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小大夫,當初剛剛入行的時候是想的“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

可是,“三分之一不治療也好,三分之一治療也治不好,只有三分之一才能治”這纔是事實,纔是常態。

(我說的“治”是指的治癒)按這個標準能治好的病幾乎寥寥無幾啊。尤其是慢性病,接觸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在糊弄人,因爲真的治不好,只能不斷的根據指標調整用藥,病人需要一直喫,喫一輩子藥還未必能穩定。

所以,有時候很無力,不知道自己做的有沒有意義。尤其更可怕的時候是自己親人到了臨終前,我束手無策,無能爲力,和其他家人說,這就樣了,這是絕症等等的沒有意義的話。我父親曾經和我說,你作爲醫生,治的好當然最好,但你也有責任爲病人減輕痛苦,讓病人少遭罪也你的義務。


題主難道忘了“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生是人,而不是神。我個人認爲能盡力所爲,不坑患者,就已經很好了。


盡力而爲,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總結經驗,爲下一次的搶救成功做好準備。


這很正常,作爲一個老醫生,我想告訴你的是,你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我從做軍醫的時候就開始明白,醫療是整個國計民生中最不重要的一環。在戰場上,沒有油,汽車坦克就跑不起來;沒有飯,戰士們就沒有力氣打仗。同理,現在中國人壽命長了,不是因爲你醫生看病的能力強了,而是因爲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喫的好了,衛生條件好了。所以看開點,當個醫生,別把自己看的太重要。


換個思路想問題。什麼叫做治好?如果病人能和正常人一樣,該喫喫,該睡睡。想去哪兒玩兒就去哪兒玩兒。就和沒病一樣。你說這種狀態叫不叫治好?如今很多病都治不好,只能維持,或者延緩病情的發展,但最終的目的都是還給病人一個正常的生活,只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是治好啊。至於說每天喫藥,其實就和喫飯一樣。換個思路想想就好啦。


醫生是人不是神。多年求醫我告誡自己,要尊重醫生但別太指望醫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