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現在五六歲,那麼這種情況非常正常,甚至可以說有點俠義之心,但是如果你現在成年了,那麼這種情況就不可取。

作為小孩子,要學會去說,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但是作為大人,你要學會閉嘴,不要總對人指指點點,適當的年齡,要學會做適當的事情。

遇到不喜歡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避免難堪、尷尬,是禮貌,也是情商,更是與交流必備的素質,如果這個不喜歡的事情合乎情理,不違法,那麼你就沒有理由不讓他存在,存在即合理,人生說長也長,遇到的事情有很多,不可能件件都稱心如意,如果將心比心,別人不喜歡你的某一點,直接給你指出來,你不會覺得尷尬嗎?不會難堪嗎?這就是小孩子和成年人最大的區別,很多時候就算自己不喜歡,也要顧及別人的感受,無關對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替別人打抱不平,這個得分情況,如果對方真的不對,你的打抱不平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因為他是你的朋友,他受了委屈,而替他打抱不平,那麼,不用說肯定是不對的。還有,畢竟這是別人的事情,人家委屈自己也可以說,為什麼要你出頭?不過這個看交情,而且有時候槍打出頭鳥,還容易好心辦壞事。

成年人,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我本人是很欣賞你這種勇敢的性格,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有個視頻上,一個女孩苦苦哀求男孩不要離開自己,哭著拚命拽著男孩不讓走,男孩很絕情,根本不理會女孩,假如你是女孩的朋友,剛好又看到這個場景,你是否會衝上去大罵男孩不是東西?但是現實卻是女孩背著男孩偷偷和另一個人約會擁抱,正好被想要給女孩驚喜的男孩撞見,才會有眼下這個局面。

打抱不平是好事,可是分不清楚對錯黑白那就可怕了,考慮問題不能只看眼前,這樣很容易被矇蔽雙眼。

假如你能分清對錯,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那你能第一時間為別人出頭,我認為是很好的性格,現在有太多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能替別人出頭的越來越少,因為很容易受傷,甚至今天你幫她出頭,明天她能賣了你,這也許就是英雄的悲哀。

不是我們不想做英雄,而是做英雄的代價我們承擔不起。


如果你判斷過一些事情真是如此,那不能說是衝動,而是勇敢!社會需要這樣的人!

但是有兩個前提:

1、你的判斷是準確的;

2、你的挺身而出不是激化矛盾,而是化解矛盾。

如果兩者都不是,建議三思而後行!


你會想,就不是壞事。

殺人的是刀,救人的也是刀。你不能選擇自己是不是刀,但你可以選擇成為手術刀還是殺人刀。

要多想。

然後不要被別人利用。

不必一定要去約束自己,但一定要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人會成長,懂事理,明是非,就是好的。


你覺得好嗎?

如果有人說你是好的,也有人說你是不好的,你到底該聽誰的呢?


這種性格爽朗,挺好的,只是有的時候要看人,看場合,不然自己很容易喫虧的哦!


僅對自己來說,不好。

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是錯誤和負面的,可能只是跟自己理念不同。

別人受了委屈,別人為什麼沒有說?別人究竟需不需要表達不滿?如果你替他表達出來是不是能達成有效的溝通?其實這件事喫力不容易討好。

如果你一腔正義感暫時不想改變,那就隨自己去吧。沒必要勉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