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回答過民國時期關於鹽的相關問題,今天我就介紹一個關於清末民初的涉及到鹽的職位。

許多人都夢寐以求地撈到當時的肥差——長蘆鹽運使職位。明朝的著名詩人于謙就曾經擔任此官職。究竟這個在今天看似很小職位的肥差到底有多少好處呢?這還要從這個鹽官的管轄區域說起。

這個北方最大的鹽官管轄著我國最大的鹽區,地處渤海西岸,南起河北海興,中經天津塘沽、漢沽,東至河北秦皇島山海,在全國鹽產總量中佔有很大比重,長蘆鹽稅在國家財政收入中佔有重要地位。

關於長蘆鹽運究竟在當時有多麼重要呢?我們從它的官職以及日後這些官員的去處就可以知道了。長蘆鹽運使一直是位高權重,歷來都是直隸總督的心腹幹將才能得到此位子,而且此後前途遠大。

在民國初年,很多人就見證了這個職位在官運上的亨通。在民國初年,由長蘆鹽運使升任為政府要員的達十多人,如周學熙(北洋財政總長)、凌福彭(天津知府、直隸布政使)、張鎮芳(袁世凱表弟、直隸總督)、嚴璩(嚴復長子,以財政和洋務專家的資格,在財政和鹽務部門擔任要職,任長蘆鹽運使,併兼財政部參事、公債司司長等職,後來任北洋政府的財政部次長、全國鹽務署署長兼鹽務稽覈總所總辦等要職)、汪士元(歷任長蘆鹽運使、直隸財政廳廳長、代省長、民國財政部次長、代總長、全國煙酒事務署督辦、鹽務署署長、稽覈總所總辦、稅務處總會辦、財政善後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參議等要職)等等。

人數太多,不一而足。


北京大學圖書管理員


我大致舉幾個例子

禁煙督查處,別看是處,是全國禁煙的最高執行機關,名義是禁煙,實際上是禁別人的煙,賣自己的貨,是老蔣的重要財源,每年大致在三千萬到四千萬收入。

設處長副處長各一,機關下設兩室三科,總公棧-分公棧,監運所,緝私辦公室

緝私辦公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兼任緝私團長

及各省分處(根據資料未設分處即設特派員公署,副職兼任緝私營營長)-分所(較少見,全國僅兩三個)-事務所(地區和縣根據規模設立)-縣督查員(兼任巡緝哨所所長)

平行機關有二,

其一設立監察辦公室,設總監察副總監察各一,下設祕書科和二科,獨立辦公。

其二設立會計辦公室,總會計長副總會計長各一,同上

以上為大致結構,處長和特派員基本以少將為主,個別中將,而副處長、副職和分處副職全部按照敘任軍銜,即中校階級,個別上校,事務所基本是少校和上尉為主,縣級督查員基本以上尉和中尉為主,以謀求一任兩年雲南某縣事務所長官,大致需要八到十萬大洋。

軍政部

陸軍署(後裁撤)軍法司科室下屬軍人監獄和反省院

陸軍署軍衡司下屬科室

軍需署儲備司下屬科室

軍糧總局下屬科室

兵工署參謀下屬科室


第一夫人


譬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計調查局,&局長…

譬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是侍從室祕書…

譬如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黃埔軍校校長…

譬如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祕書…

譬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員…


當然是中統和軍統了: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以數據統計部門之名,行特務暗殺機關之實

不過總的來說,全世界的情報部門都離不開數據統計:真正高明的情報部門能從浩如煙海的數據中找到蛛絲馬跡(FBI從電網數據中找到了中東的核燃料離心機的位置)

而像KMT中統軍統這樣看不懂,只能靠暗殺逼供這類黑社會手段的,實屬不上檯面


揚子公司總經理:孔令侃

看起來像是民營企業家,實則可以通天


「KMT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局長」

從字面上,這職位聽著像一位坐在辦公室裏,整天做表格、搞數據的學究型人才,類似 @chenqin 這樣的數據帝

實際上……我覺得大家都知道這是個什麼單位……


南昌行營侍從室祕書長(楊永泰)

這個職位相當於古代內朝的尚書令/中書令。


戴笠--中將。

部門:軍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級別--軍級。


大概是保密局那些狗吧。民國時期的一些城市,常有青年男女夜裡給家人發現失蹤,從學生到踏上社會的人們,從無產階級到有錢的少爺小姐,任何身份都有,總數目據說有30萬之多,說起那原因,魯迅《暗暗的死》可以參考一下。

再一個是鄉村的保甲長,他們有些也是窮人,身份不高,給闊人地主輪流著拿來頂缸的,還會弄到自己攤上這差事,就倒黴的傾家蕩產。他們對地主紳士和各種闊人,只得像孫子一樣,給呼來喝去頤指氣使,對百姓可就難說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