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嗎?為什麼都說人才是動物界耐力最強的?


人類可以靠一個人的耐力,追蹤能力,把羚羊追到無力逃跑。

Persistence Hunting 追逐狩獵 或者耐力狩獵。

獵人選擇一天中最熱的時候(32-42攝氏度)預先喝下大量的水,人體可以在奔跑中靠出汗散熱,如果能一直跟蹤獵物,就能把獵物追到過熱或者脫力。

上圖的大爺,寫了下面這篇論文:

https://www.jstor.org/stable/10.1086/508695?seq=1

他開車跟隨 4名部落獵人,記錄下了 10次狩獵的成績,成功 5次,獵物是兩種羚羊。

跑過的路程是 17-35 公里,耗時 4小時左右。

狩獵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失去了獵物的蹤跡。

所以通常是 3-4人一起狩獵,可以增加追蹤的成功率。

2001-10-13 的那一次追逐,全程 25公里,路線如下,起點跟終點只相隔 1公里多一些,最遠兩點也只相隔 5公里。

追逐狩獵的成功率高於弓箭,能收穫 5公斤肉/天,帶上狗的話,能做到 24.8公斤肉/天。

帶狗的效率提高到 5倍!

另一篇論文根據上文的數據,計算」跑死獵物「狩獵法的收益。

Optimal running speed and the evolution of hominin hunting strategies | Request PDF?

www.researchgate.net圖標

文中先測出人體各種速度下移動所需要的能量消耗,然後計算每次狩獵的平均消耗,結果如下:

平均每次需要跑 27.8公里,最少消耗 1407千卡,使用最優化的跑步速度大約需要 1800千卡,不那麼優化的跑步速度需要 2100千卡。

獵物身上收穫的能量是,13公斤的小羚羊 15600千卡,200公斤重的有蹄類動物 240000千卡。

賺翻了!

而且受傷的風險很低。

炎熱的天氣是個重大利好因素,越熱越好。

但文中也提出一個補充的問題:獵人自己也需要補水 4公斤。

下面的 BBC紀錄片是一次追逐狩獵的例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26HMLoiE_ot=1s?

www.youtube.com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還寫了一本書《追蹤的藝術:科學的起源》。

書中也有一些 追逐狩獵 的資料,獵人根據雨季還是旱季選擇更容易跟蹤的獵物,從一群獵物中選擇較弱的去追,容易追蹤的開闊地形可以用多人接力,獵物逃跑通常是弧形路線而獵人追逐走直線,使用遠程武器。

《The art of tracking:The origin of science》

另一個論文提到,動物的逃跑距離也沒有多遠,而且有掩蔽的起伏地形,林地,逃跑距離會比較短。

《Group chasing tactics:how to catch a faster prey》

哈,評論區對狗特別感興趣,補充書中用狗狩獵的章節:

前面提到的一種獵物 Gemsbok 南非劍羚,它有個特性,居然不怕狗,還會跟狗搏鬥,所以成為帶狗狩獵的最佳目標。

獵人先放狗跟它糾纏,然後潛行靠近,用弓箭投矛擊殺,都不用跑了。

另外,狐狸和兔子可以用狗追死,獵人自己也不用跑。

《The art of tracking:The origin of science》

甚至用步槍狩獵的時候,帶狗一樣可以提高發現獵物的概率,大幅度增加狩獵效率。

Hunting with Dogs in Nicaragua:An Optimal Foraging Approach

輕微補充 馬 的跑步數據。

馬匹不能長時間跑步,尤其不能持續快跑。

馬的快跑時速也就 30 公里左右(60公里是專門育種的速度賽馬才能跑出來),時間 5-10分鐘,距離不超過 5公里。如果是開闊地形,還沒能跑出視野範圍。

就算有一小撮馬開了神仙掛,獵人也只需要追上最慢的那匹馬。其他食草類動物同理。


700萬年前的撒海爾人,腦容量僅在僅在320至380ml之間。

南方古猿阿法種,是生存於390-290萬年前已滅絕的人科。是後代南方古猿的祖先,腦容量只有380-430毫升。

215萬年前南方古猿「普萊斯夫人」的腦容量大約485ml,相對其百萬年前的祖先並沒有太大的進步,甚至還對比黑猩猩都沒什麼優勢。

但有趣的是,160萬年前的「圖爾卡納男孩」的腦容量就暴漲到約800ml。

人類腦容量的進化不是循序漸進的,在大概200萬年左右的某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實現了之前500萬年都沒有的進步。

