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腦臨摹的定義是什麼,是不是沒有學到東西就是無腦臨摹。如果一遍能把所看到的東西基本畫出來,還能默寫出來,是不是就不算無腦了。


很多同學都會好奇臨摹到底有沒有用,怎樣纔算有效?臨摹真的能讓我學習進步嗎?

肥皂君這就給大家解答一下~

首先要肯定的是,只要經過有效的臨摹訓練,一定是有幫助的!

那麼什麼是有效臨摹呢?

簡單來說,就是你在臨摹的過程中並不需要生硬的照抄照片畫,我一定要和他畫的一模一樣!!每一根細節都要一樣!!

但其實真的沒有這麼扣的必要哈。咱們臨摹的時候主要還是把心放在圖的線條感覺,構圖,色彩搭配,畫面把握這些大層面。並不是臨摹了就代表你能畫的和他一樣,只是臨摹你至少能嘗試站在大師的角度去思考。你不臨摹連這個深入思考的機會可能都不會給到自己。

那麼接下來就具體講講對萌新來說比較有效的臨摹方法。

1.循序漸進的臨摹

對於萌新同學來說,沒必要一上來就臨摹整張作品。比如說你很喜歡下面這張作品,想要臨摹,結果一上來就要臨摹線稿、完成上色、確定陰影,一口氣完成這麼大的工程還是比較困難的。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上,循序漸進的學習。比如說一開始就先從線稿開始練起,找一些相對簡單、線稿明晰的作品進行針對性練習。

在畫的過程中也要明確優秀的線稿應該是長什麼樣的(也就是臨摹前最好自己找點功課,比如說要認識到外輪廓內輪廓的虛實區分啦,接線的小技巧啦,畫的時候才會有針對性)

只有這樣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讓你每畫一張,都感受到自己進步了。

當你掌握線稿的畫法後,萌新也可以開始臨摹上色,來熟悉板繪的上色流程、技巧。

肥皂君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其實並沒有弄清楚板繪的上色技巧,就草草上色畫了很多練習,其實這樣學習進步的效果是比較低的。

大家最開始臨摹上色的時候,可以找一些像下圖這樣,很詳細的上色教程,一步步跟著操作,好好熟悉上色流程:

2.有目的的臨摹

當你掌握了線稿和上色的基礎知識後,肯定就躍躍欲試的想要原創了吧?

且慢!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學一下透視和人體知識,否則大家就很容易畫成下面這樣僵硬的火柴人。

這個階段呢,我們可以購買一些專業的參考數據,像是《藝用人體解剖》之類的去系統瞭解一下。

如果專業書看的頭疼,也可以去找晚上的人體參考圖,進行學習。

比如像下面這樣的素材圖也是值得我們臨摹的,那麼臨摹的時候切記無腦抄線條

而是要學會分析,它畫的人體比例是幾頭身?頭和軀幹的比例是多少?等等

學習其他部位的時候也是同理,而且最好都是參考這種拆解好的參考圖,當你能熟練掌握這種簡化好的參考圖後,再去找真人照片/畫作中的人體部位去臨摹寫生

逐漸把別人畫出來的知識內化成自己,這纔是最重要的!

更多關於人體的練習方法:

有什麼好辦法檢查畫的人體是否正確??

www.zhihu.com圖標

3.「偽原創」,加入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

當你基礎問題解決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試著在畫畫時加入自己的想法,做一些改動。(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說基礎問題一定要100%解決纔可以進行這一步,在合適的時候,你大可齊頭並行。)

這裡,同人創作是非常好的一個練習方法。因為同人有原型可以參考,難度相對低些,同時你又可以在原型的基礎上做一些小變化,比如改變人物的姿勢、服飾細節的設計等等。

▲藍鉛筆學員的同人練習

很多童鞋之所以覺得原創很難,還有一個思維誤區,就是認為原創完全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這無形當中就給了自己很大壓力。

其實,世界上從來沒有100%的原創,關鍵看你懂不懂有效利用身邊的素材。一些大觸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懂得借鑒一些優秀作品的好元素,並將其打散變化,並重新組合。

而且,在涉及作品的某一處細節時,即使是大觸,還是需要找參考的。畢竟,畫畫雖高於生活,但畢竟也是取之於生活的嘛,對不?

