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初看之時,平平無奇,你可能覺得這只是一部簡單的犯罪推理片,並且犯罪的手法也很普通;

之後電影加入了詛咒、巫術、附身等元素,你可能會看得有些莫名其妙,雲山霧繞的不知道電影想要講什麼,感覺電影好像變成了一部靈異題材的恐怖片

繼續看你會發現,原來它是一部科幻片,探討的是有關意識移植的問題;

最終你才發現,這是一部倫理片,片中的愛情是超越性別與肉體的存在。


簡單地介紹完這部電影之後,下面進入到涉及劇透的部分,解析《緝魂》劇情及人物中的關鍵問題。

1、片中“移魂”的原理是什麼?

作爲一部軟科幻片,《緝魂》中並未詳細說明意識移植的原理,只是說利用RNA晶體粉末。

而在原著小說《移魂有術》中則對應用RNA晶體粉末的原理有較爲詳細的描寫:

萬博士首先在王十二的身體裏注入一種RNA物質,它會根據頭腦的狀況生成相應的DNA編碼。然後,他把帶有記憶編碼的細胞從王十二身上分離,經過免疫僞裝後植入李川書的免疫系統,這種細胞中的DNA會製造釋放信使RNA,進入到神經細胞中對DNA重編。最後,李川書全身的免疫細胞和神經細胞都會帶上記憶編碼,神經網絡會逐漸改變,王十二的記憶會慢慢重現,王十二也就在李川書身上覆活過來。

當然,小說中所描寫的方法也僅能停留在科學幻想的層面。

對此,我們只需要理解成,在生物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人類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重新整合基因、重構神經網絡、使一個人的意識移植到另一個人的身體上就可以了。

然後在接受這一科幻設定的前提下,理解這部電影的劇情。

爲了方便區分人物,下文我們將具有王世聰意識的李燕,稱爲李燕(聰);將具有梁文超意識的李燕,稱爲李燕(超)。

2、王世聰、萬宇凡和唐素貞三者的關係是什麼?

(1)王世聰X萬宇凡

王世聰和萬宇凡既是事業上的夥伴,又是一對同性戀人,這在電影中有多處明示或暗示。

比如唐素貞自殺前撒的王世聰和萬宇凡的牀照;

李燕(聰)對萬宇凡說你身上有幾根毛我還不清楚嗎?

最後梁文超提到萬宇凡時,李燕(聰)說萬宇凡是她前世的錯誤,以及萬宇凡聽到此話時傷心痛哭的樣子等……

(2)王世聰X唐素貞

根據萬宇凡的交代,王世聰娶唐素貞,只是迫於貴族家世的身份,爲了掩蓋自己是同性戀,同時爲王家傳宗接代,但王世聰並不愛唐素貞。

所以據管家交代,在唐素貞生下王天佑以後,王世聰基本就沒碰過唐素貞,對唐素貞非常冷淡。

這也就導致了唐素貞的抑鬱,精神逐漸失常。

(3)唐素貞X萬宇凡

對於唐素貞的婚姻悲劇,萬宇凡是感到自責的,所以他會盡自己所能關照唐素貞,也算是爲他的愛人王世聰做彌補。

但在這個過程中,唐素貞對萬宇凡在情感上越來越依賴,所以纔有了唐素貞出軌萬宇凡的緋聞。

不過從劇情發展來看,萬宇凡與王世聰纔是真愛,萬宇凡對唐素貞只是關照,他並沒有背叛王世聰。

所以在萬宇凡趕到唐素貞自殺的現場時,他並沒有看到唐素貞死了就立刻趕到旁邊痛哭流涕,而是先撿了地上的照片,發現唐素貞是因爲他和王世聰的事自殺的時候,他才自責懺悔的跪下來哭。

3、唐素貞爲什麼自殺?

唐素貞發現王世聰和萬宇凡是同性戀人,也就是說她發現她的老公和她現在的精神依靠萬宇凡都不愛她,他們兩個人才是真愛,這可以說是雙重甚至是三重打擊。

在這樣沉重的打擊之下,唐素貞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並且對於同性戀的王世聰把自己拖入到悲慘的婚姻之中而極度憤恨。

已經生無可戀的她,決定用自己最後的死亡來完成對王世聰最深的詛咒。

4、王世聰與萬宇凡的計劃是什麼?