圖爾卡納男孩

大腦是耗能大戶,現代人的大腦,每天消耗的能量占基礎代謝的20%。現代人食物充足,可能不太在乎這20%。

但在200萬年前,不僅野外環境更加艱苦,非洲還經歷了環境巨變,熱帶雨林退化成今天的大草原。人類祖先能給大腦這個耗能大戶增加體積,已經說明了他們得到了某種高效獲取食物的能力。

是製造武器嗎?時間點對不上。

人類製造弓箭大約是在10萬年前,矛可能久一點,德國境內出土過40萬年前的。至於早期的石器,最多只能敲碎屍體的骨頭,吃最後一點剩飯(骨髓)。

使用火呢?

目前沒有確切的時間點,說明人類祖先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利用火的。但在80萬年左右的時候,還只有部分族群偶爾使用火,推測應該是野外偶然採集到了火種,但並沒有學會保存。在距今大約30萬年左右,直立人、智人才有經常用火的痕迹。

所以到底是什麼?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曾經有一個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能:兩百多萬年前人類發生的一處基因缺陷。

這個掉鏈子的變異稱為CMAH(CMP-Neu5Ac Hydroxylase)基因缺陷。早在1998年,學界就確定它是人類與黑猩猩間的差異之一。因為CMAH基因上丟掉了一個外顯子,人類從此無法合成細胞表面一種稱為唾液酸的糖類。先前的研究表示,這可能讓人類在抗瘧疾等傳染病方面具有優勢,不過小鼠上的實驗也發現,這處變異讓患肌營養不良症的個體癥狀更糟……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研究發現,相同基因缺陷的小鼠比普通小鼠跑得遠20%、快12%。不僅如此,被改造的小鼠腿部肌肉中有更多毛細血管,肌肉收縮時間也長得多。

可能正是這個基因突變,給我們祖先打開了一扇長跑的大門。

雖然我們短跑跑不過羚羊,但我們可以在後面不緊不慢的一直追著它,不讓它休息、不讓它喝水,最終它就會中暑或者精疲力竭倒地。

而這個策略第一次奏效之後,上百萬年的進化之中一直被不停的強化。

現在人類身體的許多構造,幾乎都是有利於長跑的:

不長毛而且有遍布全身的汗腺,地表最強散熱系統。

更多的脂肪,人體儲存和利用脂肪的能力十分驚人,長跑時能非常持久的供能。

強壯的跟腱,靠伸縮為跑步供能,而走路不太需要;

明顯的足弓;

強大的臀部肌肉等等。

Tarahumara部族是西北墨西哥的一支原住民,以超級長跑而聞名,可以在兩天之內奔跑320公里,他們捕獵的方式就是把鹿跑死。

在1928年奧運會上,這個部族的運動員還抱怨馬拉松賽程太短。

現代人只要經過鍛煉,也可以找回祖先跑怪級別的能力。

1980年,威爾士舉辦了第一屆人馬馬拉松大賽,以後每年都成了威爾士的年度盛事。

威爾士人馬「馬拉松」大賽賽程大約35千米,由參賽人和參賽騎手共同完成。

當然大多數年份,贏得都是馬,但2004和2007年的冠軍卻是人類選手。

而且從比賽成績看,即使人類輸了,和馬的成績相差並不大。

雖然這場比賽對馬不公平,畢竟馬上面還載了一個人,而人卻並沒有背著馬。但總體來說已經可以證明人的長跑能力在自然界處於非常領先的地位了。

總而言之,在進化過程中長跑必然產生極其有利的生存優勢,而生存的首要條件就是食物。

如果長跑不是為了把獵物跑死,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讓我們的祖先在200萬年前就不停的積累長跑優勢基因。

求知精神要從娃娃抓起京東¥ 128.00去購買?


