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每次打坐到很静很静没有任何意识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感觉,突然马上有意识的时候,就下坐了。

清凉月老师:这个就是静极生动。要知道咱们说的静,也就是咱们说要入定,必须建立在静的基础上,你不可能边和别人吵架边入定,因为你必须先达到静,以静为基础再去入定。

但咱们的静又不是内守幽静的静,而是专注的静。专注的静就是改变静的条件,因为静的形成是有条件的。我们现在是通过放松,放松物质状态,放松身体,达到入静的。那你就专注的去放松,在放松的过程中,慢慢地达到一个高层次的静的状态,属于一个专注的静。专注的静,一定要牢记一点:就是专注的静是没有静的体验的。

如果你实证中,你觉得现在没有念头了,很静很美好,那你就已经堕入一般的静而不是专注的静。专注的静,是能观到念头,但是念头不会走神,也就是说一点都不会走神。这是最关键的。专注的静是没有静的体验的。只要你有静的体验,那么你就住于一般的静。

一般的静会出现几个问题:

第一,是一旦住于这种静,不知道怎样观,因为住于静之后,没有其他念头。为什么没有其他念头?那是因为你住于静这个念头,静本身是个念头,也就是说你处于其中一个观念,以一念代万念。其他的念头无法起,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容易出现静极生动。前面那个没有念头的阶段,它最容易把你导向细昏沉,因为你不知道怎么观了,在体验静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细昏沉。你的睡眠也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不由自主就进入昏沉状态。那么当你没有进入昏沉状态的时候,逐渐逐渐它会静极生动,然后退下来。

所以在实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记,是必须以静为基础才能入定,才能进入定中,但同时这里的静又不是一般的静,而是专注的静。


就像不能在梦中提醒自己在做梦一样。

当眼睛识别明暗,色彩,识别文字,图案,形象时念头在眼睛。

当耳朵识别风声雨声读雷声,读书声,说话时念头在耳朵。

当鼻子识别气味时念头在鼻子。

当舌头识别味道时念头在舌头。

当皮肤识别温度,压力时念头在皮肤。

当心识别"没有念头"时念头在识别。

所以肯定您睡著了才不知道念头在那里,就像不能在梦中提醒自己在做梦一样。


你是学的什么坐法?跟谁学习的?你学习目的是什么?你学打坐多少时间了?你如果真想得道真实修行方法,你得告诉你的这些情况。

我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公开告之。


打坐中没了念头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这就是佛家中说的「无明」。也有人管它叫「掉举」。

在我们打坐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混乱的画面,也有打坐过程中睡著了的现象,第三就是这个无念头的现象。这三个状态现象是初学佛的人一定要经历的过程,不用担心。

佛家有觉悟一说,发生这三个现象时,我们可能会逐步地提起「觉」,此时觉起,乱相就会暂时消亡,就会从睡觉中「清醒」,从无明中发现「明」。

我上面用了「暂时」一词,意思是说,上述过程可能很长,这几个现象一定是交替出现。

在这个交替过程中,我们会理解心经中「观」的涵义。

在这个交替过程中,我们会逐步的发现我们内心里的光明状态在交替著增加。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好事情,觉得对就继续,别被其念头弄杂了,不要东想西想

另外,平时看书,读读道家典籍,后世人各说各有理,根本开始在最原始的书上

见解可参考,重点是自己去悟,自己的才是自己的


这是最好的


进入了发呆状态或小睡了一觉。


我是打坐开始一看时间,完了睁眼一看时间,一个小时,中间断片了,坐著也能睡著,服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