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管理會,批評與自我批評。

我跟我合夥人老Y說,之前十幾年,風口太多,錢好賺,現在經濟形勢不如以前好,年輕人太焦慮了,中年人也太焦慮了。

然後被懟了。

——————

老Y說:

不是太焦慮,是焦慮的不夠!

大多數人是對現狀的間歇性焦慮。

焦慮一小會,抱怨了,啥也不幹,然後去玩了放鬆了。

過幾天再繼續焦慮,繼續抱怨,然後啥也不幹,繼續去玩去放鬆了。

然後一直循環。

如果一個人真的焦慮的強度夠了,他一定會停止抱怨,去找到能夠改變現狀的辦法。

而且他一定能堅持下來。

老Y說完,我無話可說。

——————

所以呢,是不是應該加速一下焦慮?手動狗頭。


看看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好高騖遠的人往往都混得不怎麼樣,腳踏實地的人往往都過得還不錯。

年經人身上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慾望太多,能力又太少。

我們想要的是年少有為,少年多金。而成名成家往往又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我們實在是不想花時間等待太久。

再加上商家漫天廣告宣揚,「我想要的現在就要」,耐心是現在最稀缺的品質,一切求快,感情求快,事業要快,公司要早上市,賺錢要快。

打開手機,到處都是帥哥美女富二代,誰誰誰年紀輕輕坐擁百億身家,朋友圈全是出國旅遊,買房結婚的,年底拿了10萬獎金,做微商的都能年入百萬。

只是我們都太急了,我們等不了,我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於是我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了了,我們想過的是別人的人生。

一旦人有了不切實際的想法,就開始浮躁,開始怨天尤人,怪自己命運不好,怪自己家境太差。

但人的進步,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我們需要時間沉澱,在打通全部關節之前,你就是不可能很熟練的完成工作,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財富的積累也是一樣,即使最開始成長很慢,但需要時間的沉澱。

沉下心來慢慢做,一天做一點點,時間久了,無論你做什麼,最終都能達到很高的高度。

目標低一點,讓自己快樂一點,在不經意間我們就能達到目的地。

不要焦慮,慢一點,沉下去。


謝邀,現在人在醫院,剛開完肩膀,意識清新,感覺良好

但我想了一下還是匿名吧,不知道會不會有熟人看見

我就是你口中的那種焦慮到爆表的,emmm年輕人也算,大齡青年

你問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焦慮,那我就結合我的實際情況和你說一下;

現在是2020年十月,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我辭職了,不是衝動,而是考慮良久了;試用期過後,從簽合同的那天,我就想拒絕,因為我已經隱約感覺到了職場的PUA

至於PUA為什麼只針對我,那就需要說明一下原因了,只是因為走狗屎運完成了直屬上司沒搞定的一個案子,後面又搞定了一個她玩砸了的案子,她把我當成威脅她地位的釘子,處處針對我,不管我做的什麼,到最後都是錯的,甚至前腳否定我的想法,後腳就拿來用(當然,是另一個同事告訴我的),這讓我非常難受

所以去找老闆提出要滾蛋,BUT,年輕,臉皮薄,禁不住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找我談了一下午話(主要也是加錢了,提成直接給我加了一倍),就心一軟,答應留下來了,想著我以後只要好好乾,不得罪她就好了嘛,盡量不和她說話,裝死裝透明,有錢拿就好,但TM萬萬沒想到,這就是我噩夢的開始

在正式合同簽下來以後不久,她又搞不定一個案子,而我此時正在配合別人做她安排的工作,我發現只要在她底下工作,不超越她,不頂嘴我就安全的,然後在週一例會上,老闆又說,那這個案子就再交給**去試試吧,畢竟是我們的幸運星啊,最要命的是,老闆還加重了再這個字

你TM特意加重那個再字幹嘛啊!!!臥槽!!!

然後我就開始嘗試做了,但要命就要命在,這個案子剛交給我,公司就開始搞所謂的改革,不可以越級彙報方案,要層層遞進,俺懂啊,這都是好的決策啊,但是!!!尼瑪我的直屬上司就是哪位大姐啊!!!於是乎,在接下來兩個星期,我出了不下於三十個設計方案,均被否決,從最初找理由,到後面連理由也不找,直接翻白眼,那傢伙

我本身性格就是唯唯諾諾的,而且還是那種事後諸葛亮,別人說什麼,我特喜歡往心裡去,別人一句話,我能琢磨一晚上,她當眾羞辱我,我一言不發,甚至偷偷躲在被窩裡掉眼淚,現在想想,真跟個傻子一樣

就這樣,在絕望和掙扎中,搞完了那個案子,BUT,老天好像覺得我不夠慘,又TM踢了我一腳,月末結算工資時,我發現本該有的提成沒了,我就問財務,問老闆,結果得到的回復是,這個案子因為時間拖得太久違約了,錢都賠了,沒有提成!

