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教師,可以算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被教育最傳統的三觀(褒義,父母很開明,並非刻板激進的那種)

現高中,很迷茫在與同學的相處過程中有時會感覺,那些有我所不能接受的作風的同學往往能得到我夢寐以求的東西。即使退一步講他/她因此而招來閑言碎語,卻得到了想要的結果和喜歡的人。我由於比較特殊的個人經歷,我曾經受歐美價值觀影響。不像父母那樣認為"三觀"是絕對的道德底線,和大多00後一樣,更側重在一定範圍內為達到目的對手段進行調整變通。但我有時又很矛盾:三觀正真的會有好報嗎?所謂三觀正又該如何定義?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為勝者所書寫,可往往堅守自己三觀的人也會被自己的堅守所絆倒。

想聽聽知乎前輩的看法。我很迷茫。


《少年包青天》裏,八王爺對包拯說過,你的心,不要改,只是再多一點計謀和手段。希望你能好好領悟這句話
這個問題就很像另一個被問爛的問題:「善良真的是有用的嗎?」如果要我回答的話,我只能說:可能真的沒啥用。這也就是我很少誇別人善良的原因,殘暴的強大遠比卑微的善良更有用。但我覺得一個人還是要保留對這個世界對時間對他人的一份溫柔和善意。同樣的,三觀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它將會影響一個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一個普通人,雖然不一定做得到「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但接人待事有一份同理心和是非觀是很必要的。至於好報,我不相信會百分百有。但你會收穫比好報更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

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有時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不傷害他人的利益且能使自己開心的事我覺得一般沒什麼問題,即使有人指摘也是他人沒有同理心的惡意而已。

還有就是有可能因為我們經歷的少或者年少,沒有完整和正確的三觀也是正常的,畢竟這也是人生歷經的一部分嘛。沒事讀點書,顛覆顛覆自己的三觀。
謝邀每個人的三觀都不一樣同題主 高中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做了常理不能容忍的事情 可是卻得到了獎勵?哇 真的是 那時候我真的覺得 我一直認為的東西真的是那樣嗎?

為什麼別人跟我不一樣

一個人不一樣可能是他的問題可是大部分人都這樣就是我的錯了吧……我雖然有很多朋友說實話 沒有一個是跟我三觀是一樣的或者是差不多的 可是在我眼裡 他們的三觀都是一樣的超迷茫的或許還是我們生活的圈子太小 全球有數十億人 肯能只有兩三個人理解

那你能說 我的生活裏只有他們嗎……

我的生活還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可能不認同但是 我不說 我們在三觀裏 總有一些地方是相通的所以 我們只關注相同的就所謂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圈子真的 會有好報的小透明強答一啵祝題主有美好的一天
當然啦,


不要變成曾經自己最討厭的那個樣子。
三觀正和有沒有好報沒有直接關係。三觀正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可以讓你看到很多現象,事情的本質。也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少些彎路。也是正能量的體現。有沒有好報就看個人的理解。我認為得到大家的認可,少走彎路就算是好報了。
建議要這麼想,重要的不是有沒有好報而是在不斷塑造自己價值觀過程中的收穫
會。最起碼會心安。
把這個問題寫得相當功利沒意義。現實永遠是那些三觀不正的人撈得好處多一些。所以你就可以三觀不正嗎?福報這個東西,在乎的就是不刻意去求。內心的平安,比其他慾望的侵蝕會安和太多。

三觀正是一種人生態度罷了。


謝邀。三觀並沒有嚴謹的對錯之分。做好自己就行,不要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適當的改變方式去合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不一定但是做一個好人,內心會安寧
自己三觀正,並能識別三觀不正。
當然不會,好報屬於佛教概念,基本你不種善因是沒有的。三觀正完全是世俗的,不過三觀正比較容易心平氣和。
三觀正會不會有好報我不知道,但是我敢肯定你會很安心,開心就夠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