在王世聰身患腦癌之後,面對這個不治之症,二人想出了一個爲王世聰“移魂續命”的方法。

他們首先選中了在王氏集團創辦的孤兒院中長大的年輕女孩兒李燕,讓她搬到了王世聰家裏。

然後以王家太太,必須爲王世聰生孩子並且需要改良後代基因的名義,以10萬塊爲報酬,讓李燕簽下了接受RNA手術的協議。

之後用了連續三天的時間,萬宇凡通過手術,將王世聰的意識成功移植到了李燕的身上。

同時,爲了避免隱患,他們還將原本李燕的意識記錄徹底銷燬,這樣李燕的意識就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再無恢復的可能。

之後通過人工授精技術,李燕(聰)成功懷上了王世聰的孩子。

未來,他們計劃繼續把王世聰的意識移植到這個孩子身上,這樣王世聰就能永生並且始終擁有年輕的肉體。

5、爲什麼王世聰要換掉李燕(聰)?

當王世聰的意識移植到李燕身體上之後,她成爲了另一個王世聰,她與原本的王世聰有着同樣的對於公司的掌控欲。

而只要老王世聰還在世一天,她就無法真正掌握公司,而王氏集團也在老王世聰一系列錯誤操作下江河日下,面臨危機。

由此李燕(聰)與王世聰之間就產生了矛盾,李燕(聰)盼着王世聰早點死,王世聰也越看李燕(聰)越不順眼,於是他讓萬宇凡趕快回來,好將他的意識植入到另一個身體中。

王世聰以爲將自己的意識移植到另一個人的身體上就可以讓自己繼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殊不知一旦自己的意識在另一個身體上覺醒,那個人就將成爲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而非另一個他。

6、李燕(聰)是如何殺掉王世聰的?

李燕(聰)偷聽到了王世聰要換掉她的話,於是決定先下手爲強,在萬宇凡回來之前殺死王世聰。

她想起了唐素貞給王天佑留下的遺書,於是設計借刀殺人。

她僞造了唐素貞的遺書,以教唆王天佑爲母報仇。

但她沒想到王天佑在砸了王世聰一下之後就被嚇跑了,於是她親自上去補刀殺了王世聰。

她更沒想到,自己繼承了李燕暈血的特質,在行兇後就在旁邊暈倒了;同時,王世聰不僅在死前就偷偷報了警,而且整個行兇的過程也被完整錄了音。

7、爲何李燕(聰)沒有銷燬她房間中的錄像?

李燕房間中的攝像頭是王世聰和萬宇凡共同決定安裝的,當然也是她不得不接受的。

這個攝像頭安裝的目的就是爲了王世聰和萬宇凡觀察或者說監視李燕(聰)在手術後的反應和狀態,所以錄像當然不會在李燕(聰)的手上。

按照李燕(聰)的計劃,王世聰會被王天佑殺掉,自己無需動手,監視器中的錄像甚至還可以增加唐素貞的詛咒生效、王天佑爲母報仇的可信度。

如同我前面所說,她沒想到需要自己補刀,更沒想到在自己動手之後會暈倒,而警察馬上趕到,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僞裝現場、處理錄像。

8、爲何王天佑要認罪?

首先王天佑那晚本就是要殺死王世聰的,他爲了給母親報仇,對王世聰恨之入骨,只是他並不確定到底王世聰是因他而死,還是被別人補了刀。

而最主要的是因爲在警局對質那天,李燕(聰)假裝被唐素貞靈魂附體,並以唐素貞的口吻對王天佑表示感謝,說他做得很好。

而少不經事、頗爲迷信又非常孝順母親的王天佑,自然對此深信不疑,於是認定了王世聰就是被自己所殺。

9、萬宇凡爲何要殺李燕(聰)?

首先在手術後,無論是其自身與李燕(聰)的相處,還是從王世聰的口中,萬宇凡都漸漸感覺到李燕(聰)並非他所愛的王世聰。

於是對李燕(聰)的猜忌和失望與日俱增,同時對於李燕的愧疚也日漸增加。

而更爲關鍵的是,在李燕(聰)離開警局後,在醫院中萬宇凡終於從李燕(聰)口中得知了實情,自己最愛的王世聰是她所殺。

所以,萬宇凡想要殺李燕(聰),然後自殺殉情,這一方面是想爲王世聰報仇,一方面也是向李燕贖罪。

10、萬宇凡最後爲何會找梁文超幫忙?

