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首先是障礙吧。作者鹿橋本來就是一個低調的人,它的作品低調也不奇怪了。只有讀書成魔的人才有可能偶遇,還要有為了它通識繁體字的耐心,對各類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最好有明智的見解,不過一定要是一個能夠讀懂小童的有緣人啊
畢竟是臺灣那邊的……又是繁體……所以傳播度沒有圍城那麼廣吧。

中華書局版的特別厚,快趕上字典了,我也是耐著性子纔看下去的( ̄▽ ̄")


這本書七十年代在港臺流行,一版再版。但是七十年代國內的政治環境什麼樣你也知道。關門禁閉,對外也交流少,大陸之外發生了什麼大眾都不瞭解,自然也就不知道《未央歌》,看的人自然少。直到2008年才由黃山書社在大陸出版,印數似乎不多。目前市面上的這個版本也基本沒有了。而錢鍾書的《圍城》,寫於抗戰時期,出版較早,在政權交替之前就已經流傳開來了。並且,錢鍾書在四九年之後就在大陸,他的作品在國內出版比較正常,看的人依然也多。
宣傳部表示此小說政治不正確!一羣大學生在國家動蕩的年代遠離政治,不去遊行,也不去造反,卻安於自己的小天地,追求自身的完善。不夠革命!


除了政治因素,我覺得此書的文學水平也不足以使它達到《圍城》的層次。。。這本書的文筆很美,顯然作者對行文進行了精雕細琢。然而,這也導致了全書的語言風格和情緒鋪墊矯情做作,似乎為賦新詞強說愁,反倒失去了應有的天真平實,十分影響閱讀體驗。此外,全書採用散文化敘述風格,整體架構很散,讀起來像是流水賬。整體看來,我覺得這部書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好,它更像是文藝青年的散文故事集。

第一當然是繁體,第二是大陸出版晚,第三是不符合現在喜好,第四是書太厚。我個人看來六七遍,到處推薦,但可能看完這本書的朋友沒有一兩個。但相信會火的,就像之前芒格的窮查理寶典沒火,近一兩年成為很多人偶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