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你的期待嗎?


為《The man》瘋狂打call。

著名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曾做過一個有趣的思想實驗:「如果莎士比亞有一個妹妹,她會怎樣?」

時隔數十年,在新專輯《Lover》裏Talor Swift也做了這樣一場思想實驗。

想像這樣一位小鮮肉:

他是當代首屈一指的原創歌手,第二張專輯即奪得年冠,7張專輯發行總量5000萬+,是歷史上最賣座的音樂人之一他拿獎拿到手軟,光是格萊美就有10座他是當代美國最成功的國際流行巨星,2016、2019年兩次登頂福布斯名人榜而且,他是標準高富帥:身高180cm父親曾是美林銀行的股票經紀商,母親曾在一家基金公司擔任高管2019年個人身價4億美金以上(近30億人民幣哦)對了,完成以上這一切的他出生於1989年,如今30歲,正值青壯年,未來前景無限。從任何角度看,他都是躋身前百萬分之一的佼佼者,是人生贏家、大寫的Alpha。

那麼,你猜猜,他的感情生活怎樣?

如果他像今年45歲的小李子一樣,定期更換女友、永遠只和25歲的名模交往,人們會因此羞辱他、唾棄他,還是覺得他是人生贏家、艷羨不已?事實上,他都不必如此成功,才能不受指責。比如,搖滾歌手們素來有浪蕩之名,這甚至是他們魅力的一部分。如果他總是把前女友寫進專輯,人們會不會覺得,雖然老寫前任不太好,但這說明我愛豆是個深情的人,那些女人們太幸運了?

極度諷刺的是,只要調轉一下性別,情形就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因此,大眾提起Taylor Swift時,總會迅速與一些「蕩婦羞辱」的觀念與話語聯繫起來。在其中一些惡意比喻的映襯下,「Taylor is swift"都顯得友善了起來。在《The man》這首單曲裏,Taylor Swift就做了這樣一場思想實驗。而且,與此前碧昂絲的《If I were a boy》不同,《The man》沒有陷於「感情生活」這一個方面,而是展現了女性在社會上遇到的結構性困境。回到這首歌,具體來看,

第一段

I would be complex, I would be coolTheyd say I played the field before I found someone to commit to And that would be okay For me to doEvery conquest I had made would make me more of a boss to you開頭直接切入感情生活上的不平等。歌詞用虛擬語氣,講述黃金單身漢們的單身生活可以無比愜意,甚至成為他們能力的證明。這一段的背景是現實中發生在TS身上的事情——同等成就的女性這樣做絕對不Okay,而且會遭受整個社會的蕩婦羞辱。

Id be a fearless leaderId be an alpha type When everyone believes yaWhats that like?第二段將視野擴大,委婉講述了更多場合下的性別歧視。相信絕大多數女性,在某些時刻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比起男性,我們更難被信任;男性被認為更有潛力、更值得委以重任。因此,我們能與她共情。Im so sick of running as fast as I canWondering if Id get there quicker if I was a man

And Im so sick of them coming at me again

Cause if I was a manId be the man Id be the man 這一段直抒胸臆。前三行,TS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為了取得她現在的成就,她全力以赴;在這個男權社會裡,如果她是一名男性,會不會少一點障礙,少一點人「coming at me」?