比如你想要畫好鞋子,那就多去找找鞋子的素材參考。

必然是你在臨摹的過程中,真正學會了一些東西。

不會畫肩膀?就多去看看肩膀的拆分結構!慢慢就會有所進步

成功默寫當然也算是學會的一種,但對於萌新來說,到底要默寫什麼纔是更重要的問題。

好啦,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最後也貼一些比較適合萌新參考學習的素材:

日系插畫新手自學寶典-藍鉛筆·快樂學畫?

www.lanqb.com圖標【日系教程】SAI元氣獨角少女頭像上色過程_倚闌-?

www.lanqb.com圖標人體結構特輯 -?

www.lanqb.com圖標

畫畫的知識點有哪些?零基礎該如何安排正確的學習順序?

如果內容對你有用,可以【點點贊+關注】喲! @藍鉛筆肥皂君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順利升級,走出繪畫新手村~


可以說臨摹是大部分普通人學畫都必經的一條路吧。

每次臨摹我都覺得這是我離大師距離最近的時候。

隨便找找市面上教繪畫的書,100頁的書有80頁都是供你臨摹的範畫和圖片,

所以臨摹是什麼?

臨摹就是輔助學習繪畫的一種方法。也是習畫的基礎。

你別說就光我們普通人臨摹,大師也愛臨摹,而且更是有模有樣,

(張大千臨趙孟頫秋林載酒)

(張大千臨印度畫仕女)

畫家葉淺予就說,「張大千是所有中國畫家中最勤奮的,把所有古人的畫都臨過不止十遍。」書畫鑒賞家、史論家傅申也評價張大千:「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變石濤就變石濤,要變八大就變八大,要變唐伯虎就變唐伯虎。」

除了張大千這種名家的臨摹外,現存於世的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周昉《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和張萱《搗練圖》也均是宋人摹本。

這種意義上,逼真的摹寫往往比創作更有意義

但同樣是臨摹名畫,還有另一種情況

這一屋子名畫

都是大芬村流水線生產的。

不同於用大量的時間和心血臨摹古人名作的傳承和發展,

這些名畫都來自於一人畫眼睛,一人畫鼻子......每人負責一個局部,形成的一條完整而系統的產業鏈。

對於他們來說臨摹已經不是一種功利性的學習手段了,還成為了一種生存方式和生命方式。

所以在臨摹這件事上,看似行為一樣,不同的方式所導出的結果價值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了。

我最熟悉的臨摹場景肯定就是美術生在藝考前那段無法跳過的經歷了。

藝考前,寫生佔了一部分,但是要想獲得大進步,肯定是要課下多進行臨摹練習的。

但經常有學生會問我,老師我臨摹了這麼多畫,怎麼沒有進步啊!

那我想說,就是有一種臨摹是,

沒有理解,完全盲目照搬。

這種情況下不屬於臨,只屬於抄。

比如,同樣都是畫名畫,張大千就是臨,大芬村就是抄,明白了嗎?

題主不是想問什麼是無腦臨摹麼,

哈? 我來給你舉個例子。

這是一副優秀的素描頭像作業,你臨摹它的時候,你不去模仿他畫的結構技法,畫面黑白灰的關係,你只學會在額頭和眼皮上同樣的位置上點上一模一樣的高光,

這,就屬於無腦臨摹。

那什麼又是有腦臨摹呢?

根據我曾在畫室任教經驗,總結了這麼幾個特點:

一、不依樣畫瓢

臨摹是為創作服務的,

臨摹的根本意義在於獲得繪畫技法的能力,強調的是一種能力的獲得。而不是臨的有多像,像就好,不像就是不好。

如果對臨摹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會一直停留在一般的模擬上。

還是那句話,不動大腦,只是手上在機械地重複。這不是臨,這是「抄」。

二、不要一曝十寒,要循序漸進的堅持

學習一門知識就要不間斷的練習,臨摹是一個持續性的行為,尤其是考前美術,要通過不斷的訓練,讓肌肉形成記憶。

三、取得進步不得意,時常反思

當你臨一幅畫臨到非常像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不再需要臨摹,可能你這一遍臨摹的很像是流於表面,要反覆鞏固,要將技巧與知識印在腦海里最終成為自己能運用的纔是臨摹的意義。

關鍵點來了!我們重點講一講如何進行有腦臨摹。

初級階段:只描摹形式,有樣學樣

在這個階段中要注意兩點,首先,我們要挑選符合自己能力範圍的臨摹對象,

選擇好合適的難度係數,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臨摹是有效的。臨摹對象要「由淺入深」,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的完成。

