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處理器(Xeon)和家用處理器(酷睿 銳龍)有什麼區別?


現在是2020年上半葉。以下回答基於現有產品(skylake架構以降,不包括之前eol的大船貨)。

單路產品xeon e-2000系列(類似之前的xeon e3,介面和主流消費級一樣),可以看成消費級產品添加了ecc支持的定頻產品(不支持cpu主頻和內存超頻)。自從skylake以降,intel封殺了消費級主板支持xeon的bios,一般除了少數es,qs產品,一般主板點不亮。

xeon w-2000系列單路產品(類似之前的單路e5)可以看成hedt添加了ecc支持的定頻產品(不支持cpu主頻和內存超頻)。由於主要是蘋果拆機貨,貨源很少一般主板基本點不亮。

xeon w-3000系列產品,是lga3647的單路產品,是intel專門為了剋制友商的tr的下放產品,根據相關評測,可以超頻(雖然超頻以後需要用空調壓縮機散熱,其實這玩意看成i11就可以了),但價格很貴(cpu就3000美元,國內要2萬+,如果搭配配套主板(一般伺服器主板由於不支持那麼高的電流,很難點亮),價格達到3萬不是問題)但自從3990x發布以後,又被打爆。

xeon鉑金銀銅(貌似intel命名部是聖鬥士粉絲),介面lga3647,是intel企業級的主力軍,需要搭配相應的伺服器主板(價格其實也還好,不算很誇張),具有企業級的特性。消費級一般沒有對應產品。

銳龍有單獨的銳龍pro(支持ecc),由於AMD這邊ecc內存等支持下放到消費級(桌面也可以用,只不過不能開啟ecc功能而已),銳龍Pro在消費級主板也能點亮,不過這玩意貨源很少,鹹魚上有少量整機或者拆機貨。

至於hedt級別的tr,是企業級epyc的消費級產品(epyc較之tr,內存通道數增加到八通道企業級特性),不過兩者雖然介面一致但不能相互換用。


僅提供英特爾(最新至強與最強酷睿的區別),至於什麼霄龍銳龍皓龍速龍。。自己去了解吧。

很簡單的複製粘貼,但是肯定是最直觀最全面最精準的。

更多詳細參數對比傳送門: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cn/zh/ark/compare.html?productIds=192478,198017

如果對於這些感興趣,推薦收藏下:https://ark.intel.com/content/www/cn/zh/ark.html#@Processors


伺服器處理器EPYC/Xeon 大部分帶有REG-ECC支持,大部分家用處理器不支持任何形式的ECC,少數如Core i3,Ryzen Threadripper支持UnbufferdECC,而REGECC支持是伺服器系列專屬特性。

很多伺服器處理器支持多路運行,也就是在一塊主板上安裝多顆CPU同時運作,而該功能是桌面級處理器完全不支持的。


對於消費者來說,肉眼可見的區別就是CPU介面不一樣(需要專門的主板),內存通道數不一樣(桌面為雙通道,伺服器級別的都是4通道起步,內存帶寬更大,另外伺服器CPU支持ECC內存),pice通道數不一樣(能插更多的擴展卡),支持多路處理器(一塊主板上可以安裝2個以上CPU)。


性能更強,有更多的pcie通道,支持更多介面,有更多的指令集,搭配伺服器平臺更穩定。


一般看到這個問題,就感覺提問者對伺服器的CPU沒有什麼概念,所以我覺得堆砌一些專業技術辭彙就沒有必要了,講一些大致的對比吧。

1.設計目標不同。伺服器上的硬體,無論是CPU,主板,內存等,都是為了長時間使用的,一般就是7X24不間斷運行,所以穩定是第一位的。而家用處理器,則相對沒那麼嚴苛,一般人也不會7X24開著你的電腦。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伺服器CPU主頻一般偏低,功耗TDP不會設計太高;

2.應用場景不同。伺服器一般會承載多線程並發訪問任務,例如ERP伺服器,網站伺服器等等。所以伺服器CPU核心一般比家用處理器多,甚至直接支持多路運行(就是一張主板2塊CPU甚至更多);

3.外設拓展需求不同。因為伺服器的定位,所以對其它配合的硬體要求比較高,同時要兼顧穩定、溫度和長時間負載。所以伺服器的U支持內存很大,周邊的PCIE通道分配也不太相同(要留給擴展卡之類,拓展硬碟支持數量等),而且同家用相比,顯卡不那麼重要,所以PCIE槽給顯卡的帶寬一般不高,就一個X16的槽位,而且還有可能不是全速的。

大概就這樣吧,希望能幫助到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