很多人不喜歡觀看馬拉松比賽,漫長的賽程使所有運動員都汗流浹背、精疲力竭,衝刺時基本難以享受到勝利的喜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種動物會像人類這樣「傻乎乎」地舉行如此這般的比賽。

如果用心觀察,還會有更加令人驚奇的發現:自然界不但沒有這樣的比賽,甚至沒有哪種動物能經得起如此不間斷的長途奔跑,即便是最擅長長跑的賽馬,都有可能跑死在這種高強度賽事的賽場上,死亡的原因不是拿不到冠軍而心灰意冷,而是長途奔跑產生的過度熱量散發不掉,大腦受熱崩潰,內臟功能陷於紊亂,導致應激死亡。


馬已經算是動物界的長跑高手了,中國人喜歡用「馬上」表示快速,是因為騎馬確實很快,古人常常騎著馬而不是騎著豬去戰鬥。相比之下,其他動物的長跑能力簡直不值一提。農村孩子都有追雞的經歷,那還是有翅膀的動物,但只要熊孩子撒開雙腿一陣猛追,無論多麼驕傲的公雞,都很快氣喘吁吁倒地不起,只有引頸待刀的份兒。以快跑著稱的獵豹,衝刺距離一般不超過 100 米;獅子更是連 100 米都懶得跑,每次衝刺後都會大口喘氣,劇烈收縮腹部以儘快散發霎時衝動產生的巨大熱量;而以耐力著稱的狼則另當別論。狼跑步的方式很獨特,主要以小碎步追擊獵物,這種方式消耗能量極低,產生的熱量也不多。事實上,狼正是利用了其他動物不能長距離奔跑的缺點。如果大家都能跑,所有狼都會被活活餓死在草原上,沒有誰會在乎它不急不慢的追殺,而且,真正的長距離追殺都發生在北方寒冷的草原,積聚的熱量將迅速消散在凜冽的北風中。


玩不起長時間長距離的奔跑,是野生動物的一大通病。這一通病的根源不是沒有持續能源,很多動物因奔跑而死亡的時候,身上仍然存留著大量脂肪,被追殺的豬端上桌時仍然很肥。在保存與散失熱量方面,所有動物都面臨著兩難選擇:脂肪一方面是重要的熱量來源,另一方面,燃燒脂肪所產生的多餘熱量又必須及時散發掉,如何正確處理熱量產生和散發之間的平衡,將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任何極端的做法都會面臨死亡的威脅。而漂亮的皮毛和厚厚的脂肪是阻止熱量散失的重要屏障,最典型的例子是北極熊,它們在雪地上永遠在慢騰騰地行走,因為它們的皮下脂肪太厚,毛髮保溫性能太好,稍稍加大運動量就會「中暑」,甚至直接倒斃在冰天雪地之中——你能想像北極熊會被熱死嗎?那都是皮下脂肪和皮毛惹的禍。


然而,沒有脂肪也不行。羚羊的運動能力曾被認為是個奇蹟,它們強大的心臟和肺部可以為機體提供充足的氧氣,使它們有能力展開長距離的快速奔跑,它們之所以不會在奔跑中熱昏過去,是因為身上幾乎不保存脂肪,因而沒有任何額外負擔,也沒有阻止熱量散發的隔熱層。可一旦食物短缺,它們就很容易被餓死。其他動物根本不敢發展這種強大的奔跑能力,那等於把自己一直懸掛在死亡的邊緣。


凡是迫不得已需要長距離奔跑的動物,首先要處理好散熱問題,隨便瞎跑是要送命的。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散熱方法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47 篇內容

鹽選專欄

我們為什麼長這樣:萬萬沒想到的人體進化策略

史鈞 生物學博士,《瘋狂人類進化史》作者

¥26.99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06-19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龍牙龍牙小xuo生的公眾號:龍牙的一座山。

我自己就曾經把一頭藏狐追到氣喘吁吁,煩我煩得要死。

途中我還得時不時停下來用長焦相機拍它,另外還背著一台單反,一台Mavic 2無人機,夜間禦寒的衣服,食物,水。而它純粹是空手,時不時的想找個石頭堆把自己藏起來躲過追蹤,好歇一口氣。

可是沒有用的,你就像漆黑中的螢火蟲……

當然我負重也不算是特別大,頂多10公斤的樣子吧,不過這地方海拔大概在4500米到4900米的樣子,9月份,下午還是比較熱的。

最終這位可憐的小夥伴被我追了兩個多小時,被我拍了個夠夠噠,然後垂頭喪氣的跑了,如果我成心要追死它,再有兩三個小時它估計要麼被追上,要麼體溫過高累死。

它可是本地土著,藏狐。我是外來人類,四川人。講高原適應性,它比我強不少。問題是為啥它依舊這麼不堪一擊呢?

