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還有什麼比較好的講中國近代史的書值得推薦?最好是學術性、思想性比較強的。謝謝


陳恭祿的《中國近代史》,李劍農的《中國近百年政治史》,王奇生的《黨員與黨爭》,黃道炫的《張力與界限》,楊奎松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還有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


除了本因坊道的所說的,再補上兩本,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和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中國的奮鬥》(非閹割版)都是必讀經典


補充一個,社科院出的十卷本《中國近代通史》


本來《中國近代史綱要》,大學時候就會看的那個淺藍色…

這本書就是比較好的基礎知識!

而題主說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更加真切而深入地感受近代中國的歷史脈動,進而增進對這段屈辱與奮鬥的認知度。

所以應該是對近代史有了自己一定的看法和想法。

既然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思想,看書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左右思想…所以我推薦一些,看似不那麼重要重要的關於近代史的書籍。

同樣是陳旭麓寫的《近代中國八十年》《近代中國人物論》

《中國現代化史》(第1卷1800-1949) 這個由多為大佬寫的真心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章節去看看,因為太多了,我基本上都是泛讀…

《重說中國近代史》張鳴寫的,在北洋軍閥前都有些許描述…

《中原大戰:民國軍閥的終極逐鹿》這本書,作者的文筆比較流暢,在一些地方我看是遵照了歷史。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陶涵寫的,而這本書中是否客觀,我不知道。但是我有自己的認知…

《毛澤東傳》當然不可能少啊!畢竟他絕對算的上中國近代史中熠熠生輝的一筆…

《簡明中國近代史讀本》由於內容比較多,就也沒有詳細的介紹種種原因問題…

《實說太平天國》就比較符合我個人的口味,有數據有資料,而且對於一些問題:比如李秀成供詞,比較詳細。

還有很多關於近代史的書,不過我個人看得不算多,就列舉以上的書籍推薦。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京東¥ 33.30去購買?

小子推薦胡繩先生所著《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

公元7世紀~13世紀的中國,正處於唐、宋時期,此時的中國經濟、文化發展處於世界前列;到了16~18世紀,即明朝後期至清朝,資產階級革命在西歐相繼爆發,資產階級制度在歐洲逐漸佔據統治地位,而此時的中國,仍然處於封建社會。中國此時,無能是在經濟上,還是制度上,都逐漸落後了。

清道光二十年~二十二年(1840~1842年),英國侵略者終於按耐不住,以武力手段叩開中國的大門。隨著西方勢力的侵入,中國的社會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即中國社會從封建社會逐漸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渡。

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開啟了中國近代史。這段時間,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這段時期,風起雲湧,中國從上到下,有改革也有革命。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標誌,前79年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後30年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小子單說這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1919)的大事

這個時期第一件大事就是持續兩年的中英鴉片戰爭,結局是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戰爭以後,中國國門被打開,原來的小農經濟逐漸破產。由於經濟基礎的逐漸崩潰,而新的經濟制度還未建立,其結果就是民不聊生,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在1851年爆發了。在這期間,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果又是以簽訂諸多不平等條約結束。

太平天國(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太平天國運動於1864宣告失敗。農民大革命失敗以後,清政府認識到時代變了,也開始了變革圖強,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興起。這期間,官辦軍事工業、官督商辦的企業都逐漸建立起來,比如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漢陽鐵廠等。雖然洋務運動以「自強」、「求富」為口號,但終究掩飾不了其妥協、投降的本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逐漸形成。

隨著清政府洋務運動的進行,軍隊方面也逐漸向熱兵器過渡,尤其是海軍方面,以北洋水師最為關鍵。這期間,邊疆危機爆發,西方開始對中國進行蠶食政策,清政府對外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割讓了大量領土,藩屬國逐漸喪失。

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清政府應朝鮮政府請求出兵,日本也乘機出兵。清軍與日軍在朝鮮發生爭端。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中日戰爭開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與日本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一步加深。

鄧世昌(圖片來源於網路)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自上而下都驚醒了,或者說驚呆了。一時之間,全國上下,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知道國家需要變革。廟堂之上,康梁發起了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即百日維新。然而,改革派過於激進,招致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彈。民間,對外國的仇視達到高潮,義和團運動興起。上下盲動,極度排外,終於,列強組成八國聯軍侵華。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列強與清政府在北京簽訂簽訂《辛丑條約》。此時,清政府已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標誌著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義和團(圖片來源於網路)

此時的清政府,也謀求改良。1905年,慈禧太后考慮預備立憲的問題,並於1906年宣布預備立憲。在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表現出繼續發展的趨勢,在這一背景下,資產階級逐漸登上政治舞台。光緒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1905年7月30日),同盟會成立。1906年,清政府頒布「預備仿行憲政」,然而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際改革措施,並於1908年宣布要用九年的時間來籌備工作。資產階級革命派對清政府徹底失望,革命活動如火如荼。

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2日,湖南、陝西兩省省會發生起義,宣告對清政府獨立。在隨後的一個月內,又有江西、山西、雲南、貴州、浙江、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上海,以及稍晚些時候四川樹起了獨立的旗幟。12月25日孫中山從國外回到上海,12月29日,在南京的17省代表會議進行臨時總統選舉,與會的每省一票,孫中山得16票。孫中山於12月31日抵達南京。次日,即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孫中山等

與此同時,袁世凱在1911年11月16日組成以他為首的內閣,隨後,迅速地將清朝的全部政權、軍權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南北兩方開始圍繞中國未來的統治權進行博弈。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結束了清朝260多年的統治,也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皇帝專制制度。2月14日,孫中山宣布辭職聲明,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布就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宣布解除大總統之職,4月2日,參議院按照袁世凱的意願遷往北京。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取得完全勝利。

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後,逐漸暴露了其反革命的本質。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正式宣布實行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定次年為「洪憲元年」 。袁世凱為取得日本支持,與日本簽訂了賣國的「二十一條」。

全國爆發反袁鬥爭,1915年12月25日,以唐繼堯為首向全國發布聲討袁世凱的通電,雲南獨立,唐繼堯為雲南都督,雲南軍隊組成三個軍,號稱護國軍,蔡鍔率領一個軍進兵四川。貴州、廣西相繼獨立。這次反袁鬥爭稱為「護國運動」。1916年3月22日,在各方反對下,袁世凱宣布撤銷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病死去,黎元洪就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內閣總理,不久後,馮國璋任副總統,開始了北洋軍閥時代

從辛亥革命到這一時期,中國的思想界處於非常混亂的狀態。經歷了辛亥革命後,中國仍然積貧積弱,四分五裂。社會對資產階級改良或者革命思想出現了懷疑和動搖,於是出現了各種「尊孔」復古的思潮 。

1915年9月,《新青年》創刊,發起了思想方面的鬥爭。它在青年群眾影響逐漸擴大,在《新青年》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個有歷史意義的文化思想運動。

陳獨秀與《新青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處理戰後的世界問題,1919年1年1月舉行在「五強」(英、法、美、意、日) 操縱下的巴黎和會。北洋政府也派出了代表團參會。這時,北京政府的大總統是徐世昌,實際掌握北京政府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走卒段祺瑞。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完全失敗了

北京學生首先行動起來表示人民群眾對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對親日派北京政府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學生三千多人舉行集會、遊行示威,打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五四運動爆發

五四運動(圖片來源於網路)

五四運動後兩年,1921年,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國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京東¥ 33.30去購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