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物物之間的一切意義,皆是因為鏈接。

最開始的時候,橡木桶並不是存放和運輸葡萄酒的容器。古埃及和羅馬人用黏土罐存放酒。到了公元前100年,古羅馬人在征服高盧(現法國)時,他們發現高盧人用木桶在存放啤酒,木桶比黏土罐堅固、方便運輸,所以他們開始用木桶來運輸葡萄酒。一段時間以後,羅馬人發現橡木製成的木桶,還可以給葡萄酒帶來很愉悅的風味,從此之後,橡木桶不但是儲存酒的容器,更是釀酒重要的工具。

橡木的種類和產地

不同的橡木有著不同的特性,但同一品種的橡木如果種植地點不同,也有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特性。目前常見的橡木桶來源於歐洲和美國,歐洲主要來源於法國。不同產地的橡木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密度。法國橡木更加緊密,美國橡木更鬆散,所以法國橡木中含有的橡木內酯和氧氣會比美國橡木更少。法國桶會賦予葡萄酒烘烤、麵包、雪松等香氣,而美國桶帶來更多的香草、奶油、椰子的風味。

橡木桶能為葡萄酒帶來什麼?

橡木桶之所以有區別於其他木桶,和葡萄酒產生了特別的聯繫,是因為她帶給葡萄酒特別的香氣或風味,完善了酒的結構。橡木桶可以給葡萄酒增加單寧與結構感,而且所使用的新桶的比例越大,葡萄酒獲得的單寧含量越高,結構感越強。

橡木桶能為葡萄酒增添風味,橡木含有許多酯類、酚類和醛類物質,比如橡木內酯具有椰子的香氣。經過烘烤的橡木桶能衍生出一系列的呈香物質,在陳釀過程中為葡萄酒增添風味,例如香草、椰子、煙燻、丁香、皮革等等風味。不同的烘烤度帶來不同的香氣,烘烤程度越高,香氣也就越濃,而重度烘烤的橡木桶一般用在波本威士忌上。

橡木桶可以使葡萄酒更加穩定:橡木有孔隙,空氣可以通過桶壁緩慢地滲透進來,進入葡萄酒中進行緩慢的氧化,可以讓一些原本比較堅硬的封閉的葡萄酒變得口感更順滑,色澤更穩定。

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橡木桶

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適合在橡木桶中發酵或陳釀。例如適合在年輕時飲用的葡萄酒,經橡木桶培養反而會失去原有怡人的清新鮮果香,而且還可能因此破壞口味的均衡感。口感清淡,酒香不夠濃鬱的葡萄酒也須避免做橡木桶的培養,以免橡木桶的木香和單寧完全遮蓋了酒的原味。

橡木桶並不是隻為葡萄酒帶來好處,也不是所有葡萄酒都經過橡木桶就會好喝,未清洗乾淨或太過老舊的橡木桶,不僅會將黴味、腐木等怪味道帶給葡萄酒,甚至 還會造成過度氧化讓酒變質。此外,品質較差的橡木會將劣質的單寧帶到葡萄酒中,反讓酒變得乾澀難喝。


橡木桶這一容器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在古羅馬時期就得到廣泛使用,後來被逐漸用於陳釀葡萄酒。如今,橡木桶在一些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葡萄酒的風味、香氣以及口感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

1. 橡木桶的新舊

新橡木桶會為葡萄酒帶來更濃鬱的風味和更厚重的單寧,非常適合釀造架構堅實、酒體飽滿的葡萄酒。橡木桶越新,對葡萄酒的影響就越明顯,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橡木桶能賦予酒液的風味會越來越少。使用了4至5年的舊桶將不再為酒液帶來任何風味,但仍可允許微量氧氣進入桶中與酒液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從而使其發展得更為精緻柔和。除了對葡萄酒的影響較為顯著外,新橡木桶的成本也十分高昂,所以為了控制成本和防止成酒桶味過重,許多酒莊會採取新舊橡木桶混合使用的做法。

露仙歌城堡(Chateau Rauzan-Gassies)酒窖

2. 橡木桶的大小

傳統的波爾多橡木桶容量是225升,而勃艮第橡木桶的容量是228升,法國羅納河谷(Rhone Valley)和阿爾薩斯(Alsace)常用的大橡木桶(Foudres)則是1,000升到20,000升不等。橡木桶越小,葡萄酒與橡木桶接觸的單位面積就越大,橡木桶對葡萄酒的影響也就越顯著。不過,大橡木桶擁有更厚的桶板,具有更佳的隔絕性和更低的滲透性,有利於葡萄酒果味的保持和氧化反應的緩慢進行。