這就是人類的顯著優勢在起作用。

1、體溫控制。人類穿衣服,褪去體毛,散熱與保暖兼顧。我渾身都有汗腺,散熱效率極佳,不存在體溫過高的問題,到了夜晚我又有衣服可以穿,不會擔心體溫過低。它不可能把汗腺長滿全身,這樣很容易體溫過低,還必須隨時渾身帶著厚厚的體毛。這一身皮毛雖然晚上很給力,但是白天容易導致過熱。

2、呼吸效率。它因為要四腳著地行走,胸腔位置是橫置的,呼吸效率沒有直立的人類高。這一特徵人類還在不斷進化,還不算是特別明顯。

3、視力。人類的多光譜視力是很強悍的。藏狐的保護色主要是對付它們的天敵,大型食肉鳥類和野狼,這種保護色在人類面前跟沒有差不多。在可見光範圍內,人眼能識別所有顏色,動態視覺也很強悍,稍有動靜立刻能識別。這就是一副專為獵手打造的眼睛,同時還兼顧了採集植物性食物所需的多光譜識別能力。

另外在同樣體重的陸行動物里,人類的眼睛位置是最高的,因為直立行走。更高位置的眼睛,加上很好的立體視覺,僅比青蛙弱一點的動態視覺,讓絕大多數動物在人眼面前無所遁形。

4、能量來源。人類獲取能量很快,也會存儲食物與水,隨身攜帶的高能量食物可以讓人類不需要停下來吃東西,一邊追蹤一邊抽空就解決了進食問題。而不管食肉還是食草,動物們都需要停下來。

5、智力。很多人會忽略智力因素,其實人的空間想像力對於追蹤用處是非常大的。

比如藏狐,就對它自己生活的這片領地缺乏空間想像力,它總以為看不到我就把我甩掉了,實際上我是記住了山勢走向,繞路截擊它。它每次都是翻過一條山脊就以為萬事大吉,我則記住並能想像和預判山體形狀,秉承著「翻山不如繞山」的原則,走最短路線兜一個圈子突然出現在它面前。

這種提前想像和規劃路線的能力,使我節約了不少體力。它每次都得費勁爬山下山,而我一直不緊不慢的走平路就能追上它。

6、鞋與足弓。大部分人類腳上都有足弓,這個結構很好的平衡了耐力和爆發力。藏狐沒有,它只能在爆發力和耐力中間選擇一個,作為一種食肉動物,它選擇了爆發力。人類還有鞋子,鞋子的存在很好的改善了地形適應性,很多赤腳沒法去的地形,人類可以在鞋子的幫助下如履平地。比如像高寒山地的流石坡灘,沒有鞋子的話,狼都上不去,大型動物裡面只有有蹄子的動物才會去這些地方活動。

7、綜合效應。這些因素,以及我還沒有意識到的別的因素,綜合作用的效果是很驚人的。比如我的智力,使我可以在絕佳的視力幫助下,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去發揮耐力優勢,輕鬆不喘粗氣的就跟上氣喘吁吁的狐狸先生。我可以尾隨它,騷擾它,一直慢慢等待機會。而它只能疲於奔命,根本得不到休息。

實際上在追蹤這隻狐狸的過程中,要不是我需要它安靜下來好拍照,我完全能夠讓它一直保持奔跑。

當然,我一點也不想吃了它,或者拿它做一件小背心…

最終為了感謝它的友情演出,我給它留下了一堆甜味的火腿腸。這可是確鑿無疑的、扎紮實實的糖、脂肪、蛋白質,是自然界里很稀有的珍饈佳肴,然而在人類社會裡僅僅價值20人民幣,相當於我一天收入的四十分之一。

此外我還自己一個人追蹤過藏羚羊、黃羊、岩羊、孤狼、凌晨飛不高的鷹、縱紋腹小鴞,最長追蹤距離一天40公里左右。這個距離已經超過了很多動物一天的最遠逃命距離,而在人類里只是個及格水平。徒步步兵時代,一名合格的陸軍士兵,需要在負重30公斤的條件下時速5公里每天走這麼遠,持續一周。

