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幾年設計,感覺有點看不到希望


我說個更具體的,拋開理想不說,你去任意找一個招聘網站,搜索一下「交互設計師」「用戶體驗設計師」「UI設計師」等等這些設計師的職位,從初級職位,到中級職位,再到高級職位,然後看看哪些公司在招聘,工資待遇的遞增程度是什麼樣的。

看完之後你會有一個結論:初級的崗位可能否差不多,但是中級、高級的崗位,工資待遇快速上升。以阿里P8級別的設計師為例,薪水在120-180萬(包含阿里股票)。你覺得這些的人鳳毛麟角?但是事實是我周圍有一大批這樣的朋友。我並不是去強調薪水就是唯一的標準,設計師應該有更大的追求,創造更好的事物。但是從薪資可以看出來,要說設計師沒有前途是不可能的。有多少行業、職業的人能有這個待遇?企業又不是撒錢,一定是設計師這個職業確實有價值。

知乎里的少部分人根本沒有耐心完整讀一個答案。其實這個問題下另一位回答者,是在贊同我的觀點,只不過開玩笑說「神煩我」,結果一些人只看到他前面說的幾句,沒有耐心認真看,就以為我們真有衝突。感謝 @逸杯酒 老師的回答。

人性就是如此,總有一些人見不得別人好。設計這個領域,本身應該很陽光,大家都應該想著如何更好的改變或者改造世界,創造各種各樣的產品和服務。有人創造了工業產品,有人創造了互聯網產品,我們現在在創造一個偉大的教育產品。

但是我比較喜歡正面剛,恰好我是知乎里關注人數最多的設計師,在專業領域、企業的積累也超過大多數人。所以在這個問題之前,讓很多設計領域的同學都看一下,為什麼我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

1.我在北郵給設計專業的研究生(以及其他希望往這個方向發展的同學)開設專門的課程,我們培養了大量互聯網領域的設計師(推薦大家報考,畢業前景非常好,也推薦到時候聽我們的課)。所以本身我們就有科班背景。

2.知群是高端職業教育平台,我們有最好的課程和老師。你可以這樣理解,我們能夠同時開設研究生的課程,並且能夠為很多設計專業的同學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這本身就是設計行業的好事。我們的很多學生去了阿里、騰訊、位元組、小米、美團、滴滴等等公司。我們的定位是線上大學,做大學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補充。

3.我們的公開課和分享是什麼樣的?看看上周日我們的大會分享就知道,類似的分享,過去一年各大公司的專家都來分享了一遍,我們會請100位專家、教授來講課。你覺得知群是普通的培訓班么?


正文:

做設計師當然有前途,這需要你和當下的行業去結合,找到自己的發力點。如今互聯網行業各個領域都在迅速發展,在這個行業里,需要大量的設計資源,設計師如果能結合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和當前人才市場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用戶體驗設計」。

多年前我們在官網上曾經有這樣一張圖。

這張圖在當時能夠充分反饋出用戶體驗設計師的整體工作流程。

現在行業中會有一些變化,針對於工作地環節接入和輸出的階段會有所不同,但是大致的概念上還是不變的。

另外近些年衍生出的「服務設計」的概念,同樣也可以歸納入用戶體驗的一部分。畢竟在用戶體驗行業產生之初,實際上隨處可見的是「服務設計」的影子。

用戶體驗行業的收入

在這裡,可以展示一下比較公正的數據。

涉及到用戶體驗職位的企業投入情況。

2019年崗位的數據。

2019年用戶體驗從業者收入的數據。

以上內容來自於 IxDC CDC 版本的《2019 中國用戶體驗行業調研報告》。

從以上數據來看,今年處於一個互聯網寒冬的階段,但是相對來說,這樣的收入情況,還是較其他行業要出色很多。

另外,我覺得入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敲門磚,而在這個行業內的可持續性發展,來源於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點亮更多的技能樹。

同時,也包括更多的選擇——比如說你加入一家創業公司,僅僅是作為一名交互設計師的角色,但隨著這家創業企業的迅速發展和擴張,你的職級和收入也會跟隨著一起變化。

我們之前遇到很多朋友,有從用戶體驗入行,然後轉做開發或運營,也都伴隨著不錯的發展;我一直覺得,個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是並行的,並且會帶來相互促進的效果,能夠讓自己不斷拓展到新的領域,才能夠在行業中取得更多的收益,而單純的做一個職位,不斷深入發展,除非是企業的成長也非常快速,否則很難達到行業內的頂尖水平。

用戶體驗是什麼?

