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是雞胸肉 魚 這些呀 在家喫飯我覺得感受到飽度就好了 不必要精確到多少g吧 請問我那樣纔是對的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

如果你想有效果,但是你又不知道該怎麼喫,因為你不懂太少營養原理。那你得按教練說的做。

如果你懂營養,知道怎麼喫,或者之後學會了,知道怎麼喫。

什麼教練食譜,一邊去。


要他改


不需要這麼嚴格,就算是減脂也無需整天水煮一切,啃雞胸肉,大部分人健身都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如此折磨自己大可不必,因為還需要考慮可持續性,普通人羣只需要有意識的去把控熱量,調整三大營養素比例即可

比如你可以每頓七分飽,把主食加入一些粗糧,紅薯,玉米來代替白米白麪,早餐和訓練前後攝入較多碳水,而其他時間減少碳水攝入,多喫些蔬菜和蛋白質,做到儘可能的營養均衡,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可以了。


沒必要完全按照那麼精準的食譜。大方向上有取捨就好了。

搞得那麼苦,很容易有逆反情緒,慢慢的不想健身了。

有個調侃的話:中年人健身不就是為了愉快的喝啤酒喫大腰子嗎?


假設現在有一個克隆體的你,他的身體情況,訓練模式和你完全一樣,唯一不同就是他嚴格按照教練的飲食計劃執行,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對飲食計劃進行調整;而你則是憑著本體感受來飲食。

那麼你們兩個的差距大約是:你鍛煉3-5年=你的克隆體鍛煉1年。

兩種方法沒有對錯之分,有的只是對健身的態度之分:你的態度是把健身當做隨便玩,你的克隆體則是對健身100%認真的態度。

而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行為,不同的行為日積月累決定了結果的不同。


他可能是怕你喫太多

感覺到飽就是喫太多了

你要說你能感覺出該喫多少

那挺強


必要的,堅持不住的時候想想你為啥開始鍛煉吧


飲食的第一大前提:熱量!熱量!熱量!這是最基本的東西,只要熱量攝入正確,身材纔看得到效果。

攝入熱量大於基礎代謝=增肌(會做力量訓練)或增肥(不運動)

攝入熱量小於基礎代謝=減脂(附帶減點肌肉)

1g碳水或者蛋白質4大卡,1g脂肪9大卡。女生基礎代謝一般至少1200,男生基礎代謝一般至少1500,這是多數人的最低熱量標準吧,太低了減脂效果反而會不好。增肌的話熱量要盈餘300-500大卡。

所以針對你的問題是,你能算的出你一天的熱量嗎?這是簡單的數學題。其實只要開始半個月一個月稱下算好,以後喫什麼東西熱量心裡就有數,不需要用稱了。如果你懶得算,身材就隨緣。

身體是最誠實的東西,你付出越多,效果越明顯;你敷衍,它就敷衍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