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像《尋夢環遊記》那樣不遺忘,否則對方就真的消失了,心裏和生活中永遠有他的位置,有些死了,但他還活着;

還是死亡即是終結,翻篇而過。


隨遇而安,死是一件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死後就是回到了你出生前的狀態罷了。面對死亡最正確的做法是活好今天,做自己最快樂的事情,你會發現當你開心的時候,並不焦慮死亡。正所謂未知生,焉知死。


就八個字,去去就來,坐坐就走。


“佛陀說衆生非常可憐,就是因爲衆生本自在涅槃當中卻不自知,本自在無生死當中而不自知。衆生總認爲自己有生死,所以就非常害怕。就像我曾說過的:在黑暗中給一個小孩在手臂上燃起蠟燭,拿劍“唰”地把蠟燭砍掉!一片漆黑時,他以爲自己的頭被砍掉了,非常恐懼,就真嚇昏了,其實他沒有死。衆生就是這樣,我們本來沒有生死,但自己覺得有生死。

一旦執着在生死這種幻象,就會產生恐懼、掛礙、恐怖。所以《心經》講:你要見性,要見到《心經》講的那個心。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就是“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你看,有掛礙恐怖,當然就非常苦啊!一旦你明白了這個道理,苦就消失了。所以見性的利益在這裏。

從剛纔那些去煩惱的比喻就知道,禪宗講見性、講了生死、講去煩惱的方法是最微妙的,對不對?它能讓人認清:煩惱的本質原來是沒煩惱,執着的本質原本就不應該有,就那麼簡單!可見,禪宗講到了佛法的根本。”

【衆生本自涅槃_安紫林_上常下空法師官方網站】http://m.anzilin.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3id=59


繼往開來,過往不究,未來可期!活好當下!


既然說生死觀,就是一種很主觀的東西了,何來正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生死無常,到點下車,唯逝者已矣,生者堅強爾。(記得有一位病故的小夥子,墓碑上刻着:求一復活卷軸,沒有就算了,個人以爲小夥子不白活)

再說生死,你若能看到實時數據,時時刻刻都有人死亡,時時刻刻都有人出生,生死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生不由己,死不由己,即是無常,人若執着於此,好比以小欲逆大勢,痛苦的還是自己,不如生歡迎,死歡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