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的一個房屋改建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看到有些房齡70-80年的木結構老房子,地基非常簡單,那這些房屋是如何抗震的呢?


應該先說「謝邀」??(知乎新手錶示還沒搞清楚狀況(⊙_⊙))

木造的民房的話一般不會特意進行什麼抗震計算的,兩層那種甚至不需要建築師資格,非專業人員都可以來設計。

一方面,木結構韌性好,本身比較抗震,另一方面,這種輕量住宅即使在地震中受損,頂多是財產損失,很少嚴重威脅生命安全。暫時先寫這幾句,回家看了視頻再修改或添加。

你說的這個節目,大概搜了一下,發現有好多期,具體不知道你講的是哪一期,試著答一下看看。

低層木結構的建築相較於傳統的砌體結構或者鋼混結構在抗震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結構構件自重較輕。所謂的結構構件就是梁、板、柱啦,這些在地震來臨的時候,自重輕的構建是很有優勢的,輕鋼結構抗震性能好也是同理。二、節點柔性鏈接。木結構的樑柱節點在遭遇地震,特別是大震破壞下,可以產生較大的變形,從而消耗大量地震破壞力。但鋼混或砌體結構的節點沒有這一優勢,柔性差,遭遇大震時易產生脆性斷裂。三、你圖中展示的所謂沒有地基,直接放在土上,這也許恰恰是它能抵禦大震的原因。如果上部結構剛度不夠,地基基礎連接太好反而會晃散了。這樣的鏈接方式,可能起到了滑移隔震的效果,這種技術西部地區用的多些。

大多數人思維裏,大梁和頂樑柱一直是一座房子必不可少的標配,正因為有它們的存在,房子才得以支撐成型。誰都不曾料到,有一天它們居然會被房子拋棄,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已成既定事實的真實存在,大力推廣這種房子的就在我們的鄰國——日本。

眾所周知,日本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加起來多大數千次,這也是促成日本多年一直致力於抗震的主要原因。面對這種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 15年來,日本公司一直在普及輕質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房屋,並於去年成功採用超輕質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件建造出了新型發泡膠房(Japan Dome House),36平米的房子總重才80公斤,不需要柱和橫樑就能抵禦7級地震,造價成本在40-50萬元人民幣之間。這相對於日本一直高昂的房價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甚好的福利了。

這個外表看起來很像蒙古包的房子,其實一開始並不為日本國民接受,直到去年4月日本熊本縣經歷了一次7級地震,數人死亡,上千人受傷,但隔壁的九洲村卻沒有遭到任何的破壞,原因就在於他們採用了這款沒有任何柱和橫樑的新型圓頂發泡膠房。經過此事,現在日本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接受這種發泡膠房,它也被應用到住宅、酒店、辦公樓等。

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這款房子所採用的材料,它使用的不是普通的發泡膠,而是利用專有的技術開發出來的新一代材料。

常規聚苯乙烯中的珠子擴張約為苯乙烯單體原始尺寸的50%至60%,從而吸收大量的氧氣;Japan Dome House開發了一種僅使苯乙烯單體擴展約20%,並最小化氧吸收的方法,這使得材料比傳統發泡膠更堅固,同時保持其絕緣性能。

一個圓頂發泡膠房可以在一個星期內使用模塊化組合而成,房間面積大約為 36 平方米,房間的高度大約為 3 米。由於建設起來特別容易,所以也能作為抗災臨時住房。

而且由於泡沫聚苯乙烯不會腐爛或生鏽,並且沒有白蟻侵襲的危險,因此這些發泡膠房是非常耐用的。同時它的另一個優點是高度可定製化,允許業主將自己獨特想法融入到房子中,所以願意購買的人也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全民排斥,到去年熊本地震事件後,日本全年銷售約100家發泡膠房。日本沒有瘋,他們只是一直堅持在工業設計創新的路上。

更多精彩資訊猛戳 麥客加-製造業互聯網接入平臺


這種住宅抗震的精髓應該在於輕和軟。輕的話,就算結構破壞也不會造成大的傷害。軟的話,則是可以依靠形變來吸收地震波的能量,減輕結構的損壞程度。

並且由於剛性低,建築整體受到地面變形帶來的彎矩應該也是比較低的,和軟是一個道理。

胡說一通~

簡而言之就是 拍節目之前各種地震都沒壞,壞了都趕緊修了。

沒壞都是運氣好,而且這種房子就算造的不那麼紮實,挺住5-6級的地震也是沒啥大問題的,歪一兩根柱子影響的很有限,比方說「二樓地板怎麼斜了?拉門怎麼關不上了」這都是這些房子的智慧所在。抗震不是說造的堅固就能抗震,這些建築都是很柔軟的,不像鋼筋混凝土那麼脆性,而且小歪斜根本不會倒。

按照建築基準法的規則,修建的連續壁地基其實也只是為了房子在地震的時候能隨著地面一起飄,就算房子脫離地基(你看看11年海嘯那段)壞的也很少(飄到海上還很完整呢)

非建築相關專業人員,有些東西是自己看全能住宅改造王猜的,專業人員輕拍。日本建築基準法那麼複雜,我怎麼可能知道 哇卡卡~
見過果棟在桌子上晃動嗎?和這個原理差不多。

不請自來,我也不是特別專業的從業者,從我理解的角度來說說吧。

日本民居通常較矮,二到三層左右,這樣不僅可以減小投資,還可以避免風的影響。就抗震方面來說,規則,低矮的房子,木製的抗震效果好於混凝土製的,當然,日本先進的抗震技術也是一個方面,在基礎部分加裝彈簧,或放置活動重物,都可以有效的抵抗地震的影響。木製房屋、木製品其實是源於中國的。到後來人們追求金屬的厚重感,才逐漸的拋棄了木製,魯班時期中國就有了熟練的榫接技術,較混凝土的剛接來說,這種榫接建築變形性較好,柔性大,可以將地震波進行一定的釋放,減小依靠建築本身承受的地震作用,達到抵抗頻繁地震的目的。當然,我不是說這種小木屋就會比國內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好,那我們用鋼筋混凝土豈不是太傻了。就提兩點,1、木製的小屋自重小,壓死人的概率低,而且重建快。2、隨便一個日本小學生也具有非常冷靜的抗震防災精神,碾壓一大半中國小青年。房子塌了不是事兒,人在才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