李燕(聰)逃走後已經向警方報案萬宇凡要殺她,他如果此時找警方自首必然不會被相信,因爲他手上的證據不足。

他必須和梁文超聯手,加上梁文超手上的錄音才足以給李燕(聰)定罪。

在來到梁文超家以前,萬宇凡也未必能夠確定梁文超一定會幫他,畢竟阿爆也隱瞞了證據,如果事情爆出,阿爆也會受牽連。

但萬宇凡此刻也是走投無路了,直接投案自首,梁文超爲了保護阿爆,可能會直接否認隱瞞證據的事;但如果能夠私下與梁文超溝通,尚有合作的空間。

而且身患癌症,體力不支的梁文超顯然也無法對他構成威脅,無須擔心梁文超會殺他滅口。

11、電影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梁文超在萬宇凡的幫助下,將自己的意識植入到了李燕(聰)的身上,王世聰的意識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李燕(聰)也就此成爲了李燕(超)

這從李燕(超)在審判後改用右手簽字,以及她看阿爆的眼神中都能夠體現出來。

梁文超找檢察長自首,替阿爆承擔了隱瞞證據的罪責,並提交了李燕(聰)的犯罪證據。

李燕(超)則主動認罪,避免了王天佑蒙受不白之冤,並在法庭上以唐素貞的口吻叮囑王天佑過好自己的人生。

萬宇凡在抹除掉王世聰的意識,終止了自己的罪惡後,自殺殉情。

阿爆在生下孩子後,也主動自首坦白了當初是她隱藏的證據,然後被判刑入獄,得與李燕(超)相見。

從最後兩人相見的情形來看,阿爆並不在意自己老公梁文超的性別是男是女,也不在意梁文超在怎樣一副軀體中,即是我開頭所說的超越性別與肉體的愛情。

12、爲執念付出代價,值得嗎?

片中幾個主要角色,無不爲自己的執念付出了代價。

王世聰因爲對生的執念,害了李燕,也使自己被殘忍殺害;

萬宇凡因爲對愛人王世聰的執念,幫他害了李燕,最終也害了王世聰,自殺殉情;

唐素貞因爲對於仇恨的執念,不僅自己付出了生命,也險些連累了兒子王天佑;

王天佑因爲爲母報仇的執念,被人利用,險些成爲了殺人犯;

李燕因爲對金錢的執念,在無知中使自己的靈魂被毀;

李燕(聰)因爲對權力的執念,殺了王世聰,最終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梁文超因爲對正義的執念,不惜將自己的意識移植到李燕(聰)上認罪,最終無罪的梁文超的意識被一生囚禁於李燕的身體上,並服刑失去了自由。

阿爆因爲對愛人梁文超的執念,隱瞞證據,違背了警察的職業道德,更觸犯了法律,險些讓無辜之人蒙受不白之冤,最終還是沒能救下樑文超,自己也入獄服刑,只得到了一個李燕(超)版的老公。

在這些人中,有些人到最後並沒有後悔自己的執念,而有些人則對自己的執念充滿了悔恨。

爲執念而付出的代價,哪些是值得的?哪些是不值得的?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緝魂》裏的十個疑點解析

