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可能覺得,演奏家、指揮家和作曲家是三個不同的職業,但最早它們其實是同一個職業。一位職業作曲家不自己演奏自己的作品,不親自指揮自己的作品,直到19世紀中後期都是很難想像的。舉例來說,巴赫生前最重要的身份是在德國萊比錫擔任"Thomaskantor",也就是「聖託馬斯教堂的教會音樂家」,他要負責為萊比錫的四座教堂(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聖託馬斯教堂與聖尼古拉教堂,以及兩座規模較小的教堂)的所有宗教儀式創作音樂,還要負責教堂附屬的聖託馬斯學校的教學工作,日常帶領學校的合唱團訓練等,另外上演新的康塔塔時他也通常是擔任指揮的,只不過在那個時代,「指揮」並不是站在舞臺中央揮舞指揮棒。根據當時的記錄,巴赫的指揮形式多種多樣,大多數時候他會演奏第一小提琴,有時候彈奏管風琴或者羽管鍵琴,有時候乾脆把一頁譜子捲起來在空中打節拍,或者用手杖擊打地面(巴洛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讓-巴普蒂斯特·呂利就是在這樣指揮的時候手杖把腳戳傷,引發感染死掉的)。

在巴洛克時期,一位知名音樂家公開演奏另一位知名音樂家的作品是比較少見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演奏自己的作品。還是以巴赫舉例,他與其它作曲家之間的交流最常見的方式是改編,比如他曾把維瓦爾第的幾首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管風琴曲。除此之外他還會在宗教活動上指揮其它作曲家寫的經文歌。但除此之外,他一生中演奏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自己創作的。

到了貝多芬的時代,情況並沒有發生太多變化,只不過鋼琴作品的難度普遍越來越高,因此當時逐漸出現了一些職業鋼琴家。貝多芬年少成名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當時最好的鋼琴家,逐漸在維也納音樂界擁有了一席之地,之後才開始慢慢創作自己的作品,並最終成為整個城市的英雄。

此外在古典主義時期,純粹由樂隊演奏的作品越來越多,還出現了交響曲這樣的大型管絃樂作品,所以對指揮的要求更高了,貝多芬指揮了自己全部九部交響曲的首演,只不過在指揮第九交響曲時已經全聾了,因此實際上是在舞臺中央擺樣子,真正的指揮是樂隊首席舒潘齊格。貝多芬自彈自指完成了五部鋼琴協奏曲中前四部的首演,到第五部時實在無法自己彈奏,因此最早的演奏者是魯道夫大公、弗里德里希·施奈德與卡爾·車爾尼等人。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奏鳴曲基本是用來在自己的音樂會上演奏的,不過創作晚期的幾首鋼琴奏鳴曲時已經全聾,因此這些作品聽起來更像是在用音樂的語言努力與外界交流,直面自己臨終時的內心,而不再單純是為了演奏而創作了。


當然會。

貝多芬初到維也納的時候,是以鋼琴家的身份為世人所知的。他的鋼琴演奏技術是大師級的。後來開始作曲以後,也經常演奏自己的作品。


貝多芬當然是會彈的,但可能晚期的貝多芬未必能彈的那麼好。

在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與作曲有十分緊密的聯繫。很多作曲家開始都是在鍵盤上進行創作,然後將樂思記錄下來,再在鍵盤上演奏,這是那個時候作曲的基本模式。比如:

海頓就曾對格萊辛格(Griesinger)說過自己的創作經歷:

「我坐下來,開始幻想(phantasieren),悲傷或歡樂,嚴肅或輕佻全憑我的感情決定。一旦我抓住一個樂思,我所作的一切就是遵循藝術的法則對其加以發展和保持。因此,我設法繼續前行,而許多新手作曲家會在此跌倒。他們將一首首小曲拉長,他們剛剛開始就突然停止,以至人們在聆聽時心中一片空白。」

海頓將這種創作獲取靈感的過程叫做「繼續前行」(keep going),貝多芬則稱其為「始終關注整體」(to the whole in view)。

莫扎特在1781年給他爸寫的一封信中,也能看出莫扎特也才用過這種創作模式:

「我打算租一臺鋼琴,因為如果房間裏沒有鋼琴,我無法在那兒居住。特別是目前,我有很多東西要寫,不能浪費一分一秒……」

但莫扎特的創作方式似乎與海頓不同。因為莫扎特的老婆康斯坦茨(Constanze)證實,莫扎特「他在作曲時很少走到鋼琴前」,莫茨謝克(Niemetschek)在1798年也寫道:「莫扎特……在創作時從不碰鋼琴……(當他創作一部聲樂作品時)他首先用一段時間開始構思,全神貫注直到靈感爆發。此後,他在鋼琴上彈出自己的樂思;直到此時他才會坐下來投入創作。」