一頭藏羚羊要是這麼跑,至多三天就會累死。如果追蹤者善於利用智力優勢,有很好的野外路線規劃能力,這個時間還要大大縮短。

在前文里還沒有提到一個人類常用的詭計,迫使動物衝刺逃命。人類有很強的「換位思考」能力,可以站在別的動物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巧妙隱藏自己行蹤,然後突然從動物面前冒出來,迫使它不得不進行自己不擅長而又消耗大量體力的衝刺。

比如我追藏羚羊或者岩羊就會這麼干,我知道它們的視野範圍,呆在遠處觀察,當它們的視場死角剛好有掩蔽部的時候我再悄悄跑過去隱藏自己。就這樣一步步接近,然後一下跳出來,嚇得它不得不逃命。這樣反覆幾次,它體力就消耗差不多了。

採用這種方法,在海拔5600米雪線附近,我都能讓岩羊束手就擒。它們可是專為這種環境進化的,這裡的地形十分不利於人類活動,坡度很陡而它們卻能如履平地。但是如果你玩好了這一招,追死它們也是有可能的。高寒苔原帶地形尤其崎嶇,可以利用的死角也多,讓它們炸窩瞎跑也很容易。

我都已經接近到了這個距離,它還專門扭頭看了,依舊沒發現。

人類的碾壓性優勢就是這麼明顯,以至於到陌生環境里,照樣能夠對本地物種造成威脅。這種全方位的優勢,如果再使用武器的話,動物基本上沒什麼還手之力。一般在野外,體型/體重不到人類50%的話,掌握了方法,徒手捕捉並不難。

至於更大的動物就需要團隊協作了,在人類的團隊協作面前,動物只能更絕望。

這就是當今世界普遍建立動物保護區的原因,人類的生物學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再加上智力的優勢,絕大多數動物的自我保護措施都會失效。

具體到靠奔跑躲避天敵的動物,它們基本上都會在耐力和爆發力之間進行取捨,要麼耐力超群,要麼爆發力驚人,只有人類在爆發力和耐力上都有著相當不錯的實力,還會選擇路線節省體力,還會攜帶食物和水,還會巧妙隱匿行蹤,還會團隊協作。基本上在這些優勢面前,奔跑真的不是一種好的逃命方法。

最後照例聲明一下:我追逐動物的目的不是捕獵,僅僅是觀察,每次追逐絕不會超過4個小時時間,不追逐幼小、懷孕的動物,不干擾食肉動物捕獵。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干擾動物的自然淘汰。

如果你也對觀察野生動物感興趣,必須要牢記一個規則:對於它們來說,強大如你,基本上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了。過多打擾它們是怯懦和無知的表現。


我自己就曾經把一頭藏狐追到氣喘吁吁,煩我煩得要死。

途中我還得時不時停下來用長焦相機拍它,另外還背著一台單反,一台Mavic 2無人機,夜間禦寒的衣服,食物,水。而它純粹是空手,時不時的想找個石頭堆把自己藏起來躲過追蹤,好歇一口氣。

可是沒有用的,你就像漆黑中的螢火蟲……

當然我負重也不算是特別大,頂多10公斤的樣子吧,不過這地方海拔大概在4500米到4900米的樣子,9月份,下午還是比較熱的。

最終這位可憐的小夥伴被我追了兩個多小時,被我拍了個夠夠噠,然後垂頭喪氣的跑了,如果我成心要追死它,再有兩三個小時它估計要麼被追上,要麼體溫過高累死。

它可是本地土著,藏狐。我是外來人類,四川人。講高原適應性,它比我強不少。問題是為啥它依舊這麼不堪一擊呢?