【1】 懸空的袋子

李燕搞得。

肯定是有細線拉着的,就是故意等阿爆來了做給她看。第一,配合上刻在房間地板上的符咒,讓事情朝着靈異的方向發展。第二,故意讓警察發現袋子裏的書。

這裏還要結合阿爆信佛的細節,手上戴着的佛珠,以及辦案前雙手合十的動作都可以看出來。也正是如此,才更好讓她相信所謂詛咒的事情。

【2】 撒落的照片

王世聰和萬博士的親密照。

因爲萬博士臺詞裏有,“唐素貞本想抓王世聰出軌的證據,卻發現了讓她更爲崩潰的消息”。比出軌讓她崩潰的只能是這個了。以及王世聰回家一幕,她大罵“噁心”。

而萬博士見到唐素貞死了的痛哭,更多的是出於愧疚。他說“我害死了你”,正是因爲自己和王世聰的事情讓她走上絕路。

【3】 李燕監獄裏寫字的手

起初打算左手,隨即改成了右手。

首先,梁文超和萬博士合作驅除掉了王世聰的意識,植入梁的意識,梁是右手寫字。

其次,根據王世聰之前和萬博士的吐槽,技術還是會保留一部分的潛意識,王家人都是左撇子,所以那個打算左手寫字的是王世聰的潛意識。

這裏的用意只是通過左右手變化表示現在這個李燕已經是梁文超了。

【4】 李燕爲什麼割破手指

爲了演戲。她要假裝唐素貞附身。和王天佑演完戲真暈可以更逼真。而根據王世聰和萬博士的對話,李燕的暈血症依然留了下來並且會影響他。

王博士在院中和李燕對話時看了一眼她的手,隨即縮了回去,也是彼此心知肚明。

【5】 王世聰的性取向

王世聰是個雙。或者說他是個把感情放的比金錢地位都要低的一個人。首先王天佑是婚後和唐素貞正常生下來的,管家臺詞有“生下天佑後,十幾年沒碰過她”。

在唐素珍調查他出軌的時候,提到發現了王世聰身上的長頭髮和口紅印,而這個根據人物性格推斷,基本上不可能是萬博士的。

【6】 萬博士的結局

死了,牀上的也不是RNA,因爲人腦複製需要有另一個人一起實驗,而且眼神裏真的就只剩下絕望了。

【7】 動機之:李燕爲什麼急着殺王世聰,並要陷害王天佑

首先,經過人腦複製後,存在了兩個王世聰的意識。在李燕體內的帶有部分女孩的潛意識,且有着更大的野心。

殺王世聰,是因爲他得了癌症以後意識糊塗,做了很多錯誤的商業判斷,公司虧損已經47%,再霍霍下去她忍不了了。

她有一句臺詞也有交代,“我老了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而設局王天佑,他被捕李燕自然是第一繼承人。畢竟繼承人不傳兒子還是會惹來非議,可能會影響到他以李燕身份在公司的位置。

【8】 動機之:博士良心發現

有人說博士是突然良心發現的,這一點都不突然。

首先,他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對唐素貞的愧疚,一直對她很好,她死後周全籌辦喪事。利用李燕的時候也不斷自我安慰。只不過對王世聰的愛超過了他的良心。

其次一點就是,李燕把王世聰殺了,死了的王世聰也是會讓他很在意的,甚至更像他愛的本來的人。

而李燕設的這個移魂符咒局,也是超出了他的預期。

真正讓他崩潰的,是李燕最後說的一句話。“那都是上輩子的事了,我寧願沒認識過他”。沒有感情經歷的可能不懂,有過的人知道這就不是一句簡單的臺詞,這句話可以讓一個愛你的人失望值竄到max。

【9】【電影主題】執念

電影最點題的部分是兩人車內的一段對手戲。

執念可以讓活着的人相信靈魂存在,也可以讓人爲愛人付出一切。

阿爆爲了張震剪掉錄音交換RNA技術,即便知道只是能延緩幾年生命她也願意拋下自己的一切去交換。萬博士爲了愛人可以爲他做一切事情,也會在徹底失望之後選擇一起接受懲罰。王天佑同樣可以爲了母親做一切,也是來自愛的執念。所以每一對人物關係,每一個故事情節是由此推進的。

所謂緝魂,多少帶有爲了留下愛人靈魂而出賣自己靈魂的意味。

【10】倫理與LGBT問題

很多人提到倫理問題的邏輯就覺得電影該諱莫如深。

電影的意義不在於只去表達好的事件。故事超越了倫理範疇,就代表電影是錯的嗎。如果永遠沒有任何電影涉及到倫理問題,就代表我們的社會永遠純粹嗎。電影更多的功能該是拋出一個話題,來讓我們反思如何在現實中更好的規避科技發展會帶來的技術問題。

這部電影牽扯到一個同妻問題。這個時代,還遠沒有到把同志羣體放到普通人的視角去看待。

可以說,他們做錯的事情都要被放大。

電影中王世聰和唐素貞結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電影專門提過的,就是唐素貞的身份更加符合王世聰的需要罷了。

也就是說他騙婚不只是爲了感情或者深櫃,而且他這個人也不一定會單純爲了感情騙婚。

試想,如果他喜歡的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他照樣會和唐素貞結婚粉飾門面。那唐以後所有的遭遇,我們又要把哪個羣體拉出來口誅筆伐呢?