其次,在筆觸技巧上,儘可能的去還原範畫。

對於一些構圖方式,比例關係,細節把控的等等,觀察遠不如練習來的容易理解。

中級階段: 有些畫初步臨摹完後,就要開始思考它畫面中的技巧和思路是如何形成的。

重點還是分兩點,首先要記錄回顧臨摹時的難點,

這樣方面日後在寫生或者創作中查看和完善自己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其次,要梳理知識和技法。在回顧問題的基礎上,對整體繪畫思路的梳理以及知識技法的歸納,會加深我們對畫面的理解,也使我們優化並進行更高效的臨摹。

高級階段:深度思考,分析風格。

在這一階段中,對於原畫的知識與技法我們已經可以說掌握其中了,但如何融入自己的特點,使學到的知識完全轉化成自己的靈活運用,需要我們在臨摹時進行深度的思考和總結。

臨摹優秀的畫,是我們掌握繪畫經驗最快速的一種方式,經常說,畫畫,只有眼高,才能手高。「眼高手低」作為學畫期間常能聽到的貶義詞,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沒有所謂的「眼高」,沒有眼界和鑒賞能力,就更不會提高自己的表現能力了。

但無論是臨摹還是寫生,甚至是創作的過程中,學習的過程中只要「無腦」就不會產生意義,只有思考的學習才會讓我們有進步,

人工智慧的微軟小冰涉及的名為「生成式對抗網路」的技術,她的繪畫已經不是對已有圖像的複製和拼貼,而是百分之百的原創。你還甘於無腦臨摹嗎?


很多美術生在學美術的初期就經常聽到畫室老師說「臨摹要帶著腦子啊。」

很多同學的狀態就是:

臨摹前:渾身都是腦子!

臨摹後:

那怎麼樣臨摹才叫帶著腦子呢?

學長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一下有腦臨摹的方法,並根據不同的段位分類,各位美術生小夥伴可以對照自己的情況按需選用:

我之前多次把畫畫比作寫作文(兩者本質都是表達),這次也以作文為例,結合起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青銅段位

一般剛入門的時候,都是從臨摹開始的,不管是老師範畫還是臨本,大部分都是比較基礎的石膏幾何體,這個時候的臨摹實際是不怎麼需要帶腦子的,因為腦子裡本身也沒什麼東西。

所以就想小學的時候「抄寫並背誦全文」一樣,先整個臨下來或者抄下來再說。

這個階段的臨摹主要就是「像」,儘可能的和範畫或者臨本接近,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感受什麼是三大面五調子;色彩的話就是感受顏色的明度和色相區別;速寫就是明確大的動態和比例關係,知道什麼是立七坐五盤三半。

白銀段位

等臨摹一段時間之後,大家起碼從畫面效果上會有一個變化,簡單說就是從畫的不像到畫得像的過程。

這個時候再「抄寫並背誦全文」的意義就不大了,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學會「造句」。就像寫作文一樣,利用課本里抄寫和背誦的那些名句詩詞進行再創作。

放到畫面上,就是仿照之前臨摹的作品進行創作,比如寫生或者畫一些靜物單體,這個階段需要帶一點腦子,要學會把臨本和範畫上的效果往自己的作品上搬,理解並且嘗試畫出臨本上的效果。

這裡的搬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背誦或者抄,因為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已經有所掌握了,剩下的就是技法和表現力的提升。

黃金段位

這個階段大部分人已經開始接觸靜物寫生或者照片了,其實也相當於是一種半默寫的狀態,這時候的臨摹就不僅僅是單純的照搬或者抄了,就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琢磨了。

因為我們看到的臨本範畫都是最終的呈現效果,我們不知道整個作品的繪畫步驟和作者的思路,這個階段的美術生就要學會倒推作者的創作思路和步驟。

就像我們看高分作文一樣,要學會分析這個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這個句子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好在哪,為什麼這麼寫。

放到畫面上就是這個地方為什麼這麼畫,用什麼方法畫出來的,和周圍的物體以及整個畫面的色調是怎樣的關係。一邊臨摹的時候腦子裡要一直想著這些,畫到哪想到哪,這樣不僅能學到東西,還能防止畫畫走神。

鉑金段位

到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就是可以參加聯考的水平了,這個時候再臨摹的話,一方面要找適合自己的臨本和範畫,逐漸形成自己的表現風格。

注意,這裡說的表現風格並不是我們說的「繪畫風格」,所謂表現風格就是自己最擅長的表現形式。

就好比寫作文一樣,有的同學擅長記敘文,能把一件事寫得非常精彩,最後稍加總結就可以得出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結論;有些同學擅長議論文,可以通過一個觀點的闡述和舉證來說明一件事情;有些同學擅長散文,可以通過多感互動的形式把人代入到自己營造的氛圍中。