這就是人類的顯著優勢在起作用。

1、體溫控制。人類穿衣服,褪去體毛,散熱與保暖兼顧。我渾身都有汗腺,散熱效率極佳,不存在體溫過高的問題,到了夜晚我又有衣服可以穿,不會擔心體溫過低。它不可能把汗腺長滿全身,這樣很容易體溫過低,還必須隨時渾身帶著厚厚的體毛。這一身皮毛雖然晚上很給力,但是白天容易導致過熱。

2、呼吸效率。它因為要四腳著地行走,胸腔位置是橫置的,呼吸效率沒有直立的人類高。這一特徵人類還在不斷進化,還不算是特別明顯。

3、視力。人類的多光譜視力是很強悍的。藏狐的保護色主要是對付它們的天敵,大型食肉鳥類和野狼,這種保護色在人類面前跟沒有差不多。在可見光範圍內,人眼能識別所有顏色,動態視覺也很強悍,稍有動靜立刻能識別。這就是一副專為獵手打造的眼睛,同時還兼顧了採集植物性食物所需的多光譜識別能力。

另外在同樣體重的陸行動物里,人類的眼睛位置是最高的,因為直立行走。更高位置的眼睛,加上很好的立體視覺,僅比青蛙弱一點的動態視覺,讓絕大多數動物在人眼面前無所遁形。

4、能量來源。人類獲取能量很快,也會存儲食物與水,隨身攜帶的高能量食物可以讓人類不需要停下來吃東西,一邊追蹤一邊抽空就解決了進食問題。而不管食肉還是食草,動物們都需要停下來。

5、智力。很多人會忽略智力因素,其實人的空間想像力對於追蹤用處是非常大的。

比如藏狐,就對它自己生活的這片領地缺乏空間想像力,它總以為看不到我就把我甩掉了,實際上我是記住了山勢走向,繞路截擊它。它每次都是翻過一條山脊就以為萬事大吉,我則記住並能想像和預判山體形狀,秉承著「翻山不如繞山」的原則,走最短路線兜一個圈子突然出現在它面前。

這種提前想像和規劃路線的能力,使我節約了不少體力。它每次都得費勁爬山下山,而我一直不緊不慢的走平路就能追上它。

6、鞋與足弓。大部分人類腳上都有足弓,這個結構很好的平衡了耐力和爆發力。藏狐沒有,它只能在爆發力和耐力中間選擇一個,作為一種食肉動物,它選擇了爆發力。人類還有鞋子,鞋子的存在很好的改善了地形適應性,很多赤腳沒法去的地形,人類可以在鞋子的幫助下如履平地。比如像高寒山地的流石坡灘,沒有鞋子的話,狼都上不去,大型動物裡面只有有蹄子的動物才會去這些地方活動。

7、綜合效應。這些因素,以及我還沒有意識到的別的因素,綜合作用的效果是很驚人的。比如我的智力,使我可以在絕佳的視力幫助下,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去發揮耐力優勢,輕鬆不喘粗氣的就跟上氣喘吁吁的狐狸先生。我可以尾隨它,騷擾它,一直慢慢等待機會。而它只能疲於奔命,根本得不到休息。

實際上在追蹤這隻狐狸的過程中,要不是我需要它安靜下來好拍照,我完全能夠讓它一直保持奔跑。

當然,我一點也不想吃了它,或者拿它做一件小背心…

最終為了感謝它的友情演出,我給它留下了一堆甜味的火腿腸。這可是確鑿無疑的、扎紮實實的糖、脂肪、蛋白質,是自然界里很稀有的珍饈佳肴,然而在人類社會裡僅僅價值20人民幣,相當於我一天收入的四十分之一。

此外我還自己一個人追蹤過藏羚羊、黃羊、岩羊、孤狼、凌晨飛不高的鷹、縱紋腹小鴞,最長追蹤距離一天40公里左右。這個距離已經超過了很多動物一天的最遠逃命距離,而在人類里只是個及格水平。徒步步兵時代,一名合格的陸軍士兵,需要在負重30公斤的條件下時速5公里每天走這麼遠,持續一周。

一頭藏羚羊要是這麼跑,至多三天就會累死。如果追蹤者善於利用智力優勢,有很好的野外路線規劃能力,這個時間還要大大縮短。

在前文里還沒有提到一個人類常用的詭計,迫使動物衝刺逃命。人類有很強的「換位思考」能力,可以站在別的動物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巧妙隱藏自己行蹤,然後突然從動物面前冒出來,迫使它不得不進行自己不擅長而又消耗大量體力的衝刺。

比如我追藏羚羊或者岩羊就會這麼干,我知道它們的視野範圍,呆在遠處觀察,當它們的視場死角剛好有掩蔽部的時候我再悄悄跑過去隱藏自己。就這樣一步步接近,然後一下跳出來,嚇得它不得不逃命。這樣反覆幾次,它體力就消耗差不多了。

