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在知乎提問,為什麼我覺得小丑這部電影劇情有點牽強。收穫了很多認真的回答,分析了劇情,分析了文化差異,分析了我的心理,很感動,但是也有一些人直接就來罵我SB。這不是一個交流的平臺嘛,我有疑問,然後來提問,有什麼過錯嗎?我自認為態度很好,為什麼一上來就罵我呢?

2.我平時也喜歡看新聞,不管是什麼新聞,下面評論裏的網友總是罵的不可開交。為什麼大家不能正常的交流,而總是要罵人呢?他們的心理是什麼樣子的。


不請自來

正好複習到這個地方,進來捋捋思路。

這個影響因素有很多,這裡就簡要說幾個比較起關鍵作用的。

比如從用戶的角度來看,網路是匿名性的,人們可以在網路上毫不避諱的發表自己的意見,不用去考慮它的後果,所以久而久之,本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會考慮再三再發表意見,在網路上就變成隨意發表。

還有一個不是特別重要但也有關係的因素,就是網路用戶的年齡和教育水平,要知道我國現在網民的本科率不到10%,小學生初中生也普遍都有手機,你很難說每次跟你吵的對方到底是不是一個思維邏輯都完備的人。不過這個只限於說一些比較理論化的問題的時候。

刨除這些個人的因素,這裡也不談那些為了槓而槓的鍵盤俠,網路上的羣體總體來戾氣比以前重,槓精比以前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家的多元化觀念變得薄弱了。在傳播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迴音壁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網路給予受眾的選擇性導致人們只願意接觸與自己既有觀點一致的信息,造成了多元意見的弱化。

可能大家普遍以為,網路不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碰撞的一個平臺嘛?以前我們可能根本就沒有辦法接觸到這麼多多元的文化。

但正是因為網路給我們一個多元文化交流的平臺,所以我們才會傾向於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文化,久而久之把自己圈在這個文化的圈子裡。

這個圈子可以小到你是甜糉黨還是鹹糉黨,中到你是混二次元的小破站用戶,還是一個寫文混耽美圈的太太,大到你用什麼樣的社交媒體這一類的,就比如看抖音快手的跟看知乎豆瓣的就好像應該不會是同一批人(個人觀點個人觀點,沒有踩拉捧任何一個平臺的意思)

就是因為我們在這樣的網路環境下太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了,所以我們纔在這個圈子裡呆久了,我們會覺得旁邊的人好像都是跟自己一個圈子,都是跟自己同樣三觀同樣想法的人。

因此當我們真正看到那些跟我們想法不一樣的人的時候,我們其實不會像以前覺得,「哇,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想的人」,而是直接會覺得被冒犯到。

當然,我相信如果是在為這個問題感到苦惱的你和我的話,我們一定是那些還保持多元觀唸的人。但說實話我們這麼想不能不代表別人也這麼想。

事實上,既然網路上槓精這麼多,就說明其實這個現象是比較普遍的。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多元化觀念會變得薄弱,這裡也有一個名字叫做信息繭房。

簡單來說就是對信息的一個選擇性獲取。畢竟網路上的信息那麼多,我們對信息的需求不可能是全方位的獲取,而是隻會注意到使自己愉悅的領域。比如你喜歡遊戲,他喜歡賽車,我喜歡美食。

這樣的選擇性獲取就會讓我們慢慢把自己束縛在一個自己所織的一個「繭」中,慢慢的我們每個人的認知就會跟身邊的人不一樣。

這種獲取對於一些有普世價值觀的領域,比如愛國,比如長得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比如一些好喫的,好玩的,其實沒有什麼太大影響,但是對一些比如性取向,比如女權主義這一類的話題上,作用就會更明顯。

比如如果你是一個經常看性少數羣體和女權主義的人,你就會對這些觀念有一個自己的認知,但是對於那些完全沒有了解這些事情,甚至一個大男子主義的人來說,你跟他去聊就簡直就是火星撞地球。

除了我們個人的選擇,就是上文說的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是否接受多元觀念之外,其實一些演算法的推薦、大數據,也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周圍都被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信息所包圍。很多平臺都會瞭解你的偏好,並且過濾掉異質信息,為用戶打造個人化的信息世界。

這裡有傳播學也有一個名詞叫做過濾氣泡,意會起來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剛剛說的所謂的個性化推薦。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為什麼有些人會在網上變得這麼的偏激,這麼的極端,原因就是我們看似很包容多元文化,但實際上我們也只會堅定那些我們周圍所認同的觀點。

