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其實題主想表達的是:為什麼唐朝有名的詩人多?唐朝有名的詩作多?

只比詩人數量和詩作數量,唐朝比不上以後任何一個朝代,即使元朝不到一百年歷史,詩作數量也超過唐詩。

要問為什麼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前代文人的積累,尤其是漢賦極大豐富的漢語言,而魏晉無論詩歌創作還是文藝理論,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對中國唐朝詩歌大爆發的影響。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興盛,隨著佛經的大量翻譯,直接促使四聲的發現(也就是說格律的誕生直接受益於佛經的翻譯),另外佛教佛經對辭彙和想像力的豐富、故事性的加強(很多典故源於佛教)、文學觀念的加強均有重大影響。這些都為詩歌在唐朝大爆發奠定了基礎。

格律在初唐逐漸成熟,讓詩人們發現了新大陸,必然會瘋狂跑馬圈地。知道格律有多強大么?自從格律誕生後,古體詩越來越沒落並再也無法與之抗衡,所以你會發現,初唐還是古體詩天下,到了盛唐古體詩和格律詩平分秋色,到了晚唐,即使幾大名家,代表作也以格律詩為主。直到今天,完全不講韻律的現代詩(有別於古體詩)才算扳回一城。

再就是很多客觀因素,比如取仕方式的改變,隋唐之前,主要以察舉制度取仕,啥叫察舉,說白了就是我看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這種方式推舉的大多是自己親戚,或者有錢有權的,當然也有真才實幹又無權無勢的下層平民,但太少太難了。所以無論漢魏晉還是南北朝,一個個大家族(舊時王謝堂前燕說的就是這個)壟斷了所有權利,包括受教育權。到了隋唐,開始以科舉取仕,雖然「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但不管怎麼說,受教育人數和動力有了明顯提升,所以唐朝文人數量直線上升。再加上大唐盛世帶來的文化自信、唐朝最高統治者本就多好詩,詩入科舉以詩取仕,更能激發人們的詩歌創作,詩歌在唐朝大爆發也不足為怪。

這麼說吧,當時的詩歌和詩人,就跟現在的流行歌曲和唱歌明星一樣受歡迎。有這麼個小故事: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是好朋友,一天三位詩人走進長安的一家酒樓,暢飲歡談的時候,正巧梨園主管帶著十幾名弟子也來會飲。這可是皇帝御用的歌舞班子,三位詩人悄悄避開,在旁邊偷看她們的歌舞。皇帝御用的歌舞班子,代表著全國歌舞的最高品位。她們會唱些什麼呢,會不會唱到自己的詩作呢?三個人都按捺不住狂熱的期待,於是悄悄約定:「我們都是詩壇名人,但一直不分高下,正好趁這個機會,看看她們唱誰的詩最多,誰就算第一。」

歌女們對這一切還懵然不覺,自顧自地在會飲之間切磋著歌曲的技藝。先有一名歌女,站起來緩緩開口:「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得意揚揚,在牆上畫了一道痕迹,說:「這是我的詩。」

第二名歌女又開唱了:「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台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高適喜形於色,在牆上畫了一道,說:「這是我的詩。」

第三位歌女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又伸手畫壁:「這還是我的詩。」

唱了這許多,卻一直沒有唱到王之渙的詩。

王之渙自以為成名已久,見沒人唱自己的詩,在詩友面前不覺有些氣急,便對王昌齡和高適說道:「剛才唱歌的這幾名歌女一看就是潦倒樂官,只會唱一點下里巴人的小調,陽春白雪之作可不是這等庸俗脂粉膽敢接近的。」看來為了面子,王之渙真不怕得罪朋友。為了證實自己的理論,王之渙孤注一擲,指著歌女中最美的那位說道:「咱們等著聽她唱什麼,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詩,我一輩子不再與你們二位爭勝;如果是我的詩,你們二位就該拜我為師。」

很快,輪到那名頭上梳著雙鬟的最美的女子歌唱,她檀口輕啟,唱的正是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果然靠這一局徹底翻盤,隨即便揶揄起王昌齡和高適來,得意忘形之下大笑出聲,讓歌女們驚覺有偷窺者的存在。三位詩人坦蕩蕩地現出行藏,道出方才的經過,欣然享受粉絲團對明星偶像的膜拜。

