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问华威的GMC,之前是中介帮我选的,最近才知道这个专业出了名的难申请,在想要不要直接放弃。还是转成CME或者AED会不会稍微稍微简单一点点(我可能在想屁吃

bg:双非网排180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gpa3.5/5

一段媒体实习(音乐剧网站 两年)一个国家大展志愿者

雅思7(7 8 6 6.5刚好达到这个专业的7(6.5/6)的要求)


如果学校在T3清单,均分只能说刚好踩线,另外专业竞争压力也非常大

如果不是文书材料特别突出,并没有什么机会申请到

一张图解英国大学要求?

zhuanlan.zhihu.com图标一篇说完英国商科学院录取要求?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感谢邀请:

1.华威大学有自己的院校list,需要知道您具体的院校名称,看您是否在list之中。

2. 华威大学对于中国大陆的学生要求成绩区间最低是80%-92%, Global Media and Management 录取要求是英国的2.1学位以上,对应中国大学录取均分要求最低是80%以上。您的GPA是3.5/5,但是需要看一下您的官方成绩单这GPA绩点换算成百分之平均分具体是多少分。先确定学校,再确定百分制均分,这样就可以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1. AED-Arts, Enterprise and Development

CME-Creative and Media Enterprises

录取均分也同样是要求英国学位2.1以上,对应中国院校要求的最低均分为80%以上。

2. 建议您可以考虑英大学排名前30的院校,华威大学可以作为冲刺。

发布于 2020-11-16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美嘉留学宁波美嘉留学宁波

谢邀@藕花阿妈

请看下这位同学的成功申请经验谈:

我的申请季已经基本结束了,决定去华威大学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简称GMC)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我申请的所有项目里最喜欢的,也是申请难度数一数二的,得偿所愿,非常感动。

申请材料概述

01

于英国授课硕士申请而言,无论是华威GMC,还是其他项目,申请材料都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个人陈述(PS),推荐信(RL),简历(CV),以及GPA和语言成绩等需要填写在各大学网申页面的信息。

从我准备申请的经验来看,硬体是根本,软体是辅助,硬体是申请的核心,软体是锦上添花。

硬体是什么?

它主要指申请者的院校背景,申请时前六学期的GPA,还包括语言成绩。

软体是什么?

软体通俗讲便是写在文书(PS、RL、CV)上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外交换,海外夏校,实习,科研,论文,志愿者活动等。对于GMC项目,我认为最加分的是海外交换,其次是夏校和实习,科研和论文有一定帮助,但并不是必须的,志愿者活动则是鸡肋。

02

细说硬体

院校背景

院校背景首先指学校。英国大学的硕士项目普遍表现为偏爱985和211院校,华威大学也不例外,同样的GPA,985和211比双非院校更易被录取。当然985和211也有好坏之分,清华北大自然比重庆大学申请占优势(只敢拿我重举例……)。

院校背景还包括专业背景。有的硕士项目卡专业背景,拒收转专业的申请者,而有的项目则比较宽松,对转专业者网开一面。华威GMC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要求并不严格,我了解到有marketing、新闻、广电、小语种、英语等本科专业的录取者。

GPA

如果申请者的院校背景大致相同,这时便主要比较申请者的GPA了,但这并不意味著高分者一定会被录取,而低分者一定会被淘汰。以GMC项目举例,我认识的申请者GPA都是85以上,在此情况下,可能GPA88被拒,也可能GPA85被录取。

此外,虽然官方发offer时只要求毕业成绩达到80%,但建议申请者尽量刷到85分。

语言成绩

从我个人经验来谈,语言成绩并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重要,算是一个偏软的硬体,申请时并不一定要带上合格的语言成绩,也就是说高雅思的申请者比起低雅思的申请者,并没有绝对优势。

所以语言成绩申请时能有合格的自然最好,没有也不必等著考出合格成绩再申请,因为英国大学硕士录取是先到先得,同等条件的申请者先申请的比后申请的机会更大。

语言考试也并不只有雅思,华威还接受托福和PTE等多种考试,具体可以查看学校官网的英语要求。

详谈软体

03

软体方面我主要结合我的个人经验谈怎样做准备。

因为我在软体上花了蛮多功夫,所以许多方面都会谈到的,但我并没有海外交换经历,所以这部分无法分享我的体会,欢迎有心得的朋友留言交流呀~

夏校

我参加过UBC为期1个月的夏校,修读journalism和anthropology两门课程;也参加过剑桥大学3周的夏校,修读media和British culture and literature。

两次夏校我修读的课程都是media-related,而海外经历又与「global」相呼应,所以我认为两次夏校很好地辅助了我申请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我在PS当中用我对于一个传媒相关问题的思考将两次夏校的经历串联了起来,而不是用呆板的时间顺序呈现我的经历,这样更有利于展现我对该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思考。

