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問得不是很科學~~請各位專業的來回答。

自然界中除去人類這個bug,各個生物圈中的位於頂端位置的幾乎都是貓科動物。非洲的獅子,東亞的老虎,美洲的黑豹與美洲獅,中亞的雪豹。為什麼在於相同生態圈的犬類卻么有獲得相同的地位?

同時另外問一點,貓科生物如此強大卻沒有偏布全球生物圈,例如北極圈?


拋開自然選擇不談,只說兩點我了解的貓科動物對比於犬科動物的優勢。

1.最重要的,身體結構。貓科動物的骨骼和肌肉結構,使得它們擅長使用自己的上肢,加上可伸縮的利爪,使得它們在對抗絕大多數動物時攻擊方式比只會撕咬的犬科動物更多樣。此外還有超快的反應速度以及超強的爆發力,想像一下像老虎這種平均體重超過200公斤的生物,極速奔跑可以達到80公里每小時。

2.生活習性。除獅子外,貓科動物都是獨居的。長期處於獨立狩獵狀態,讓它們成為了狡猾的戰術大師,因為一旦受傷就可能影響到狩獵能力,它們都會充分利用環境因素,隱蔽、偷襲、一擊致命,這一點上老虎可以說是貓科動物里的巔峰了。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對一個獵人的一句話印象很深,「如果老虎決定要殺你,那麼直到你死前你都不會看到它,如果你看到了,說明它還在猶豫。」

總的來說,貓科動物是天生的殺手,正常情況下貓科動物在陸地上可以單挑一切等體重甚至體重超過自身的生物,網上有很多貓單挑狗的視頻,可以說貓如果躲著狗,那一定是害怕自己受傷,假如拚命的話,狗是打不過貓的(斗獸棋什麼鬼),當然請不要拿極端差距的貓狗比(例如大型猛犬,體重差距實在太大)


戰鬥力強大不等於生存能力與適應性強大,而且,在很久很久以前,像陸地上的劍齒虎、洞獅、巨型短面熊、大地懶,海洋里的巨齒鯊、梅爾維爾鯨、滄龍之類的,論戰鬥力說是完爆今天的親戚並不過分,然而還是滅絕了,反倒是老鼠蟑螂之類的面對人類的圍剿依舊遍布全球。

關於生物圈頂端,你的想法也是不準確的。在今天的非洲確實是獅子稱王,但是鬣狗算得上是獅子的競爭者,雙方地位接近。在亞洲,老虎叢林稱王,依舊要面對來著熊科動物,尤其是棕熊的威脅,比如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和烏蘇里棕熊就是同等級的競爭者。雪豹也並非沒有敵手,當地的狼群、棕熊黑熊一樣威脅雪豹的生存。南美洲是美洲豹、黑凱門鱷(不是那個丟人的凱門鱷)與森蚺分庭抗禮,不存在誰一家獨大的局面。北美就更有意思,是北美灰狼與北美棕熊的天下,美洲獅對它們大多數是處於弱勢的,甚至還會與加拿大猞猁發生衝突而不能取勝。

至於所謂的「最強王者」,這個強指的並不是自身的戰鬥力,而是捕獵能力以及本身的活動對整個食物鏈的影響。你要說單純的戰鬥力,大象犀牛河馬灣鱷野牛這些平均戰鬥力都大於等於大貓。為什麼說老虎和獅子是各自領域的「百獸之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可以比較經常性殺死體型大於甚至是遠大於自身的獵物,並且影響或壓制各自領域內的其他掠食者,比如獅子壓制鬣狗(注意鬣狗不是犬科動物)、老虎壓制灰狼。獅子經常捕食強壯的非洲水牛,有時候也會攻擊乃至殺死河馬、鱷魚、非洲象。而老虎也有攻擊和殺死白肢野牛、烏蘇里棕熊、印度犀牛、亞洲象的光輝戰例。看一看雙方有時候能達到可怕的1:10的體重比,稱呼他們一聲「百獸之王」並不為過。