(ps:關於文章原創性的問題,我是在豆瓣和知乎同時發佈的,內容稍有修改,給一些朋友帶來困惑深感抱歉。)


電影《緝魂》是一部類型非常雜糅的作品,這也是程偉豪導演作品的特點。

他之前的兩部《紅衣小女孩》和《目擊者之追兇》都能看出不同類型電影的痕跡。

關於影片各類短評已經說得很全面,它既像A電影,又像B電影,既有C大師的風範,又有D導演的痕跡……

一起離奇的弒父殺夫案,從民間迷信陰魂不散而起,最終竟以科幻元素解決一切問題,而且還基本自圓其說,腦洞真大。

既然電影有很濃重的科幻元素,正好用一個理科公式可解全部謎題:

設:李燕 = X 分別帶入 唐素貞 王世聰 梁文超

這部電影起了一個看上去高大上實則完全是字面意思的名字“緝魂”,因爲全片就是在緝“魂”,而不是在緝“人”。

李燕是全場最強工具人,名副其實的“魂器”。

X 帶入 唐素貞

李燕被唐素貞怨魂附體,是電影前半段拋出的煙霧彈,同時也是導演程偉豪擅長的臺灣民間鬼怪傳說類型。

程偉豪此前執導過前後兩部《紅衣小女孩》,雖然口碑評分不高但票房很好,都刷新過臺灣恐怖片票房紀錄。

他曾表示要把取材於臺灣民間恐怖傳說的《紅衣小女孩》做成一個系列宇宙:“我希望建立起臺灣恐怖片的格局與屬於《紅衣小女孩》的世界觀!”

而且臺灣恐怖片也找到一條“故事取材民間靈異傳說,表現手法借鑑好萊塢、日本、泰國、香港恐怖片元素”的獨特路線。

所以電影一開始渲染唐素貞陰魂附體,滿身刺青的王天佑在家裏畫鬼畫符、作法、種植顛茄、永墮無邊地獄等橋段,看上去和《紅衣小女孩》系列類似,讓觀衆誤以爲電影會朝着鬼怪作妖的方向走下去。

《紅衣小女孩》劇照

繼續看下去逐漸發現,影片把唐素貞成爲鬼的陰魂帶入李燕,只是我們常規認知的封建迷信。

但封建迷信肯定在國內無法上映,其次大家見得太多沒有新意。所以接下來電影開始反轉,逐漸成了“科幻迷信”。

X 帶入 王世聰

以往電影表現“魂”的概念,基本就是古裝片裏的白色特效,大多與鬼有關。

但《緝魂》這部電影極力把自己歸爲軟科幻片類型,把“魂”的概念賦予了一個新的科學解釋。

電影中李銘順飾演的萬博士演講那段戲,非常清楚地解釋說明了《緝魂》邏輯下的“魂”是什麼,以及如何“移魂”。

萬博士這段講解和曾經古裝片裏的道士或法師講自己如何移魂本質上是一樣的。

《緝魂》把“魂”變成可移植的RNA,找到另一個人體X,就可以把人體A的RNA也就是“魂”移植過去。

這樣X的肉體雖然還是X的,但靈魂和人格卻成爲了A,用XA代表更爲合適。

電影中這個X人體就是李燕,她(的身體)被萬博士找來承接即將死去的富豪王世聰的魂魄。

但這裏存在一個倫理和哲學上的悖論,而且也是《緝魂》和以往靈魂轉移概念不同的地方:

就是《緝魂》中的移魂,靈魂可以轉移,但肉身不用消滅。

萬博士在爲王世聰做移魂操作後,原來的舊王世聰身體和靈魂並沒有死。雖然舊王世聰身體得了癌症,但還在勉強維持生命。

這就出現了癌症王世聰和李燕王世聰並存的情況,都是王世聰的魂但身體不同,也就是AA和XA並存的情況。

電影殺人謎題的答案,是獲得健康身體的XA等不及舊身體的自己AA還不交權,乾脆自己殺了自己(李燕王世聰殺了癌症王世聰)。

X 帶入 梁文超

正因爲《緝魂》移魂術有上述不用消滅原肉身的特點,才能解答下一個問題:爲什麼張震飾演的檢察官也要設計成將死的癌症人設?

