帶娃的四月齡娃媽,既想自己舒服點又不希望娃哭很久。。

我的做法是,白天第一和第二個小覺,等困了抱著哄哄,平靜了放牀上塞奶嘴,這樣的睡眠一般就是一個週期

下午娃的睏意達到巔峯時我就會抱著讓她睡一個多到兩個小時,這個時候一般我也很困,就會自己也稍微咪一下,不困就刷手機看劇之類,娃開心我也開心

至於規律作息我覺得比較難,一是隨著娃成長每天的清醒時長和睡眠需求一直在變,二是如果想要娃規律,你自己生活也得很規律,對於我這樣散漫的人不適用。三是不用太規律,只要你看得懂娃是什麼狀態就好了,什麼哭是餓什麼哭是困了但是又睡不著,等娃困了再哄哄睡很快的。四是娃到了差不多五個多月的時候(據說)睡眠模式和規律會有較大變化,到那個時候如果我hold不住了我再開始訓就好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