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來看,是壞事。目前中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基本利益,沒有把農田等整合起來做大規模的機械化操作。中國目前城市化率50%多,還有好幾億農民,試想一下,如果這些農民在城市沒有工作在農村有沒有自己的農田,他們只能靠政府的補貼度日了,這個還可能會滋生一些想不到的社會問題。

長期來看,是好事,也是大勢所趨。農業只有機械化規模化才能在較小的人力投入的情況下,產生較多的農業收益。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都實現了農業的規模化和機械化,農業人口只佔總勞動力人口的1%不到,卻能夠養活所有的人口。

總之,農業的體力勞動大部分都是可重複性的工作,這類工作交給機器人是未來的趨勢,但是短期來看應該和自己的國情結合起來考慮。


一直有關注這方面,說到機器人替代農民,我反倒是更關心土地沒人耕種。因為目前種地太不掙錢了,一畝地種糧食一年收入1000一個人種10畝地也就1萬塊錢。打工一個月就5000塊,這筆賬誰都能算。

說到底我覺得現在不是農民失業問題,而是以目前的耕種方式,農民無法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水平的問題。

機械化並不代表讓農民失業,我倒是覺得機械化可以讓農民管理更多的土地,從而提高收入。


本來短期來看是壞事的,對農民衝擊還是挺大的,想想教科書上寫的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發生的羊喫人的故事。但是,現在去農村看看,農村勞動力太少了,農民已經自發購買機器人代替自己了。

而且,資本主義羊喫人故事發生以後,窮人的生活還是逐漸在改善的。也就是被資本剝削剩餘價值以後,留下的血汗錢對生活自然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不是得益於資本家的善心,而是社會重新分工和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很顯然,機器人進入農村對於我國低效的農業生產一定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馬車被汽車取代是好是壞呢?

機器人的出現,是為了把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去年一年,全社會都在關注醫務工作者,以前,也一直有人在關注教師、醫生、富士康流水線員工等等,因為他們都是焦點,他們的行業關注著眾多,從業人數眾多。

而那些在默默為社會貢獻的小眾行業的從業者,又有誰在關注呢,想流水線上的噴漆、塗裝者,他們在龐大的從業人員中只佔也小部分,但是他們常年累月在有害的環境中工作,很多都得了職業病。機器人的出現,就是要解放他們這些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的默默無聞的勞動者。


從長遠來說肯定是好的。

一方面,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農民子女都出外受到高等教育,再也不想回到農村去勞作,不只是物質待遇的原因,也是人們對於在大城市有更好的配套和機會,這就出現了農村勞力缺乏的情況,要求有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

另一方面,就是人工智慧和機器技術的持續發展,在工業應用逐漸飽和,或者說是增量較小的情況下,農業將會有更多的空間,這不但是給農業帶來高科技的應用,也能夠使農業發展更自動化、系統化。


機器人替代農民,當然是好事。首先是農業生產是否有需求?當80後、90後農民需要一臺人工智慧機械化設備幫助他完成農業作業時,機器人就成了剛需,就會變成新一代農民的助手。這就是好事。其次,有了機器人作業,新一代的農民就能進一步從無技術含量的勞作中解放出來,那麼解放後的生產力,將推動另外的產業誕生。也是好事。第三,人類發展的腳步,機器人替代人類的某一些工作,是必然,每一個行業或羣體都要去適應,及早適應了,就能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好事。


當然好事,農民伯伯自己的土地,讓機器人種,收穫的糧食,分給機器人點氣油。多划算。每天刷快手,年底大豐收,沒毛病啊


事實上,現在是農民越來越少,機械化農業也好,智能化農業也好,肯定對農業來說是大大有利的


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明確告訴你,好事情,機器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農業的事情還有好多需要人做,而是機器做不了的,加油!


我的個人觀點覺得,農民被機器人替代是件好事。因為你想呀,土地是國家所有,但使用權是農民,原本是農民該乾的活,被機器人幹完了,但是掙錢的是農民。因此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是個壞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