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高中到大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背後或多或少涉及到經典熱力學、物質(純組分以及混合物)的三相變化以及背後的傳質過程傳熱過程,感覺跟物理系的「熱學」「熱力學」和「統計物理」課程重複?
  2. 用量子力學去解釋化學反應過程和化學家曾定義的化學鍵,為什麼物理學不再重新定義分子間的作用,還沿用「化學」鍵這個理論?
  3. 為何很多無機化學課本里非要講「結構」相關的內容,但是無機化學老師講的也是囫圇吞棗?


物理化學就是用物理的手段研究化學啊孩子。

本科物理化學的目的是讓你學習了之後,建立起應用物理學相關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思路,馬上就能在實驗中用上。也並沒有人阻止你學習物理系相關知識。想要從事相關專業研究,那是沒有止境的,何止要學習熱力學,量子場論都用得上。但是知識的海洋無邊無際,沒有特定的研究課題,自學就很容易迷失,淪落為民科了。

化學學科的基本任務是開發製備具有新穎功效的化合物,有前輩說,化學研究者(指傳統的製備合成的實驗化學家),研究自己製作出來的客體,但這不一定是你的任務。

正好我本科系統學習過物理化學,任課教師一為天津大學的天津市2008年自然科學一等獎得主周亞平老師;一為」第六屆山東大學教學能手「李英老師。而且我自己深入學習過王竹溪的《熱力學》多遍(慚愧的是王竹溪的統計物理沒認真讀過。早先是因為用不上,後來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書:Yongle Li:統計物理閱讀材料推薦?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本科時學習過山東大學蔡政亭老師主講的《統計熱力學》,研究生階段選修過南京大學陳兆旭老師主講的《統計熱力學》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劉宗華主講的《量子統計力學》,且目前講授物理系大三《統計物理》已經三年,且所授課程入選上海大學錢偉長學院精品課,相信可以解決你的困惑。

介紹一下,我校的錢偉長學院,物理系學生可以選修物理化學,材料設計專業的學生,必修《物理化學》和我的《統計物理》。我跟前序課程「熱學」的老師和「物理化學」的老師都交流過(在此感謝錢院提供的教學討論平臺),互相明確了各自的講課側重點,保證三門課內容不重複、不缺乏。

熱力學部分,物理化學和物理系的熱學、熱力學兩門課有所重複,但是物理系的熱學主要關注系統對力、熱、電磁波和光等外場的響應,主要探討物理變化。而化學熱力學主要探討物相之間的平衡,特別是化學平衡。還有根據歷史原因,物理化學會講溶液的熱力學,比如討論兩組分、三組分相圖,還有化學平衡、考慮實際氣體的逸度、考慮實際液體的活度;而物理系本科熱力學不重點關注。還有就是化學系的《物理化學》熱力學部分特別關心具體的計算,而物理系的《熱力學》專註於理論推導,建立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當然學校不同,可能有的《物理化學》課程的教師講熱力學時喜歡專註推導多一些,有的教師喜歡講應用多一些。比如我的本科母校天津大學,一大特色是《物理化學》課後習題很多是寫書的老師們跟工廠合作的真實案例,給的數據多於實際需要的數據,對鍛煉學生掌握數據清洗、數據分析甚至大數據都有所幫助。

化學動力學部分,是獨立學科,根源上基於量子力學和量子場論的散射理論,但是有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散射理論基礎上做進一步的理論開發,處理特定的化學反應問題。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就更為複雜,集合統計物理、擴散理論、溶液理論和散射理論開發處理溶液反應的理論方法。這裡有我的一套講義可看:

Yongle Li:化學反應速率理論--含時理論?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統計熱力學或者說統計力學部分,有相當大的重疊,且《物理化學》普遍不教授正經的系綜法,10多年前為我所詬病。但是目前不是很清楚情況了。化學關注的仍然是利用統計物理的知識解決化學反應問題,以及相關的表面吸附、溶液、液體問題等。美國把液體物理的研究人員都放到化學系去了。物理系的統計物理關注的面較為廣泛,比如基本理論的開發,全息原理、黑洞熵等等,還有統計物理的各種神奇應用,如冷原子問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問題、白矮星問題、金屬中自由電子氣問題等。

物理化學其他幾個本科能接觸到的大分支,電化學、膠體、表面、都是消費物理學的相關方法,基於自己研究的特點,再進一步理論開發而來。

「結構化學」部分,這部分內容在國內一般單獨開課,但是內容還是較為雜亂。現在有些學校乾脆分開,設置「量子化學」「晶體化學」「配位化學」等單獨的課程了。量子化學的量子力學基礎、羣論部分跟物理系的「量子物理/原子物理/近代物理」課程和「量子力學」課程是重複的,但是後續內容,化學鍵與化學反應性顯然是化學獨有的內容。化學鍵的源流是個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古希臘有哲學家認為,物質是由原子組成,原子之間有某種小鉤子,把原子鉤在一起聚合成固體。近代以來,科學家沿用了這個思想,把一些不一定完全相同的內容稱呼為化學鍵。這跟動量一樣,不同的理論深度有不同的定義。高中把速度和質量的乘積定義為動量,理論力學裡把拉格朗日量對速度的泛函定義為動量,等等。實驗上,化學鍵可以通過測量」鍵能「來定義,又可以通過測量原子間距離來定義。但由於通用的計算分子電子結構的理論:分子軌道理論裏沒有天然的化學鍵概念,所以目前有許多定義化學鍵的方法。所以化學鍵的定義與計算,是「概念DFT「或者內容更寬泛的「population分析」研究內容之一。再深入的瞭解需要閱讀專門的文獻。

突然感到物理學方法類似午餐肉,化學再開發的方法類似部隊鍋?

還有一大部分是各種光譜的原理,這部分知識有的大學開「譜學導論」或者「譜學原理」的課單獨講授。我不是很熟悉, @Luyao Zou @薛定豆 會比較熟悉。

本科物理化學課程的實驗,有一部分的確是物理實驗,比如恆溫槽的使用、金屬相圖的測量與繪製,但是也有一大部分屬於化學,實驗中出現了化學反應。比如燃燒熱的測定、酸鹼中和熱的測定、蛋白質的等電點等等。

講幾個物理高深知識的應用:

  1. 今年開會,Joe Subotnik講他開發了新版的Ehrenfest動力學。他說,根據他最近閱讀《量子光學》心得,非絕熱動力學包含兩部分效應:真空漲落和自相干。傳統意義上的Ehrenfest動力學能較好的處理自相干但是完全不包含真空漲落(或者我記反了)。加上這部分的修正,就得到了一個效果非常好的新版Ehrenfest動力學。
  2. 用量子力學計算分子的基態電子結構,是量子化學的核心研究內容之一。目前較為前沿的方法是應用基於張量網路的密度矩陣重整化羣。CalTech的Garnet Chan是業內的全球領軍人物。
  3. 研究真空中交叉分子束的化學反應速率,可以用基於路徑積分的RPMD。這塊理論可以追溯到諾貝爾獎得主Richard Feynman。
  4. Marcus提出的電荷轉移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理論本身比較簡陋,一個本科生也能看懂。個人感覺Marcus的功績主要是對幾種電荷轉移的情況提出了一個統一的處理思路,而較為準確的電荷轉移速率,可以使用近三五年David Manolopoulos基於1980年代一篇對路徑積分應用stationary phase近似得到的理論,提出的一套」雙路徑積分「方法進行計算。