而且犬科也並非題主所認為的那麼不堪,比如前面提到的北美灰狼,是能夠壓制美洲獅的強大物種,集結成群了也能攻擊和捕食體型龐大的北美棕熊與北美野牛,是當地無可爭議的頂級掠食者。


因為貓科和犬科捕獵對象不同,捕獵方式不同,所以進化方向就不同。

貓科針對的是比自己大很多的獵物。如大象,野牛等。而捕捉這種比自己大很多的生物,必須迅速襲擊其要害,將其殺死,才能防止對方反擊。讓對方反擊的話,自己的小身體,非死即殘啊。

這就要求,第一,必須單獨行動。因為獵物的要害就是脖子,兩頭獅子無法同時攻擊一種生物的脖子。第二,需要柔軟矯健的身體,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貓科就進化成了這個樣子。而且大多數都是獨行俠。

現在的貓科動物,已經是被原始人類殺過一遍的了。因為人類已經取代貓科動物,成為專逮巨型動物的捕獵者。幸好人類早早發現了更有效率的食物獲取方式--農業。不然沒什麼貓科犬科動物了,只有人類和食草動物。

猛瑪象太大,劍齒虎就是偷襲對準脖子一擊決勝負

實際上,劍齒虎才是最厲害的大型動物殺手。成年大象都可以勉強幹掉。那長長的劍齒就是專門切脖子的。可惜,因為對人類本身有威脅(它喜歡偷襲),又喜歡與人類搶大型獵物。(對原始人類來說,一頭猛瑪頂多少小動物啊)最後被人類滅絕了。

犬科的捕獵對象,主要是與自己相差不大的動物。如鹿,馬等。而且,能逮小的,不逮大的。這些動物的反擊對它們本身威脅不大,所以它們可以慢慢殺死,不需要偷襲,也不需要進化出長長的劍齒。但是慢慢殺死獵物,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獵物會跑,很能跑。所以,群體圍獵,包圍獵物就非常有必要。所以,犬科都是群居。不過,你讓一群犬科去捕獵成年大象,它們也無從下嘴啊。也就欺負一下未成年的小象。犬科就不是干這個活的。

鬣狗們企圖捕殺小象,被母親趕走,還追了好長一段距離。

所以,自然界中最強的王者是貓科而不是犬科。因為貓科的獵物一直是比自己大的生物,所以進化的更有殺傷力。而犬科只對自己差不多的獵物感興趣,所以耐力更強。非不得已,不會去捕獵比自己大很多的動物的。

你讓一個以城市運動會冠軍為目標的運動員,去和以奧運會冠軍為目標的運動員單挑,肯定不行啦。

但是犬科動物也不怕貓科動物,因為它們群居。

如果有一天人類消失,大象這種生物沒了天敵,瘋狂生長。會擠占其他食草動物的生存空間。其他食草動物數量減少。一定會有缺少食物的貓科動物進化成新的,有著長長劍齒形態的頂級捕獵者。去填補這個空白。如果貓科當時與人類一起消失了。那麼犬科也會一定會有往長出劍齒形態進化的。這是自然界的效率原則,自然界是會自動平衡的。

另外,北極圈的主要獵物都在冰下,海水裡。貓科不適應水中捕獵,而北極熊搶先適應了。想要北極圈有大型貓科,得北極熊先讓出位置才有一定的進化機會。目前看,沒這個可能。

想要在北極混,水中本領要好。


所謂王者是哪方面?戰鬥力?適應力?還是體型?