我TM直接懵逼,你能理解那種感受嗎,我還等著這錢救命呢,沒錯,老天又踢了我一腳,肩膀疼的要死,去醫院檢查,不太妙,肌腱囊腫,但好在不嚴重,小手術就可以,但提成沒了,我錢就不夠了(不是,主要不想動固定攢的錢)

SO,在重重壓力,還沒錢的情況下,天天被上司嘲諷(因為只有想法,CAD不太熟,結構不熟悉,老是畫錯),我辭職了,裸辭,現在擱醫院躺著,賣字生存,是的,我TM還寫東西呢,沒想到吧哈哈

嗯嗯,其實說的那麼輕鬆,但私底下,我真的因為這種事情哭了不知道多少回,尤其是肩膀出問題的時候,我天天晚上哭到脫水,害怕,焦慮,再加上上班被打擊,被冷嘲熱諷,那種每天走到公司樓下的時候,要深呼吸一口再進去的感覺,真的太難受了,我曾經是個超級愛玩的女孩,喜歡騎摩托,喜歡打遊戲,滿嘴騷話的那種,但現在不行了,我彷彿還沒有從打擊中走出來,有時候晚上還是會哭,尤其是媽媽不遠千里跑過來照顧我,趴在我牀頭睡覺的時候,看著她滿頭的白髮,我更是難受的要死,我甚至想要快點死掉好了,至少保險可以賠媽媽很多錢,但一想到媽媽會受不了打擊,我無數次扔掉了往手腕上去的美工刀,放棄了跑到大馬路上找死的衝動,我想,等病康復後,還是得工作,但焦慮還是有,希望不要再那麼大了


當然是越來越焦慮了。

焦慮的根源來自於哪裡呢,來自於無孔不入的精英主義、消費主義和販賣焦慮。

精英主義,簡單來說就是少部分的精英擁有大部分的話語權。那什麼纔是精英呢?人均985, 211,藤校畢業;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年薪百萬,王子接見,這個梗幾乎涵蓋了精英的所有特質。所有人都擠破頭想考985,211,接著畢業前僕後繼趕往BAT。然後讀書的時候,你焦慮,怕考不到好學校;畢業的時候,你焦慮,怕進不了好公司。等你最後終於如願的時候,你發現,哎,怎麼跟你一起實習的同事能力比你強,能力比你強不說家世還比你好,能力家世都比你好不說還比你更會來事兒,你不焦慮麼?人人都想成為精英,卻忘了人前必有人,如果你一直只看著在你前面的人,那麼焦慮永無止盡。因為無論在金字塔的哪一層,往上看,總是有人的。

消費主義,從近年來代購行業的風生水起,就可以看出年輕人突飛猛進的購買力。隨便翻開朋友圈,連劃十頁,代購文案都不帶重樣的。但是放在化妝包裏喫灰的幾十隻口紅,用到過期也用不完的護膚品,還有跟風購買的名牌包包,真的是你需要麼?你問為什麼要買,因為我要成為這條街上最靚的崽;因為你什麼都嫌貴,最後只有自己最便宜。屏蔽不完的廣告,刷不完的小紅書,總之大家都有,我也不能輸。短暫的剁手愉悅以後,剩下的就是焦慮。為什麼會焦慮?因為你把錢都花在了商家給你營造出的精緻生活上,而喪失了對未來生活的風險抵禦能力。年輕的時候經常告訴自己,要活在當下,萬一明天就GG了,存那麼多錢也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但是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害怕的不是明天就GG了,怕的恰恰是明天沒有GG,因為一無所有的自己還要面對充滿風險的漫漫未來。

販賣焦慮,不得不說,前幾年的販賣焦慮真是卓有成效。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說;90後XX,年入上億;比你優秀的還比你努力,這些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我們現在真的比以前更差,所以大家才更焦慮麼?事實上最焦慮中年危機的IT行業,在35歲以前就已經掙到了父母那輩可能一輩子都掙不到的財富。近年來的各種風口,確實帶來了很多機會,眼看他人高樓起,眼看他人成對比。販賣焦慮其實就是拿別人的成功來連接你的平庸。但是別人的成功跟你有什麼關係呢?比爾蓋茨21歲就註冊微軟了,也沒聽說他那會兒就把全人類拋棄了呀。

那是不是當個鹹魚,不買東西,不做對比,每天在家躺屍就不焦慮了呢?我說,無欲無求,那你幹嘛做人呀,做人多辛苦呀,還不允許自己開心一下,失意一下。我想說的是,財富是有限的,慾望是無限的,只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辨別真正重要的東西,才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 放棄無謂的比較,回到自己的賽道,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裏,可能比別人要慢一點,但只要一直前行,總會到達終點。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面對就業難,掙錢難,競爭激烈,各種疾病越來越小齡化,生活成本不斷提高,面對社會的殘酷,本身就身心素質脆弱的年輕人,能不焦慮嗎?

焦慮,抑鬱,失眠,疾病,情感生活,太多現實的問題,都是現在年輕人必須面對的。

沒心沒肺的,沒腦子的,才會傻開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