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非常好的BPD自助書籍:

邊緣型人格障礙生存指南 (豆瓣)?

book.douban.com圖標

第17-18頁


認同障礙:持續明顯不穩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感知以及長期感到空虛

在人們二三十歲的時候,自我形象通常就已經非常穩定了。有些人會在四十多歲時體驗到所謂的中年危機,質疑自己曾經做過的選擇。但是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某些事是理所當然的,比如

我們的好惡、價值觀、宗教信仰、在重大事件中的地位以及職業選擇。

缺乏自我感知

但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探究卻從未結束。他們缺乏對

自己基本的認知,也缺乏對他人的統一認知。沒有可依靠的自我認知,他們就像是在暴風雨中航行的船隻甲板上的乘客一樣,步履踉蹌,東倒西歪。他們急切地四下尋找救命稻草,但只看到其他乘客都穿著救生衣,為了生命安全緊緊地抱住船欄杆。在又一個巨浪拍打甲板時,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只得和其他人一起死死抓住欄杆不放。但是救生衣僅供一人穿戴。欄杆也禁不住兩個人的重量,開始搖搖欲墜。

羅伯特·沃爾丁格在他的作品《精神分析學概念在診斷邊緣性人格障礙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Psychodynamic Concepts in the Diagnosi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1993)中討論過關於「同一性擴散」的問題,同一性擴散會導致空虛感:

同一性擴散指的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極為深刻而頻繁的恐懼感,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通常,我們會隨著時間推移,在不同的環境中,通過不同的人,感受到一個持續統一的自我。而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卻無法體驗到這種自我的連續性。

相反,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的自我形象充滿矛盾,他們無法將其整合為一體。患者通常自述:

口感覺內心空虛

口感覺「一切對我毫無意義」口感覺他們自己是什麼人取決於他們和什麼人在一起

口需要依靠他人提示應該如何行動、如何思考、如何做自己口在獨處時,感覺不到自己是誰,或者感覺自己根本就不存在

口在獨處時感到恐慌和厭倦

內心空虛感和混亂感使得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需要依賴他人提示,才知道應該如何行動、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做自己;然而當他們獨處時,感覺不到自己是誰或者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這正是那些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瘋狂而衝動地避免獨處的原因,就像他們自述的恐慌、壓倒性的厭倦和分離感一樣。

永遠都不夠好。一個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不僅很難自我界定還會覺得無論自己是誰,都永遠不夠好。

一些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在事業上會極端成功。他們會因為事業上的成就在家族和社會上赫赫有名。但他們常常會覺得自己就像是背誦臺詞的演員,當觀眾離場回家後,他們也就不存在了

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1他們的自我價值來自自己最近取得的成就(或一事無成)要求自己和要求他人同樣嚴苛,所以無論怎麼做都永遠不夠好

將自己看作無助的受害者,即便有些苦果根本是他們自作受害者的角色。例如,在團體治療中,一位邊緣性人格男士訴苦說,他的房東把他趕出來,讓他無家可歸。團體成員用了二十分鐘來安慰他,然後詢問他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結果證明是這位男士違反了多條公寓住宿守則,甚至佔用了房東的停車位。另外一位邊緣性人格女士則反覆毆打她的丈夫,自己有數不清的風流韻事;還將毒品放入丈夫的行李箱中,令他因私藏毒品含冤被捕。最後,她申請離婚。她的前夫開始和他的女同事戀愛,然而這位女士向朋友們講述離婚事件時,卻告訴大家是前夫為了女同事而拋棄自己。這兩位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都不肯承認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一些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為了博取他人的同情和關注

□一些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為了獲取自我身份認同

受害者角色會讓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產生一種幻覺,覺得他們無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些曾經受過虐待的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會重演過去的經歷守護者的角色。另外一個在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之中常見的角色是幫助者或者守護者。這種更為正面的角色能夠幫助他們為自己獲得身份認同、提高自控感、減少空虛感。薩莉亞(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我具有一種變色龍般的能力,能夠呈現出和我相處的人一樣的「色彩」。但是這種行為與其說是欺騙別人不如說是用來欺騙我自己。哪怕是暫時的,我真的成了自己想做的那個人。

