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的定義應該是大眾都喜歡的,不能從狹隘的角度,個人的偏好,少眾的喜歡來看待一款茶的好壞。

就像鐵觀音裡面的清水觀音,很垃圾的茶,被臺灣佬炒作哄擡到很高的定位,香氣薄弱水清水淡毫無回甘,跟白開水一樣,還具忽悠大眾說你喝不懂,你沒有這種喝茶的造詣領略不到。

茶這個東西,只有大眾普遍都接受,都喜歡的,那纔是真的好。


雖然嘴上不說,但我習慣私下把茶分為【神茶】、【好茶】、【垃圾茶】三類。

神茶是我喝不起的茶,比如幾十萬一斤的坑澗茶、哪怕是上萬的金駿眉。

好茶是我踮踮腳、低低頭能夠得到的茶,屬於自己的日常口糧,或貴點或便宜點,總之是常喝的。

垃圾茶不必多說,有些茶總覺得不值得喝或者壓根就不能喝。

所以我對【好茶】的評判依據是基於【口糧茶】的,喝不起的不用望洋興嘆,不想喝的也不用委曲求全。

能稱之為【好茶】,在我認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① 安全健康

② 相對傳統

③ 有性價比

有一些商品茶,可以稱之為好產品,卻難以稱之為健康安全的好茶,一泡好茶需要從田間管理開始就本著「自己喝」的標準。我們喝茶多數情況還是在喝「不同茶類之間的差異」,而真正盲品能品出門道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出於「提高品茶水平」的目的,還是要儘可能用傳統的工藝把茶的特點做出來。

每年我都習慣自己親自去茶區找茶,按照自己喝的標準,拜託各種關係,也榮幸有多位老師、師兄、師姐相助,才能將自己找來的口糧整理集合。在我看來,這些都是我心中的好茶,在我們茶友會的店鋪裏,也只上過得了我這一關的好茶。

特地將今年的高性價比口糧茶整理如下,希望茶友們都能安逸地喝點好茶。

筱悠:2020高性價比口糧茶大賞「茶友會良心推薦」?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以上,個人觀點,供參考。

略半


茶友們開始喝茶的理由也許各不相同,但毫無疑問,好茶纔是大家的追求所在。以普洱茶為例,那麼,什麼樣的普洱茶纔是好茶?年份久就可以了嗎?

只有老茶才能算好普洱茶,這種說法太過片面而且絕對,但對於某些剛接觸普洱茶的人來說卻難以分辨。需要明確的是,好的普洱茶會變成老茶,老茶卻不一定就是好茶。

我們都知道,普洱茶的核心價值是越陳越香,那就意味著,相比新茶(尤其是新的生茶),老茶的品飲價值更高,由此也更容易造成「老茶纔是好茶」的誤解。但是,如果新茶都不能算作好茶,那所有由新茶陳化而來的老茶,又是怎麼變成好茶的呢?

歸根結底,評價一款普洱茶的好壞,還是應該回歸到原料、工藝、倉儲等本質上來,畢竟能否越陳越香,時間起到的是催化作用,而原料、工藝和倉儲纔是關鍵。

原料品質和製茶工藝,決定了普洱新茶品質的高低;後期倉儲環境是否良好、保存方式是否得當,決定了優質新茶能否轉化為優質老茶。

如果因為節省成本而選用等級較低的原料,新茶品質就不高,茶葉內含物質含量也遠達不到後期陳化所需,即使年份增加,老茶品質如何就能變得更好?如果因為工藝不成熟,或者為了提升新茶品質,引入普洱茶不該有的製作工藝,使內含物質提前釋放,新茶時期表現也許令人驚嘆,但經過數年陳放卻不能越陳越香,還能說這是好的老茶嗎?

普洱生茶陳儲存化後綜合表現更優秀;熟茶在新茶時期就具有品飲價值,但陳放過後同樣能越陳越濃越香。但無論生熟,想要變成好的老茶,前提都是新茶時期就具有較高品質。

老茶只是普洱茶的一種狀態,與品質無關。在選購的過程中,茶餅外形、湯色、香氣、滋味口感等,纔是辨別普洱茶好壞的主要標準。


好喝的不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