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看了一下這一圈答案。

大多數答主都是非專業卻玩票的。

不止一次講過,看問題得見性,得見其根本屬性。

題幹寫的很清楚了——「老」。

老是啥意思,是頭髮白了,走路慢了,退休金多了?

這是相,不是性。

見性來看,老是無常世界的諸多因緣從聚合到消散到湮滅這個不可逆過程的中後段。

這就是答案。

所以決定出生(聚合)的業力,也決定死亡(消散)。

出生的時候,(僅僅)百萬年的基因驅使我們學習,領會這個世界的物理環境,為了生存。

後來領會的夠用了,便不再進步了。

再後來衰老了,更不進步了。

深知行將長眠,更不進步了,加上機體老化衰弱。

不折騰了。

而且所有不再折騰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態:這輩子就這樣了,足夠了。這就是我面對死神的樣子,這就是我呈現給祂的一生,全部就這樣了。

無論主觀上還是被動的,這就是知足。

知足是開悟的附加值,但不等於開悟。

知足也是妥協的衍生心態,但也不等於妥協。

這只是一個生命的自然進程。

如題回答完畢,再多說點。

如果老了還不知足,不管是折騰於求知,還是折騰於貪婪。

都是因為心裡有遺憾。

要怎麼面對遺憾呢?

是不是比題主的問題更值得思考。

開悟在這事上的附加值就是脫掉穿著的鞋,再也不怕了。

遺憾可以有,但此心不役。

只要還活著,就儘力去消除遺憾的種子。

站著面對死神,我們才能選擇命運。


妥協


平和不等於開悟,一般人所說「悟」是指意識心明白了某個道理,這個不是佛法上的開悟。

佛法的「開悟」是指親證世出世間的最高真理,這個「真理」不在意識心的見聞覺知之中,但不離意識心的見聞覺知,不是把意識心的見聞覺知變成這個「真理」,而是需要用意識心的見聞覺知去尋找這個「真理」,並能夠正確認識與接受這個「真理」。

所以意識心的「平和」只是「開悟」的前提條件之一,「平和」不是「開悟」。

佛法上真正的平和,是要斷除「我見」——不再把這個「我」的色、受、想、行、識當做長久不滅的存在。然後要知道這個「假我」之後一直有個「真我」在辛苦打理著「假我」的一切生活,而這個「真我」既是「諸入不會」,卻又「了眾生心行」,而我們對這個「真我」的存在,卻是「日用而不知」,但如果有一天你親自發現了這個「真我」是什麼,並真心依靠了他,那纔是真正的「開悟」!

所以,如果不是佛法解脫道或佛菩提道上的「平和」,那不過是「妥協」而已。

其實也不必在意妥協什麼,能妥協的「我」與被妥協的「事」都不可能長久存在,唯有「真我」不滅、不變,眾生世世仍有可作為,只看自己努不努力尋找了。


以我的體會和觀察,既不一定是開悟,也不一定是妥協,當然,也有可能是。但是有一點可能普遍存在,就是隨著年紀的增加,親身經歷和眼見耳聞漸多,明白很多事自己無力改變,或者歷經千辛萬苦改變了卻發現與初願相去甚遠,遂放下對盡善盡美的執著,明白順其自然反倒能得到內心的安寧與淡定。再者,改變自己比改變世界容易,所以對很多事就不再像年輕時那麼執著和計較。比如,小情侶總會很在意對方究竟愛不愛自己,為一些小事而鬧彆扭。可是人到中年不同,並不是愛不愛自己這個問題不重要了,而是中年人明白,要認同和接納對方的特點和方式,TA們會反問自己:如果對方是十全十美的,那TA還會是屬於自己的麼?如果TA不是現在的樣子,自己還會選擇TA嗎?這麼一想,就心平氣和了。所以,現實與理想之間矛盾的歲月磨鍊,使人不斷加深對這種矛盾的認識,不斷發展自己的解決之道,直至找到那個能讓自己與外界和平相處的平衡點。

楊絳先生曾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這段話對這一問題,或許提供了一些說明。如果一定要在開悟和妥協二選一,可能開悟更多一些。


平和是知識與閱歷的沉澱,柔軟心和慈悲心的體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