夏校的选择小有学问,篇幅有限难以细讲,有机会再好好说说。

实习

我一共有两份实习,一份是为期一个月的运营岗位实习,一份是为期三个月的经济信息编辑岗位实习。

很多申请者都会谦虚地说自己的实习是「水实习」,但其他申请者千万不要认为找份「水实习」就够了,至少自己要对工作内容有所思考,才能在CV和PS里言之有物。

实习时的工作内容我主要写在CV里,而一些我工作时个人的思考和体会则融进了PS里。

实习这部分可以在PS里与申请者的职业规划相辅相成,所以务必重视。

我知道GMC也录取了没有实习的申请者,所以来不及实习的申请者不必过于惊慌,在其他方面表现自己就好。

科研+论文

众所周知,「本科生不配搞科研发论文」,而我又是文科生,这么说,大家应该明白我的科研和论文是什么水平。

尽管如此,不是说大家就不要去做这些事,而是说,虽然水平有限,但一定要尽力多做多思考。

很多学校都有校创国创项目,大家要多多关注尽量早做,因为这些项目至少为期一年,如果做得晚了,可能没能展开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没能积累到可以写进文书的素材。

这些项目往往是有指导老师的,这也是一个找推荐人的好机会。我的推荐人便是我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华威大学20届申请只需要一位推荐人进行网推,所以和科研指导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对于我申请的帮助真的很大。非常感谢推荐老师第一时间转发邮件给我!

我院学生的科研项目结题成果都是论文,我本著写都写了的心态投了出去。其实,不只是科研项目的论文可以投,平时有写得好的小论文也可以找老师修改然后投出去发表。

其他活动

我还参加过香港的传媒活动,很多中介都有推这种项目,我个人感觉收获不大,所以只写在了CV里,PS里没怎么提。

我也参加过义工旅行,前往泰国进行支教。这种活动是商业性的,和我申请的方向也并不相关,我只写在了CV里。

我从17年开始运营我的个人公众号,精力有限,运营效果普通,这段经历也只写在了CV里。

04

总结

我是一位非常普通的申请者,院校背景勉强,GPA勉强,语言成绩勉强,软体背景稍稍看得过眼,准备申请的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最重要的PS改了不知道多少稿,最后能拿到华威GMC的录取我很满意,虽然也被心心念念的KCL录取了,不过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了华威GMC,已经交了押金,等本科毕业我就从又重又大的女孩变成华选之女啦!

希望大家的申请季都顺顺利利,少一点焦虑!


请看下这位同学的成功申请经验谈:

我的申请季已经基本结束了,决定去华威大学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简称GMC)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我申请的所有项目里最喜欢的,也是申请难度数一数二的,得偿所愿,非常感动。

申请材料概述

01

于英国授课硕士申请而言,无论是华威GMC,还是其他项目,申请材料都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个人陈述(PS),推荐信(RL),简历(CV),以及GPA和语言成绩等需要填写在各大学网申页面的信息。

从我准备申请的经验来看,硬体是根本,软体是辅助,硬体是申请的核心,软体是锦上添花。

硬体是什么?

它主要指申请者的院校背景,申请时前六学期的GPA,还包括语言成绩。

软体是什么?

软体通俗讲便是写在文书(PS、RL、CV)上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海外交换,海外夏校,实习,科研,论文,志愿者活动等。对于GMC项目,我认为最加分的是海外交换,其次是夏校和实习,科研和论文有一定帮助,但并不是必须的,志愿者活动则是鸡肋。

02

细说硬体

院校背景

院校背景首先指学校。英国大学的硕士项目普遍表现为偏爱985和211院校,华威大学也不例外,同样的GPA,985和211比双非院校更易被录取。当然985和211也有好坏之分,清华北大自然比重庆大学申请占优势(只敢拿我重举例……)。

院校背景还包括专业背景。有的硕士项目卡专业背景,拒收转专业的申请者,而有的项目则比较宽松,对转专业者网开一面。华威GMC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要求并不严格,我了解到有marketing、新闻、广电、小语种、英语等本科专业的录取者。

GPA

如果申请者的院校背景大致相同,这时便主要比较申请者的GPA了,但这并不意味著高分者一定会被录取,而低分者一定会被淘汰。以GMC项目举例,我认识的申请者GPA都是85以上,在此情况下,可能GPA88被拒,也可能GPA85被录取。

此外,虽然官方发offer时只要求毕业成绩达到80%,但建议申请者尽量刷到85分。

语言成绩

从我个人经验来谈,语言成绩并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重要,算是一个偏软的硬体,申请时并不一定要带上合格的语言成绩,也就是说高雅思的申请者比起低雅思的申请者,并没有绝对优势。