這幾種方法沒有對錯,都可以實現最終的目的,放到素描上就是有的同學排線特別穩,不管是背景還是襯布都可以用排線變現的非常具體;有的同學線條比較粗獷,可能會藉助揉擦和橡皮來表現;

放在色彩上就是有的同學筆觸比較工整,物體的體積塑造比較強,有的同學不太擅長形體,可能顏色更協調;

如果是速寫,那就是有的同學比較擅長用線條表現,有的擅長用線面和光影表現;

這些就是繪畫風格,這個時候我們在臨摹的時候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變現手法和技法,同時還要學會從臨本和範畫中學習優點,甚至發現臨本中的缺點並加以改正。

鑽石段位

一般達到這個水平的同學基本已經脫離臨摹了,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和表現,需要臨摹的地方大概就是自己不擅長的地方,查漏補缺的去臨摹優秀作品。

這個時候的臨摹就需要更有選擇性的去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換成人話就是臨本只是提示,主要的還得靠自己。

就像看完一篇高分作文之後,自己寫一篇同樣題目的作文一樣,可能裡面有些句子和結構是從人家那學來的,但是更多的是自己的東西(不會的同學可以多向小明同學學習)。

這裡也分享一個這一階段臨摹的方法,我之前也在其他問題裏提到過:

起形,單體鋪色
畫完一個,下一個,最後整體比較調整一下

這種方法可以從臨摹的時候嘗試一下,因為到這個階段的臨摹就不要像剛開始那樣,眼睛一直盯著範本。基本上可以脫離範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畫,畫的過程中看一下,進行對比,畫完最後再對比一下自己的畫面效果和範本的畫面效果,從中分析一下各自的優缺點,這種學習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至尊星耀

到這個層次就不能說是臨摹了,因為臨摹是跟著別人後面走,拾人牙慧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到了這個段位就應該把臨摹的範本當成是自己同學的作品,我看到這幅畫之後腦子裡能呈現出所畫物體的真實畫面,之後用自己的方法和理解再把他表現出來,並且也奔著畫得比他好為目的。

一般到了這個層次就需要意識上有一個相對大的提升,簡單說就是能夠看出範畫中的不足和提升的點,畢竟繪畫這種東西本身就沒有絕對的對和錯,所以是完全可以畫得比範畫更好的。

就好像我們看了幾篇高分作文是用記敘的方式寫得,同樣一件事或者一個話題,我們用議論文或者散文甚至是現代詩的形式再給他重新寫一遍,未嘗不可,而且最後效果說不定比範本還好。

學習,本就不是單向接收的過程,當你不再單向接收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在動腦子了,這個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腦子一定要用到正確的方向上,不要為了改變而改變,也不要擡槓。

嘴強王者

這個段位不需要臨摹,都是畫出來之後給別人臨摹的。


我是畫癆學長,一個來自清華美院的美術老生,願用自己淺薄的藝考經驗和專業知識為美術生學弟學妹們指明前進的道路,藝考很孤單,學長陪你一起走。

想要了解更多美術藝考相關或者需要評畫的學弟學妹歡迎來我的圈子交流:

藝考美術生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進圈子,和各位美術生們共同成長吧~

藝考經驗美術聯考還要三個月,畫成這樣還要繼續學嗎??

www.zhihu.com圖標畫癆學長:學習速寫應該臨摹哪些大師的作品??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專業乾貨

水粉水果為什麼要畫成一塊一塊的??

www.zhihu.com圖標這樣的素描藝考拿的分高嗎??

www.zhihu.com圖標對於美術生怎樣畫好速寫??

www.zhihu.com圖標

熱門藝題

為什麼陳丹青說我國美術學院的那些素描是死路一條、是一場災難、是反藝術的??

www.zhihu.com圖標藝考全國第一意味著什麼??

www.zhihu.com圖標藝術生低分上知名大學公平嗎??

www.zhihu.com圖標

臨摹只是繪畫中的學習小技巧,對於新手來說,練習基礎比做這些純粹 複製臨摹在學習的進度上更有效。

下面只說3個小技巧,

1、暫停動畫作品對該畫面進行臨草

在動畫中角色在動的時候將他暫停後來進行臨墓,可以練習在動作的作畫。職業的和畫家在畫移動的角色時,不是將身體的整個部分進行移動,而是創造從頭部到腳底整個身體骨骼的曲線。這是因為人類的谷歌和肌肉是聯動的。如果不這樣的話會產生和殭屍一樣的動作。