UX 也就是 User Experience,用戶體驗設計師,或者狹義的說經常指交互設計師,在互聯網公司里是非常常見的職位。一些人說這個職位不常見,說明根本對這個行業不了解。

實際上現在 UX 設計師往往比單純的 UI 設計師要好找工作。因為真正能夠上手做好的 UX 設計師數量有限,而很多中型、大型公司都有需要,以及很多 B 端的公司現在需求也非常大。在很多小公司,往往需要一個人把 UX 和 UI 一起做了。但是很多剛剛入行的人,往往沒有足夠了解,以為學一點單純的 UI,會畫個圖標就可以做 UI,結果往往很難找到工作。

我在其他回答里已經講過,詳細的再寫在這裡:

UX ,在百度百科中,解釋如下:

UX 是 User Experience 的縮寫,即用戶體驗,其核心是用戶,體驗指用戶在使用產品以及與產品發生交互時出現的主觀感受和需求滿足。用戶體驗發生在用戶接觸產品的時候,隨著用戶使用產品的深入,用戶體驗也從內部感受逐漸轉變成某種用戶需求的滿足。UX設計師研究和評估一個系統的用戶體驗,關注於該系統的易用性,價值體現,實用性,高效性等。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知識點,用戶體驗最開始的簡稱是 UE ,但是與可用性工程的縮寫重合( Usability Engineering ),行業中為了區分開二者的縮寫,將「用戶體驗」縮寫為 UX 。

用戶體驗的工作內容,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說明:

廣義的角度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用戶體驗的工作內容涉及到的是一款產品的使用周期,我們可以定義為,這款產品從用戶開始使用到使用完畢的感受體會。

這種產品,並不是單純指軟體類產品,還包括硬體類的產品。

對於軟體產品,結合用戶的使用任務,是一個有開頭和結尾的故事。

用戶具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打開軟體,然後結合對應的操作,最終達成目標。

而對於硬體產品來說,往往從開箱,一直到使用以及使用完畢,整體的過程都可以使用「用戶體驗」來解釋和設計。

我個人非常喜歡蘋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第一次購買蘋果產品,從開箱到開機的整個過程舒服的體驗。

最近一次覺得蘋果的用戶體驗無以倫比,還是第一次拿到 Air Pods 從打開包裝,到自動連接手機一瞬間的那種觸動感,為我的使用過程製造了非常完美的用戶體驗。

對於產品設計的整體過程,用戶體驗應該應該是融入其中的,因此就需要產品設計的每個階段,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產品研發人員、產品生產人員以及產品測試人員、質檢人員都要帶有用戶體驗的概念來完成工作內容。

一般在實體行業中,並不會有專門的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崗位,而是需要把用戶體驗的概念深入到每一個角色中去。

狹義的角度

一般我們從狹義的角度來解釋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工作內容,以及談論這個角色,更多的是在軟體或互聯網行業中。

完成用戶體驗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用戶研究員,設計師,包括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

用戶體驗的工作內容,包括的整體流程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1.需求挖掘

通過研究用戶和數據分析,挖掘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然後定義產品的初始形態或者產品的迭代。

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研究員、設計師和產品經理需要協同工作,共同努力,通過反覆的討論以及考察驗證,才能找到最接近真實情況的需求。

此時的產品形態,往往是從0-1,或者是處於快速迭代的階段。

2.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貌似是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實際上,用戶體驗設計師同樣也要參與進去,把用戶體驗的概念融入到產品設計中。

產品經理往往要結合多個角度去考慮具體的設計,包括產品的實現架構,用戶需求,市場目標等,此時就需要用戶體驗設計師把用戶需求進行拆解,然後融入到產品經理的整體設計中。

