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羽毛,意思是愛惜自己的名聲。

進行某些政治事務的時候,它既有收益,也有道德風險,收益是難以估計的,道德風險倒是容易提前判斷的。

有些人愛惜自己的名聲,做任何事都要規避道德風險,但即使對於一件存在道德風險但有明顯收益的事,他也不願去幹。這種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底線,能勝任大部分的工作,但在一些關鍵崗位,其優柔寡斷的特徵又是有危害的。

有些人對自己的名聲並不在意,願意對一些有潛在收益和道德風險的事項上進行冒險,且大多數判斷正確。這種人應該安排在謀士,軍師等出謀劃策的關鍵崗位,但其道德底線值得懷疑,不宜用作領導。

有些人能在大多數時候遵守道德,照顧名聲。但對自己判斷有把握的時候,勇於對有風險的事項進行挑戰並在任何事務中盡量將道德風險降至最低。這種人是領袖之才。

至於那種莽撞行事,不顧任何道德風險,甚至為一己私利踐踏道德底線的人,是絕對用不得的。


愛惜自己的名聲沒什麼不好的。尤其是自己出身不如那些「二代」的情況下,好的名聲更是一個護身符。
開篇就給答案,肯定不是負面評價.成語

  拼音: ài xī yǔ máo

  解釋: 羽毛:比喻人的聲望。比喻為珍惜自己的名聲,行事十分謹慎。   出處: 漢·劉向《說苑·雜言》:「夫君子愛口,孔雀愛羽,虎豹愛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魯迅《華蓋集?並非閑話(三)》:「但寫出以後,卻也不很愛惜羽毛,有所謂『敝掃自珍』的意思。」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比喻珍惜自己的名聲,常和「嚴於律己」等詞連用。

羽毛,民主社會(你懂的)政治家最大的資本. 在英美澳西歐諸國一個名聲掃地的政治家會有政治前途?

除了我泱泱大國關係錯綜複雜,盤根交錯等政治不透明的國家之外,任何民主社會的政治家最仰仗的就是羽毛了好吧?!

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就是選舉啊,選舉當然要努力獲得選民的選票啦,羽毛就是政治家獲得選票的最佳武器,不惜重本的宣傳和campaign來使羽毛看起來好看一些.

不愛惜羽毛怎麼混政治啊?愛惜羽毛怎麼可能是負面評價?!

當然,我覺得提問者是想問過度的在意羽毛是否是個負面評價,那答案就會是負面的.

過度在意羽毛,從而導致很多得罪人或者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敢做,不願做,從政僅僅為了羽毛的好看,那哪裡來的正面評價.

現在大家都覺得很多的政客是hypocrite,偽君子.其實,何嘗不是大眾需要一個羽毛好看的人從而導致政客們不得不過度的美化自己呢?

政客其實也只是一種職業,只是這種職業對這個社會的影響力非凡罷了,所以大多數的公眾需要一個羽毛好看的人來領導他們,給他們信心.

看看奧巴馬吧,真的,除了演講水平和選配偶的能力超一流外,其它的能力真的都算不上一流.

越講越偏,話止.


私以為「愛惜羽毛」對任何社會角色都不會是負面評價。因為「不愛惜羽毛」意味著沒有下限,而一個沒有下限的人對於社會是一件多糟糕的事情自無需贅言,更不要說那個人還手掌大權。政治家因為多身處權力機關,國家律法可能只是他們手中權力的引線,道德規範的約束力更是有限,輿論監督有時候反而成了最有效的約束手段,但是這一手段只對「愛惜羽毛」的政治家纔有作用。綜上,我認為「愛惜羽毛」對於政治家不僅不是負面評價,反而是成為政治家的基本必要屬性。

實名反對某匿名人士的回答:

