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做過的喜歡的交流交流


電影投資是怎麼做的,可以直接按照以下的流程圖來操作:

來源於網路,侵刪
來源於網路,侵刪

來源於網路,侵刪

來源於網路,侵刪
來源於網路,侵刪

再回到下一個問題,有人瞭解嗎?

很容易瞭解,電影投資顧名思義就是投資電影,就是投資還沒有在院線影院上映的電影版權,最終在電影上映之後獲得票房分紅,以及網路版權分紅(比如:騰訊或者愛奇藝想播放某一部電影就必須得先找出品公司購買該電影的播放映權)、廣告植入、網路點擊收益等等。

以上是繪聲繪影總結撰文,如有問題歡迎指出,更多電影投資的相關回答可以關注我或者點擊下面鏈接觀閱!謝謝

電影投資靠譜嗎?電影投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影視投資真的靠譜嗎? 怎麼進行影視投資,有哪些坑需要注意? 影視投資都有哪些正規渠道?

請問影視投資是騙局嗎?


謝邀、目前來說電影產業作為第一大娛樂方式,這幾年電影產業的產量也是急速上升, 不光是電影的數量,全國的影視公司也是看到了商機紛紛成立,現在普通人也可以投資電影了嗎?是真的麼?

《電影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參與攝製電影片。具體辦法有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門制定。

2、電影投資中,版權認購份額纔是真正的投資:

為了推動影視行業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七大類150餘條政策推動影視行業的發展,鼓勵企業、事業單位與個人參與影視投資。電影投資就是影視版權申購。

電影製作出品方是按照成本將電影版權一部分對外轉讓。每一部電影的成本不一樣,所以每一部電影份額的認購價也不一樣,認購多少份額就佔多少的投資比。可以倍投份額。

你的投資額除以電影成本就是你的份額佔比,這個是公開公正的,票房分賬就按照你的投資份額佔比來分賬

我們就以一部五千萬成本來舉例說明:

如果影片製作成本5000萬。一份的價格門檻是5萬元。投資佔比0.1%。預計票房為五億。投資人票房收益為35%左右。這樣可以得出投資五萬票房收益為17.5萬元。外界電視版權收益,國際版權收益,廣告收益。最終收益約25萬左右。如果購買的是10萬的話,最終收益為50萬,依次類推。

3、版權收益共有那幾塊?

電影公映票房分紅、海外版權收益分紅、電影版權分紅、網路版權分期、廣告贊助收益

4、電影版權份額的認購流程

①選擇影視作品。

②向影視作品出品方對公賬戶預付訂金。(對公帳戶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可放心轉款)

③影視出品公司郵寄紙質版合同給投資人(一式兩份)。

④1-3天內投資人收到合同填寫完畢,回郵一份到影視出品公司,然後補齊尾款。

⑤影視出品公司查賬收到尾款後給投資人郵寄電影收益權證。

(如果離出品方近也可以面簽合同)

5,合同簽訂方應該是誰?錢應該打給誰?

影視的製作出品方是一部影片的版權方,只有製作出品方有權轉讓版權份額,投資人要想認購版權份額,肯定只能跟版權方進行,所以簽合同只能跟製作出品方來簽(跟任何第三方簽署合同都帶來較大風險),同樣的道理你的訂金和尾款也同樣是轉給製作出品方,一般製作出品方公司在銀行開設的有企業對公銀行帳戶,那麼你既然要跟版權方申購版權份額,那麼你的錢自然是打給版權方,也就是製作出品方(資金打給任何第三方都帶來較高的投資風險)

6、怎樣區分該帳戶屬於出品方的對公帳戶?

第一帳戶名稱肯定是出品方的公司名稱

第二齣具該帳戶在銀行的開戶許可

第三你可以直接撥打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客服電話,可以直接查詢餘額

第四登錄對公賬戶所在銀行的官方網站,去官網裡面查詢

(以上辦法任選其一都可以,對公賬戶受公安,銀行,銀監三方監管,證實屬實後可以放心轉賬)

7、電影哪幾種情況不能參與投資?

①電影沒有廣電備案不參與

②平臺充值電影項目不參與

③週期返利類商城模式不參與

④上映過的電影不參與

⑤已經攝製完成不參與

⑥打款非對公帳戶不參與

⑦沒有紙質合同不參與

8、影視投資為什麼說風險小,收益可觀?