我不是一個不擇手段、喜歡操縱別人的人,我也不會把破壞別人的生活當作樂趣。這種模仿別人的行為,我自己甚至都意識不到。這種狀況持續了很久,以至於現在我都不知道我究竟是誰。我覺得很不真實,就像個冒牌貨。假如我真的能夠控制這種模仿能力,那隻要我感覺受到威脅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變回「我自己」但我也不知道「我自己」究竟是誰。

來自圖書:與內心的恐懼對話 P36


一個陰晴不定的自我身份意向,從而帶來一段段不穩定的社交關係。在兩性關係中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而引發孤單、自我、甚至自虐行為,這些是邊緣型人格的典型特徵。

邊緣型人格障礙,在認知上「往往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想要獲得什麼。」

簡單地來說,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羣體不僅瘋狂地去愛,也會瘋狂地向伴侶不斷地索取。

這樣的羣體會把任何親密的感情,看得異常的重要、同時也會異常的敏感。

在心理研究中發現,邊緣型人格對於生活細小的事件都會產生絕望反應。就好比伴侶約會僅僅遲到幾分鐘,就會控制不住地大發雷霆。

因為在這種羣體眼中,自己隨時可能面臨著「被拋棄」的風險,所以她們自然就會想要極端地抓住一切對於自己重要的感情。

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在自己長時間不受關注的時候,都會產生長期的空虛感。就好像感覺自己身體內部好像是空的,如同一個空殼,沒有底,也裝不滿。

這種這種「空虛感」是在身體裏、機體層面上可以感覺到的,是一種生理上的非常強烈的感官體驗,不是一種「源自大腦的感覺和想法」。

舉個例子來說,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空虛感是「我感受不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而不是「我現在真的好無聊」。

這種羣體往往缺乏面對孤單和無聊的能力,也受不了短期無人關注的處境。因此會不斷地放大內心的孤獨感,從而讓自己墜入到一個極度空虛的惡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空虛感」的來源無處不在並且難以捉摸。

有可能是被某件具體的事情所觸發,也有可能這種「空虛感」是自然瞬時發生的,沒有具體來由。這種不確定性是很多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對「空虛感」感到恐懼的原因。

這種「空虛感」是極其「痛苦」和「難以忍受」的,長時間會導致用自殘行為來緩解內心痛苦。

還有部分患者會通過暴飲暴食的行為試圖補償身體內部的「空虛感」。但是這些往往都無濟於事,越是想要用傷害自己的行為來排解痛苦,痛苦反而會更加洶湧的而來。

·同時這種空虛感會造成情緒、行為、認知、人際關係上的不穩定。

進一步造成患者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有怎樣的價值觀、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自己想要怎樣的人際關係等一系列的疑惑。

部分人羣的空虛感還要更加複雜一點,在「我是不是真實的我」這個問題之外,又存在「此刻的我是誰,上一刻的我還是我麼」這種終極的哲學問題。

那麼怎麼才能緩解邊緣型人格心中的空虛感呢?

·釋放與外界溝通的信號

簡潔易懂的說,空虛感就是一種沒有自我的感覺。

就像自己在這個世界中並不存在,或者是在世界中存在,卻無法跟世界產生溝通和連接,在宇宙裏,在人羣中,自己就像一葉小小的船,在大海上漂浮不定,與其他人只能看見聽見,卻沒法溝通。

別人理解不了你,你也無法理解別人,像是被世界排斥一樣的存在。

這種空虛感讓自己無法交流,因此拒絕交流。如此空虛感只會越來越嚴重。

想要找到自我的存在感,建立與人溝通的鏈條,最重要的是:向外界尋求溝通和幫助的信號。

需要主動地與人建立和發展關係,愛情也好、友情也罷。最重要是有一個人,你能夠完全的信任與他。

這個人不僅能聽到你的語言,還能聽到你內心的渴望、隱藏的情緒、改變的動力;他不僅能夠承受你的讚美和依賴,也可以忍受你的憤怒和攻擊。

因為要與人建立溝通,所以進入社會切切實實的與人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候不仿理想化一些,勇敢的自信的跟別人交流溝通,做一些能讓自己感受到溫暖和價值感的事情。

