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邦聊聊李小龙,说说截拳道——

凭借甄子丹演绎《叶问》系列,咏春拳风靡内地,叶问宗师也为内地熟知,其实叶问是先在世界上出名,包括咏春拳,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蜚声国际,而后才为祖国人民所熟知,这些都是历史造成的,不再我们的讨论范畴。片中是传奇,请李小龙出去更是传奇中的传奇,只可能发生在电影中,现实中却截然相反,因为叶问宗师那是真的没有挑徒弟的理由,只有多多益善的需求!

叶问宗师嫡孙莅临张安邦工作室讲拳

叶问宗师,安邦喜欢尊称问公,问公年轻时在佛山,那是衣食无忧,打拳打发时间而已,后来到了香港,生活所迫,才出山教拳。张安邦讲过,一个学拳的,学的还不错,教拳相当于出山,迈出这一步是非常难的,不亚于跨过一座大山的。安邦经常跟弟子们讲,拜佛是手心向上的,师父开馆收徒也是手心向上的,是跟徒弟要钱花的,作为老人、作为前辈,不能照顾年轻的,还要他们养活,这心情是可想而知的。现在教拳是培训机构了,以前那可是丢人的不得了的事,如果谁谁公开教拳混饭吃的话。手心向上都是接受的意思,就像安邦常介绍自己的第一句:教拳为生!

叶问嫡孙叶港超、作家朱沐女士、张安邦

问公初到香港,确实生活所迫才教拳为生,事实其实,根据现存的资料,包括我与问公后人的接触,都可以了解到当时问公,只有资格选择教学生,没有资格选择收学生,什么意思?喜不喜欢都要收,生活么;教不教老祖宗的真东西,这是问公自己决定的,教不教?教多少?他自己心里有数,安邦觉得大概这就是武林中人说的外圆内方吧!

潘誉、叶港超、张安邦、蔡振龙(两边皆为安邦弟子)

因为我自己就教拳为生,大家看我小时候的照片,跟武林成名人物混迹一堂的不少,都是拜父母所赐,那时候经济条件还可以,衣食无忧,后来靠自己了,自己毕竟身无长物,虽然有过一些营收,最后还是靠年轻时的一技傍身,此种心情,外人不足道也!

张安邦与弟子们在一起

关注张安邦,一起聊聊李小龙,说说截拳道!


1.谢邀。

第二部中李小龙年纪太小了,主要原因性格太强势。因为咏春拳的第一套拳法叫小念头,讲究正心正念很多人以为要立一个正义的正直的一身正气的信念就好了,却忽略了小念头的小字,这个小字的意义是谦虚谦逊。小念头不正则终身不正。当时李小龙这么小,而且看到不顺眼的就要打,心智理解不了咏春拳的拳理,所以叶问叫他长大了在来找他。


叶问2传递的一个理念就是「贵在中和,不争之争」,功夫是用来制止欺凌而不是斗勇逞强,但是李小龙还太小,学武的理由是看到不顺眼的人就打他,显然还不能领会中华武术里的谦逊。所以叶问暂时没有收他为徒。


谢邀,彼时的李小龙还是个顽劣的少年,叶问看到他好勇斗狠,容易惹事,所以等他长大,心性有所收敛才把他收到门下。


快到结尾的地方叶师傅都白说了是吗?他那是请李小龙出去吗?他特么是感觉屋里小打不开、意思是你先走、我锁门、咱俩外头练、看的是真不仔细、

哈哈、有人提醒我说错了、对对对、第二部哈、因为孩子太冲、叶问不想教一个爱打架惹事的人、就这么简单、


对不起~我只看过去年的叶问,其实我并不感冒武打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