最後說一下《無機化學》裏出現的「結構」內容,這是理解化學結構的基本。但是考慮到大部分本科生在高中階段沒有參加過競賽,頭腦中不含有量子物理的概念與知識,所以搞了些簡單的模型湊合著用,也能滿足大部分需求。但是進階一點的問題肯定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寫書的人本意是等到「結構化學」再給學生補課,但是「結構化學」也不一定能滿足需要。這個疑難跟物理系「原子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矛盾也類似。對於「喫不飽」的學生,個人建議,圖書館沒有設限,滿可以去圖書館尋找相關書籍閱讀。眼光也不要侷限於「物理化學」這一個書架,兼容並包,多看看,多瞭解瞭解總是好的。但是對於大部分同學,可能有女友要哄,有實習要找,大可以放下,等以後有了錢,專門僱一些科學家給你掰扯這些概念。比如這位:

David E. Shaw職業經歷?

zdb.pedaily.cn圖標D.E.Shaw--高頻統計套利交易獲利41億美元 - 比特量化 - 博客園?

www.cnblogs.com

沒有人能明白所有的東西,但是一定要提防民科。伏爾泰說過,新時代有一種新型的愚昧叫做「博學」。

伏大爺:我不是針對誰。。。。。。

這個問題可以配合下邊問題的回答,風味更佳:

G=-RTln(k) 怎麼推導??

www.zhihu.com圖標

物理學界有一個很有名的雜誌,叫做《現代物理學綜述》。與研究性期刊不同,這個雜誌只發表綜述文章,且全部由相應領域的專家撰寫,基本代表了當時物理學共同體的最前沿認知。

2015年,這本雜誌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ts origins, rise to prominence, and future?

juser.fz-juelich.de圖標

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密度泛函理論的歷史和現狀。密度泛函理論是現代計算物理學和計算化學的最高成就之一,它代表了物理學家解釋、計算化學系統(弱相互作用、小系統)的最高水平。

這裡這篇文章大致是一篇「考古」文章,基本只講概念和歷史源流,不講技術細節。裡面最為技術化的一節是第四節(modern density functional formalism),可以看做對密度泛函理論的最基本介紹。你可以大致看一下,這一節如果拿給化學系本科生讀,有多少人能夠讀懂。光是這個理論背後的量子力學、原子物理,就足夠開兩到三門重量級專業課,甚至需要一些研究生級別的量子場論和多體物理知識。化學課本上一句「內層電子屏蔽原子核電場」,落實到物理學計算上,至少也是半頁到一頁紙的理論討論,和幾百行程序代碼(還得是非常粗略的近似計算)的實現。大多數化學系學生並沒有學習這些知識的興趣、精力和基礎。比起詳細計算氫分子化學鍵的波函數,知道「成鍵」和「反鍵」軌道的概念往往就足夠理解許多現象的物理本質了。

這其實也不僅限於化學系。現代科學研究的高度複雜性,讓每一門學科、甚至每一個方向都存在非常詳細的「社會分工」。即使是最頂尖的科學家,往往也只能精通兩三個領域的知識與方法。但現代科學研究又極為強調合作和多領域交叉,因此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即便是頂尖學者也只能依靠別人建立好的概念框架,作為開展研究工作的抽象平臺。一些優秀的拓撲絕緣體專家,其實並不理解Bott週期性和陳-西蒙斯場論的全部理論;很多高能實驗工作者,其實也並不清楚大量新理論的技術細節。但在其他科學家建立的概念框架之下,他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所長,做出第一流的原創性工作。


1.每個領域關注的角度不一樣。看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一樣。物理化學畢竟還是解決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問題。所以無論是可逆過程也好,統計物理也好,都是你去研究可逆反應,架起宏觀熱力學參數和微觀性質橋樑的基礎。更功利的說,如果你是一個從事理論化學,物理化學方向的研究生,你需要那些更基礎的物理課程做指導;而如果你不是,物理化學的內容深度足夠你理解大多數實驗現象。

