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覺得不好入手可以看度陰山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這個的好處是從王陽明的傳記的角度,一點點瞭解王陽明的。後來他還有其他王陽明的系列,但其他就明顯濫竽充數了。


讀傳習錄最好先讀四書。同時可以穿插著讀些傳記,以瞭解陽明的生平經歷。

另外,網易公開課上的課程也可以看看,浙大董平老師講得非常棒。


心學不是用來學的是用來共鳴的,是你在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逐漸認可,心學為你指的路正是你想要走的,之後根據其中的思想去踐行「知行合一」。

只是有點興趣就去看書學不成心學。以致良知為例,如果你只是一個中學生,面對很多55開的棘手問題問題,判斷的清楚什麼是「良」嗎?


如果你當成學問來做,那學不明白的。

但如果你當成自己不瞭解這個世界,去問王陽明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此時你方能參出什麼是心。

因為心就是你日常用的,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舍心與虛心。

學心學,就是參心的過程。


陽明在傳習錄中說過這個問題,初學者應先靜坐,再讀經典,然後從日常生活出發,知行合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