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廣泛的應用場景。

當然具體應用和技術水平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若果遙感的某些地類精度都達到人臉的水平,小數點後幾個九,具體應用或許就大有可為了。然而從實際角度出發,目前遙感影像的各種解譯演算法仍處於刷文章階段,泛用性高且穩定的幾乎沒有,在實際的生產環境中,出圖仍然大量依賴於人工。同時從這個行業自身的特殊性來說,遙感相關業務絕大多數是to G的,一方面G相關單位作為甲方,提升技術的自我驅動力不強(比如並不在意你是用純人工勾圖還是什麼很fancy的DL方法,給錢你按合同技術指標交付即可),另一方面,很多時候有一些技術的乙方想做一些通用的東西,想在國內發布產品時則又經常涉及到測繪資質受限之類的問題。此外數據來源和價格也是一大瓶頸。

以上所說的是一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其實類似的問題許多emerging technolgy裏都存在,比如近兩年大火的AI+XX(交通、醫療、保險,etc)行業;從既往的商業發展模式看,可能要等第一輪泡沫破裂後才會逐漸出現穩定可盈利的商業模式,只是具體的時間節點,我們無法提前判斷。當然,近兩年也有一些看得見的(但非突破性的)進展,相關領域也開始受到一些國內資本的關注,比如商湯和阿里都設立了專註遙感演算法研究的部門或小組並且有可展示的成果,一些地圖行業或核心業務依賴地圖的大公司也有加大投入或進入這個行業的跡象。總體而言,國內遙感行業應該還是有想像力與發展空間的。


遙感的數據如何安全、科學、合理的應用,還存在問題。有很多精準的數據因為涉密無法產生有效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在還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來協調。

另外做遙感的社會企業太少了,提供不了很多就業崗位。


隨著近幾年國內衛星接連升空,國家層面建立起高光譜、高空間解析度、全天覆蓋、甚至多模衛星龐大家族,甚至民營企業發射衛星或者搞星座早已不是新鮮話題,我們不再花巨資購買國外衛片和數據,能想到的數據都能滿足。積累到現在,算是海量數據了。

但是真正應用,創造實際產值和社會效益就較少了,我認為遇到最大的瓶頸是:數據不能快速有效利用起來,公眾感知度不高,獲取途徑有限。


如何把數據用起來,做好遙感應用。


我國遙感行業的發展現狀用蓬勃發展不為過。08年地震時,當時我們用於應急救災的影像基本都是國外的。在經歷過08年地震之後,我國的遙感行業開始積極發展,現在國家隊和民營企業對都在發射衛星,現在我們發射的衛星包括陸地觀測、海洋、氣象等多領域,而且影像的空間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也是非常高的。

1.2014年我國向聯合國捐贈全球30米解析度的地表覆蓋數據,2019年我國開始面向全球開放16米的衛星數據,現在我們已經由對地觀測數據進口國向出口國轉變。

2.以前我們要從國內獲取衛星遙感數據非常困難,做科研的數據也只能從國外的機構獲取,現在不同了,我們對地觀測數據、氣象數據都可以從國內的相關機構申請,全國地理信息資源目錄系統也面向公眾開放,現在獲取數據的渠道更加便捷了。

以上講了目前我國遙感衛星蓬勃發展的情況,但是目前我們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

1.衛星發射了這麼多,數據也有這麼多,但是目前應用還是比較有侷限,還需要挖掘;

2.衛星處理的軟體比較少,國產軟體走入校園的少,目前很多高校基本都還是國外的軟體,國產軟體也還需要繼續努力;

3.海洋衛星、SAR衛星、高光譜衛星在軌數量少、應用比較侷限;

4.遙感的發展,專業性比較強,目前對大眾來說還比較陌生,什麼時候讓遙感真正走入大眾的生活、大眾不再覺得其」高不可攀「時,遙感纔是真正的發展的好。

衛星遙感應用學與高解析度遙感應用系統設計概論 顧行淘寶¥ 84.90去購買?


我們目前在做的項目就是處理國產衛星遙感數據的,涉及到資源氣象海洋等多個系列。我的感覺國內最大的問題是,很少有人真正鑽研基礎演算法,就算是國外成熟的理論,國內也很少有人把這些理論真正搞清楚,很少有人把代碼重新寫一遍。幾乎是拿著工具,跑一跑結果


我國大量的遙感數據已經產生,但是這些遙感數據如何利用,如何產生真正的價值,目前還是欠缺的,也是目前的瓶頸。


  • 生產研發部門和業務應用部門之間扣合得不緊密
  • 數據發布不規範,ATBD、README都沒有


上面已經提到了,數據如何用是個問題,但是我作為業內人員,這數據獲取過程過於繁瑣,甚至有些需要申請,填項目信息等等,下載下來數據處理的時候,有沒有簡單的數據處理流程跟方式,每次麻煩的要死,真耽誤功夫。有這個時間,論文都寫出來了。


總感覺捧得太高,與我們相離太遠,找工作太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