一開始看到查案一方的梁檢也設計成和對立角色一樣的癌症,感覺有些刻意和沒必要,我們很少見到主角和反派是同病相憐的情景。

但正因爲《緝魂》的移魂術舊身體和新身體可以並存,纔有了最後結局。

癌症梁文超BB讓萬博士把自己的魂再次帶入X李燕,成爲李燕梁文超XB,然後再自首。

他以自己的魂魄代替了移植在李燕身體上的王世聰的魂魄,從而完成了最終的緝魂,但他的魂魄和肉身也被困在監獄。

而此前因做僞證的妻子阿爆也自首,與李燕梁文超XB在監獄團聚。

經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緝魂》用科幻的方式重新解釋了“魂”這個迷信問題,算是對傳統題材的一種創新演繹。

最後分享一個與電影無關但底層邏輯相通的藝術秀,可以作爲對“科幻迷信”或“科技迷信”的一個註腳。

下圖是荷蘭大規模裝置藝術SKALAR的照片。SKALAR利用聲光電設備,數字科技手段等,製造出一種賽博朋克的視聽效果,刺激人的感官。

SKALAR現場不同的光效和音效模擬的是人的情緒,既可以常規展示還有LIVE現場版。

裝置下聚集的人們就像朝聖者,從這些科技手段中找到一種釋放,或者得到你希望得到的精神慰藉。

對科技的膜拜和迷信,和曾經對鬼神和宗教的迷信一樣,也會反映到藝術作品中。

-END-

更多幹貨影評:

如何評價電影《女鬼橋 》??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解讀《閃靈》這部電影??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劉德華、倪妮、劉青雲主演的電影《拆彈專家 2》??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皮克斯動畫電影《心靈奇旅》(Soul)??

www.zhihu.com圖標

程偉豪導演很擅長懸疑犯罪題材,新作品《緝魂》仍然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影片沿用了多重反轉敘事結構,觀影體驗很獨特,喜歡懸疑電影的朋友一定不會失望。這次的《緝魂》導演將懸疑設爲主線,關於人性的探討是暗線,還增加了科幻的元素推進劇情的反轉,而這種反轉並非刻意爲之,影片前半部分的細節鋪墊讓後半部分的反轉更合乎情理。

在感情層面的處理上,較以往更細膩,融入了不少導演自身的情感變化。對比《目擊者之追兇》的單身男女青年,到《緝魂》已經變成了兩對夫妻。其中王世聰夫妻那部分,還融入了對親情探討,足以引發家庭教育方面的思考。

張震飾演的檢察官梁文超與張鈞甯飾演的警察阿爆作爲夫妻檔,共同查案追兇,尋找“富豪離奇死亡”真相的“探案線”;這對警察夫妻的內部矛盾——梁文超因癌症即將不久於人世的“倒計時生命線”。在有限的時間裏,探尋真相,必須分秒必爭。這樣的劇情設置,更增添戲劇性與張力。

另外科幻的部分也蠻驚喜的,電影改編自科幻小說《移魂有術》,背景設置在 21世紀30年代。導演將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融入了影片的具體生活中,並未讓觀衆感到不適。主創們在保留原著內核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拉近“科幻”與“生活”的距離。

從視覺角度來說,不同於大衆印象裏的超智能AI工具所描述的硬核科幻,利用懸空投影,曲面電腦等物件,將科幻融入生活,使影片更具生活化,觀衆更容易接受。從故事內核來說,“RNA人腦複製”技術是貫串整部影片的關鍵線索,也是幾位主演最終產生關聯的重要因素。雖然本片融合了懸疑、情感、科幻等多衆多元素,但導演並沒有厚此薄彼,而是將三者融合的非常自然,也使劇情更豐富精彩。

利用場景製造懸念也是程偉豪導演的特點之一,這次《緝魂》裏印象比較深的場景有幾處:一處是唐素貞自殺的房間。無論是阿爆去查案,還是王天佑祭奠生母,最後萬博士回憶往昔,幾乎都採用了強逆光的拍攝手法,使整個人物融入在黑暗之中,既製造了懸疑感,也既反應人物的內心,也暗示了身處暗影中的每個人都跟案件本身脫不了干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真相不止一個”這種反轉再反轉的高能劇情,正是懸疑電影的魅力之處。