貝多芬在1811年創作《史蒂芬王》(King Stephen)序曲時,他在一張草稿紙上寫了一張短箋,提醒自己找一臺「用於創作的小型鋼琴」。在1823年,他給他的作曲學生魯道夫大公(Archduck Rudolph)寫了一些指示:

「(殿下)現在必須繼續您的作曲練習,當坐在鋼琴前時,您需要將獲得的樂思寫在草稿本上。為了這個目的,您應該在鋼琴邊上放置一張小桌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激發您的想像力,而且能夠立即抓住那些微小的樂思。您也可以不用鋼琴創作。」

由此可以看出,貝多芬的音樂創作模式有「用鋼琴創作」和「不用鋼琴創作」兩種。而在晚年時,從他大量的袖珍草稿本中的鉛筆記錄可以看出,貝多芬似乎在晚年主要採用「不用鋼琴創作」的模式,這或許和他的耳聾有關。

所以,我們似乎可以推斷,在晚期的貝多芬的鋼琴技術或許是不如從前的,且他晚期的鋼琴作品似乎要複雜一些,加上他疾病纏身,他肯定是會彈自己的作品,但這時的貝多芬可能未必能彈的那麼好。

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是巔峯時期的貝多芬,在當時的任何鍵盤作品對貝多芬來說應該都是「信手拈來」的,雖然我們目前很難獲得貝多芬演奏水平的直接參考,但通過一些材料還是可以看出貝多芬的高超琴技的。比如:

卡爾·路德維希·容克(Carl Ludwig Junker)曾描述:

「此後,我還聆聽了最偉大的鍵盤演奏者之一——親愛的、優秀的貝多芬……從這位親切友善、輕鬆愉快的青年人無窮無盡的樂思中,從他演奏時獨特的風格表現中,以及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中,我們能夠想像出他那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藝。我認為他已擁有了偉大藝術所需的一切。……但是貝多芬除了高超的演技之外,還具有偉大的雄辯能力、深沉的樂思和更加豐富的表達———總之,他的演奏更多地來自心靈——作為一位快慢兼可的演奏家,他也同樣偉大。當天在場的所有成員都是他的崇拜者,當他演奏時,所有人都會側耳傾聽。然而,他又是那麼謙恭,毫不炫耀。他告訴我,在選帝侯允許成行的這次旅程中,他在很多著名的鍵盤演奏家中很少發現自已期望的崇拜對象。他的演奏與通常的表演風格如此不同,彷彿他所達到的完美高度是他獨闢璞徑的結果。」

貝多芬的學生,卡爾·車爾尼(Carl Czerny)曾經這樣評價他的老師:

「他在音階跑動、雙顫音(double trills)、跳進等方面的飛快速度無人能敵。他在演奏時的舉止非常平靜、高貴和優美,不帶任何怪象——但是隨著耳聾的加劇,他越發向前躬身;他的手指不長,卻充滿力量。由於大量練習,他的指尖久已變寬。他曾告訴我,自己經常被迫練琴到午夜。在教學中,他特彆強調手指的正確位置,秉承C.P.E.巴赫的演奏規範。他就是採用這些規則教我的;他撐開手掌無法彈到十度。他頻繁地使用踏板,大大多於他在作品中的標註。他在演奏亨德爾和格魯克的作品,以及巴赫的賦格時顯得非常獨特,通過豐滿的音響和精神氣質塑造出一種全新的面貌。他也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視奏者,甚至在讀譜方面也是如此;他像一位占卜師那樣飛速瀏覽每一部新的和不熟悉的作品,並且總能做出正確的評判,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尖銳、辛辣、毫不留情。以往世界所崇拜的,並且至今仍舊崇拜的許多東西,在他那天才般的評價眼光裏變得完全不同。」

車爾尼還提到了「1808年或1810年」發生在羅布科維茨家庭音樂會上的一件事:

「最後,貝多芬被說服彈奏些什麼。通常,他都會讓觀眾勸說許久,直到終了纔在女士們的懇求聲中坐在琴前。他不情願地從普菜耶爾四重奏組第二小提琴聲部的開頭部分抽取一個音樂片段,將其移植到鋼琴上並開始即興演奏。沒有人聽過比那天晚上更加精彩、原創,或者更加偉大的即興演奏了。但是,整個即興演奏都侷限在中音區,就像一個線索或是定旋律(cantus fimus),由取自弦樂四重奏首頁的,連續的細碎音符組成。貝多芬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最好的旋律與和聲,採用了最為輝煌的演奏會風格。老普菜耶爾極為震驚,上前親吻了貝多芬的手。」