2、集中練習不擅長的地方

臨摹並不是一個馬上就能掌握的事情。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而放棄,將相同的作品反覆的進行臨墓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的。在進行臨墓時,經常會不自覺的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以及選擇一些沒有自己不擅長部分的作品,這樣來通過騙自己來練習。但是,不擅長的部分反而要進行反覆練習。就算不全部進行臨掌也無所謂,反覆練習自己不擅長的地方就可以了。

3、對照片進行臨享

在漫畫與插畫以外,對照片進行臨墓也是非常有效的。漫畫或者插畫大多是在作者進行一定的優化省略之後所畫出來的。如果一開始不理解角色造型為什麼是這個形狀,為什麼是彎曲到這個角度的情況下進行臨墓作畫時,也容易導致臨墓方向走偏。

如果只想臨摹好看的參考圖,好看但新手很難學到實際的效果。

來看個案例:

這是某題主對著臨本臨摹出來的作品,是不是覺得好像還不錯?

雖然有些地方不夠和諧,但至少感覺顏色好像還闊以?

不過我正巧有臨摹的原圖,可以再來對比一下:

左圖原作者為國人畫師:ra_lilium,推特:@LiliumRa ,pid=21848。

左邊為原圖,現在再看是不是就會能發現右圖有很多問題?

這是來自之前的一個問題:

於是感覺好一點的顏色部分,其實還是吸的,因為色彩方面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腦子裡根本沒東西去上色配色。

而臨摹的效果好不好並不能算入門的判斷依據,因為往往新手在臨摹的時候,臨摹的都只是「結果」。就像是做英語題,光抄答案是沒有用的,只有從你看懂了「問題」、開始明白背後的語法、再寫對單詞、用對語態,這些一步一步去做好,綜合起來纔是會了。

也就是,一張原創出來的圖,他的創意產出、到創作過程和結果是有一個流程的。

那麼創作前需要學習的流程,以及要解決的問題有:

構圖、人體、透視的知識點:

黑白灰、體積、光影:

刻畫、主次節奏、

畫面層次、視覺引導....

還有色彩搭配、人物的設計、畫面感染力等等、、、

這是創作一幅畫,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然後運用你學習到的基礎、設計,從而去塑造表達一副畫面的結果。

以上這些點如果不通過系統的學習繪畫基礎和做有效的訓練,其實你都很難靠獨自原創在繪畫中表達出來。

那麼你看,大佬們的作品中都是具備各種基礎、專業的知識點,

你覺得自己在創作時是應該以日常積累的基礎練習和專業進行創作,還是簡單的靠想像,憑感覺去畫畫呢?

如果是想得到畫不出,甚至想的出畫不下還是畫不完,同樣是缺乏基礎的訓練,需要抓住學習的重點通過有效的訓練,才能積累這些知識點運用到創作中,不然你沒學過的東西,想無師自通還真挺難。

類似以下這些作品同樣是自學摸索,抓不住學習的重點而畫出的半成品,不要僅僅覺得是沒畫完,實際上缺乏基本功什麼問題都暴露出來了,什麼透視、線稿、人體色彩構圖等基礎問題、、、

無腦臨摹,只是讓你更靈活的學會抄出別人好看的作品,臨摹的再多畫的再像,還是不會原創出「好看」的作品,為什麼總有人問離開臨摹還是畫不好原創?

你有沒有遇到類似的問題?

因為只會臨摹並不足以讓你學會獨立原創的能力。

如果你想臨摹的是基礎性的參考圖,不中看又無聊但實際練習效果又很好的參考圖。

比如這些明確目標的練習,點對點的練習,是有效的練習;

這些練習是可以有效積累到原創的練習。

這組練習來自ins上的韓國畫師:taco1704

不中看,練起來很無聊但實際練習效果又很好的參考圖:

一大波素材練習即將來襲!記得先收藏一波~

想練這些素材,需先理解人體結構,人體的肌肉體塊:

理解手部結構,各個角度的練習

足部的結構練習

頭像的結構,各個角度的練習

人體的動態

還有很多非常好的參考圖,練習對提升基礎是非常有效的、、、

結合前面說的,想學會獨立原創,需先明確目標的練習,點對點的有效練習:

那麼如何結合這些素材進行有效的練習?

練到怎樣算掌握?