後三行,TS直接指出了人羣的雙標——如果我是男性,我就是那個「真命天子」,是你們心甘情願敬仰、臣服、艷羨的人,而不是大眾媒體曾經刻畫出的「瘋婆子」。

Theyd say I hustled, put in the work

They wouldnt shake their heads and question how much of this I deserve

What I was wearing, If I was rude

Could all be seperated from my good ideas and power moves這一段是我全篇最喜歡的一段歌詞。前兩句,講取得同樣出色成就後,男性更能得到好評、得到credit,而女性總會被懷疑。相信稍微有一些社會閱歷的人都能回憶起自己聽到過的對成功女性的惡意揣測,這裡不再贅述。穿著如何、是否粗魯,對於男性來講,能與他們的創意、行動和事業分離(參見喬布斯、扎克伯格、特朗普),而對於女性,不注意穿著、不「與人為善」,幾乎宣告著一種「社會性死亡」。究其根本,社會總是強調女性被物化的一面、作為撫慰者的一面,而不鼓勵她們發展自己的事業,不把她們看作有思想、有機會做出斐然成就的人。比如,綜藝節目《圓桌派》裏,作為女性,蔣方舟是最多被評頭論足的一位。再比如,之前高曉松曾在節目裏公開對TS評頭論足,非常油膩、惡俗;而他永遠不會這樣評價一位身價30億的青年才子。(此處再插播一個思想實驗:如果喬布斯、扎克伯格等人出生時僅僅調轉了性別,而擁有一模一樣的背景和智力。她們還有機會做出現在的成就嗎?why?)Whats it like to brag about

Raking in dollars and getting bitches and models

And its all good if youre bad and its okay if youre madIf I was out flashing my dollars Id be a bitch, not a ballerThey paint me out to be bad, so its okay that I am mad這一段非常直接了成功男性可以炫富、炫女人、玩弄女性而TS炫富的話,大眾則會認為她是bitch在性別問題上,社會就是如此雙標~總而言之,作為躋身前百萬分之一的佼佼者,TS遇到的、在《The man》中表達出來的困境,揭示了女性面對的結構性困境。

這個困境在歷史上一以貫之。當然,也取得了一些(緩慢的)進展。

還記得伍爾夫的思想實驗嗎——如果莎士比亞有個妹妹,她會怎樣?

在一番細緻的想像後,她概括道:

"在我看來,這其中的真相就是,任何一位生在16世紀的才女,註定會發瘋,飲彈自盡,或是在某個遠離村莊的荒舍孤獨終老,半是女巫,半是術士,為人取笑,卻又讓人害怕。」(摘自《一間自己的房間》)

這樣看,生在21世紀的才女們還是比前幾個時代的女性獲得了更多生存、發展的空間。這一切值得我們珍惜,也值得我們善加利用,為當代和未來的女性們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

作為一個TS的路人粉,我覺得自己在慢慢成為真愛粉,因為我感受到她一直在進步、一直在試圖突破自我,與《reputation》相比,《Lover》在胸懷、視野、成熟度上都更進一步,做了不少新嘗試。這首《The man》就是一個證明。

思想性之外,這首歌也挺好聽的,非常推薦。

而且,對於女性來講,解決社會性困境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更多女性像TS一樣,去創作、去表達、去建立自己的事業。

寫在開篇 就事論事談下我個人的感覺 歡迎理性討論(原文就一些表達欠妥的地方進行了修改 2019.10.3)

前兩單出來的時候蠻失望的 這兩首完全不是泰勒斯的水平啊 歌曲過於口水

但是the archor出來後 我對新專又燃起了希望 果然lover整專出來 個人覺得還是有很多驚喜的地方的

基本上除了前兩單以外 歌曲的作詞仍舊是泰勒斯的亮點 以及在這張專輯中可以看出她在向更多元的音樂流派進發——

  • 有很多曲目有我很喜歡的獨立音樂的元素 比如the man的節拍(讓我想起allie x的vintage)
  • its nice to have a friend的曲風非常新穎了
  • false god有爵士的感覺在
  • lover讓我想起上世紀的美國老電影 甜膩浪漫 聽說用的樂器的確都是老樂器
  • 還有回歸鄉村的soon youll get better寫給媽媽的歌曲 就憑她的真情就很動人
  • I forget that you existed本來是我第一遍聽最偏愛的歌 是在純聽曲而沒看歌詞的情況下 但是聽了歌詞以後就 雖然口中說forget 但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個人覺得如果真正放下了是不會專門寫一首歌來mark的 但實話講製作真是不錯 我很喜歡