以上。


@霄漢 大佬都寫的差不多了,我再補充一點。19世紀中後期之前,不能彈自己的曲子的作曲家,恐怕也就舒曼一個,他自己把自己手練廢了所以變成了他寫曲子他老婆彈。我們所熟知的寫鋼琴曲(或鍵盤樂曲)的作曲家,從巴赫開始到拉赫瑪尼諾夫為止普遍都是鋼琴家。近代有錄音的,我們也有看到Rachmaninoff plays Rachmaninoff,Scriabin plays Scriabin,Ravel plays Ravel等等作曲家演奏自己作品的錄音。

近代作曲家裡彈得不那麼好的,也就普羅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維奇了,後者是沒有像作為職業演奏家發展,而且當時風氣也把演奏家和作曲家分開了。而19世紀的風氣一般都是自作自演,把別人的曲子拿來隨便改改加點裝飾音經過句也是家常便飯,搞音樂的一般會認為自己和作曲家是同級的,所以我可以隨便改動你的曲子,這一點可以從有錄音的19世紀出生的演奏家的演奏風格聽出來,例如著名的「小肖邦」Vladimir de Pachmann,他彈得很多曲子和肖邦的原譜都有一定出入。尊重原譜是從Schnabel開始的,從那之後,作曲家的作品才被當成「聖典」看待。而到了現代,連風格都傾向於固定起來,這其實一定程度上是損害了古典音樂的想像力的。

另外現代的鋼琴演奏家以及他們的學生,只要能叫出名字的,多半都能找到和貝多芬的傳承關係,因為貝多芬教出了車爾尼,而車爾尼教出了萊徹帝茨基和李斯特,而這兩人又教出了大量的學生,枝繁葉茂。二十世紀前半頁的一大堆大師都是貝多芬的N代徒孫,要是強行扯總能扯上關係,例如:

貝多芬——車爾尼——李斯特——這一支就不說了,一大堆

貝多芬——車爾尼——西奧多·萊謝蒂茨基(Theodor Leschetizky)——安娜·埃西波娃(Anna Yesipova)——伊莎貝拉?文格洛娃(Isabelle Vengerova)——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郎朗/張昊辰/王羽佳

事實上,不在這個系譜上的頂級鋼琴家簡直是極端罕見的,20世紀前期曾經有人歸納了這麼一副圖

鋼琴血脈

可以說大半個現代鋼琴體系都是貝多芬——車爾尼這個根上長出來的枝椏……真正能夠獨創風格並且無法溯源,又被廣泛認可的鋼琴天才,我好像只知道格倫·古爾德這一個人,一時半會竟然想不起第二個了……


謝邀!

不是作曲專業。但首先,作品並不是憑一支筆寫出來的。作曲家一般都要藉助鋼琴,通過彈奏不斷地聽和試,找到自己滿意的音響然後記錄下來。

簡而言之,在作品定稿之前作曲家就已經演奏了,演奏是創作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貝多芬在聽力減退之後用助聽器寫曲子)

另外,除了鋼琴曲以外,交響曲、協奏曲,聲樂作品等各種體裁,最初的音響多半都是在鋼琴上形成的。除了一些骨骼清奇和天賦異稟的大佬,並沒有很高的鋼琴水平也能創作出傳世佳作。

(這就是為什麼作曲系入學要求具備較高的鋼琴水平。也解釋了為什麼指揮系和作曲系要學習「總譜讀法」的課程,一個是為了通過彈奏來創作,一個是為了通過彈奏來熟悉作曲家設計的音響,以便為排練做準備。)

再延伸一些,大多數作曲家會完成作品的全貌,但有些作曲家只創作出主題,並設計結構、調性、和聲等框架。後續配器、織體寫作等工作由別人完成。因為比起創作,這些工作有相對固定和科學的法則,通過學習可以掌握。

以上可能扯得有點遠了~至於一部作品創作完成後,貝多芬會不會日常拿出來彈彈就不得而知了-_-|| 不過他有很多作品都經過了數次修改,也許是定稿後的某次演奏中發現了不滿意之處,或有了更好的設計吧。

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經過大量頭腦風暴後創作出的作品,並不需要像學習者一樣地去練習演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區別還是很大的(手動狗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