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古典二分法,增發貨幣只會推高名義價格而不會影響實際產出。因為當消費者持有的貨幣增多時,生產者可以按比例提高商品價格,從而使得原來的供求平衡關係不變。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增發貨幣一般情況下會刺激經濟增長,GDP會增加。原因有很多。例如,現實中價格的調整並不像古典二分法中那樣完美。當價格的提高無法完全抵消增發的貨幣時,消費需求會增加,從而刺激生產。另一方面,貨幣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在現實中很多資產的流動性是很差的。當增發貨幣時,銀行系統的流動性增加,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增強,也會刺激經濟增長。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流動性陷阱。在這些情況下,增發貨幣很難刺激經濟增長。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它只會以各種途徑流向收益更高更穩定的領域。

在目前的經濟背景下,越是信貸收縮階段,實體經濟越是舉步維艱,事實上我們已經處於經濟學上明斯基後期,企業收益微薄甚至為負,而負債卻越來越無力償還,一旦放水並對去向不加以限制,資金就可能扎堆到抗通脹的資產和債務空轉。

放水也分為超額放水和正常的經濟增長貨幣增發,在2015年的房地產暴漲階段,當時的貨幣就屬於超額放水,而且當時的企業資產負債情況沒有現在這麼急迫。

在2014年到2016年,,銀行的貨幣信用(銀行總負債)在此期間直接暴增了78萬億,遠遠超出了社會創造財富的速度。也是在此期間,我們沒有對貨幣的流向加以限制,再加上社會債務問題沒那麼凸顯,也就造成了波瀾壯闊的那輪房價上漲。

在沒有其它經濟條件的約束下,貨幣的嚴重超發必然會將社會資金轉移到安全又抗通脹的資產上,如果房價的年化收益是40%,你怎麼可能將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呢。

進入2016年10月份左右,或許是高層意識到了貨幣超發對經濟的危害,我們慢慢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以往的黃金放水時代一去不復返,緊接著的是金融去槓桿。

金融去槓桿的階段,如果企業高負債,而盈利能力和現金流跟不上,就容易出現債務暴雷的情況。如果高層不選擇定向放水,並嚴控資金流向,資金則更不可能流到實體經濟。

這也就是說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實體經濟很難受益於純粹的放水。

各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小白老師的微信公眾號 :小白讀財經 (ID:xiaobaiducaijing),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楊光:「天量」天量社融的錢去哪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印錢損害的可不止實體經濟形態,損害的是整體經濟,通脹對經濟百害而無一利,當然如果聽信了那些適當通脹有利於經濟的外行話,那就沒必要看我這個答案了


因為物資是物資,貨幣是貨幣,這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首先要有一種協議,把這兩種東西綁定到一起,這樣貨幣才能指代物資,而銀行就是這種協議的擔保機構。

作為發幣的機構,銀行只承認物資可以換貨幣,但不承認貨幣可以換物資,畢竟貨幣並不具有生活上的實用價值(比如喫、穿等)。理解了這個關係你就瞭解為什麼放水對實體經濟無用了。

放水放出來的大量貨幣自然而然地刺激了消費,而消費則加速了物資在社會上的流轉,但實際上整個社會的物資總量並沒有因為消費而增加,反而有可能會因為過度的浪費而減少。

儘管很多人認為貨幣可以刺激生產,但事實上貨幣無法刺激實體經濟的生產,因為生產是與「勤勞」這種品質緊密相連的,發錢的方法無法使人變得勤勞,我猜如果你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就會認同我的說法。

如果一個國家物資豐富,那麼適當放水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可以增強流動性,使社會保持活力,但如果物資匱乏,放水就需要倍加謹慎了。

長年以來我們一直向美歐輸送了大量的物資,但得回來的只是外幣(參考連年對西方的貿易順差),而外幣在國內又必須轉換成人民幣,所以這是一個雙重壓力:1,貨幣湧進,2,物資湧出。

我們需要更清晰的認識到歐美的「收割」效應,這樣我們才能自覺地停止以物資換貨幣的尷尬行為(雖然大部分人還沒有意識到這種尷尬的存在)。


田間勞作一天200..在平臺上搔首弄姿2000.實體經濟不掙錢,錢往賺錢的地方去


這個問題中有至少三個詞需要給出明確界定,什麼叫「實體經濟」、「貨幣放水」、「得益」,如果能把這幾個詞說明白,自然就有自己的答案了。但是,答案不會有。


放水本質上只是加槓槓。

放出的水是通過貸款的形式流到市場的。

而貸款終歸是需要還的。

也就是說放水只是興奮劑而已,只能短時間刺激經濟。

哪怕一直放水,不斷升級式的放水,也會因為邊際效用遞減而逐漸失去刺激經濟的能力。

真正的,可持續的增長,主要源於長遠的增加收入的方式,比如開拓新市場(如智能手機的誕生),與外國交叉貿易(如wto)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