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近兩年老是聽到健美選手猝死的消息,可能對人有些誤導作用。

叔本華說,人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換取任何身外之物。

職業健美,既不健又不美,早就名不符實了。真正的健美應該是健康的。最健康的體型也是強壯的。

我是最反感用藥的。打過激素的雞,我都不想喫(雖然大概率我已經喫過了),還要往自己體內注射激素?我瘋了?

還有黃哲勛這樣快把葯當飯喫的,聲稱自己自然健身,真的觀眾當白癡?用藥是條不歸路,一旦成了習慣,停葯全身都會垮下來,比用藥前更差,因為自身睾酮分泌水平被外用藥反饋抑制了。

這是我認為最健康的體型(見過70歲的這種身材麼?)

健身首先要健腦。不要用直覺代替思考。

我理解的最健康,首先得有豐富的知識,不要人云亦云,對健康有整體的見解。心理健康,肌肉有力而勻稱,心肺功能強大,飲食作息習慣良好。每一樣看起來都有點難,但這些習慣其實是有機聯繫的,基本有兩個特徵的人就會有其它的特徵。

任何事追求極限都會有不好的結果,但你得了解原因。一般超大負荷的訓練,壓力最大的不是肌肉,而是關節和韌帶。對於普通人,如果有一定的運動基礎,身體不太差,你的運動量基本不用擔心,因為超負荷訓練很難。職業運動員的訓練量是你無法想像的,你自以為的受虐訓練量對人家來說只是開胃菜。還有人認為兒童少年練力量會影響長高,原因都一樣,不喜歡思考。沒有軟骨骨骺或韌帶的損傷,有充分的時間恢復,為什麼會影響長高?

不管健身還是跑步,或者其它的運動方式,到一定程度心裡都會有底,馬拉松猝死的少,半馬反而多,為什麼?因為無知,半馬新手多,忽視自己的不適強行要提高成績。

尼采說,凡是不能殺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加強大。

鍛煉的目的是對身體的適度打擊。這個適度,應該是短期能恢復的意思。力量訓練是對肌肉骨骼的微損傷,有氧訓練是對心肺的適度打擊。這些沒有不可逆的損傷,長期做這樣的訓練,體格和心肺才會更強大。

下面是我本人

離題主說的最健康還有差距,但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目前三大項約530kg,半程馬拉松最好成績兩小時十分左右(體重有點大,87公斤,後面六七公里都抽著筋跑得)。

希望七十歲還能保持這種形態,那時纔算最健康的。


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健康身材的話,我感覺沒有一個標準,我認為我自己還說的過去,以前是體育生,現在還是保持田徑鍛煉,不健身。也沒啥感冒發燒之類的,各項指標都正常。


看體脂率而不是體重。

達到正常體脂率的身體都是健康的體型


首先什麼八塊腹肌的身材絕不是最健康的。

皮脂過低的危害知乎一搜一大把,免疫力低下,情緒低落,這是最影響生活的。

皮脂過高就更不用說了,肥胖症,還有一點多數人都不知道,體脂在30%以上會嚴重影響睾酮水平,影響增肌。

最健康的身材就是有肌肉,體脂15%到25%,,最重要的是沒病,就是健康的身材。


如何定義最健康?想不明白體型咋還和健康掛上鉤了呢...很多人一輩子不咋運動,活到一百多歲,算不算健康...


彭于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