而且我個人認為這個堅定是無論那個觀點的好壞的,就比如說我討厭大男子主義者,我身邊的人也討厭大男子主義者,所以只要有人說了一些大男子主義的話,我就會跟他對線,我就會跟他掰頭,我就會說你這樣想是不對的,但是我好像不會去想說他為什麼會這麼想,他是怎麼想的。而他或許也不會想我是怎麼想的,而是隻是就忙著跟我對線。

雖然在觀唸的好壞上來說,一定是我佔上風,大男子主義者肯定是有需要詬病的地方,但是我們對於一個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不管他想的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是否還真的有那個耐心去跟他做這種交流,其實我們自己也不太能分清。

有時候對方其實只是說了一些跟你意見不同的話,然後你或許是在網上看見槓精太多了,所以下意識的就會覺得他是在懟你,他是在槓你,這其實就是我們思想極端化的一種體現。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面對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的時候,從「哇,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想的人」,從一個只是辯論場上一個意見不同的人,變成了一個敵人,變成了「天哪,怎麼還會有人這樣的想,一定是個槓精」這樣的想法。所以網路表達的戾氣才會越來越重。

所以其實這是一個比較值得反思的事情,就是網路給予了我們可以選擇信息,甚至可以不用去選擇,就能通過大數據、通過演算法接受到自己所喜歡的信息的能力。這當然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個性化,但是過於的個性化也會讓我們在一些需要達成羣體共識的事情上變得困難。

在以前的傳統媒體時代,像是電視新聞,我們每天看同樣的電視,同樣的新聞,我們對社會的認知是不會有特別大出入,起碼主流價值觀是不會有太大出入的。

但在網路時代,過於的個性化就會導致我們的價值觀,每個人之間都會有很大的差異,並且這種差異會隨著個性化而變得越來越大。

但這個也不是什麼致命的事情,就像你我還會對這個事情保持一個警惕,保持一個反思狀態。而且這種把自己束縛在一個圈子裡的個性化,其實只是對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或者是年輕人而言的影響比較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更難對多元文化保持包容性,在言語和邏輯上也相對而言比較平庸和粗俗;而年輕人,因為對於自己的喜歡的圈子有一種偏袒(尤其是飯圈)所以他們會對跟自己圈外的人保持一個警惕狀態,容易一觸即發,比如某些人的粉絲(狗頭保命)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實我們也會有自主意識,也會去嘗試接觸多元觀念。

但無論如何現在這個網路環境下這個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在學術上也是一個挺嚴肅的話題,但是對於我們普通的個人來說,其實只要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然後對於那些槓精不要太理會就好了。

很多時候其實在網上跟你對線的人,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是你根本就不會去跟他探討這個問題的那一類人,但是就是因為網路上你不知道對方是誰,所以你自動的認為別人的三觀,別人的邏輯跟你都是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的,所以你才會產生這種疑問。但實際上,大家在網上其實披著一個ID,看似差不多,看似人模狗樣,但實際上背後真的差距特別特別大,所以,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就可以了,別太放在心上。

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了,邏輯比較混亂,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嗯,如果這麼想會不會感到好一點:

這些噴子沒讀過什麼書,也沒受過系統的教育,導致他們的大腦裏沒有形成「邏輯」這種東西,所以他們並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進行任何思考活動。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的頭腦只能接受最簡單的外來刺激,只能輸出最基本的情緒。就像普通動物一樣。

你感覺你說「情節牽強」的時候他們噴你很難受,但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他們那麼簡單的頭腦壓根就看不懂你在說什麼,只在朦朧之中感覺到你的想法和他們不一樣罷了。

你因為他們對你產生無緣無故的惡意而難受,也大可不必。因為他們簡單的頭腦,讓他們在遇到對立觀點時,除了厭惡無法產生別的反應,畢竟以他們的智力確實掌握不了如何用理論反擊。。。

你也不必為了他們對你說髒話感到難過,因為他們真的講不出除了髒話以外更複雜的語言了。

聽上去是不是還挺可憐的。

總之,遇到噴子就好比是街上遇見一個狗。假如狗看了你莫名來氣,然後就沖你狂叫,你肯定不會理它,因為你知道它只是一個低級的動物,根本沒把它放在眼裡。所以,下次再遇到噴子,就想想狗沖人叫的事。你不但不會難過,反而還會有點同情他,老天爺真是有眼無珠啊,生了一副人的好模樣,怎麼給配了一副狗的智商。


知道戰爭嗎?如果什麼都能和平交談,有外交就夠了,不會有戰爭。

知道東風白楊民兵嗎?如果可以利益交換,有足夠的安全感,就不會有這些逆天的玩意。

知道我國為什麼要強制九年義務教育嗎?提升國民素質,降低社會矛盾。

你去看看大街上那些素質低下的人,那些民間非物質罵街,那些不去廣場非要在小區跳廣場舞的老人,那些大早晨擠公交去超市搶便宜雞蛋要求年輕人讓座的老人,南京扶老人被訛詐…

就問你害不害怕?這些人大部分在十年動亂的時候,和現在的香港年輕人一樣,不好好上學,什麼不對做什麼。導致他們老了以後,什麼素質都沒有!

