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觀點,沒戲。

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你以為這麼容易被打破嗎,歷史的演化是有其內在邏輯的,為什麼每經歷一次屈辱就會實行更激進的改革,因為殘酷的現實打醒了更多的人。改革最需要的就是上下凝聚共識,為什麼本來的保守派慈禧在1900年以後變成了堅定的改革派?(派大臣出洋考察,設立12年預備立憲),還不是因為八國聯軍的刺刀。


一些哲人包括五四的先驅胡適魯迅用不同的話表達過,中國人總滅不了自己的特點,即使完全學習外國,也會發展成出人意料的一套帶有自己特色的東西。當然辯證的看,我們不可能不顧實際情況的搞一套無論什麼東西,我們有《拿來主義》;然而不管是否全盤西化,「百年老瘡,爛若桃花」,以祖傳老病自豪的維護某些「國粹」,我看終究可以休矣。


全盤西化,不是給漢人放權嗎?

你覺得可能嗎?

要給早給了。早給了就不需要洋務運動了


你說全盤西化就全盤西化?你當傳統這種東西是大白菜想除就除?你當中西國情一致想改就改?就算是今天也不是全盤西化,因為不可能,除非你給西方當殖民地,西方派官員來統治你,那樣大概能好好給你西化下


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靠一紙文書改變一整個國家的制度和經濟。即便是皇帝和太后也不能。

因為皇帝或太后也是依靠其龐大的文官系統來辦事的。

正是這個傳統的制度塑造了中國這個傳統的社會和政治秩序。

改革,總需要讓這些人來做事吧?

一個人不可能用自己的手把自己抬起來。


謝邀。我先定義下我所理解的「全盤西化」:國家制度、國民思想理念、國家產業模式、政府官僚機構等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不談別的,先談一下可行性。完全不可行!歷史上的真·洋務運動是以「學器物以及『下一代』學習思想(同文館)」開始進行的。朝廷一些反對黨官員對於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態度有一本質區別在於:洋務運動的時候反對黨是真的反對他們學習西方(比如倭仁極力反對同文館);然而戊戌變法其實更多官員反的是皇帝和維新派康有為黨過於激進的態度導致他們有可能會「飯碗保不住」。人對於新事物從陌生到熟悉有一個認知過程,而洋務運動是比較早期的學習西方活動,所以那時候如果操之過急要求「全盤西化」,恐怕連現在我們看到的「同文館」、「江南製造局」??都不可能被批准實行。

另外,當時掌權的慈禧太后,支持洋務更大程度上是為了拉攏恭親王等人。還有一方面就是為了「制衡」朝廷裡兩種思想的官員,這樣以便於她永遠掌握最高權力。尤其是後來慈禧還打壓了恭親王,認為他權勢過大會威脅自己的統治。但當時很多辦洋務的官員都是恭親王派系的,慈禧可能會讓他們「一家獨大」麼?

最後就不妨按照題主設想的來模擬一下唄:首先,題主在辛酉政變之後就要提醒恭親王「架空慈禧」,在權力要求方面不能有絲毫讓步。第二,給同治帝找洋師傅,讓他從小做一個思想西化的皇帝,這樣歸政之後纔可能真·全盤西化。第三,改一下科舉考試的內容,以考試的方式推廣「下一代西化」是最有效果的。不過麼,這麼做的風險是很大的,誰知道當時的反對黨背後究竟有沒有實力再發動政變?也不知道他們的思想有沒有極端到會發生恐怖襲擊的程度??


現代化的過程,如果我們在很多方面都比國外強就不會講西化這個詞了。比如喫西瓜。


會徹底失敗。

首先,全盤西化本來就是一個笑話。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美國都是西方國家,政治體制都不一樣。西化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不嚴謹的。

其次,西化本身就存在悖論。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西化,意味著民族主義的崛起,對自身文化的無條件支持,越是西化,越不可能西化。

而後,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西方格格不入。缺乏土壤,不會長成參天大樹。經濟條件是前提,沒有前提,就不會有結果。

最後,全盤西化意味著革命。洋務運動說到底還是改革,與革命格格不入。不可能做到的。

開個玩笑,只有俯臥撐做夠了,才能做引體向上。


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統治者還沒有被徹底的打醒,對於與西方的差距還停留在武器與科學技術方面,在文化方面仍然保持著文化自信,所以在文化和政治制度方面並沒有學習西方,對文化自信真正開始鬆動是在戊戌變法時期,國人開始考量本國政治制度及社會較西方相比處於落後狀態,需要進行改良。到了五四運動時期,更像是對西方文化全盤接受的狀態。

當時的清朝對外雖然是一個皇權至上的中央集權國家,但實際上,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一個弱皇帝不能將全國有效的組織起來,所以當時的中國實際上是一個分散的狀態,每個地區領導人都有自己的實力,但是對於中央依然忠誠,如果全盤西化,那麼從上到下都會認識到中央政府的無用和弱勢,再加上西方勢力滲透,那麼國家可能會更快得分裂。地區實力增強,國家實力下降。純屬個見解。


日本不就是範例麼?


中國人無法全盤西化,歷史的慣性太大,已經做不到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