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c羅的倒鉤,布馮直接目送,范佩西的魚躍沖頂,卡西也是目送。兩位頂級門將都沒有做出任何撲救動作。


首先說明一下,我們看到的那些經典進球都是世界級的賽事,球員都是頂級的,以我們的經驗可能沒法很好的理解。而且我們回看錄像的時候,遠不比守門員的親身經歷。

我自己當過兩年業餘門將。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親切,因為我比賽有時候就容易目送球進門。我以自己的經驗說說幾個可能的原因。

第一就是反應速度的問題。如果一個球來不及反應就進門了,那自然是無法做出撲救動作的。從判斷了球的路線到調整姿勢做出動作需要0.幾秒的時間。

第二是狀態問題。狀態好直接開掛,狀態不好失誤不斷,在門將身上顯示的比其他位置更加明顯。我狀態好的時候,特別是被灌兩個比賽2:2那種焦灼的時候我那狀態就來了啊,死角照樣給你飛撲夠下來。別管擦傷不擦傷了,命都不要就是摔,草地也不會出什麼事。之前有場比賽單場撲救14次,硬生生拖成了0:0,對面教練一直在那嘆氣,當時狀態是真的好。但如果狀態不好,那慢悠悠的地滾球都沒反應,各種脫手漏襠,我都懷疑自己在幹啥。放到世界級賽場上,狀態非常決定表現。如果首發門將狀態不好教練直接換二門上場,可見狀態對門將來說多重要。

然後就是職業球員的經驗。職業門將跟業餘門將都不是一個級別的,他們清楚哪些球自己根本夠不到。如果撲救受傷還會影響球隊接下來的賽程,這就得不償失了。我們業餘的都是踢著玩,不會去考慮這些。

前面幾個回答裏提到打反角這種操作。反角也是能反應過來的,但是距離非常有限。

我舉個例子:我站在球門偏左,一個球直接轟右上死角,離我三四米,我跳出去也夠不到啊,那我撲它幹啥。


因為這纔是一個人類的正常反應,像布馮06年決賽撲齊達內點球點位置頭槌那種極限操作纔是極少數人才做得到的

現在有些球,動輒120公里甚至200公里以上的時速,比高速公路還快,30米的距離可能不到1秒就到球門了,10米20米左右的距離留給門將的反應時間可能都不到0.3秒,在NBA都不夠發球的最低時間要求!(費舍爾作弊絕殺都得0.4秒)

門將也是人啊,雖然他們天賦異稟並且常年接受專業訓練,但是他們也只能做到觸碰人類的天花板,而不是超越


都是判斷的問題,守門員對射門與否、射什麼方向、什麼角度、什麼力度,都是通過經驗去提前預判的,如果出乎意料就會沒準備,咱大家看守門員就看見這一撲了,實際上都是先小碎步調位置、重心的,等確定了再撲。

如果球飛來與判斷相同,人就撲出去了。但如果看到球向反方向,於是又把重心收了回來,這重心一轉換,看著就跟沒動一樣。大家看的沒撲救,基本上都是這種,完全沒反應的,在高水平比賽上幾乎沒有。

比如射門打到球員身上折射的,這種情況就比較多。

還有,比如倒勾射門的,守門員撲得也很少,因為本來這種射門方式就少,守門員沒什麼準備,而且就是勾上了,球往哪兒飛也完全沒規律,守門員基本上沒法判斷,只剩下看了。

球場上因為重心轉換,球員動作看得象很傻的,挺多的。典型的梅西過博阿滕,先左一撥再右一扣,動作又快,博阿滕反應動作都出去了又中途改變想再做出相反動作,已經完全跟不上了,就象個大樹一樣直接倒地上了。如果他這回第一反應沒那麼快也許就不會被晃,如果他第二反應沒那麼快也許就正好被梅西給錯開,結果這兩下反應都很快,那就沒辦法了,畢竟主動權在進攻球員手裡,如果進攻球員動作的完成度很好,單個防守隊員是無能為力的。