在這個階段,產品經理和用戶體驗設計師之間的溝通會非常多,並且基本上處於一種假設階段,後面在產出具體的原型以後,可以再進行驗證。

3.界面設計

產品的用戶界面設計,是用戶體驗設計師充分把自己的專業性落實的陣地,從交互設計到視覺設計,基本上每一個細節都要以用戶體驗為目標指導設計的執行。

交互設計和視覺設計的範疇,實際上就包含在用戶體驗的概念中。用戶體驗需要用戶研究員、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把一款互聯網產品從一份文檔或功能列表,轉化為交互流程圖、界面交互原型、帶有視覺效果和動效的高保真原型。

因此,在行業里,我們會把用戶研究員、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都稱作為「用戶體驗設計師」,而他們所完成的工作內容,都是用戶體驗的一部分。

4.原型驗證

針對於原型驗證的方法,有很多。我們日常接觸比較多的,基本上是可用性測試或 A/B 測試這樣的方法論。

在行業中,眾多的用戶體驗設計師,通過可用性測試來收集用戶的反饋,在建立一定的用戶體驗標準(依據不同的產品實際情況,用戶體驗指標會不一樣),來考察所設計的原型,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真實的需求,實現用戶的目標,以及完成任務。

可用性測試可能有些大費周章,因為要邀請用戶在模擬的環境中使用,而互聯網產品的原型驗證,可以考慮MVP 或通過一部分用戶的甄別,讓他們參與使用測試,收集實際使用的數據情況,然後來分析之前的設計能否達成目標。

無論是傳統的方式,還是更靈活的方法,對於用戶的甄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這部分內容也是用戶體驗設計師需要參與以及主導完成的工作內容。

5.數據收集和分析

在這裡,用戶體驗設計師要配合運營的同事,做好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工作,尤其是針對於產品的界面操作等,關鍵界面或元素,一定要做好數據埋點。

通過數據分析,能夠反映出主流用戶群體的產品使用情況,以及針對於接下來的產品改版和迭代,都會有所幫助。


我在知乎里有100多萬人關注,是關注量最高的設計師和產品經理。在設計這個領域,應該是國內最早的一批互聯網設計師。我曾經是 IBM 的用戶體驗和產品設計師,也是創新工場最早期的成員之一,和李開復老師一起工作。我們當時創立的產品,被阿里巴巴以幾億美元收購。我還創立了一個產品叫最美應用,在國內也有良好的口碑。同時,在互聯網的產品和用戶增長領域,大家平時耳熟能詳的很多產品,都有我們的工作在裡面。在教育領域,我還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兼職導師,很多北郵的同學都知道我。

現在知乎里的廣告太多了,至少我們有這樣的信譽保障,本身也和知乎官方有合作,如果你現在不知道應該看哪些內容,可以先在知群抱起團來。知群有不少人拿到了阿里、騰訊、位元組跳動、美團等公司的 Offer,你也加油。

這裡是知群產品經理和 UI/UX 設計師訓練營的免費申請報名入口。我們的訓練營本來也都是收費的,目前階段免費,主要是希望多讓一些正在學習中的產品經理和設計師能夠找到組織。

「培優計劃」免費申請知群訓練營?

mp.weixin.qq.com圖標

應該是你能接觸到的最有乾貨的免費課程,機會有限。


如果設計還看不到希望,那我想說還有哪些能看到希望呢


真的是"神煩" @馬力在知群 ,他在所有設計話題下不停的勸人做互聯網,做交互,做全鏈路。

團隊里有個帕森斯的同學,因為疫情的原因最近半年一邊上網課一邊就在我們這邊實習,這位同學很不錯,但是當她抽空和我了解了一點前端框架,並且在大半夜忽然發來一個激動的簡訊說調通了一段JavaScript的時候,我就知道,好嘛,又一個好孩子被「馬力們」拐走了。


更要命的是,馬力說的還都對:

要All-in互聯網,從App到智能硬體、車載設備等等,做裡面的信息化和智能設計,或者簡單的說,聚焦在交互設計、用戶體驗上面。

如今互聯網行業各個領域都在迅速發展,在這裡行業里,需要大量的設計資源,設計師如果能結合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和當前人才市場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與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相比,現在的傳統設計領域即使不說「慘淡」可能也差不了太多,缺乏活力,抄襲成風,設計師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市場似乎也並不為設計買單。更重要的是,傳統工業設計似乎開始迷失自己的價值——