採用這種方法,在海拔5600米雪線附近,我都能讓岩羊束手就擒。它們可是專為這種環境進化的,這裡的地形十分不利於人類活動,坡度很陡而它們卻能如履平地。但是如果你玩好了這一招,追死它們也是有可能的。高寒苔原帶地形尤其崎嶇,可以利用的死角也多,讓它們炸窩瞎跑也很容易。

我都已經接近到了這個距離,它還專門扭頭看了,依舊沒發現。

人類的碾壓性優勢就是這麼明顯,以至於到陌生環境里,照樣能夠對本地物種造成威脅。這種全方位的優勢,如果再使用武器的話,動物基本上沒什麼還手之力。一般在野外,體型/體重不到人類50%的話,掌握了方法,徒手捕捉並不難。

至於更大的動物就需要團隊協作了,在人類的團隊協作面前,動物只能更絕望。

這就是當今世界普遍建立動物保護區的原因,人類的生物學優勢實在是太明顯了,再加上智力的優勢,絕大多數動物的自我保護措施都會失效。

具體到靠奔跑躲避天敵的動物,它們基本上都會在耐力和爆發力之間進行取捨,要麼耐力超群,要麼爆發力驚人,只有人類在爆發力和耐力上都有著相當不錯的實力,還會選擇路線節省體力,還會攜帶食物和水,還會巧妙隱匿行蹤,還會團隊協作。基本上在這些優勢面前,奔跑真的不是一種好的逃命方法。

最後照例聲明一下:我追逐動物的目的不是捕獵,僅僅是觀察,每次追逐絕不會超過4個小時時間,不追逐幼小、懷孕的動物,不干擾食肉動物捕獵。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干擾動物的自然淘汰。

如果你也對觀察野生動物感興趣,必須要牢記一個規則:對於它們來說,強大如你,基本上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了。過多打擾它們是怯懦和無知的表現。


因為這是真的。

你以為跑步把獵物累死,就是獵物跑前面你跑後面,一追一逃,看誰先死球?

你這思路,和獵物一個水平,原始人可沒你這麼傻。

警察追捕罪犯的電影看過沒?

罪犯逃跑,東躲西藏。

警察並不需要一直在後面跟著24小時不睡覺。

警察只要不斷出現在罪犯可能出現的地方找線索,罪犯自己就嚇的逃跑了。

原始人捕獵也是如此。

原始人從來不會一個人捕獵,少則兩三個,多則幾十幾百。

原始人帶武器,大部分獵物如果敢和一群原始人正面硬剛,死的多半是自己,猛獁象也是如此。

原始人有腦子,可以追蹤足跡,可以包圍斷後,可以攜帶乾糧飲水,可以設立觀察哨。

只要獵物不是飛走的,原始人總有辦法在後面跟上去。

你躲的了一小時,躲得過一天?

躲得過一天,躲得過一個月?

哪怕你體力逆天,一個月不睡覺困也困死你。

你說原始人為什麼非要追?

不追幹什麼,閑著也是閑著。

原始人是追捕方,心裡沒壓力。

人類雜食動物,路上餓不死。

甚至原始人沒有定居點,全部家當一個鋪蓋卷背在身上,走到哪住到哪。

你就是躲到天涯海角,原始人也可以跟你到天涯海角。

美洲大陸被智人發現,就是一夥智人追蹤猛獁象追過了白令陸橋,追了幾千公里,追上新大陸。

然後新大陸的動物倒了血霉,這是後話。

反正對於原始人,這個獵物追不上也餓不死,追上了飽餐一頓美味,穩賺不賠沒壓力,閑著也是閑著。

人類吃貨的力量無窮盡,為了口好吃的,人類可以做出任何事。

才有山海經這本全球食譜。

所以累死獵物很正常。

但並不代表人類習慣跑馬拉松。

肯亞人馬拉松牛逼也是練出來的,不是天生的。

你真隨便抓個東非草原原始部落,叫他現場跑40公里,他也累趴下。


那隻給你十億美元就會出現,追你到死的蝸牛,不存在。

但跟蹤你到天涯海角,怎麼都躲不開的人,別說古代,現代也不少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