2.化學鍵這個名詞依舊存在的意義,在於描述分子結構方便,叫的方便,畫的好看。一樓的老師也說了,就連DFT計算的時候都沒有化學鍵的概念,而只有距離和電子密度的概念。但是如果你用Gview去構建分子還是會畫化學鍵,在計算上沒什麼意義,但有它就是好看和直觀。

3. 無機化學有部分結構的內容。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普通化學原理(包括了基本的熱力學,動力學,電化學,結構等等糅合的內容)是一個基本的理解後續課程的理論。不然物理化學和結構化學不修以前,你形成不了一套化學理論體系。二是無機化學本身體系性不如有機和物化,同時需要大量的結構知識作理論指導。個人覺得無機需要的結構知識要比有機複雜的多,特別是無機化學進階的配位化學以後,畢竟過渡元素的結構總是比主族元素複雜的多。如果不事先讓你接觸一些結構知識。對於無機化學很多元素的性質,鑭系收縮等反常現象,甚至是硝基,臭氧這種簡單的共振結構都無法理解。而這部分在無機前的結構化學內容,大多數不如結構化學一樣深入推導,更多是結論和經驗陳述,比較容易把握。

當然,大佬們如果自己先修了物化,結構,那就無所謂了。


這個問題問得太尷尬了。

首先,什麼是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的研究目的,物理化學的研究方法,一般在課本的開篇就會介紹。所以,題主這是期末了還沒摸過課本麼?

其次,題主在此問題中的表述,帶有明顯的沒事兒找事兒傾向。糾結於「化學」「物理」的名詞劃分,是非常幼稚的行為。有這個時間,你可以去借幾本物理系的課本看看,明眼人就算不看內容,看看厚度和公式數量,都能看出物理化學的熱力學章節,與物理專業的熱力學部分,側重點明顯不一樣的。至於說什麼讓物理學家要重新定義化學鍵,我看只不過是嫌「化學」二字不和心意,想整個什麼高大上的名詞好四處顯擺而已吧。棄用早已公認的專業名詞,標新立異地重複命名,故意製造陌生感以唬人,這是民科自嗨割韭菜的範式,不是科研的。甚至科研中的經典操作,是給舊名詞以新概念新理解,舊瓶裝新酒纔是我們的最愛。還有知識點的重疊,那不是顯然的麼,你從小學到大學,音標語法不都翻來覆去地學了好幾遍麼?不同階段用到理論的不同層次,點到為止,適當拓展,夠用就行,這不是常規操作麼?難道學著一門課,只要涉及其他課程就得放下當前進度,給你重開一門?你不覺得這麼玩兒,很容易成套娃嗎?

最後,我勸題主要注意自己慢慢滑向民科的趨勢。你看過的文獻,學過的課本,掌握的知識,還不足以支撐你思考太深奧的問題。所以你把精力都放在思考這種流於表面,沒有價值的問題上。我勸你,既然對物理方面的名詞心存嚮往,不如多借兩本書看看。到時候你就會知道,科學的不同大分支間區別是多麼的模糊,但細分支間的劃分又是多麼的繁雜。

話說回來,最喜歡糾結什麼物理化學生物分界,比較逼格高低的似乎都是些自以為理科學的不錯,實際少見多怪的高中生(水平)。等你入了行你就知道了,沒人在乎這種毫無卵用的瞎想。你倒是會看到,一個化學家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理論方法,卻死活不願發物理雜誌,很多物理學家卻在頻頻水化學材料方面的paper,這不是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這都是被逼的啊。


因為化學反應中有很多現象和規律可以用物理模型來解釋。

以前的化學研究就是不斷做實驗,從實驗結果中總結規律,即盲目,收效很低,也很慢。但是用物理模型給化學反應過程的很多因素建模後,讓化學研究可以更有系統性,也少走很多彎路。

所以通過給化學反應過程系統建模,讓化學也跟數學和物理一樣有系統的理論,可以分析,可以預測,這是數代化學家的理想。不過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完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