曾經聚焦於如何把工業生產力的發展轉化為現實產品,平民設計、社會主義、消費主義風潮為工業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母題,也曾經極大促進了他的發展,但是隨著西方工業社會本身的成熟,工業設計的探索的邊界也越來越遠,環境保護、資源再生、全人群適用、關注心理等等,好聽點說是我們走的越來越遠,難聽點說就是工業設計留給我們的問題已經不多了。


前幾天群里有人聊到椅子的設計:

這些說的也對,但我想其實並沒有觸及到椅子「難」的核心。

椅子真正的難,就在於「The world doesnt need another chair 」,幾乎每一個設計專業的學生都設計過椅子,幾百年來,椅子的需求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個母題卻在足夠長的時間裡,被足夠多的人,特別還是最優秀的那一批設計師,做出過太多太多經典的作品。每當我們想做一把新的椅子,真正面臨的問題,可能並不是外觀、結構、人體工程,而是——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有時候我們也會自己開玩笑,說我們是在工業設計的末世中做設計,工業設計工業設計,現在大家都不提工業社會了,都跟著馬力去談信息社會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再加上各種抄襲的事,以至於很多我們的客戶,自己願意為設計買單,卻並不認為設計有好的前途。

但是我真的有不同的看法:

我們目前確實不在「維權」上投入什麼精力,目前國內的環境,這方面確實比較困難,但是我也樂觀的相信,只要我們國家發展的進程不停止,這一塊就會在不遠的將來得到很好的改善。


馬力勸大家做互聯網,因為互聯網真的在蓬勃發展,真的可以給大家提供很多,很好的機會,某種程度上,真的是目前職場上很好,甚至最好的選擇之一。

這背後是迅速發展的網路/移動完成基礎設施,是通信技術的長足發展,是我們十幾億被互聯網連接起來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人口,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個時代也只有美國和中國有這樣的客觀條件來發展互聯網行業。

那麼這十多億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人口,除了互聯網,就不要別的了么?

對設計的尊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說起來似乎是一個意識問題,態度問題,但本質上還是一個經濟問題。工業設計工業設計,我們回頭看歷史,工業設計的高峰和中心,都是伴隨著工業生產的高峰和中心形成的,先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那時候美國有設計意識么?也沒有意識,但是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為新的世界工業中心和發展引擎,美國自然也就成為了工業設計的中心,設計自然得到尊重,裝飾主義,現代主義都是在美國蓬勃發展。我們看日本,日本過去有設計么?沒有,日本人也就是各種抄襲,各種粗製濫造,我們說日本在70-80年代把設計擺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鼓勵設計,後背真正的推動力仍然是戰後日本的經濟騰飛,工業發展,到現在,日本設計已經成為了世界設計板塊中無比重要的一塊拼圖。意識上的認知,是隨著工業的發展,經濟的發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美對舒適的追求一起來實現的。

那麼中國呢?

2020年中國GDP突破 100 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還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www.zhihu.com圖標

難道當今世界的發展引擎,工業中心,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十幾億進入小康社會的人口,他們就不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提出新的問題。

就不願意吃的好一點,穿的好一點,用的好一點,住的好一點,體驗好一點,感受好一點嗎?

而這樣的需求需要誰去滿足

難道在某種程度上,不是靠我們今天的設計師們嗎?


其實很多答案裡面都提到過了,問題不在於「設計師」,而在於你是什麼樣的設計師。

雖然我說除了互聯網,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消費品設計,空間設計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十年來,計算機軟體,一直到互聯網,確實成為了最新,最重要的設計方法論的輸出地。

交互的媒介一定是電子屏幕嗎?全鏈路設計的思想一定只能在互聯網領域應用么?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遇到甲方說需要「四條腿比較高的床」。一個設計師可能就先畫一個外觀,和客戶確定是不是這樣的腿,夠不夠高,然後就交給結構設計師,結果發現腿高了,床太大,中間不加更多的腿支撐會不穩,不得已就死命加強結構,加粗加厚,最後外觀變的五大三粗,結構可能也沒能很好的解決,成本還超標了。

另一個設計師可能馬上會意識到這樣的結構可能有問題,會首先確認「四條腿」和「比較高」到底是「需求」還是「方案」,經過深入的溝通,發現甲方其實需要的是「四條腿的外觀而不是箱式床的外觀」,那麼直接在床的中間加入新的隱藏支撐腿就可以解決。如果發現真正的需求是「床下空間比較大,可以作為儲物空間」,那麼就進一步溝通其實箱式床可以更好的滿足這個需求。