由於電影作品是聯合出品,風險共擔,而主要承擔風險的顯然是製作出品單位,即便你投的不好,關係也不大,影片賣給視頻網站、電視也能回回本,不至於大虧;也可以所以說風險小!正常情況下投的好,幾倍,幾十倍很正常,比如《西虹柿首付》5.75倍,《前任3 》23.43倍;《戰狼2》10.42倍;《夏洛特煩惱》55.9倍等等、目前的電影市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去年一年內地票房已經突破600億。在去年第一季度就已經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到2020年國家廣電總局要求熒幕達到8萬塊,10年內突破2000億票房,每個縣城必須有一座影院,每個影院給予200萬以上國家補貼!新的財富商機,分享千億票房!


找製片出品公司談 走合同 劃分權利以為,表明收益風險 一系列的東西,當然前提要選一部自己聚德很有投資前景的電影


謝邀,

國家鼓勵或者個人參與電影行業中來,電影版權認購怎麼操作,電影版權認購是紅利期沒錯,但是也有真有假,並不是每部電影都會拿出版權認購,也不是每家宣發公司都能拿到版權。

電影投資指的是電影版權投資,通過向電影出品公司認購電影部分份額,然後享受該電影上映後的票房分紅以及下映後在網路平臺播放的分紅,以及電視臺版權收益,海外版權收益等等

電影認購具體步驟如下:

1.選擇想要投資的電影

2.瞭解電影項目資料與合同

3.確認認購金額

4.打款到出品公司對公賬戶

5.簽訂合同

6.等待電影上映

7.電影上映後每三個月分紅一次

8.出品公司會計律師計算好分紅

9.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

關於收益:

電影下映後,通過專業的app查看票房,分賬票房x購買版權份額就是自己可以分到的錢。除此之外,電影下映電影院後,會上線騰訊視頻,愛奇藝等視頻app,靠點擊量也是可以分賬的,比如上海堡壘,騰訊視頻1億點擊量,一個點擊量2塊錢,2億平臺和出品方對半分,又是一筆錢。同時,像哪吒這部電影有衍生品,比如手機殼,公仔等也屬於分賬範圍。

收益週期:

一般是三個月到半年,有的電影火爆,會加映,同時週期就跟著延長,有的可能一年後突然收到一筆分紅,也是會有的。

怎樣去選擇一部電影:

客觀的去看待認購的影片,在貓眼專業版APP查看票房高的電影的共性。多站在觀影人的角度,圍繞題材,檔期,明星流量,製作團隊等等來做參考。

最後,當然,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近幾年,電影投資越來越普遍化,為充分挖掘電影市場發展潛力,影視相關投資更是層出不窮,為更多人、更多社會資本進入電影市場提供了機會。電影投資早已不再是大財團、強資本以及影視圈大咖才能參與,普通人也能投資電影,也能通過投資電影實現大賺。普通人如何參與電影投資,如何通過電影投資實現大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通過熟悉的人或機構(比如已經參與投資的製片公司)的推薦;例如一位25歲的浙江小夥子於宇昂投資400萬的泰囧,最終票房分紅到達了7000萬。

(2)基於電影行業資源優勢,找渠道直接聯繫到片方,更深入地瞭解電影本身,但相對門檻較高。例如《廚子戲子痞子》中,影片主演劉燁、張涵予、黃渤都以片酬參投這部影片直接進行票房分紅。當然,近幾年,主演以片酬直接參投電影的現象也是愈演愈烈,一眾導演也直接成為影片的投資方。如王寶強《唐探2》的導演兼投資方,周星馳也為《美人魚》的導演兼投資方……

(3)通過收益型眾籌方式參與電影投資,這可以說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影視投資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參投電影,獲得股權和現金收益權;其中股權可由眾籌投資人直接持有或通過投資影視基金、加入信託計劃、成立有限合夥等方式間接持有,收益浮動大。

據數據統計,《黃金時代》、《小時代3》年化投資回報率分別為8%和7%,而在朋友圈發起眾籌的《大聖歸來》電影投資回報率達到400%,投資回報浮動不一。另外,據相關法律規定眾籌人數不得超過199位,就目前電影投資市場來看,通過影視眾籌平臺參與方普遍較少。

(4)通過影視投資平臺,直接對接專業的影視投資顧問,以更低的成本更快速度,更全面地瞭解到影視投資項目、瞭解影視投資行業,進一步作出自己的評估判斷。得益於這一些優勢,專業可靠的影視投資平臺正成為更多人進入電影市場、參與電影投資的主要方式。

