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一個美國網友的評價:

病毒避開了所有美國擅長的領域,我們的無人機戰術,核彈儲備,金錢攻勢,外交技巧全然無用。戰勝病毒真正需要的是謙遜有序服從,但我們不可能做到。


肯定可以控制住,最遲在五月中旬,增長速度一定可以下降。

當然,我是做臨牀醫學的,既不是數學家,也不是流行病學研究者,我的演算法也許還有瑕疵,但大概八九不離十。

已知三月最後一天,美國「確診」15萬,以目前增長速度,四天翻一倍,30萬,60萬,120萬,240萬,480萬,960萬,2千萬,4千萬,8千萬,16千萬。。。

五月中旬必然增速要下降,否則人數不夠了。


貼一個自己的 [公式] 值估算結果吧,簡單來說,三月下旬之前,美國基本什麼都沒做:

中國在2月中下旬的時候,R0值正式小於1,開始緩解。

義大利在他們的努力與中國的幫助下,R0值穩步下降,按照現在的趨勢,4月12號左右可以見頂。

然而美國……emmmmm……

三月中旬之前R0一直保持高位,直到最近幾天才開始下降。川普前天還說,想要在復活節看到擁擠的人羣,做夢吧。

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中國、韓國,還是義大利,R0的下降都是接近線性的。即便按照韓國的速度,美國也要到4月20日才能見頂。注意,是見頂,不是結束!美國想要結束防控,恐怕得撐到6月。


這裡的估算,用的是SIR模型。沒有考慮潛伏期,因為更複雜的SICRD很難算得每天的R值。

SIR模型有三個狀態,S:易感,I:感染,R:恢復/死亡:

[公式]

其中, [公式] 可以重寫為:

[公式]

這裡的 [公式] 就是最近出鏡率很高的「基本再生數」。當防控得當,使得R小於1時,疫情就可以漸漸散去。注意到,在疫情初期,S(易感人口)和N(人口)的比值接近於1,可以近似為1處理。這樣,我們就有:

[公式]

其中的 [公式][公式] ,T是平均恢復、死亡的時間。根據Wolfram Cloud的數據[1],T大概是10. 帶入進去,就可以得到每個國家每天的R。

參考

  1. ^Wolfram Research, "Patient Medical Data for Novel Coronavirus COVID-19" from the Wolfram Data Repository (2020)?https://doi.org/10.24097/wolfram.11224.data https://datarepository.wolframcloud.com/resources/Patient-Medical-Data-for-Novel-Coronavirus-COVID-19


中國天團帥氣白紙黑字寫了,加油加油,川建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