所以语言成绩申请时能有合格的自然最好,没有也不必等著考出合格成绩再申请,因为英国大学硕士录取是先到先得,同等条件的申请者先申请的比后申请的机会更大。

语言考试也并不只有雅思,华威还接受托福和PTE等多种考试,具体可以查看学校官网的英语要求。

详谈软体

03

软体方面我主要结合我的个人经验谈怎样做准备。

因为我在软体上花了蛮多功夫,所以许多方面都会谈到的,但我并没有海外交换经历,所以这部分无法分享我的体会,欢迎有心得的朋友留言交流呀~

夏校

我参加过UBC为期1个月的夏校,修读journalism和anthropology两门课程;也参加过剑桥大学3周的夏校,修读media和British culture and literature。

两次夏校我修读的课程都是media-related,而海外经历又与「global」相呼应,所以我认为两次夏校很好地辅助了我申请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我在PS当中用我对于一个传媒相关问题的思考将两次夏校的经历串联了起来,而不是用呆板的时间顺序呈现我的经历,这样更有利于展现我对该问题的不断深入的思考。

夏校的选择小有学问,篇幅有限难以细讲,有机会再好好说说。

实习

我一共有两份实习,一份是为期一个月的运营岗位实习,一份是为期三个月的经济信息编辑岗位实习。

很多申请者都会谦虚地说自己的实习是「水实习」,但其他申请者千万不要认为找份「水实习」就够了,至少自己要对工作内容有所思考,才能在CV和PS里言之有物。

实习时的工作内容我主要写在CV里,而一些我工作时个人的思考和体会则融进了PS里。

实习这部分可以在PS里与申请者的职业规划相辅相成,所以务必重视。

我知道GMC也录取了没有实习的申请者,所以来不及实习的申请者不必过于惊慌,在其他方面表现自己就好。

科研+论文

众所周知,「本科生不配搞科研发论文」,而我又是文科生,这么说,大家应该明白我的科研和论文是什么水平。

尽管如此,不是说大家就不要去做这些事,而是说,虽然水平有限,但一定要尽力多做多思考。

很多学校都有校创国创项目,大家要多多关注尽量早做,因为这些项目至少为期一年,如果做得晚了,可能没能展开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没能积累到可以写进文书的素材。

这些项目往往是有指导老师的,这也是一个找推荐人的好机会。我的推荐人便是我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华威大学20届申请只需要一位推荐人进行网推,所以和科研指导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对于我申请的帮助真的很大。非常感谢推荐老师第一时间转发邮件给我!

我院学生的科研项目结题成果都是论文,我本著写都写了的心态投了出去。其实,不只是科研项目的论文可以投,平时有写得好的小论文也可以找老师修改然后投出去发表。

其他活动

我还参加过香港的传媒活动,很多中介都有推这种项目,我个人感觉收获不大,所以只写在了CV里,PS里没怎么提。

我也参加过义工旅行,前往泰国进行支教。这种活动是商业性的,和我申请的方向也并不相关,我只写在了CV里。

我从17年开始运营我的个人公众号,精力有限,运营效果普通,这段经历也只写在了CV里。

04

总结

我是一位非常普通的申请者,院校背景勉强,GPA勉强,语言成绩勉强,软体背景稍稍看得过眼,准备申请的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最重要的PS改了不知道多少稿,最后能拿到华威GMC的录取我很满意,虽然也被心心念念的KCL录取了,不过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了华威GMC,已经交了押金,等本科毕业我就从又重又大的女孩变成华选之女啦!

希望大家的申请季都顺顺利利,少一点焦虑!


华威去年有了对中国高校的分数要求,可以看一下是否达到分数要求,如果未达到都是不建议申请的,华威的传媒是它的王牌专业,申请难度还是不小的,加油~

发布于 2020-12-01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Lesley是我Lesley是我英澳港新留学顾问

GMC是华威4个传媒专业中最难申请的一个,目前题主的背景基本上送人头

要知道华威的传媒申请难度仅次于LSE 实在想冲刺也换一个吧


GMC是华威4个传媒专业中最难申请的一个,目前题主的背景基本上送人头

要知道华威的传媒申请难度仅次于LSE 实在想冲刺也换一个吧


好像、应该希望不大,英国大学申请主要看均分成绩,你的GpA不突出,学校背景不具优势,建议换换其他学校


有希望 但保不了


够呛


GPA3.5/5的成绩算数平均是不是低于80了?

双非,均分低于85,华威这种学校基本不用考虑了!参考一下英国前30的学校比较合理!

可以咨询一下51OFFER,IDP,MagicEssay这类的免费申请机构!不过前两个要收押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