其實, 我認為你這個回答是有很大問題的, 也反映出你的一部分價值觀。

因為「不愛惜羽毛」意味著沒有下限

愛惜羽毛, 一般的理解是"通過謹慎的言行來保護珍惜自己的名聲。" 這個詞側重的是名聲, 也就是他人、大眾對某人的看法。

但是, 大眾未必掌握世界的真理, 很有可能存在那種為了某種高貴的目的而捨棄自己的名聲毀掉自己的聲譽, 這是有可能的, 這種人, 纔是真正值得欽佩的, 但我們往往會鄙視唾棄他們。

名聲、名譽, 往往僅僅是世俗之物, 它不一定反映真正意義上的道德善惡, 也不代表一個人求真。而一個堅持真理的人, 可以做到寧願全世界的人都反對他、甚至被所有人拋棄, 依然能堅持自我, 即便身上所有的羽毛都凋零依然不改心中的堅持。

不愛惜羽毛, 不一定是沒有下限, 還有可能是常人無法察覺、無法理解的上限。因為, 堅持一些理念往往要捨棄一些珍貴的東西, 比如聲譽。而過分愛惜羽毛, 則是一種非常自私自利的行為, 因為過分注重自身在世俗世界中的名聲, 而有可能放棄更大的道義,比如真理、初心、理想

從該匿名人士的回答得到了最多的贊, 我覺察出了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 那就是, 大多數人的價值觀都是有問題的, 這令人感到寒心。


過於愛惜羽毛顯得太過油滑了, 而不愛惜羽毛則顯得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用來形容政治家, 愛惜羽毛我覺得並不都是負面的, 得看程度。當然, 一味的愛惜羽毛, 也是沒有足夠政治智慧的表現。


如果一個政治家會給人「愛惜羽毛」的印象,我只能覺得他挺失敗的。

個人覺得政治家的能力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優秀的決策者,還在於一個優秀的表演家。作為一個優秀的表演家,他的行為不會讓人有一種「愛惜羽毛」的感覺,太矯枉過正。僅限於這個詞來說,我覺得是負面評價。一家之言。

我看很多人評價都有失偏頗

這個問題應該出於不同的場景做出考慮。平時當然應該愛惜羽毛,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自己品行都無法堅持的人,怎麼能領導的好一羣人,參考太平天國??此時愛惜羽毛是正面評價。在大是大非面前,忠於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此時如果過分愛惜羽毛,做事就會畏首畏尾,不敢當即立斷,造成的損失也無法估量,愛惜羽毛就是一種庸碌的行為,此時就是貶義詞。


「李贄對於歷代君主的評論,也只是著重在他們適應時代的識見和氣魄。對於「天下之重」的責任,李贄則認為應該由宰輔大臣來承擔。他所期望於大臣的,是他們的執政的功績而不是道德的言辭。一個奇才卓識的人,在為公眾的福利作出貢獻的過程中,決不能過於愛惜聲名,因而瞻前顧後,拘束了自己的行動。他可以忍辱負重,也可以不擇手段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這種會小節而顧大局的做法被視為正當,其前提是以公眾的利益為歸依,而在倫理上的解釋則是公眾道德不同於私人道德,目的純正則不妨手段不純。李贄在這些方面的看法,和歐洲哲學家馬基雅弗利(Machiavelli)極其相似。」——萬曆十五年


呵呵,言不及義,有點荒唐。

這就等於問「潔身自愛」是不是貶義詞一樣。那當然不是啊!

然後槓爺登場:難道黨國要求我們的不是急公好義,毀譽由人,勇於任事,奮不顧身嗎?你一個政治家,居然潔身自愛,置黨國大義、民眾利益於何在?!

OK,因為黨國大義至上,於是潔身自愛就成了件壞事了


愛惜羽毛是珍惜名聲,名利名利。喜好名利你覺得是正面還是負面的評價。

政治家不愛好名利,因為政治家本身具備高尚的德行。

政客愛好名利。因為他們是騙子。靠羽毛隱藏內心的懦弱,醜惡和貪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