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同事讓我推薦設計師準備裝修房子,我就推了之前給我家做設計的小哥,結果我同事說,小哥才工作了2年,肯定不專業……專業不專業和工作年數也有關係嗎?那麼一般得多少年才能算專業啊?


同等努力情況下看天賦和喜歡的程度,一般5到10年,任何一個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十年磨一劍是正常的。


1.一般來說自由設計師10年起步算是知道並能獨立完成設計了。

2.帶團隊的總監5年團隊經驗算起步了,不是團隊管理經驗,是指指揮團隊完成設計、對接甲方、項目落地等經驗。

3.當然也有天才型的設計師可以提前完成這個時間積累過程。大部分沒達到這個過程的只能說是職業設計師或設計師是我的職業,談不上專不專業,更不能說我大學學的設計我就是專業設計。


我覺得吧,超一線城市藝術繫上層決策人員,說你做的東西他們很喜歡,很專業,並且合作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愉快很放心,那社會層面來說應該是比較專業了。這不和時間掛鉤,只和你自己的水平掛鉤。

設計大多作品為王,為什麼總要吹自己幹了多少年呢


我也過相似的經歷,幾年前我給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很不錯的設計師裝修房子,我覺得設計師還不錯,能滿足他的需求,可是結果這個朋友百般挑剔,搞的我們三方都有點不愉快。

我們大部分人對專業的理解也不盡一樣,有一部分人認為只要技術過硬就是專業;另一部分人認為解決我的所有問題纔是專業;還有的認為名氣大、價錢高才是專業;那個時候的我,可能就屬於認為技術過硬就是專業。

現在再看到你的問題,對專業這個詞的判斷也有了新的認識,應該有4個方面來衡量:

1,技術和知識。專業的基礎是技術,要掌握本職領域的專業技術,從小白到白金的進化,並不是小白就不能做到專業,而是各方面都不足,如果到了一眼就被看出不專業的程度,那時真不專業。就技術而言,真的是越熟練越有專業的自信;除了本職的專業,還要有周邊相關工種和必要情況的技術、知識。現在的工作已經不單單是解決工作本身的問題,而是綜合的問題,所以在技術層面上,專業的技術和周邊的技術都要加強,只有這些技術和知識的不斷增強才能做好專業的堅實基礎。

2,時間。時間的確在提升專業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學習需要時間,練習需要時間,思考需要時間,改正需要時間。在以前,只要慢慢的積累就能達到專業的程度。可是到了現在快節奏的社會,不抓緊時間去縮短這些差距,就很難做到短時間快速提升。有個詞這幾年很流行,叫「刻意練習」就是有針對的反覆練習以快速提升技能。做到這一點,時間不是阻礙專業的根本障礙。

3,成績。很大程度上,消費者是可以從之前的作品對專業有個大體的認識和認同。覺得好,就信任感多一些。這個成績不一定非的是多麼厲害的東西,但一定是體現設計者思考的東西。讓大家多瞭解是好的。加上合理美化的包裝一下。是可以提分的。

4,態度。客戶的需求是一個接著一個的,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這就要求設計師要考慮到消費者的前面,如果能在設計圖中一一考慮到並解決是完美的,次之是在問題出現之前避免和解決,這就涉及一個工作態度和溝通態度的問題。最氣人的是一問三不知,還自以為了不起,這樣的設計師如果不是所處的平臺很牛,早晚是要被淘汰的。

大家都喜歡,專業又好,態度還平和積極,不怕辛苦,辦事有計劃,有條理,有辦法,有耐心,守時的人,這樣的人,就算技術上略差一些,也願意給機會。

就怕 啥也不是,脾氣還大的設計師。

回到時間,時間不是問題,從上學到工作還有3~4年的時間呢,只要抓緊時間,時間都是夠用的;不抓緊的化,10年也是那個味。


五年以上吧,兩三年只能算入門,對很多東西只能算是接觸過,很難形成體系,更別說有什麼深層次的見解了。


如果要論資歷深淺的話肯定得5年起步,不然接觸的案子不夠多不夠深。

但是專不專業這個只取決於這個設計師的「標準「和被怎麼樣的客戶教育過,舉個平面設計的例子,散單接個5年就會比從0到1做品牌兩年要專業嗎?


不太瞭解設計這個行業,就從我目前HR的行業來說,三年是個坎兒。剛畢業進入這個行業,就是人人差使的。那時候聽公司裏的老HR說,經過3年的磨練就可以跳槽了,但前提是學到東西,或者說可以晉陞管理層面了。

同理,設計師在裝修公司呆三年,碰到的案例逐漸增多,那麼經驗也會越來越豐富。但是這個行業門檻相對來說是很高的,三年估計也沒什麼大的作用。我看樓上說要10年以上,點頭認同中……

但我認為設計師生涯也是很短暫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之前我家小房子裝修,去找設計師的時候,發現都是二三十歲的,基本看不到40歲以上的,不禁好奇,老設計師都出去自立門戶了嗎?

回到正題上,題主的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畢竟工齡只能代表經驗,並不能和能力直接掛鉤。渾渾噩噩混10年工齡,和兢兢業業幹5年,這絕對不是一個檔次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