一是球速快於門將反應和做出動作的速度,或是門將重心位於球來路的異側來不及調整,這也是很多情況下門將只能目送皮球入網的原因。

二是射門方式非常規且角度刁鑽,門將沒有做好準備(像范佩西那一球,大多數前鋒會選擇停球調整射門,所以卡西位置前移封住角度。但範大將軍直接魚躍頭槌繞過了卡西... 那場我看的直播,自己都沒想到他會在短時間內做出這樣精妙的選擇)

三是門將把能撲出去的都撲出去了,剩下的進球再分三六九等,自然能挑選出那些經典的精彩絕倫進球,其中又能選出門將是否做出撲救動作的進球。


你把極限動作當基本要求


主業是前鋒,也守過門。

守門員在面對對方進攻的時候不是傻站著,而是隨時在調整自己的位置和重心。一搬調整是選在判斷對手不會射門的時候,這樣比較安全。但是一些出乎意外的進球,比方大家說的范佩西對卡西那個球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這一刻,重心一旦在調整中,是很難回得來的。這樣的表現就是木立當場。

另外,我在踢前鋒的時候,尤其是單刀或者半單刀,我都會看門將的重心,一旦門將移動重心那一刻,再想收回來就只能等重心移動完成以後了,我就起腳打另一側,不需要刁鑽的角度,也不需要多大的力量,門將是完全夠不到的。具體方法就是,始終觀察門將和門的相對位置,如果一邊已經是空門了,不需要太複雜,只需要穩穩的把球傳到那個位置就行,如果是有經驗的門將,站位很好,那就盯著門將的雙腳,不急於觸球,跟著球跑,有些門將會動,一動就穩當的推異側,如果門將不動,猛掄腿,但是緩觸球,門將一般會判斷,會動,打異側。還不動咋辦,不觸球,假動作,繼續跟球跑,記住,你跟門將的相對位置變化,也是你跟球門的相對位置變化,此時你可能已經近到隨便選一邊轟門就齊活的位置了。而且,門將也可能動了,打異側。面對死活不動的門將,我有時候會在很近距離正腳背大力轟地平球,射門將的襠。


因為守門員在撲球時有2種選擇。

一是,後反應,看清楚球路後再反應,但如果射門的球員離自己太近,就會來不及反應。

二是,不等看清球路,自己憑經驗做出動作。有的是賭一邊,有的是儘力擴大身體面積。

當你採取第一種思路時,當你對球路做出判斷的那一刻,發現球已經飛到了撲也來不及的時候,那麼選擇目送也變得很正常了。

當你採取第二種思路時,比如我賭你打遠角,提前反應,但身體重心剛剛移動過去時,發現運氣不好,射來的球飛向了近角,那麼我的身體可能也就會放棄後續的身體動作。也就形成了一個類似目送的情況。


作為職業守門員甚至是經過一定專業基礎訓練的業餘守門員,都會遇到無法做出撲救動作的進球。如上所述的進球,卡西面對荷蘭的長傳沖調進攻,打了西班牙隊身後,范佩西已經超越過整條西班牙後防線,而且此球有點偏大,需要考慮出擊接球,所以他的站位是往前在迎球,出了小禁區。而范佩西也判斷到落點太靠前,超出了自己控制範圍,如果正常的去處理球,肯定無法搶到落點,被卡西沒收皮球。他在這個時候採取了魚躍搶點的非常規處理方式,而且運氣在他這邊,這個頭槌頂到了一個巨大的拋物線直接飛向遠角死角,也出乎了卡西的預料。在沖頂後的線路遠遠高於和遠離卡西、球速上,也來不及通過移動到能撲到皮球的位置上。只能目送皮球入網。任何撲救動作都是徒勞。就像防守隊員一樣,面對離你10米遠的傳球,沒有人會飛出去斷球啊。


這很簡單,因為當守門員看清球的飛行軌跡的時候,球已經滾進了球門,這時候再做撲救動作以及沒什麼意義了。


有可能咱們看上去沒有做出撲救動作,甚至感覺呆若木雞的門將,恰恰是頂級門將。

因為他們在上萬次的訓練中,在數百場比賽裏,面對過無數的射門。哪些有機會撲救,哪些純屬徒勞,在他們看到球飛過來的速度和路線的時候,就已經心如明鏡了。

當然,也有很多球是因為禁區裏密密麻麻全是人,門將視線被擋,等看到了,球已經到門線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嘗試過守門員的人應該知道,你在電視上看的香蕉球,電梯球,落葉球……和自己站在門線上看的不一樣。