我甚至覺得這張專輯的作詞水平比之前又上了一個高度(廁蜜廁靜不在討論範圍哈) 很多不再停留於女高中生那種單純地敘述自己的感受 停留在淺層的情愛 心碎上 (當然即便如此也能夠讓很多人產生共鳴) 這一專很有些深度在了 會開始探討很多人類共同的情感上了 私以為這纔是讓一首好歌得以長久流傳的關鍵

(我注意到這專在瘋狂用my my my也不知道多少首裏用到了一共用了多少次 我還沒統計 有沒有人統計了啊哈哈哈)

  • 目前我最愛的兩首是london boy 和the man 這兩首歌可以說都很打動我 首先製作都超棒 特別是後者 另外因為我剛在倫敦生活了一段時間 所以前者聽來特別有感觸 裡面有幾句詞也非常動人 真的是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我聽了都會心頭一顫的感覺 而後者呢是描寫關於女性困境的 作為一名女性 我本人平時對此也深有感觸 一位女性要獲得像男性那樣的地位和他人的尊重的確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從古至今女性都被視為「他者」 但在現代社會 她們是有能力獲得與男性同等的權利並履行相應的義務的 最害怕的是女性自己都將自己視作他者 泰勒斯作為一個醒者 希望這首歌能夠很好地警醒世人

泰勒斯最聰明的一點在於 在新的音樂中 她會引用一些舊的元素 無論是她過去的歌 還是復古的曲風 抑或是別的流派 很多粉絲也提到聽xx時想起了另一位歌手的xx 這能讓聽眾在接觸新鮮事物的同時更容易接受 也算是商業化的考慮吧 我初聽1989的時候也有相似的感受 就是有些歌讓我覺得似曾相識卻又多了點東西 於是就容易讓人對它產生一種情結

暫時先寫這麼多 因為我剛聽了幾天 還沒有深入地研究每一首歌的作詞作曲 有些看法也可能不太成熟 敬請諒解


我正在聽!好聽哭了 ,聽完再來評

————————手動分割線————————

終於把整張專輯聽了好幾遍,全專下來,主題很貼切,完整度很高,我很喜歡這種甜蜜的愛情風格,lover~

track1— I forgot that you existed

這是一首節奏輕快的歌,特別是中間那一段笑聲,感覺自己在專輯被融化在lover的氣氛當中。個人認為這首歌是對前面一個專輯reputation的總結,「從前的陰影已經煙消雲散,我對你沒有愛恨,只是漠不關心,我已經忘記了你的存在」,在reputation的雨過天晴之後,lover的序幕在這首歌中緩緩拉開

track2—Cruel summer

track2向來是每張專輯當中的節奏大姐大,這張也不例外,在黴粉當中也是口碑最好的一首,歌曲當中的鼓點十分帶感,特別是bridge中的那一個怒音「He looks up,grinning like a devil」真的是絕了,在這夏季中聽這首歌絕對會是最應景的!

track3—lover

是這張專的同名曲,也是我聽得最多的一首,寫給Joe的甜蜜曲,有種夢回old Taylor的感覺,「在我們的天地裏,我願永遠和你如此親密」。我最愛這首歌的bridge—「ladies and gentlemen, will you please stand?」黴黴真的是深深陷入Joe的愛情中了啊

track 4—the man

專輯還未發行前還以為是愛情曲,沒想到是女權歌,這也是黴沒有寫過的題材。「如果我是男人,我是否會更快到達終點」,黴也遭受過許多性別不公,動不動因為一些小事被網暴,黴黴終於勇於發表自己的政治觀點了!


啊!我這無處安放的魅力啊!我就是全宇宙最甜美最幸福最可愛滴小女生 在酷爽的夏日裡穿著小裙裙嚼著甜甜的草莓味泡泡糖一蹦一跳地走向幸福

當然我不是電視劇裏傻白甜的那種啦

姐還坐擁無數家產 男友在側 舉世聞名

的那種感覺??


不說了,我回去聽1989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