當然,綜合以上幾種電影投資參與方式來看,提供的影視投資門檻不盡相同。就目前更多人通過專業的電影投資平臺,對接專業的電影投資顧問進行電影項目投資來說,投資額度從1萬到500萬不等。

而選擇一個具有強大資質背景、豐厚電影產業鏈資源的影視平臺參投電影,對影片上映後獲得高票房,也就是投資人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具有更強的實力保障。通過電影投資實現大賺,選對電影至關重要,選對平臺也同樣重要,這也不僅事關影視項目本身,更關乎於資金投入產出的安全。一個有銀行監管、特別是多方銀行監管的影視投資平臺,正成為更多人進行電影投資的選擇。

以我多年的從影經驗看,參與認購流程主要分以下幾個步驟:

1. 瞭解項目(我們選擇一部電影,往往要從它的題材,主演,導演,編劇,檔期,製片方實力,宣發實力,成本,等元素來進行綜合判斷)

2.確定投資份額(認購電影份額,會直接關係到你投資收益,建議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結合影片自身優勢謹慎決定。)

3.向出品方對公賬戶轉賬認購(一定要強調一點是:打款到影視公司的對公賬戶,是受銀行監管的,每一筆資金都安全可控,極大的保護了資金的安全。)

4.郵寄合同(一式兩份,這裡要強調,必須簽訂紙質合同而不是電子合同,注意條款是紙質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而電子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

5.等待院線上映

6.中影集團統計結算,按投資比例分紅(電影上映後等分紅→會計律師所計算好分紅→打款到合同上的銀行卡上)


不謝未邀

電影投資在之前是老百姓無法涉及的板塊

現在就不一樣了,是一個眼睛看得見收益和成長的新興投資項目

2017年3月1日之後,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國家扶持了電影行業,允許了社會羣眾參與電影行業,培養了更多的新生代導演,影視行業百家爭鳴,再也不是之前的幾家獨大的光景,防止了電影行業的壟斷和黑暗,更加的公開透明。

2018年4月16日,國家電影總局成立,標誌著國家開始全力支持電影行業,也在規範電影行業。

不規範的情況:自行搜索「陰陽合同」「天價片酬」

電影投資現在是平民化的投資,但是這個投資在很多情況上,就是投資者投資版權的收益權,也就是出品方的版權收益權轉讓,

談到版權,就有可分配的版權和不可分配的版權,不可分配的版權,咱們就不提了,可分配的版權,是由出品公司分配,出品公司,聯合出品公司,出品人,聯合出品人他們都是可擁有版權。

那麼大家的電影投資,都是找到聯合出品公司或者出品公司,出品公司幾乎是不會接待散戶投資者的,他們只會把這些分配到聯合出品公司。

找到了聯合出品公司之後,投資者需要做的事情,我再一一講解。

1.瞭解項目的真實性(該電影是否是真實存在,是否在廣電總局有備案,備案號是多少,或者在貓眼專業版App上查看)

2.查閱合同,確認合同,核實一下認購的份額,確認無誤,合同明細之後,再簽訂合同。

3.向出品公司或者聯合出品公司對公賬戶打款(注意??是對公賬戶,不是什麼支付寶微信現金,不是對公賬戶都可以認定為詐騙),之後再次確定合同和自己認購的份額。

4.轉賬打款之後,會有收款收據,拿到合同和收據之後就等待電影上映了,畢竟票房是收益的大頭(也有其他收益,可以詳細問我)

5.上映結束之後,中國中影集團統計最終數據,按照投資比例給予出品公司分紅,出品公司再打款分紅給各位投資者

這一塊大家以為結束收益了?

並不是,電影的周邊,海外院線,網路平臺的收益,也會慢慢通過出品公司慢慢的打款轉賬,當然跟投資者的投資比例份額來確定。

還有人問,這是不是眾籌拍電影,為什麼掙錢的項目出品公司、聯合出品公司會把版權收益權,拿來轉讓呢?

每年中國有幾百部電影在進行拍攝製作,很多出品公司、聯合出品公司都在投資,為了下一個項目和資金的回籠,甚至是為了影片的宣傳,他們也只能這樣做了。上億上千萬上的電影,來個三四個,再大的公司也喫不消呀。

作為半個圈內人士,現在先聊到這兒,如果有什麼好的電影項目,也可以找我聊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