那些罵人特別激烈的,一般在生活中都不是很順利。它們需要一個發泄的地方,你讓它們去圖書館,去音樂廳,去電影院,他們又看不懂書,聽不懂音樂,看不懂電影。只是認識幾個字,罵罵人,只有這樣子才能活得下去,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讀書,素質這東西,對於它們來說,一分錢不值!

我們堅持用真理說服別人!截圖,找律師,起訴!

不慣著!


因為這些人生活的都很失敗,而且不善良

所以只能通過罵人和噁心人來尋找存在感

你就想 這些沒事閑的罵人的都是些失敗者,大loser,不要因為這些人影響到自己美好的生活。


不請自來,因為剛好今天也碰到了一個,上來就罵,剛開始覺得小學生不想跟他計較,結果追著罵,忍無可忍,罵了回去,然後拉黑加舉報,我就是想讓他知道,罵人誰都會,但是公共平臺我想做個有素質的人,我已經叫停退了一步,你還咄咄逼人,那就不好意思了~總要有人教你什麼叫社會險惡!


我想著,大概是他們的性格使然吧。

就算不贊同,看不慣什麼的,也沒一定就需要以罵人的這種方式來表達啊。他們可以不理,可以忽略,可他們就是說出來了自己的想法,還是以這種傷人的方式。我們也有很多不解,但跟他們回復我覺得很累。

他們可能這樣就是自己個性的表達,率真,敢愛敢恨什麼的?只是跟別人造成的不便沒有被考慮在內,自私嗎?或許吧。自我嗎?可能吧。我不敢說出他們的真實想法,我不是他們所以我只能猜測,希望不會被說吧。

明明每個人民都有著話語權,自己認為只是很平常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被人誤解,說出來的話不那麼好聽,中傷了自己。很奇怪啊,自己需要抒發情感,別人也抒發情感。可是,怎麼好好的傾聽建議權,就這樣被改變,最後還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我們試著不去想,可是如果玻璃心又該怎麼辦呢?即使努力接受陽光,也會有悲傷來臨。

也許那些不分青紅皁白就罵人的人只是少數吧。不要去管他們的不理解,沒有相同的葉子,自然也沒有相同的人,外貌都有那麼多不一樣,何況思想。我不去回他們,以免浪費時間,也浪費感情。不去強求別人的理解,只是希望不要傷害。你跟他們不一樣,是因為你特別。所以,看見太陽,就向著太陽,陰雲密佈希麼的,就用太陽來打敗吧。


好巧誒,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沒具體整理過想法,趁機梳理下。

這個問題問的是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好好地,用比較恰當的去表達觀點,而是要用辱罵的方式去表達。

我覺得一個是不能,即做不到

另一個是不願,即做得到不願意那麼做。

先說第一個不能。

這種人現在比較少,因為表達觀點只能用辱罵的方式,是表達能力的一種缺失,這種人對任何事任何人都用辱罵的方式,是很難在社會生存下去的。

第二個是不願。

這個不願我認為分兩種情況,一是有理的,二是無理的,三是介於兩者之間的

首先是有理的辱罵。

一般是客觀上的合理。

客觀上的合理就例如是大家都知道出軌是不好的,然後會因為十分違背羣眾們所公認的合理,使人產生極大的怒氣而採用辱罵出軌者的方式表達對出軌的觀點。

然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主觀上的合理,即個人認知,或部分羣體認知上的合理。

雖然辱罵本身是種不被支持的行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面對一些在個人認為十分不合理的事情的時候,人們容易採取辱罵的方式進行表達觀點,並會帶有宣洩憤怒的快意。

這種情況是現在比較常見的,我猜測也是帖主遇到的情況:雖然帖主只是在表達問題,但是在一些回答者看來這個問題是不合理的,是可笑的,便會出現辱罵的表達觀點。

另一種則是無理的。

這種辱罵,不是為了表達觀點,而單純是為了辱罵,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這是網路暴力。

綜上,一共有四種情況

按順序來,

第一個實質是表達與認知能力缺失問題

第二個是違背客觀合理性導致的眾怒

第四個是單純個人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