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能看到一些關於汽車的評論中表明,這個變成了這樣,應該是向設計,向美學妥協了。最常見的這類功能設計有哪些


非性能取向車型上的大輪轂和扁胎。

2.5阿特茲的225/45 R19的胎我看著就怕,像杭州這種到處造高架修地鐵,路都被工程車壓得支離破碎的地方簡直是配了四個炸彈在車上。

雷凌全系只有運動版給配了個R17的輪轂,其他都是R16,這讓本就弱雞的動力更加不堪重負,名為「運動版」,實則是全系加速時間最慢,偏偏給車評媒體提供的還都是這運動版,一測百公里加速都是12,13秒,鬧得人盡皆知,被罵一代不如一代,真是為廣豐的公關打call。

雅閣混動兩款低配是50 R17,兩款高配是45 R18,除了車友群很多人反映感覺4S店的頂配試駕車胎噪明顯比低配大(不過與胎壓也有關)之外,過大坑後高配胎壓誤報的概率也比低配要大,高配的油耗也普遍要比低配高0.5-1L/100km(與車重也有關)。

當然,大腳扁胎,好看。


說個逆襲成功的設計吧——無框車門。主要存在意義就一個帥字,買單的消費者不多也不少但定價是真心貴,廠家開心的不要不要的。

無框車門結構決定了它容易出現異響,漏水,膠條壽命短,不安全,隔音不好,開關門需要微動,結冰等問題,廠家使用各種技術和材料解決這些問題後,無框車門的價格大幅提高,但在車上足夠帥,那就多裝跑車,少裝轎車和SUV唄——定高價還有大把的人買豈不快哉:

上圖的大眾CC之類的家用車裝了無框車門後,因為相對同級車價格偏貴,銷量不算很好,但買賬無框車門的客戶更加關心的是:我的車門可是和各種跑車,和馬丁牛馬等車一個級別的,有框車門那麼丑我看不上我才不買

畢竟像上圖這樣的下車動作,可是只有無框車門才能實現的哦~


隱藏式門把手。

在寒冷地區,冬季容易凍住,沒法打開,還得燒冬天裡的一把火…

而且吧,車裡發生危險情況的時候,救援也不好啊,沒抓的地方。

妥妥的為了設計而設計。


空調啥的集成到中控大屏裡面算嗎?

反正我是覺得這種設計超級NC


  1. 發動機艙全覆蓋的設計,

這股潮流是從自主品牌引發出來的,加一個發動機罩蓋還不足夠,非要把整個機艙罩起來,只是為了讓機艙看起來更加整潔,給消費者一種用料好的錯覺。

其實這樣做,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外一方面不利於散熱,容易導致機艙內管路工作在更高的平均溫度下,更容易老化。

並且full cover和單獨的發動機罩蓋相比,可能並沒有提升多少隔音的效果,同時增加了整車的重量,不利於提高油耗,也不利於售後維護。

總之,是一個為了汽車靜態感知質量——Perceptual Quality(PQ)所設計的一個並不實用的零件。

示例:吉利博越(Full cover)

2. 車內氛圍燈

說實話, 夜間開車時車內根本不需要什麼燈光,劣質的殺馬特車內氛圍燈設計,可能更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3. 車家互聯

智能家居這個概念是ok的,智能駕駛也沒問題,但是車家互聯有什麼作用?為了開車回家的時候,提前打開家裡的熱水器?似乎有一些牽強,除了增加車機功能的噱頭之外,似乎並不實用。車聯網,把語音識別,在線導航,在線音樂or電台做好就可以了,功能越多越冗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