詳細的學習路徑,直接看這裡:

繪畫學習應該按照什麼順序?繪畫需要學什麼?繪畫有哪些關鍵點??

www.qingwk.com圖標

對於無腦臨摹這個事,在畫室中太常見了。

哪個畫室沒有無腦臨摹的小朋友?

對於無腦臨摹這個事,老師想告訴你:你能問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意識到了臨摹時候「有腦」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減少了無腦臨摹出現的概率。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什麼是無腦臨摹,是不是沒有學到東西就算無腦臨摹呢?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我們得看你對學到東西的定義是什麼。

1.如果寄希望於臨摹一兩張作品便能有明顯進步是不太切實際的。

作為初學者我們選擇臨摹的初衷無非是從優秀的作品裡面學到東西,從而提高我們自己創作時的畫面。

而我在畫室中見到比較多的同學在僅僅臨摹了一兩張之後,畫面沒有明顯進步便開始懷疑臨摹的用處,認為臨摹只是「照抄」對自己的畫面並沒有什麼實質的益處,此時便會覺得自己沒學到東西。

針對這種同學我想說的是,此時並不是臨摹無用或者你臨摹方式有問題,而是可能你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量,肌肉與大腦都沒有形成相應的記憶。這時候只要你能堅持下去,假以時日我們一定能把所學展示在畫面上。

2.何為無腦?是不是一定要背下來才叫「有腦」了。

我注意到你說是不是沒有學到東西就算無腦。

既然這樣我們首先得要明確我們是想要學到什麼東西,是畫面的關係,表達的技法還是用色或者其他……有腦也可以稱為有意識,有意識的畫畫是對大腦和肌肉的雙重訓練,事半而功倍;而無意識的臨摹相當鍛煉僅僅是肌肉記憶,往往可能會事倍而工半。

如果不經思考一味去照抄畫面上一些小的東西,結果往往是你當然可能和他畫的幾乎八九不離十,但是如果讓你自己再畫一張可能又是「原形畢露」了。

這時候我稱它為無腦臨摹。我見過很多同學不管是臨摹也好還是寫生都很喜歡照抄:臨摹力求連髮絲都一根不差,巴不得角度都一模一樣,如果不是紙不透明的話,可能他能把那張畫拓下來。

寫生就開始抄模特,衣褶少一根可能他都會不舒服。當然要肯定的是大家對畫畫細緻有耐心的態度,但是一味的照抄卻是不可取的。

大家需要知道我們當然不是人肉印表機也不是照相機。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對某一個東西進行歸納式的學習,而非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固然能交一份比較好的作業,但對於我們自身的能力的幫助卻是有限的。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那怎麼纔能有意識的臨摹呢?

下面快拿小本本記下來吧,乾貨開始了:

臨摹之前不管是老師的作業或者是自己找的圖片也好,拿到之後首先三「省」吾身哈哈哈:

我想學到什麼,我可以學到什麼,我需要學什麼。

下面我以這張速寫舉例:如果是無腦臨摹同學們往往就開始動手抄了,但是你康康這些調子它抄起來不累嗎?

這個髮絲,光影你抄到一毫不差的時間別人都畫完好幾張了。

這時候要想有腦臨摹你就要想了,我要學什麼呢?我什麼地方不足呢?

比如我是想學人物體積怎麼表現,怎麼有虛實關係。你臨摹到這一塊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他是怎麼表達這一塊兒的。

腦子先明白他是怎麼想的,站在別人的肩膀上事情就簡單多了,這時候你可以多找幾張這種感覺的畫來看,去觀察他們怎麼表達人物體積,然後你其實會發現肯定會有共通之處的,而這就是你需要學習,去記住的東西了。這時候一遍下來可能你的手會有點難跟上,你可以完成作業來了再來幾遍鞏固啊,熟能生巧,這樣你就吸收了別人優秀的東西。

這個時候你或許不能把這些畫都背下來畫的一模一樣,但是who care呢?你已經會畫這個東西了啊,已經畫的有那味兒了,這時候是不是一模一樣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綜合下來我們得明白,臨摹不是也不應該是一次抄襲大賽,比誰抄的像而是步步高家教機(步步高可以考慮打錢哈哈哈)哪裡不會點哪裡。

明白自己缺什麼然後有針對性的去學習,比如我人體比例不行,我就專門找大師畫過的人體去訓練;我畫的人物動態不夠優美,我就去找那些誇張有趣的動態去學習;我的表達手法比較呆板,我就去找我感興趣的畫面去學習……

臨摹的意義不在於照抄而在於利用現代信息發展的便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促使我們更快的進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