不必害怕受傷,越勇敢堅強的人,越不怕傷害和失去。

·塑造淡然的生活心態

萬事萬物終歸於無,這是很多人處於空虛時的感受。

「這個世界好像拋棄了,即使有很多話想說但又覺得沒必要說,說了又怎樣呢。」這是邊緣型人格自我麻痹的常見手段。

雖然空虛感令人抓狂,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在知曉自己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造成空虛的那一刻,你的困擾就幾乎減少一半了。

很多邊緣型人格障礙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哪裡出了問題,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如此空虛,所以永遠都被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揪扯著。

簡單地來說,空虛的痛苦就不僅僅來自於空虛本身,還來自於對自身痛苦無法理解的恐懼。

所以不要懼怕自己的空虛,而是勇於正視自己的孤獨,並且懂得一些基礎的排解方式。

擺正心態,不要試圖去和每個人都搞好關係,既要懂得擁有、又要懂得失去

有幾個關係親密的人陪在身邊就好,沒有必要和大多數人都要相處得很好。沒有必要害怕自己、幻想著會被拋棄,因為會「拋棄」你的那些人本身就是不值得你結交的。

同時也不要排斥別人否定你的價值,因為誰也不可能做到人人喜歡。

生活本來就是一場修行,不要讓臆想中的壓力,給自己製造無端的痛苦多和身邊的人聊聊,溝通往往是排解壓力感最好的辦法,你的任何一個親密關係都會是你堅強的後盾。

不要活在過去,要真正地活著過,當你活在當下的時候,很多問題會自然而然的解決。

如果你長時間無法打破心理壁壘,無法與人進行正常的社交。總是恐懼著失去,所以抓住一點光亮就拚命佔有。

那麼不妨嘗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牽著走。不抗拒自己內心的恐懼與孤獨,淡然地接受擁有,同時也要平靜地面對失去。

當你能真正適應空虛感的時候,其實空虛感也就會悄悄地淡出你的生活。


以上,我是能靠顏值非要靠才華的 @國士九顏,我想用我的文字讓每個人都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大家好 我是斯芬克斯二號 bpd自救 失戀想不通 想挽回找我。

關注我 從這一刻開始瞭解真正的bpd

建議先看最後一句

因為帶面具 偽裝人格 害怕他人失望而控制自己的言行太久,導致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但是肯定不是自己。這麼做的動力就是「我被討厭的話也是我的面具被討厭了」壞處就是 被人喜歡稱讚認可的時候也沒辦法真正的開心,還要強迫自己接納這種感情,因為內心會認為「大家喜歡的不過是面具罷了」 不被人理解了 肯定就空虛了。大部分情況我們都是可以沉迷在這一狀態下的。

「所有人都很喜歡我 所有人都覺得我很溫柔 很不錯 學的也快」

但是你的內心深處沒辦法那麼好騙。在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在牀上躺著的時候。不用在裝作「好同學 好朋友 好學生 好孩子」的時候 你會思考自己到底是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我的覺醒 會越來越頻繁

繼而引起強烈的生理不適

自己的身體的內臟像不是自己的一樣,彷彿在體內不安的扭動,像是隨時都要衝破肉殼透透氣一樣

邊緣性人格障礙所說的空虛感,就是 因為述情障礙 而 變得自己沒辦法感受到本應該感受到的愛與被愛 恨與被恨。


局外人!

我就是一個局外人!

這一切與我無關!

但我要推薦一本書,加繆的《局外人》

《局外人》的情節很簡單,主人公默爾索是一個對生活各方面都抱有「無所謂」態度的人,一次無意的殺人讓他上了法庭,最終被判斬首示眾,但這一重刑卻不完全是針對他殺人的罪行,而是針對他「在母親葬禮上沒有哭」這一行為。這一略帶荒誕性的判決卻正反映了我們社會的現實。

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準則,但準則是怎麼來的呢?是從人性深處自發的需求而來,還是從根本的自然之法而來?道德準則和價值觀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嗎?信仰是個人的事還是社會的事?《局外人》裏這場道德審判就拋出了這諸多的問題。

電子書局外人作者 阿爾貝·加繆¥ 9.99去查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