3. 橡木桶的產地

兩種最常見的橡木桶當屬美國橡木桶和法國橡木桶。此外,匈牙利(Hungarian)和斯拉沃尼亞(Slavonian)的橡木桶也非常有名。較法國橡木來說,美國橡木的紋理較疏鬆,因此對葡萄酒的香氣和風味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如更明顯的香草和焦糖風味。釀酒師通常會選擇這類橡木桶釀造口感醇厚而強勁的葡萄酒,例如美國納帕谷(Napa Valley)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葡萄酒。法國橡木則擁有更細密的紋理,對酒液的影響更為細膩柔和。由法國橡木桶釀造的葡萄酒通常擁有順滑的單寧,並帶有香料、烤堅果、咖啡和皮革的風味。

法國橡木(圖片來源:www.tonnellerie-damy.com)

4. 橡木桶的烘烤程度

橡木桶都需要進行風乾,之後在火上烘烤成型。葡萄酒的烘烤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葡萄酒的風格。20分鐘左右的輕度烘烤可以賦予葡萄酒更多的橡木風味和更高的單寧,而30至50分鐘的中度烘烤能夠帶給葡萄酒更多的香草風味和相對較少的單寧。烘烤程度較高的美國橡木桶擁有更強的奶油糖果香氣,而法國橡木桶的煙燻風味則會更濃。烘烤程度越高,橡木桶對葡萄酒的顏色、香氣、風味以及整體風格的影響也會越顯著。

發佈於 01-2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NicolasNicolasAmō vīna, amō puellās.

謝邀@兔肥圓兒

一個有點扯,並不是那麼「正統」的答案。其實,換個思路也是好的。

先說結論:

如果說,沒有意義,不知道你會怎麼想。

如果你非要讓我說出個意義,那麼四個字「行業正確」。


扯淡部分如下:

  1. 中歐地區使用 quercus (櫟屬)的最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這玩意兒比較多,好找。用途也是存酒。至於基於現代科學的相關結論,他們並不會清楚,也談不上會因此去做選擇。當然他們也使用其他木材。
  2. 如果你瞭解釀造栽培史,最早用於葡萄酒存放的是陶罐而不是橡木桶。當然也可能,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不產這個。

圖片1:古埃及葡萄採收場景。(來源:Las tumbas tienen las claves sobre la cultura del vino en el Antiguo Egipto - Tecnovino)

3. 現代釀造技術可以通過在鋼桶裏使用,微氧化,橡木碎片(多為制桶時產生的邊角料)等技術。來複刻橡木桶陳年的效果,並且效果尚可。

4. 你提問是「釀酒中使用橡木桶」,我不清楚問的是「桶釀」還是「桶陳」,但對結論沒有太大影響。如果你問的是「桶釀」,那麼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橡木的本身特性(比如多孔,熱導低),會在控溫和清理上帶來麻煩。

5. 最重要的一點。某些歐洲產的木材,生長緩慢,成材期長達200-300年,基本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活了300多歲,臨到瞭,咔嚓一刀,砍了。做桶之前,還得曝屍三年,樹何辜?


倘有來生,

願雲淡風輕,

歲月靜好,

願為華夏樹,[1]

不做高盧桶。


以上。

參考

  1.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


一個有點扯,並不是那麼「正統」的答案。其實,換個思路也是好的。

先說結論:

如果說,沒有意義,不知道你會怎麼想。

如果你非要讓我說出個意義,那麼四個字「行業正確」。


扯淡部分如下:

  1. 中歐地區使用 quercus (櫟屬)的最早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這玩意兒比較多,好找。用途也是存酒。至於基於現代科學的相關結論,他們並不會清楚,也談不上會因此去做選擇。當然他們也使用其他木材。
  2. 如果你瞭解釀造栽培史,最早用於葡萄酒存放的是陶罐而不是橡木桶。當然也可能,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不產這個。

圖片1:古埃及葡萄採收場景。(來源:Las tumbas tienen las claves sobre la cultura del vino en el Antiguo Egipto - Tecnovino)

3. 現代釀造技術可以通過在鋼桶裏使用,微氧化,橡木碎片(多為制桶時產生的邊角料)等技術。來複刻橡木桶陳年的效果,並且效果尚可。

4. 你提問是「釀酒中使用橡木桶」,我不清楚問的是「桶釀」還是「桶陳」,但對結論沒有太大影響。如果你問的是「桶釀」,那麼並不是個明智的選擇。橡木的本身特性(比如多孔,熱導低),會在控溫和清理上帶來麻煩。

5. 最重要的一點。某些歐洲產的木材,生長緩慢,成材期長達200-300年,基本屬於「不可再生資源」。活了300多歲,臨到瞭,咔嚓一刀,砍了。做桶之前,還得曝屍三年,樹何辜?