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回頭慢了,一個抬手慢了,或者一個扭腰慢了,整體意識就直接望球興嘆了。所以門將主要不是看動作反應牛不牛,根本上是看在沒有碰球的時間裡注意力是否集中,很多因素會干擾判斷的,電視轉播不出來罷了。

如果你覺得完全可以按照看電視的經驗,猜測出射門球員的球路軌跡,只能說明對方比你菜太多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此刻你想贏球的慾望比對方強,進入了競技狀態的某個特殊狀態。


頂級門將在球被射出去的一瞬間就知道這個球能不能進,所以有的球我們認為門將是目送,但其實門將知道這個球自己肯定撲不出去。

這些門將中以德赫亞為典型代表。所以德赫亞經常因為目送進球被噴。

當然,哈特除外。


五大聯賽級別的守門員,撲救的思路根本不是我等青訓級的人能想到的,他們的頂級預判能力在射門動作剛擺出來就能大致推斷出球路,整個身體做出反應想預判方向行動,而那些經典進球,基本上都是神仙球,或者說踢呲了,而他們的預判和反應出現失誤之後,自然只能目送了。


哥們看來是沒踢過守門員位置(雖然我也沒有),我結合我實際踢球經歷說點看法拋磚引玉

1.球速快,快到沒有反應時間。目前有證可查的最大射門球速是182公里/小時,比汽車快多了,速度堪比和諧號,讓守門員撲出這麼快的球,對守門員身反應能力要求很高,導致很多守門員甚至來不及做出動作球就應聲入網,只能望球興嘆。

2.身體重心來不及調整。射手可以選擇任意方向射門,但是守門員有時候必讀賭一個方向進行撲救,因為他們來不及二次調整重心。所以說為什麼守門員進行連續撲救會被讚揚?因為短時間多次調整重心非常困難。

3.被遮擋了視線。門前隊友/對手太多擋住守門員視野,看不到射門路線,做不出相應撲救動作。


人類極限反應時間大概0.1秒

守門員反應時間最短的是切赫0.253秒

以點球為例射門球速一般在30米/S

射門到球進門大概飛行大概需要0.36秒

也就是說讓切赫去撲點球 他必須在0.1秒的時間內做出選擇。

如果是距離守門員更近的地方,守門員往往來不及做出反應。

所以經常看到守門員會呆在那。

我平時踢野球,遇到射門力量大的,很多時間根本來不及反應,直接杵樁王。


同樣是呆住,其實有很多種情況。

在踢球技術方面我比較門外漢。

僅從心理角度說一說其中兩種。

一是判斷錯誤,直接失去撲救機會。

越是頂級的門將越有可能在更加頂級的進球時呆看。

頂級的門將潛意識還是對自己判斷有自信的,當他在被射門的剎那間判定這球出了門框,他並不會去做動作,或者禮節性地小跳一下。

而s型、電梯球等,都是反門將直覺的,判斷錯誤之後,再想做動作已經來不及了。不如尷尬一笑。

二是患得患失,錯過撲救機會。

人潛意識都有保護自己的本能,門將也有職業生涯,一般情況下也並不能勇者無畏搭上性命去拼。

在一剎那感覺撲球有可能超出身體極限或者可能造成碰撞傷害的時候,人也可能猶豫不決。此時的大腦會短暫當機,就像快進版的選擇困難症一樣,導致身體僵住什麼都做不了。


老門將來答一個。

c羅那個離球門太近,球速也不慢,沒時間反應。就和大部分大力頭槌一樣,角度有了門將只能站著看了。

范佩西進那個,雖然是個遠距離頭槌,但其實是個吊射,看回放能看到弧線剛好越過卡西。這種球除非他當時站在門線上,否則只能看著球從頭頂上飛過去了。或者,如果是姚明可能能碰到?


視線被擋體能下降無法判斷球路都有可能


因為撲出來的都不算進啊,多簡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