戰鬥力拋開人這種把技能點全點在智商上而對幾乎所有動物有碾壓性的傷害外,食肉目內貓科也不能說是絕對頂尖。大型貓科可以說比犬科強了太多,但也不是無獸能敵。就拿食肉目來講,成年公棕熊捕食過母虎和少年公虎,成年公北極熊的戰鬥力更強。此外,鰭腳類的象海豹或者海象的危險性也相當高。(北極熊都不敢隨便惹的海象)

然後,弱肉強食是有的,但不是絕對。食草動物其實有很多都不是省油的燈。非洲水牛群送獅子上天的視頻,長頸鹿飛踹獅子,還有象踩老虎的視頻都多了。不放上來了。

環境適應力問題呢,貓科純肉食,大型貓科需要大堆肉食才能生活。這就意味著不能大量繁殖並且需要大塊領地,否則全體餓死。貓科唯一能吹的就是家貓了。嬌小靈活可供裹腹的東西多,靠賣萌也能到處跑。部分中小型貓科藪貓獰貓也尚可。豹屬五個大型貓科獅虎豹美洲虎雪豹生存狀況都不容樂觀,雲豹屬的更是難覓蹤跡。而犬型亞目的熊科,犬科雜食性高,適應力更強。熊除了澳洲非洲南極滿地走,高原寒帶也能愉快玩耍。有鼠兔吃鼠兔,有蜂蜜吃蜂蜜,有鮭魚吃鮭魚,有玉米吃玉米,有竹子吃竹子,有菠蘿吃菠蘿,有白蟻吃白蟻,有漿果吃漿果,有海豹吃海豹,有羊肉吃羊肉,咦,人來了砍了樹?不怕,有果園就進去偷吃點水果,有垃圾桶,哇,流動食堂,打開吃個爽(美洲黑熊棕熊和北極熊再加上某個路過的浣熊科群眾激情發言)。還有鼬科中體型嬌小不用太大量獵物供養的又相當有戰鬥力的比如黃大仙,還有食性雜的平頭哥適應度也蠻不錯。(平頭哥不傻,平時能避開猛獸還是避開的。但是被盯上了就拚命不放棄生命。這才是正確操作。)

體型問題……除了熊,要隆重請出象海豹,最大的食肉目。海象都沒說話,排排坐輪不到虎。

以上,貓科很厲害,但題主的前提不夠準確。


食肉目:貓型亞目、犬型亞目、*鰭足亞目

貓型亞目:標狸科、林狸科、貓科、靈貓科、鬣狗科、獴科、馬島狸科

犬型亞目:犬科、熊科、*鰭足類(海豹科、海象科、海獅科)、小熊貓科、浣熊科、臭鼬科、鼬科

貓科 vs 犬科

鬣狗科 vs 熊科

靈貓科 vs 浣熊科

獴科 vs 鼬科

馬島狸科 vs 臭鼬科

標狸科+林狸科 vs 小熊貓科(一+兩個種 vs 一個種)

這麼一比較,就當是不相上下吧,然而犬型亞目還多出來下海的三個科!

單比較本尊,不牽扯親戚的話,貓科是三十六個種,犬科是三十四個種,基本一樣,不過我一般為了平衡,就把犬科的玄狼和丁狗獨立出來,於是都成三十六個種了——

親民三十六貓:

?、虞、虎、獍、豹、獅(6)

雲彪、金彪、栗彪(3)

藪貓、獰貓、原貓(3)

虎貓、長尾貓、小斑貓、草原貓、山原貓、東林貓、西林貓(7)

短尾貓、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猞猁(4)

獵豹、山彪、水彪(3)

兔猻、銹斑貓、扁頭貓、漁貓、豹貓(5)

叢林貓、黑足貓、沙貓、荒漠貓、野貓(5)

6+3+3+7+4+3+5+5=36

親民三十六犬:

灰狐、蝠狐、貉(3)

姬狐、迅狐、北狐、草狐、沙狐、藏狐、印狐、布狐、呂狐、廓狐、蒼狐、南狐(12)

鬃狼、藪犬、小耳狐狼、食蟹狐狼、原狐狼、島狐狼、沙狐狼、山狐狼、美狐狼、河狐狼(10)

三色豺、豺、側紋胡狼、黑背胡狼、亞洲胡狼、赤狼、金狼、郊狼、狼、玄狼、丁狗(11)

3+12+10+11=36

只不過三十六貓和三十六犬並不像三十六鹿那麼容易對應到人身上,也不能硬湊吧~~

李溯本?黃聖雅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