倘有來生,

願雲淡風輕,

歲月靜好,

願為華夏樹,[1]

不做高盧桶。


以上。

參考

  1. ^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


說什麼柔化單寧啊,更好陳年之類的都很冠冕堂皇,雖然這些也是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提高利潤,賣個好價錢....


橡木桶的使用傲魚紅酒的視頻 · 2 播放

1使酒體強勁的葡萄酒變得更柔和,同時要看釀酒師想要什麼樣的一款葡萄酒。

1酒體單薄的葡萄酒也不適合過桶,就像一個只有皮包骨的男人,再談什麼減肥瘦身,就很沒意思了。

2目前大多數國內看到宣傳的過橡木桶陳釀18個月 24個月,都是滿足消費者的認知誤區,以為過桶時間越長酒越好

3另外桶也很講究,新桶和舊桶成本和帶來的風味不一樣,法國桶和美國桶又不一樣,另外很多為了製造橡木桶的味道,會使用橡木條,獲得一定的過桶味道,但是這種味道和酒不是深度融合的,更多的是浮於表面的味道


現在釀酒用木桶主要是會給酒增加一些風味,比如香草,香料,堅果的氣息通常都是木桶,尤其是新木桶帶來的。還有就是酒在木桶裏發酵會接觸到氧氣,所以也有一些陳年的效果


最大的作用是陳年,很多葡萄酒剛釀出來其實還是很青澀的,需要在橡木桶中進行微氧化陳年,單寧會變得更加柔和,酒也會衍生出更多豐富的香氣。簡單概括就是會讓葡萄酒變得更加複雜且好喝。

但不是所有酒都適合進橡木桶,要看風格,太簡單清新的不適合也不需要。


橡木桶,「沉澱」味道

紅酒、威士忌、白蘭地,這些酒釀好,蒸餾好後,是需要陳放一段時間的。

並不像菜餚一樣,剛燒好,就端上來,趁熱喫纔好。

只有放上一些時候,讓裡面的風味物質、味道成分,沉澱下來,趨於穩定,這樣的酒,纔好喝,纔有各種讓人「驚喜連連」的味道。

如果你有機會去酒莊旅遊,不妨喝下他們剛釀好的紅酒,那肯定是口味「粗糙」,單寧「艱澀」地讓你合不攏嘴,還有那「閉塞沉悶」的香氣味道。

但當紅酒放入橡木桶中,一個月、半年、一年後,酒液中的各種成分,在相互碰撞下,互相融合中,重新組合成新的風味物質。

於是,很多紅酒行家覺得是好酒味道的特徵,慢慢就出來了,比如「飽滿豐富」、「有良好的結構性」、「層次感明顯」、「複雜度強」等等。

對於酒液在橡木桶中陳年,釀酒師還喜歡用「熟化」這個詞,相當貼切啊!

熟化,熟化,紅酒成熟了嘛,不再青澀稚嫩。

當然,你也可以用另一個比喻,跟對方解釋,

「就跟煮飯似的,煮好後,如果再燜一會兒,那肯定蓬鬆好喫。所以,紅酒也要在橡木桶中『悶一悶』呦!」

威士忌、白蘭地,也是同樣的意思。

剛蒸餾好的酒液,味道「高低崎嶇」「凹凸不平」,但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步被「填滿」「劣實」。

當初「辛辣扎口」的威士忌,在橡木桶裏待上一年後,開始變得「柔順光滑」,那是因為時光磨平了它的「稜角」。

當然,橡木桶還能幫助酒,過濾掉不少雜質,讓酒更清澈純凈。

你在餐桌上,應該會看到一些老年份的紅酒,倒在酒杯裏,有小條小塊的沉澱物出現,這就是酒渣,不過,這也是紅酒的正常現象。

其實,橡木桶已經幫紅酒,沉澱掉更多酒液雜質了,不然,你看到的還會更多。

所以,你喝到的紅酒,如此美味可口,橡木桶可是出了不少力


個人以為早期釀酒是因為採摘果實,就拿葡萄來說吧。摘得太多了,需要儲藏和存放。按照當時的歐洲地區,木材充沛,密封容器多為木製結構的情況,選用木桶封裝儲存,最經濟合理。大型陶器,金屬器皿不多,且貴。普通農民應該是用不上。

這樣的話,木桶儲藏果實,時間久了,其結果可想而知。

當制酒工藝完善過程中,器皿的選擇肯定也是經過篩選的。最後選擇木桶肯定不僅僅是因為口感,還是經濟因素有很大作用。

至於現在的一定要木桶說法感覺有很大的商家宣傳的因素。

在我國過很多人自己釀造葡萄酒,果子酒用什麼的都有,我就見過塑料桶,玻璃缸,礦泉水瓶,醃菜罈子。反正喝了一個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