再進一步還有如何讓一個箱式床自己教會客戶怎麼使用,怎麼能更好更方便的使用。

在完成這樣一個設計之後,又怎樣在更長的時間裡去獲取新的反饋,發現新的問題,進行新的迭代,等等等等。


去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了解人的需求,甚至比你的甲方更早更清楚的認識到他的需求,給出有創造力的全流程解決方案,並且通過文案、面談或者產品本身有效的介紹自己和自己的方案,這樣的設計師。

和接到任務就畫幾張圖,甲方說要什麼,就從網上找一堆差不多的圖片讓他挑,不滿意就再找一堆圖,加班加到死還拿不到多少錢的設計師,根本就不應該放在一起談有沒有前途。


傢具設計真的是一個超級古老又超級成熟的行業,椅子按傳入中國算有幾百年,如果從古埃及算,已經有幾千年的時間,我們似乎總在寫前人已經寫過無數遍的格律詩,但是我們也總能看到有新的,美的,舒適的,創新的椅子出現。更不用說轉角沙發的發明其實也才50多年,移門衣櫃的發明還不到50年。

有時候我也想,如果我們在50年前該多好,這樣的設計難道不是擺在眼前,就像地上的黃金就等著我彎腰去揀就可以么?

但是回頭一想,會不會,50年後的人,也是這樣看今天的我們?會不會也有黃金寶藏就在我們的腳邊,僅僅是我們沒有發現?


同學們,從這個意義上說,設計師的命運真的是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我們會去羨慕十九世紀的英國、法國設計師,會羨慕二十世紀的美國設計師,日本設計師。

我想,後來人應該也會羨慕我們。


END


室內設計最近幾年還很有行情很多裝潢公司都在急聘設計師學好了肯定會有前途的。室內設計的方案有很多現在都在比誰的設計好且大膽能迎合消費者的品味在大城市的競爭強小城市相對較弱。做一名設計師要有很強的感知時尚的能力不能追隨時尚走而是要趕在時尚的前沿。室內設計師也是個很辛苦的職業做好了可以自己開一家設計公司招納人才很有前途】


設計師有前途?

我看不見得,你看,賣課的賣到百萬粉。有哪個設計師百萬粉了,出來下?說明賣課更有前途嘛。

5年前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

催生了大量的互聯網公司,APP公司。

UI設計師的需求激增,我見過剛來上海打工的小姑娘,一點UI UE不懂,一年後就能拉群開班授課的。 就是那麼瘋狂,就有那麼投機。

而某些知乎大V就是那瘋狂時代的產物,賣課,伴著知乎那時候推的知識付費概念送出的流量,賣課賣成大V。

也沒做過幾個案例也沒服務幾個客戶,在大公司呆兩年,就能出來賣課了。

賣課成就人設。

但我真沒見到幾個上網課上成一流設計師的。

我只見過自學成一流設計師的。

所以你問問身邊那群零基礎報班學UI的,現在工作如何?

覺得自己有沒有前途。

當然,你有沒有前途不重要,賣課的不會在意的,只要有一兩個學員機緣巧合進了大廠,人家賣課也就能立足了,給你一句你看看為啥你不行呢,人家怎麼就進嘛。真的是時間的朋友啊。

你覺得沒前途的話,再買幾個別的課,沒準就有前途了喲。UI不行了,來來來,上個UE的課,UE不行?來來來,上個產品經理的課?

這兩年UI行業不那麼火爆了,那自然要憋個大招搞個新概念來割,

找個概念啥全鏈路嘛。

這樣不斷被割,你的前途不清楚如何,

他們的錢途倒是蠻明確的。

可能只有到了那群貨色沒前途了,設計行業才會真的有前途。

————————————————————————————————————

有沒有發現?

知乎越來越沒勁。充斥著公關文章、賣課的引導、軟廣滿天飛。

我順道拜託大家,如果還想獲取真實的人在分享的心得和知識,

那種號發的東西,看到就點反對吧。

埋到最底下去。

都什麼傻波一玩意兒啊,滿知乎都是賣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