以上只能解釋唐詩為何優於前代,不能解釋為何後代比不上。

後代比不上唐代詩歌,原因很簡單,凡事盛極必衰。唐詩無事不入無意不入,唐朝人把能寫的快寫遍了。唐人很成功的樹立了詩歌創作的範式。這裡就要說下詩歌和其他體裁的區別,中國的詩歌以抒情取勝(雖然也有敘事詩,但比例太小),而詩歌又大都短小精悍,所寫的內容必然高度同質化,某一場合只要前人寫出新意,後人難再置筆。也就是說唐人越是開疆拓土,後人越要走得遠才可能追上,超越也就越困難。很多人批評宋人寫詩太理性,「終非古人之詩」,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宋人正是因為敢於突破唐人詩歌創作範式,才獲得很大成功,成為又一高峰(可惜宋詩被宋詞光芒所掩,受到很多人輕視)

另外,受眾的欣賞水平、文學體裁的興衰變化、文人的創作美學疲勞等等一系列因素,註定了唐詩一定是詩歌發展史上的最高峰。


詩拾史是

唐朝詩人多而且高產,既有詩自身發展的因素,也與政治因素高度相關。

詩作為一種文學形式一直在發展,先秦是以「風騷」的形式為主,以四言詩更為普及。到了漢代,五言詩已經很流行。元鼎二年漢武帝建柏梁台,詔群臣於台中唱和,「以七言為上」,創「柏梁台體」,自此七言詩逐漸興起。至隋末唐初,正是五言詩鼎盛、七言詩發展之時。也就是說,五七言能在唐朝大流行,首先是因為詩的歷史發展到了這個階段。

至於政治因素,先看下面兩首詩:

《守歲》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捲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登三台言志》

未央初壯漢,阿房昔侈秦。在危猶騁麗,居奢遂役人。

豈如家四海,日宇罄朝倫。扇天裁戶舊,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飄雲逼曙鱗。露除光炫玉,霜闕映雕銀。

舞接花梁燕,歌迎鳥路塵。鏡池波太液,庄苑麗宜春。

作異甘泉日,停非路寢辰。念勞慚逸己,居曠返勞神。

所欣成大廈,宏材佇渭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兩首詩的作者是唐太宗李世民。詩寫得好不好,大家可以自行品鑒。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是個大詩人,通一點文墨的人哪個不趨之若鶩?

李世民寫詩早在當上皇帝之前。李淵創唐之時,李世民功勛卓著,李淵都不知道該怎麼褒獎才好,於是專門為李世民設置了一個官職叫「天策上將」,開「天策府」。天策府雖為武府之首,但畢竟局限于軍務。李世民為了廣納人才,在秦王府中開設了文學館,延請各方才彥,稱自己長於征戰而疏於文學,向他們討教學問,所以詩詞酬唱自然是文學館的主要活動內容。李世民文學館的主要人物稱「十八學士」,皆是杜如晦、房玄齡、孔穎達、虞世南之雅流,在他們的推動之下,五七言蔚成風潮。當然這些人不僅僅是寫寫詩而已,他們也是李世民的政治智囊團,後來成為了李世民執政的文官班底。

一個愛寫詩還寫得好的皇帝,而且相當於半個開國皇帝,再有一群愛寫詩又會寫詩的開國大臣,一下子把本來就很火的詩推上了熱搜,後世君臣無不起而效之,於是詩便因風借勢,如火荼天。到了宋朝崇文抑武,詩得以繼續大發展,則是後話。


那個時候是靠科舉取仕的,簡單說就是寫詩看水平,比如。

省試湘靈鼓瑟

[唐] 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終南望余雪

唐代 ·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和現在娛樂圈一樣,歌手多歌曲也多,垃圾也就多……


有一句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大唐盛世之所以有那麼多的詩人…而且比較高產,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和當時的社會風氣,人文環境密不可分!


因為他們是一種沒有界限的生活,自由的,沒有束縛感的詩人,不像現代人總被人間事務無情的捆綁


會寫詩,就可以進入仕途


是不是唐朝的時間過的慢一些,時間就充裕一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