一處是檢察官梁文超與李燕、王天佑,三人在審訊室錄口供的畫面。梁文超作爲執法者坐在正中間,三人形成一個三角關係。無論是李燕還是王天佑在回答審問的時候,鏡頭都對準了張震,通過張震的表情變化,讓觀衆自行判斷誰在說謊,這樣的做法最大程度的讓觀衆產生共鳴,彷彿就站在審訊室裏觀看審訊過程。再利用過肩鏡頭,使審訊者與被審訊者之間產生產生關聯。隨着劇情深入,鏡頭又給了兩位嫌疑人單人面部特寫,便於捕捉當事人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爲案件提供了新的拐點。不得不佩服三位演員在這場戲的完成度與配合度非常高,真相也在反轉中變的呼之欲出。

張震在這部電影裏貢獻了超高水準的演技。探案線裏梁文超的冷靜精準機警如果是常規操作,那麼重頭戲在癌症擴散生命垂危的部分:無論是氣若游絲的聲音,還是走路時搖搖欲墜的身體,都讓觀衆最直觀感受到癌症病人的身體狀態。在細節的處理上,對眼神的精準把控,對面部肌肉的控制、對肢體的控制都極其到位,這些微處理都側面表達了癌症病人心理上的變化——大小便失禁生活無法自理帶來的低自尊與羞恥感。張震還原了瀕死狀態下身體與精神遭受雙重摺磨時的絕望。能將瀕死的狀態演繹到這個地步,令人驚豔。爲了以最好的狀態完成這個癌症患者的角色,張震減重 24 斤,主動要求剃光頭,好演員的自我要求不用多贅述。張震的演技絕對是本片的加分項。

雖然是懸疑片,但導演還加入了人文關懷,對癌症病人瀕死的刻畫一方面是劇情推進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暗示,無論是超級富豪,還是賺 3 萬人民幣加補貼的公職人員,都逃脫不了疾病、生死這一選項。如果《我不是藥神》把“最大的病是窮病”赤裸裸的擺在觀衆面前,那《緝魂》或許開了個黑色幽默的小玩笑: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是不是得到了些許苦澀的安慰呢?

與張震有着最多對手戲的女警察張鈞甯,在角色的處理上也很細膩,成功地把妻子強烈的情感傳遞給了觀衆,很有感染力。短髮造型也跟以往的形象有了較大突破與改變,讓人印象深刻。

而整部電影的基調都是以“藍、灰、棕”爲主的冷色調,較低的飽和度,與藍色的冰冷相映成趣,更有穿越時空線的未來感。值得一提的是,富豪兩夫妻的服裝造型上,基本都以各種藍色爲主,只是太太的服飾偏明亮妖豔,丈夫的西裝深沉內斂,這也是很有趣的一點暗示。

另外李燕在鏡子前欣賞自己的身體,也有深意。導演很喜歡在不經意間製造懸疑感,只有看到最後,纔會回憶起之前的那些“不經意”原來大有深意。

整部電影在邏輯上是非常順滑的,劇本底子很好,科幻的設定,爲影片增添了可看性。配樂是另一個加分點,在很多段落內都起到了渲染氣氛的正向作用。喜歡懸疑片的朋友不要錯過這部《緝魂》。


大家好,我是《緝魂》的導演程偉豪,很高興能跟知乎的朋友分享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 這個片子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在第一次看到江波老師的科幻小說《移魂有術》的時候,我就 在想,是否可以在西方靈魂論調上加入我們東方的觀點,後來我的父親患上了癌症,我陪伴 他度過了最後的日子。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帶給我帶來很大沖擊,並開始思考人世間的牽掛、 靈魂與肉體的關係、人類在面對生老病死的時候真實的心理狀態和反應,在真切的生活經歷 與創作慾望的推動下,《緝魂》誕生了。 我在這部懸疑加輕科幻題材的電影裏雜糅了一些東方元素,以及關於人性善惡和情感羈絆的 討論,想要讓觀衆們從故事裏感受到一些溫暖的人類情感,或者產生一些對於科技過度使用 的思考。關於電影的細節,也期待跟大家有更多討論。

《緝魂》是關於生死和愛的另一種解讀程偉豪的視頻 · 5358 播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